饲料中添加激素对甲鱼养殖的影响有哪些 饲料中添加激素对甲鱼养殖的影响大吗_家庭养花_茶文化

茶文化>养花知识>家庭养花

饲料中添加激素对甲鱼养殖的影响有哪些 饲料中添加激素对甲鱼养殖的影响大吗

时间:2023-09-07 16:11:25 作者:火锅传奇

养殖甲鱼营养有激素吗

由于甲鱼生长速度慢,市场上售卖的甲鱼一般都是使用过激素的。
在市场上挑选甲鱼要注意:
第一眼,要先看颜色。好甲鱼体色青黄发亮。
  第哗尺信二眼,看背甲的圆弧度。好甲鱼背甲没有明显的竖纹,没有什么大的凹凸,且呈困芹扁乱轮圆形。接着看趾爪。好甲鱼趾爪长、尖、细、薄且锋利。
  第三眼,看裙边。好甲鱼裙边阔且完整、圆弧度好、光滑、不缩水、不下垂也不上翘、摸起来坚实不松软。
  第四眼,看病灶。好甲鱼周身无病灶。
  第五眼,看活力。将甲鱼身连续3次翻身,均能迅速翻转逃逸的是好甲鱼。

甲鱼养殖方法

1.  文中关于消毒剂、换水量等较为精确的数据仅供参考,实际操作需进一步核查数据并结合实际情况和养殖经验进行。

2.   投喂相关药物需进一步核查使用,仅作了解和参考。

3.  水质数据不能超过相关指标。养殖甲鱼的水体各项指标调节为:溶解氧保持在5mg/L(不能小于4mg/L)以上,pH值稳定在7.5~8.5之间,碱度、硬度稳定在3.0~3.2mg/L,氨氮含量低于0.4mg/L(不能超过0.6mg/L),亚硝酸盐浓度低于0.1mg/L(不能超过0.2mg/L)。

饲养甲鱼较容易,只要抓住甲鱼的生活特点“三喜三怕”,即:喜洁怕脏,喜阳怕风,喜静怕惊,就能把甲鱼养得很好。甲鱼的生活习性:

1.甲鱼是变温动物,为水陆两栖,用肺呼吸,所以在养甲鱼池的周围或中心要有足够面积的陆地沙滩以便它进行陆上活动。甲鱼对周围环境的声响反映灵敏,饲养环境一定要保持安静。甲鱼如果经常受到惊吓,对其生长很不利。

2.甲鱼喜欢呆在水质好的环境中,所以一定要勤换水。

3.甲鱼带燃举要多晒太阳,因为利用阳光中的紫外线杀死体表的致病菌,促进受伤蠢碧体表的愈合,并通过晒背提高体温,促进食物消化。

4.使用鲜料喂食时,必须经过消毒、清洗处理,并现配现用,以免腐败变质。投料应当采取投喂的形式。甲鱼胆小,投料时应尽量减少对它的干扰。

5.甲鱼在南方十一月底开始冬眠。

6.夏天注意防蚊子,甲鱼很怕蚊子。

7.甲鱼生性凶猛,群体间恃强凌弱现象很普遍,食物缺乏时会惨食同类,所以饲养过程中要喂足食物,并密切关注活动它们的情况。

养殖用土质池塘优于水泥池,地理位置向阳通风,设置晒背台;在放养前半个月进行清塘消毒。清除过多淤泥,修复好池埂,让池塘曝晒数日,于鱼种放养前15天用生石灰80-90kg/亩化水后全池泼洒消毒,翻动底泥,使石灰与底泥充分接触。清塘5天后即可注水,同时施用发酵的有机肥或水产专用生物肥肥水。

成甲鱼池水深在1.0~2.5米(1.5~2米比较适中),池底平坦,淤泥15cm左右,进排水独立完善,各塘根据面积不同配备一台功率不同的投饵机和一台增氧机。供鳖栖息的平台和食料台在建造时,要以方便鳖上落标准。要求用松木板或者竹片搭建,面积不能太小,且离水面不能太高,供鳖上落爬行的坡度也不能太陡。不能用水泥板和石绵瓷搭建,避免在夏季时,水泥板和石绵瓷的温度过高烫伤鳖的皮肤。

甲鱼大部分时间生活在水中,水质好坏对甲鱼生长十分重要。幼甲鱼宜保持水深0.3~0.4米,每隔3天换水1次,每次换水1/3,水色以绿色状态为好,使其相互隐蔽,减少互伤机会。成甲鱼池每4天换水1次,每次换水量1/4,保持水质清新,溶氧充足,肥度适当。温室养殖,注意通风换气。

在放养之前都必须预先将池水培育好(保持水体弱碱性,pH为7.0-8.5),把池水培育成青绿色,透明度在25厘米左右。水质的培育方法就是先将鱼池带水进行彻底消毒,培育水质7~10天后水色即变成青绿色,此时即可投放甲鱼苗。生态养殖就是在甲鱼池中混养一些鱼类品种,如罗非鱼、塘角鱼、草鱼和鳙鱼以及种植一些水生植物如水浮莲。

当池水出现严重恶化时,在更换水又比较方便的条件下,可以采取更换池水的方法来改善水质。但甲鱼苗培育池在更换水时,要特别注意温差(2℃以内),避免因换水造成甲鱼苗应激性死亡。井水要通过晒水池提高水温。

根据气候、水温调节水位,定期冲水,但一次不可变动过大,只能在小范围调节,每次换水量以不超过1/3为宜,防止出现段饥水位忽高忽低的现象,以免甲鱼出现应激性反应,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如有条件采用微流水,养殖效果会更好。在养殖过程中,定期使用二氧化氯制剂0.5-1mg/L、漂白粉2-3mg/L、强氯精1-2mg/L、生石灰15-40mg/L全池泼洒消毒,施药2-3天后全池泼洒5mg/L左右的光合菌制剂,能起到调水作用,每月1-2次即可。

水葫芦在放入池塘前,大约占总水面的1/5,放养前需要用浓度为1%盐水浸泡消毒大概在10min。然后用竹棍固定在食台旁或进水口处,但数量不可过多,当生长过密或有死亡植株时要及时捞出,保持一定的数量。池塘边坡地较少的养殖池应在池中间没口塘增设2-3个晒背台,供甲鱼晒背,晒背台可以用竹子制成。养好池塘中的水草,它既有净化水体作用,又可给甲鱼在盛夏酷热时提供隐蔽场所。水体中pH低于7时可用生石灰50克/米3水体化水泼洒调节。水泥池中甲鱼养殖密度比较高,一般在上午还应开3-4小时增氧机,这样有利于甲鱼和套养鱼类的生长。

气温升高会影响PH、氮元素等含量,及时关注气温变化以及水质,尤其是夏天。通常将养殖甲鱼的水体各项指标调节为:溶解氧保持在5mg/L以上,pH值稳定在7.5~8之间,碱度、硬度稳定在3.0~3.2mg/L,氨氮含量低于0.4mg/L(不能超过0.6mg/L),亚硝酸盐浓度低于0.1mg/L,池水的透明度在25~30cm之间。定期、及时地对水体进行消毒处理是控制甲鱼病害发生的有效方法。开春期间,甲鱼体质较弱,应使用性质较为温和的药物为宜,如碘制剂,溴制剂等。

引起甲鱼发病的病菌多为条件致病菌,一般在偏碱环境条件下不易生存,因此应定期使用生石灰调节水体pH值,将pH值控制在7.5~8.0之间,开春期间,生石灰的使用量不宜过大。定期使用光合细菌、EM菌等微生物制剂,一方面可以抑制有害菌的繁衍,另一方面可以分解水体中的废气、废物等,能有效地净化水体;另外,在准备放养的新池中泼洒微生物制剂,能很好地锁定、稳定水色。水色直接反映着水体中有益藻类的种群和状态,甲鱼池的水色应保持在绿色状态,藻相平衡,水体才会稳定。在准备放养的新池中,应大力肥水培藻,为甲鱼下塘创造一个适宜的环境,并使甲鱼能很快适应环境。“肥水下塘"即为此理。

水质管理:

(1)定期加换水:7~10d加注新鲜水1次,每次加水20cm左右,高温季节将池水加至最高水位。在池水变坏时,应采取换水措施,每次换水30%,保持透明度在30~40cm。

(2)使用生石灰:10~15d使用1次生石灰,用量约10kg/667m²,方法是加水化浆全池泼洒,保持pH值在7.5~8.5之间。

(3)使用生物制剂:20~30d使用1次生物制剂,用量为1.5~2.0kg/667m²。使用生物制剂可有效降解鱼类排泄物、残存饵料、化学药物等产生的有害物质浓度,改良水质和底质。

(4)增氧措施在增氧设备上安装溶氧控制器,根据需要设定池水溶氧的上、下限,实现全自动增氧,保持池水溶氧在5mg/L以上,为甲鱼假造舒适、快乐的生长环境。

以下参考:

在水温15-20℃时,每半月加水一次,每次加水20-25cm。当水温20-30℃时,每5-7天加水一次,每次加水15-20cm,每月需换水一次,每次换水1/3。每30天左右用生石灰调节池塘水质一次。当水温30℃以上时,每3-5天需加水一次,每次20-30cm,每15天左右换水一次,每次换水1/2;每20天左右用光合细菌溶解液改良水质一次。经常保持池水肥活嫩爽,透明度控制在30-40cm。

水位调节:春秋季每半月加注一次新水,每次加注15~20cm,夏季7天左右加注新水一次,每次加注25cm左右,保持池水最高水位;注水要缓慢加入,不能一次加水过多;3月份放养时水位保持在0.6m,4~5月份保持水位在0.8~1m,6~8月份保持水深1.5~2m,9~11月份水位稳定在1.5m左右。

每隔20天,交替使用生石灰、二氧化氯、光合细菌等微生态制剂对养殖水质进行调节。水色保持黄绿色为佳,如水色过浓,用适量生石灰微调后,适量投放光合菌和芽孢杆菌,并在中午适当开增氧机来培养水色。适时增氧:采用增氧措施后,池塘水质溶氧高,氨氮和亚硝酸氮含量低,甲鱼摄食稳定,病害发生较少。生长速度快。

水生态管理一般只要饲料不浪费、散失和种好水草,池水不会发生恶化,如水体pH低于7时可用生石灰按每立方米水体50克化浆泼洒调节。

对苗种场的亲甲进行调查了解。主要是现场察看亲甲的种质特征和健康状况,估算亲甲的体重,侧面了解其养殖年龄和生长情况。如果亲甲的年龄和个体太小,说明种质已经退化。如果亲甲的咽喉充血,说明亲甲已经感染病毒性鳃腺炎。如果亲甲脖子、底板充血,说明亲甲已经感染细菌性败血症,或者病毒性鳃腺炎。再次,观察鱼苗的活动能力。健康的甲鱼苗应该是活动能力强,眼睛有神,将鱼苗的腹部朝天放在盘中,能够迅速翻转过来。最后,察看鱼苗的外观。除无伤、病、残外,还要求表面有油光泽色,裙边宽阔、硬朗。

合理的放养密度可以避免群体挤压咬伤感染,是保证高产及健康生长的基础。建议低密度养殖,资金投入回报率较高。养殖密度成体每平方米不超过3只,幼体每平方米不超过20只。

一般甲鱼养殖中,甲鱼可养密度与甲鱼的背甲长的平方成反比。甲鱼可养密度计算公式为:甲鱼可养密度≤。其中L为甲鱼的背甲长,即甲鱼背甲中线前缘至后缘的直线距离,单位为厘米。甲鱼可养密度单位为只/㎡,即每平方米养殖池水面放养的甲鱼只数。K是个常数,一般养殖中,通常取K=1300,即:甲鱼可养密度≤1300/L*L.实践发现,当养殖池养殖密度超过该公式计算的甲鱼可养密度时,甲鱼咬斗咬伤加剧,病害明显增多,应及时分池放养。建议密度3.3只/㎡,可以养到20cm长的甲鱼,不超过4只/㎡,否则影响甲鱼生长,回报率较低。

从温室移至外塘进行养殖时,应注意温差不要太大,搬移时最好选择早晨阴凉的天气,操作时尽量减少损伤和相互撕咬,以免入池后发病。定期进行水质调节和水体消毒,一般每隔20~25天用二氧化氯、溴氯海因等环保药物交替使用消毒。

选择健康苗种,避免带病及近亲繁殖苗种,运输过程中轻拿轻放,注意减少应激反应,苗种消毒后放养。苗种要求体表光泽,规则整齐,翻身和行动活泼,无伤、残、虫、病,个体重250g左右为佳。

4月下旬~5月初水温稳定在20℃以上时,选择晴天上午放养。甲鱼在放养前均用4%-5%的食盐水(或10~20g/m³高锰酸钾溶液或聚维酮碘消毒药等碘制剂(按产品说明要求)浸泡消毒)浸洗15-20分钟。在投放到鱼池之时,要特别注意空气温度与池水温度之差,放养水温温差不超过2℃。当温差超过2℃时,鱼苗会产生应激性死亡。预防鱼苗出现应激性死亡的方法为让刚运回来的甲鱼苗放在阴凉处休息半个小时左右,用盘子将少量池水淋在鱼苗上,让鱼苗慢慢适应池水的温度,并且重复多次。放养时将幼鳖多点放在池边让其自行爬到池中以防损伤鳖体和相互撕咬,不要悬空倒甲鱼,以免甲鱼种因应激而引发疾病,提高存活率。放苗入池后应停喂1-2天,调制适当的稚甲鱼料。甲鱼放养第2天要用碘制剂对池水进行全池泼洒消毒,剂量按预防的用量,连续3天,第2、3天剂量减半,15天后再消毒一次。放苗后,用“高稳维C”(主要成分为维生素C和维生素E等)和“鱼服康”(主要成分为乳酸诺氟沙星、聚肌胞、靶向缓释剂等)混合泼洒鱼塘2~3天,每天一次。采取上述方法放苗,可以大幅度减少甲鱼苗应激性死亡。此外,在鱼苗投放后的前5天,每天还要用“绿养宁”(主要成分为二氧化氯)进行全池消毒。如果鱼苗开始食料,还要用“消炎抗菌灵”(主要成分为大黄、黄连、黄柏等)等药物拌料投喂5~7天,预防带伤的鱼苗在新的环境里遭受细菌感染。

甲鱼为变温动物,对环境温度变化敏感。春季水温上升到15℃时开始苏醒,并进行摄食活动。当水温上升到20℃以上时,开始发情交配。甲鱼产卵的最佳温度是:气温25~29℃、水温28~32℃。摄食和生长的适宜水温是20~33℃,最适温度是25-30℃。在这个温度条件下,甲鱼摄食旺盛、生长迅速,是养殖的最好季节。当水温超过33℃或低于20℃时,甲鱼的摄食、活动能力开始降低,降至15℃左右停止摄食。水温再下降至10~12℃时,甲鱼潜入水底,蛰伏于泥沙中冬眠。

喂养甲鱼要选择优质的饲料,科学投喂能够节约饲料、稳定水质,减少发病。科学投喂包括不多投、也不少投饲料;不投喂变质的饲料,不让甲鱼吃隔夜、隔餐的饲料。根据天气情况投喂饲料。(供参考:日投喂量计算公式为:日投料量=池中甲鱼总体重*A,A为代数。稚甲期,A为7%;幼甲期,A为4%~5%;成甲期,A为2%。)在甲鱼越冬前的一个半月,必须加强投喂饲料;在越冬后甲鱼开始吃料时,日投喂量应逐渐增加,避免肠炎病的发生。

投饵应遵循“四定"原则。即定质、定点、定时、定量。

定质:是要选质量好、质量稳的饲料产品,除了按不同生长阶段的营养需要进行合理配比外,要求绝不投喂变质腐败的饲料。

定点:即在固定的食台或食场投喂,这样既可掌握吃食情况,又了解甲鱼的生长情况,同时也便于清洗消毒。定点除室外精养塘食台从开始放养起就固定水位外,室内池要根据甲鱼的规格大小不断调整。

定时:定时向甲鱼池投饵,可养成甲鱼定时吞食的习惯,如不定时,则会影响到甲鱼的食欲。每天向甲鱼池投饵的最佳时间是上午8-9时,下午5-6时(供参考)。要根据不同的季节和甲鱼的规格调整投饲时间和次数。一般每天2次,早6点、晚6点(供参考)。成甲鱼养殖阶段为1天3次,即第一次早上6时,第二次下午1时,第三次晚上7时(供参考)。定时既要考虑甲鱼的摄食时间,又要考虑饲料在甲鱼体内的消化吸收时间,使餐与餐之间时间距离不要太长也不要太短。

定量:忌投喂量过多或过少。若投喂量过多,甲鱼吃不完,既浪费饵料,又影响水质;若投喂量过少,甲鱼不够吃,会造成甲鱼的生长缓慢。虽然目前已制定出各个生长阶段的投饲率(如:开春后占甲鱼重的5%-10%;5月份后,水温上升,甲鱼生长旺盛,可增至占甲鱼重的20%;9月份后,可减少至甲鱼重的5%-10%(供参考)),但因在实际工作中很难准确测定当时存塘的实际体重,所以投饲量应在前餐的基础上根据其实际吃食情况灵活调整,一般调整幅度为5%左右。放养的前几天可按放养重量的3%投喂,大概10天后可按当餐的吃食量决定下餐的量,并以5%的比例进行调整,也就是当餐吃完,下餐增加5%,吃不完减5%。饲料在投喂2小时后进行检查,如吃不完要及时捞出甲鱼吃剩下的残渣。尤其是在气温较高的季节,甲鱼吃剩下的残渣如不及时捞出,会严重影响水质,进而妨碍到甲鱼的生长。此外,还要勤换甲鱼池中的水,使其池水的pH值保持在7-8。

甲鱼胆小,投料时应尽量减少对它的干扰。高温季节的投料时间应在日出前投完和日落时开始投喂为宜。用5%食盐水对食台洗刷1次,每隔5~7d进行1次,从而有利于养殖环境清洁无污染。

作为养殖户应千方百计在保证甲鱼营养需求的前提下降低饲料成本。可根据甲鱼的生长时期、气候条件和摄食情况,随时增减投饵量和次数,减少浪费。如:越冬后提早开食,可加速生长,提高抗病力。当水温稳定在16℃以上时,即可少量投喂。春秋两季,气候凉爽,水温略低,白天中午吃得多,要多喂;晚上少吃,要减少投喂。夏季气温水温相对较高,白天中午、下午吃得少,相对少喂;晚上、早上吃得多,可多喂。不论什么季节,凡是碰上刮风下雨天,都要减少投喂。

可定期在饵料中加入一些预防疾病的微量元素、酶制剂、维生素、免疫多糖等,以提高甲鱼的抗病能力。如在饲料中加入0.1%免疫多糖、0.05%Vc和0.03%VE可增加甲鱼抗病能力,提高抗应激能力。使用鲜料喂食时,必须经过消毒、清洗处理,并现配现用,以免腐败变质。投料时应采取投喂形式,饵料离水面2~3厘米即可。甲鱼胆小,投料时应尽量减少对它的干扰(供参考)。

避免投喂含油脂较多的饵料。甲鱼的饵料应以当地资源为主。稚甲鱼可投喂熟鸡蛋、动物肝脏、小鱼、小虾等;幼甲鱼和成甲鱼的食性杂,可以动物性饵料为主,再搭配一些植物性饵料,但不能投喂含油脂较多的饵料,以避免油脂在水中扩散,覆盖水面,隔绝空气,造成甲鱼在水中窒息。

巡塘是了解养殖情况的直接措施,一般有三次,第一次是起早投喂前,还有两次是投喂2小时后,巡塘需观察的项目有:一是看甲鱼的吃食情况,二是看甲鱼的活动情况,三是看养殖池水的变化情况,四是看水草的生长情况,五是看池塘中养殖设施的完好情况,六是看气候的变化。巡塘时发现问题要及时解决,同时也应做好巡塘记录。

坚持每天早、中、晚巡塘,细心观察天气、水温、水质及鱼种和甲鱼的吃食、活动、生长情况等,发现问题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妥善处理。定期做好溶氧、pH值、氨氮、亚硝酸盐等指标的测定,发现异常,及时解决;认真做好养殖记录。

减少甲鱼疾病的发生,要从预防开始。首先,要保持养殖池水体环境的清洁,确保有毒害物质浓度在安全范围以内(即pH值上午稳定在7~7.5,下午稳定在7.5~8.5;氨氮在0.6毫克/升水以下;亚硝酸盐在0.1毫克以下)。其次要确保饲料的营养和卫生。不投喂过期、变质和隔餐的饲料。投喂福寿螺、冰鲜鱼时,要将饵料煮熟透后再投喂,防止传染病的发生。平时可在饲料中添加液体“水产胺基维红素”(主要成分为甘草合成牛黄酸、板蓝根等)、“保肝宁”(主要成分为茵陈、龙胆、泽泻等)等来提高甲鱼免疫力和抗应激能力。发现行动迟缓,食欲不振的甲鱼要及时隔离治疗,并对养殖水体进行消毒。

种苗入池或过塘前应用食盐、高锰酸钾等配制的药水均匀喷洒进行体外消毒;池水定期用30-50mg/L的生石灰消毒,工具用100mg/L的强氯精浸洗消毒,饲料板也定期用10mg/L的强氯精或盐水消毒,喂料前可用池水冲洗干净。其次开始进行喂养时应投喂一定量的抗菌药,增加其抵抗力;高温期则以投喂清凉解毒、保肝护肝的中草药为主,如金银花、甘草、鱼腥草、大青叶等;后期则尽量减少用药以保证甲鱼无残留、食用安全;在高温快速生长季节,做好保肝护肝工作,防止脂肪肝的出现。

做好病害防治。定期预防,适当控制浮游动物、浮游植物数量,有效调节水质。在生产过程中,定期在饵料中添加中草药制剂(如双黄毒克、强力三黄散、肝胆舒、益生肝服舒等)、抗菌药及抗应激制剂(如Vc应激灵、免疫多糖、复合维生素等)等防病药物。同时,定期池水消毒、清池分养时泼洒降应激药物等预防措施,定期使用底质、水质改良剂(如解毒除臭护底丹、分解底改、黑盾、双效底改、益生底净、益生池底宁、益生清爽、益·水·菌、解毒王等)进行水质改良。日常管理中,及时抽检各池生长状况。根据进食情况确定群体中是否发病,一旦发现病甲鱼,立即捞出隔离,确诊病症,及时治疗。并对全池进行药浴或药物预防,防止传染性疾病的发生。如遇天气突变、暴雨过后、换水后等养殖环境变化情况应及时使用降应激药物等预防措施来降低甲鱼的应激反应。

养甲鱼工具因直接与养殖对象接触,也是传递病原体的途径之一,因此要定期消毒。工具消毒一般要求隔2~3天消毒1次,可用“强力海因"“强灭灵"等消毒剂喷雾、浸泡。天晴时也可拿到户外阳光下暴晒,平时应保持清洁。饲养期间池水会随甲鱼的排泄物增多而败坏,使病原微生物大量萌发,应以生态养殖微生物制剂,采用以菌制菌方式,通过离子交换作用进行水质生态平衡,完善水质,维护有益藻类,行光合作用,增加溶氧抑制病害菌。当水质因气候或特殊状况恶化,再使用高效率消毒剂"金碘"“强灭灵"0.5~1国际单位,降低水中含菌量。甲鱼在放养、分养、运输和捕捞中难免会带些病原菌,可用消毒类药物预防。消毒时一定要掌握好具体浓度与消毒时间。

(供参考)饲养甲鱼防病药物多为中草药配制而成经过细加工的药粉,可起到促进消化吸收、增强机体体质及提高机体免疫力作用。但防病药物添加剂用作防病不能长期使用,一般为1个月2次,每次5天为好,添加量为饲料比例的0.5%~1%。在甲鱼流行病多发季节,鲜活饲料中应添加些防病抗病的“肠炎平”“清热散”“强壮素”,并配合水体消毒“强力海因”“溴铵”“金碘”“新灭灵”“强灭灵"及病毒阻断剂,增加甲鱼的机体抗病力预防疾病的发生。每隔10d泼洒1次有益微生物制剂,如EM菌,使之浓度达到2mg/L,注意EM菌不能与杀菌剂或抑菌剂同用。微生物制剂含有多种有益微生物,可抑制水体中有害微生物的繁殖生长,分解水体中氨氮等有毒有害物质,以净化水质和防治病害。调节温室气温高于养殖池水温2℃-3℃,保持空气干爽,环境安静,以利甲鱼离水晒背预防体表寄生虫病。发现病甲鱼及时捉出,隔离到专用病甲鱼池“住院”治疗;病情严重的,对原发病养殖池全池泼洒硫酸铜或硫酸铜与硫酸亚铁(5:2)合剂0.7~1mg/L。

保健措施:重点是保持水质清爽。一是控制放养密度。一般温室稚甲鱼放养密度40~50只/m²,待甲鱼背甲长达到5~6cm时,按15-20只/m²分池放养到次年6月份出温室;池塘养殖商品甲鱼放养密度一般不超过1只/m²。二是混养鱼类。温室养殖池中可以适当放养一些鲫鱼、罗非鱼,让它们吃掉部分甲鱼粪便和残饵以净化水质,一般放养密度1~2尾/m²,多了易与甲鱼争食,同时,投喂的饲料应采取训练甲鱼水上吃食,避免混养鱼争食甲鱼饵,起不到净化水质作用。池塘甲鱼养殖可混养花白鲢鱼,每亩搭配规格大约20尾/kg的花白鲢鱼200尾左右。池塘甲鱼养殖,由于训练甲鱼水上吃食有些困难,不宜混养鲤鱼、鲫鱼、黑鱼等吃食性鱼类,以防与甲鱼争食饵料。三是栽培水生植物。可以在甲鱼养殖池栽培水葫芦、水浮莲以净化水质,并为甲鱼提供遮荫和隐蔽的生态环境,但水葫芦、水浮莲栽培密度不宜超过水面的1/3,过多会影响光照。若池水氨氮正常,亚硝酸盐过高,酸碱度低于7,增氧应降低,外泼生石灰。若池水氨氮过高,亚硝酸盐正常,酸碱度正常,慢慢加大增氧,也可适当更换水体(更换量少于1/3),然后用碘制剂3ppm泼洒。

甲鱼互咬原因:

(1)养殖密度过高会造成甲鱼互咬。

(2)雄性甲鱼过大,并处于繁殖期,由于争夺雌性甲鱼也会造成雄性甲鱼互咬。

(3)饲料含有雄性激素也会造成甲鱼的互咬。

(4)饲料中缺乏维生素会造成甲鱼的互咬。

(5)池水过清也会造成甲鱼互咬。

解决方法:

(1)如果互咬的甲鱼多为雄性甲鱼时,且雄性甲鱼个体较大,雄性甲鱼的个数较多,雌雄比3:1,则应考虑是第二种情况,这时就应采取相应的措施,如降低雄性甲鱼的比例,将雌雄甲鱼进行分池饲养等措施来解决这一问题。

(2)发现这一问题后,应立即检测饲料中是否含有雄激素,并且是否缺乏维生素(判断维生素是否缺乏,可以通过检测的方法,也可观察是否甲鱼同时出现营养缺乏症),如出现饲料问题,则应考虑更换饲料,如果检测后发现饲料没有问题,则应考虑养殖密度是否过高。

(3)如果发现养殖密度过高,亲鳖的池塘养殖密度超过3只/平方米,或将成鳖养殖于温室中超过5只/平方米时,则应采取分池的方法适当降低养殖密度。

(4)饲养稚甲或幼甲时,在水体中放入水葫芦,甲鱼栖息在植物茎叶中,同时适当肥水,增加池水肥度,使甲鱼彼此看不见,避免互咬现象。

甲鱼能不能吃鱼饲料?

甲鱼可亩散以吃鱼饲料,但是饲养者最好不要长期给它们投喂鱼饲料。因为鱼饲料都是根据鱼儿的习性来制作的,而甲鱼和鱼儿的习性是不同的。长期投喂鱼饲料,可能会导致甲鱼出现营养不良的情况。此外,甲鱼的迅散氏食量比较大,而且食性掘纯也比较杂,只投喂鱼饲料无法满足它们对食物的需求。

上一篇:金鱼养殖场 金鱼养殖技术视频

下一篇:更多家庭养花

本文标题:饲料中添加激素对甲鱼养殖的影响有哪些 饲料中添加激素对甲鱼养殖的影响大吗

本文链接:http://m.chaxuanwen.com/article/40241.html

使劲推荐

金叶佛甲草养护与管理 金叶佛甲草怎么养
金叶佛甲草养护与管理 金叶佛甲草怎么养

好的文章需要慢慢品鉴,但是我们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金叶佛甲草怎么养的精彩内容等你来阅...

勿忘我 花瓶 勿忘我花瓶里要放水吗
勿忘我 花瓶 勿忘我花瓶里要放水吗

好的文章需要慢慢品鉴,但是我们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勿忘我花瓶里要放水吗的精彩内容等你...

如何在阳台上养蝴蝶兰花 如何在阳台上养蝴蝶兰视频
如何在阳台上养蝴蝶兰花 如何在阳台上养蝴蝶兰视频

好的文章需要慢慢品鉴,但是我们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如何在阳台上养蝴蝶兰视频的精彩内容...

观赏蕨类植物都有哪些品种 观赏蕨类植物都有哪些图片
观赏蕨类植物都有哪些品种 观赏蕨类植物都有哪些图片

好的文章需要慢慢品鉴,但是我们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观赏蕨类植物都有哪些图片的精彩内容...

鹅莓有哪些品种种类 鹅莓有哪些品种图片
鹅莓有哪些品种种类 鹅莓有哪些品种图片

好的文章需要慢慢品鉴,但是我们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鹅莓有哪些品种图片的精彩内容等你来...

发表评论

相关推荐

梅花与桃花的区别图片 梅花与桃花的区别在哪里
梅花与桃花的区别图片 梅花与桃花的区别在哪里

好的文章需要慢慢品鉴,但是我们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梅花与桃花的区别在哪里的精彩内容等...

大叶落地生根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大叶落地生根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视频
大叶落地生根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大叶落地生根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视频

好的文章需要慢慢品鉴,但是我们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大叶落地生根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视...

中国樱花的养殖和管理方法 中国樱花的养殖和管理条例
中国樱花的养殖和管理方法 中国樱花的养殖和管理条例

好的文章需要慢慢品鉴,但是我们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中国樱花的养殖和管理条例的精彩内容...

白美人的养殖方法及注意事项视频 白美人的养殖方法及注意事项是什么
白美人的养殖方法及注意事项视频 白美人的养殖方法及注意事项是什么

好的文章需要慢慢品鉴,但是我们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白美人的养殖方法及注意事项是什么的...

多肉的养殖小技巧 多肉的养殖技术
多肉的养殖小技巧 多肉的养殖技术

好的文章需要慢慢品鉴,但是我们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多肉的养殖技术的精彩内容等你来阅览...

精选家庭养花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