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水塘养殖视频大全 死水塘养殖视频播放
时间:2023-09-07 21:04:08 作者:最后一幕 在死水池里怎么养殖桂鱼成活率高?
鳜鱼又称桂鱼、胖鳜、季花鱼、鳌花鱼、桂花鱼、花鲫鱼、花花媳妇、锯婆子等。鳜鱼肉味鲜美,爽滑无刺,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在国际市场上颇受欢迎。且鳜鱼生长速度较快,是淡水养殖中名优经济产品之一。过去一直靠天然水域捕捞,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造成量少价高。鳜鱼养殖主要条件为高溶氧,水清净,最好具微流和充足适口的鲜活饵料。
(一)直接放养
选择水深可达1.5-2.0米的池塘,经清整再进行家鱼苗肥水发塘,保持微流水。发塘密度每1000平方米75万尾,另准备2.5倍水面培育鳜鱼饵料鱼,同时发塘,密度以1000平方米1000万尾,每天泼洒豆浆,10-15天后当饵料鱼体长1.5厘米左右便可放养鳜鱼苗。每1000平方米放3000至4500尾3厘米左右鳜鱼苗,浅水下塘,之后逐渐加水。这时饵料鱼成活率约40%。此时应有控制地投喂饵料鱼,使之与皈鱼同步生旅指者长,且始终保持其体长为鳅鱼体长的50%-60%这样适口的规格。当鳜鱼塘中饵鱼不足时,每隔5天左右投放一次,投喂量根据池塘载鱼量、鳜鱼生长饱食情况而定。每周换水一次,注新水2次。根据水量情况施用生石灰消毒,保持水质清新,透明度40厘米左右。塘中配增氧机,盛夏闷热季节中午开机约1小时,凌晨开机约2小时。投喂饵料鱼后开机,促进摄食。这样经3个多月,成活率可达64%。
(二)二级放养
直接投放3厘米鳜鱼苗养成鳜鱼成活率较低,一般采用投放一龄大规格鳜鱼种,或用二级放养法。所谓二级放养,就是首先将鱼苗通过20天左右强化培育成鳞片长齐的10厘米左右大规格鱼种,然后分养大池当年养成商品鳜鱼。具体做法是:(1)在塘边用网片拦一角或一段小水域。网目的大小以饵鱼不致进出为度。规模小的可用网箱来强化培育大规格鱼种。(2)发塘培育饵料鱼。(3)饵料鱼长成1.5厘米时,投放3厘米左右鳜鱼苗,并不断补充适口饵料鱼。20天左右当长成10厘米左右好鱼种后分塘放养。分塘放养密度按1尾/平方米。分塘后管理主要是增氧、换水、补充适口饵料鱼和防病等。成活率可达85%-90%,年底可收获60%-80%的0.5千克/尾的商品鳜鱼。逗埋
另外还能收到较小规格的鳜鱼及其他家鱼。
(三)池塘泥养
家鱼成鱼池、亲鱼池及河拆薯沟之中野杂鱼多。在其中混养鳜鱼可抑制野杂鱼生长,变这些低值鱼为高值鱼,有利于亲鱼性腺发育。鳜鱼种的规格和数量要根据池塘条件,如野杂鱼、饵料鱼供应、载鱼量、水质水源等情况而定。一般每1000平方米套养3厘米左右鳜鱼苗40-60尾或25克/尾鳜鱼种15-30尾,小型河沟条件好可适当增加。
池塘混养鳜鱼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l)二龄以上大规格家鱼才能混养鳜鱼,不致因被鳜鱼吞食而影响家鱼产量。(2)不能同时放养其他肉食性鱼类。(3)鳜亲鱼一般不能混养在成鱼池中,但可搭配放养在亲鱼池中。(4)家鱼产量要适当降低,并经常冲水、增氧,以免高产鱼塘鳜鱼浮头死亡。(5)为提高鳜鱼产量,适当投放繁殖力强的鲫鱼、罗非鱼、抱卵亲虾,以增加鳜鱼饵料,并提高单位水面经济效益。
死水塘可以养什么鱼?
死水塘由于换水不兄芦便,水质一般都较肥沃,水中藻类等天然饵料丰富,所以,在养殖品种的选择上应以耐低氧的鳙鱼、鲢鱼、鲤鱼、鲫鱼等滤食性和杂食性鱼类为主,夏季高温季节在不投放任何饵、肥料的前提下,养殖产量和经济效益都较高;而草鱼、团头鲂等草食性鱼类可少放或干脆不放,避免草食性鱼类产生的大量粪便加重塘水的污染程度。建议养殖品种搭配比例为鳙鱼30%、鲢鱼40%、鲤鱼20%、鲫鱼10%,并挑选大规格鱼种进行放养,要求鲢、鳙鱼尾重0.2~0.4千克。每亩池塘放养量控制在400~600尾,具体根据池塘的蓄水能力和水位深浅调整。
死水塘养鱼技术措施要点:
1.清塘消毒
对死水塘而言,原有的存塘水尤为珍贵,应加以利用,不能白白浪费掉,故年初进行清塘消毒时,应采用带水清塘,而摒弃干法清塘。在清塘剂的选择上,优先使用块状生石灰,化浆后立即全池泼洒,既能杀菌消毒又能改良塘底淤泥的理化特性。生石灰每亩水面具体用量为:水深30厘米时用80千克,水深1米时用120~150千克,水深超过1米时最多用200千克。在清塘消毒的同时加固、加高塘埂,堵塞所有漏水孔洞,为鱼塘的顺利蓄水做好准备。需要注意的是,露出水面的塘埂内壁也应泼洒生石灰,以增强清塘除害的效果。
2.鱼种放养
带水清塘消毒后7~10天就能进行鱼种放养,不用像干法清塘消毒要等塘水慢慢蓄到一定深度后才能放养。
死水塘由于换水不便,水质一般都较肥沃,水中藻类等天然饵料丰富,所以,在养殖品种的选择上应以耐低氧的鳙鱼、鲢鱼、鲤鱼、鲫鱼等滤食性和杂食性鱼类为主,夏季高温季节在不投放任何饵、肥料的前提下,养殖产量和经济效益都较高;而草鱼、团头鲂等草食性鱼类可少放或干脆不放,避免草食性鱼类产生的大量粪便加重塘水的污染程度。建议养殖品种搭配比例为鳙鱼30%、鲢鱼40%、鲤鱼20%、鲫鱼10%,并挑选大规格鱼种进行放养,要求鲢、鳙鱼尾重0.2~0.4千克。每亩池塘放养量控制在400~600尾,具体根据池塘的蓄水能力和水位深浅调整。
3.饵料投喂
应尽可能提高投入池塘内的各类饵料的利用率,避免浪费和剩饵对本来就不多或交换不便的水体造成污染。在气温较低、水体较清瘦的春季或初夏,草类可多投些,鱼类摄食后产生的粪便可培肥水质、提高塘水水温,促进鲢、鳙鱼的快速生长。随着气温的升高,特别是在盛夏高温阶段,池塘水体的透明度降低,此时应少投或不投草类和其他农副产品废弃物,有条件的可选用颗粒配合饲料。气温降低后再适当多投喂,使鱼体快速增重。
4.水质调控
死水塘中的水一迟尘禅般不要随便外排,平时尽可能保持深水位。在多雨的夏季和预期有雨水补充的情况下,可排掉部分较浓的老塘水,这样可增加池水的透明度和提高溶解氧水平,改善水体环境。有条件的可在池塘中安装增氧机,在天气恶劣或突变时定期开机增氧,避免发生缺氧或泛池。对常有生活污水进入的塘口,应避免一次性大量进水,引起水体水质突变。在水质调节上,推荐使用微生态制剂,每15天或20天使用1次。
5.病害防治
死水塘养殖要更加注重鱼病的预防,提前做好防病措施的落实。在发生寄生虫性疾病时,应避免采用多次重复全池泼洒杀虫剂的常规治疗方法,以免有毒成分逐渐累积,给水码尘体水质造成长时间的毒害,对鱼类的生长也不利,可改用内服杀虫药物拌饵投喂的方法,同样能达到治病的目的。如治疗锚头鳋病,一般采用外泼晶体敌百虫、氯氰菊酯或阿维菌素溶液来治疗,但也可采用鱼虫净(主要成分为复方阿苯达***)等拌饵投喂的方法,不仅用量省、成本低,而且对水体中藻类等的生长不会产生任何影响。在发生细菌性和病毒性疾病时,治疗同样以内服给药法为主,如内服恩诺沙星、三黄粉等,外泼给药法为辅。另外,挂袋法也是较好的鱼病防治方法。给药途径的改进,目的是尽可能减小治病用药对水体产生的影响,维持池塘水质的相对稳定。
6.捕大留小
因鲢、鳙鱼鱼种规格较大,经过2~3个月的精心饲养,6月份以后就可将部分已达上市规格的鲢、鳙鱼捕捞上市,此时是鱼类上市的淡季,鱼价相对较高。捕大留小还能降低了池塘的总载鱼量,腾出水体空间促进小规格鱼类快速生长,减少鱼类缺氧等突发事故的发生概率。如果有条件,捕捞后还可再套养一些当年繁育的夏片鱼种,培育后作为第二年的鱼种。
鱼塘没有流动水怎么办,死水鱼塘养什么鱼
鱼塘没有流动水的话,可以定期换水,这样能避免水质的恶化。也可以定期进行清污,也就是在不养鱼的时候,把鱼塘的水抽干,将底部的污泥清除,这样也能让鱼塘的水质得以维持。或者用药物定期改底,比如投放一些益生菌培养菌群,从而更好的分解有机质和有害物质,改善死水鱼塘的水体状况。
一、鱼塘没有流动水怎么办
鱼塘没有流动水的话,可以定期换水,这样能避免水质的恶化。也可以定森野期进行清污,也就是在不养鱼的时候,把鱼塘的水抽干,将底部的污泥清除,这样也能让鱼塘的水质得以维持。或者用药物此枣喊定期改底,比如投放一些益生菌培养菌群,从而更好的分解有机质和有害物质,改善死水鱼塘的水体状况。
二、死水鱼塘养什么鱼
1、鲶鱼:鲶鱼也叫胡子鱼,是一种体表无鳞且粘液较多的鱼类,它的分布广泛,主要产自长江和珠江流域,有较高的食用价值。这种鱼生活在底层,比较怕光,喜欢流速缓慢的水域,所以在死水鱼塘中也能养得活。
2、鲤鱼:鲤鱼也叫鲤拐子,原产于亚洲,欧洲、美洲都有引进。这种鱼属于底栖杂食性鱼类,饵谱非常广泛,而且适应能力很强,所以在死水鱼塘中也能养活,需要注意的是,它的活动受到温度的影响,冬季往往会休眠停食。
3、鲫鱼:鲫鱼是我国常见的淡水鱼之一,在很多地方都有分布,岩碧本身的食性较广,而且适应性、抗病能力都很强,加上生长速度快,对温度的要求也不高,因此是非常不错的养殖鱼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