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物理教材重难点是分子的热运动,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内能的利用,热机的效率,能量的转化和守恒,电流和电路。
具体介绍:
关于热值的理解,要注重理解三个关键词“1kg”、“某种燃料”、“完全燃烧”。1kg是针对燃料的质量而言,如果燃料的质量不是1kg,那么该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就不是热值。某种燃料:说明热值与燃料的种类有关。完全燃烧:表明要完全烧尽,否则1kg燃料化学能转变成内能就不是该热值所确定的值。
热值反映的是某种物质的一种燃烧特性,同时反映出不同燃料燃烧过程中,化学能转变成内能的本领大小,也就是说,它是燃料本身的一种特性,只与碰配燃料的种类有关,与燃料的形态、质量、体积等均无关。
内能的利用:
内燃机的工作过程:内燃机的每一个工作循环分为四个阶段:吸气冲程、压缩冲程、做功冲程、排气冲程。在这四个阶段,吸气冲程、压缩冲程和排气冲程是依靠飞轮的惯性来完成的,而做功冲程是内燃机中唯一对外做功的冲程,是由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另外压缩冲程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在受太阳照射条件相同时,白天沿海地区比内陆地区温度升高的慢,夜晚沿海地区温度降低也少。所以一天之中,沿海地区温度变化小,内陆地区温度变化大。在一年之中,夏季内笑桥指陆比沿海炎热,冬季内陆比沿海寒冷。
能量守恒定律:能量既不会凭空消灭,也不会凭空产生,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它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而在转化和转移的过程中,消陵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
2022年九年级语文期中考试质量分析报告1
一、命题意图:
本次语文期中考试题严格遵循了《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及三年来市中考命题的要求及原则,渗透着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教育理念,紧扣初三教学,又适度联系初一、初二的知识与能力的培养,适度地向课外迁移。
二、学生答题情况:
1、积累与运用做得较差,诗文默写能背但写不到字,探究性学习中不会组织语言。
2、阅读理解文言文比较阅读(课内+课外)17分一般只能得5至7分,现代文阅读(说明文)16分一般只能得8分左右,现代文阅读(记叙文)17分一般只能得11分,特别是文言文做得相对较差。
3、写作学生作文一般能把握中心但没什么文采,文章外部结构也多采用传统形式,不会变换
三、今后教学建议:
1.重视课堂40分钟,在单位时间出最大的效益。要做到此,必须抓好“备课”环节。加强备“点”、“专题”、“学生”。每节课重内容,勿重形式。
2.摒弃急切近利的思想,遵循语文教学规律,教学要循序渐进,引导学生多读书、多积累,少做题,丰富知识,扩大见闻。3.深入研究教材,不脱离教材,善于利用教材,站在教材之上的高度看教材,开发教学资源,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上下液段逗功夫,注重课内知识的掌握,吃透教材,阅读教学定要扎扎实实,立足课内,拓展到课外。
4.加强识字、书写教学,重视双基教学,重基础知识燃仔的灵活运用,加强语文积累,表达能力的训练力度,表达意思要写明,写清、写顺。
5.规范文体教学,规范答题。
6拟定并落实写作复习训练计划,将写作复习抓实抓牢。
四、命题存在不足:
1.试卷缺少人文关怀及亲和力,应加入些激励性的言语。
2.对句子的运用,重点词、句的赏析考查力度不够。
3.试题出得有点偏有点怪,分值太细。
2022年九年级语文期中考试质量分析报告2
一、试题分析:
本份试题满分为120分,时间为2小时,题量适中,难易适度,题型规范,全面考查了学生的基础、阅读、写作能力。积累运用版块注重了课内知识的考查,占到了12分,全部都是课内诗词默写和生字词。语言运用形式多样,从字词运用到对对联再到解读材料,考查了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和理解表达能力。阅读版块体裁有记叙文、议论文、课内文言文,覆盖了近段时间学到的知识,考查知识点全面。写作贴近学生生活,特别是第二选题“我美丽,因为”,能激发学生写作欲望,易于表达和抒发真情实感。总之这份试题是一份不错的试题。
二、学生答题情况:
第一大题20分,满分2人,最低分11分,大部分同学都在15-18分。第二大题50分,文言文闹卖与议论文得分较理想,满分为16分、17分,大部分同学都在13-14分之间,但记叙文阅读不太乐观,满分为17分,除一人满分外,其余大部分都在10分上下徘徊,失分严重。写作也是丢分惨重,大都在35-39分左右,三类文居多,分数普遍不高,更有甚者在35分以下还有5、6人,不太理想。
本次均分为91.5分,及格率为100%,优秀率仅为3.33%,三率之和为194.38.
三、分析原因
1.诗词默写不过关,有审题失误和错字、漏字现象。
2.对对联不够严谨,节奏、词性不注意,而且更美看清内容要求。
3.材料神不清不全,以偏概全,词不达意,提炼信息的能力较差。
4.记叙文阅读近段时间训练较少,而且学生阅读习惯不好,马虎应付,答题欠技巧,不规范,不是少答就是漏答还有答非所问。
5.写作水平普遍不高,也存在应付了事的态度问题,书写潦草,字数不够,语言匮乏平淡,事例虚假造作,无病呻吟,更无构思布局、结构章法可言,有待于进一步辅导,争取提高。
四、补救措施:
1.明确下一步目标:争取优秀率有所突破,消灭80分以下。
2.查缺补漏,发现知识漏洞及时纠正并要求学生及时改正。
3.总结知识点、题型、解题思路、答题策略、注意事项,精讲精练,以达到事半功倍之效。
4.特别加强记叙文阅读的指导,精选例文,加强练习并及时批改及时反馈。
5.重视写作指导,从细处、实处抓,从审题、拟题、开头结尾、构思布局、立意表达、精彩特写等方面着手训练。
2022年九年级语文期中考试质量分析报告3
一、试卷分析
总体上说,试卷与中考接轨,无论是形式还是内容。体现了新课标中倡导的要注重学生的独特感受和心灵体验,注重语文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以及学习方法的积累,对培养和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都有一定的作用。
试卷的结构有五部分组成:
一、书写与卷面分5分。
二、积累与运用28分(包括汉字的拼读书写4分、古诗文名句默写10分、文言文重点词语解释和翻译各4分、名著阅读6分)。
三、现代文阅读28分(《慢看》16分、《二十四节气》12分)。
四、古诗文阅读19分(古诗欣赏5分,课外文言文阅读《方山子传》14分)。
五、写作70分(包括应用写作10分,作文《真没想到》60分)。
二、答题情况分析
1、书写
共5分,很多同学卷面有多处涂改,书写潦草字迹难辨的也不少,总体上不够理想。
2、积累运用(28分)
本大题是试卷的第一部分,应该是很容易得分的,可学生在实际的操作中有些题目却不尽人意。
第1题: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要求学生写的“阔”“拨”“锁”“璀”这四个字,前三个应该是最常见的汉字,第四个也是比较常见的,可是其中的“拨”很多同学把它写成了“拔”,“璀”有一部分同学不会写。看来以后还得注意汉字常用字的复习。
第2题:古诗文名句默写。“江春入旧年”写成了“江村入旧年”,“君子坦荡荡”写成“君子躺荡荡”,“长风破浪会有时”写成“乘风破浪会有时”,“不求闻达于诸侯”写成“不求闻达于诸候”,以上点到的句子有相当一部分同学写了错别字;“一蓑烟雨任平生”、“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君子坦荡荡”有三分之一的同学写不出来。对古诗文名句默写(特别是新增的.十首诗歌)的复习要有所加强。
第3题: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语。“顾”“芳”“是”“劳”,这四个文言词语是文言文中比较常见的词,大部分同学都答得不错,还有一小部分同学由于平时复习时比较偷懒,所以还有错误出现。
第4题:翻译下列文言句子。1、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采分点是“先”与“后”;2、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采分点是“狱”“虽”“以”。这道题由于学生没有很好地在复习中去熟练课文,所以得分率也只有0。7左右,看来还得让学生找齐初中的六册语文书,重新让他们熟悉课文才对。
第5题:名著阅读。本题分为两个小题,第1小题可以说是送分题,因为只要学生对《水浒》有个大概的了解,就能非常轻松地解决它,可是还有部分同学由于题目没看清楚,而写错了。第2小题是结合同学们对《水浒》人物、故事情节的了解的基础上来理解第1小题的对联,这题对于没有看原著的同学就有点难度。因此,我们得鼓励学生在完成每天的学习任务后,自觉地多去了解规定范围内的名著。
3、现代文阅读理解(28分)
现代文阅读一
本大题四小题,共16分,所选文章龙应台的《慢看》,语言质朴,浅显易懂而富有哲理,反映当代人的生活状态,表现作者美好的生活追求——慢的境界。因此学生读本文有生活感触和情感体验,容易完成阅读题目,难度不大,失分率低。
第6题:考查概括内容要点的能力。学生能概括出故事,但有很多学生回答不完整,没有回答“疑惑不解”“感到惊讶”的意思,也是就概括时没有往题意、中心方向思考,没有考虑作者的意图,造成概括不全面。
第7题:考查单独成段的作用,失分率略高一些,学生没有从结构和表达两个方面回答,只从一个方面回答的较多。
第8题:考查句子赏析的能力。得分率较高,大部分学生从修辞的角度回答,基本上能理解句子的含义,结合后一句话,回答出“慢生活使心灵更加充实”这一内涵。
第:9题:考查体悟评价、拓展认识的能力。观点选择上没有问题,学生都选B,但在阐述理由上,缺少层次,没有鲜明的分别从文中的意思、生活实际两个方面讲理由,很多是模糊的杂糅的回答,答得也比较简单。这种题目学生不够认真对待,复习应该加强。
现代文阅读二
第10题:下列表述与上述材料意思相符的两项是()
分析:此题考查学生搜索筛选信息,并判断信息内容正误的能力,有一定的难度,绝大部分学生难以两项都选对。
2022年九年级语文期中考试质量分析报告4
本次语文试卷由三部分组成:积累与应用;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基本与中考题型相吻合。但这次考试首次要求90分钟来完成试卷,对某些学生的确由一定难度。现就这份考卷及本校学生完成情况作一些分析。
一、数据分析
本次考试,我校共有124名学生参加考试,数据分析如下:
从以上数据可看出学生掌握情况还较好,大面积学生都能较好地掌握语文知识。但这次考试高分与低分相差较为明显,这可能与知识掌握和考试时间短有关。
二、考卷与考情分析
本次试卷兼顾基础与提高,试卷由背一背、读一读、写一写三大板块组成,分别考查学生知识积累能力、语言应用能力、体验感悟能力。同时这份试卷充分体现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原则,特别注重语言的实际运用。
就从学生答题情况看,背一背部分学生完成得较好,读一读部分其次,写一写完成得较差。这可以看出学生对于语文基础积累还是较为重视,阅读部分学生主要问题是回答不准确,语言表达较不规范。如第16题要求回答“春风肆虐给作者带来怎样感受?”大部分学生是回答了“难受”字样,却没有回答“无可奈何”这个感受。写一写部分完成较差,有一部分学生只是仓促作答,甚至有一部分学生作文没有完成,这可能是与学生平时动笔较少、阅读面不广和考试时间较短有关。很多学生都不能构思非常完整,逻辑条理非常严密清晰地完成作文,表达中心,只是天马行空地想到哪,写到哪,文章文采也较差。
三、反思与经验总结
1、*抓语文只是积累,让学生每天多读、多想、多记,日积月累积少成多。
2、要充分利用教材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教材中的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妙文!如果在教学中注重课文例文作用,那么学生就会根据这些例子的字范作用去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突破学生阅读障碍瓶颈。同时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整体感知能力,并告诉学生杂把握文章主旨基础上联系实际分析。
3、文言文教学要强化。要借助工具书和课下注释整体感知文章大意,让学生主动认知文言实词、虚词,引导学生诵读诗文,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文言语感。
4、作文教要定格。今后作文教学要引导学生写定格作文,按照三大文体有条不紊的训练,作文既要在“通顺”上下功夫,也要在文体上强调,杜绝学生写“三不像”的文章,可根据每册每单元训练重点,进行作文训练。还要培养学生“有感而发”、“文为心声”的作文习惯,写自己真正感受过的内容,一定会更加得心应手。
九年级语文期中考试质量分析报告范文1
一、考试情况分析:
九(4)班均分78.9分,优秀率14%,九十分以上2人,80分以上18人,不及格1人。九(5)班均分75.2分,九十分以上1人,优秀率8%,80分以上14人,及格率100%。
从两个班学生答卷情况看,课文内容及记忆内容失分较少,说明学生的学习态度及课堂学习效果比较好。
失分较多的是积累运用部分中的汉字拼音,说明学生汉字识写基础较差;名著阅读两个选项全对的.比例较小,说明学生对名著阅读还不到位。阅读理解中的小说阅读部分,有部分学生对小说中的人物描写方法及人物形象分析掌握不好,失分较多。从作文批阅中发现学生普遍存在不会点题的情况,以及因不会审题而出现很多不切题的作文;其次是立意太浅,语言单调幼稚,不会从生活中挖掘素材,造成作文失分较多。
二、改进措施
1、注重课堂效率,课下精心备课,设计好课堂每一个环节,让学生每节课都学有所获。
2、加强基础知识训练,注重每篇课文的汉字拼音默写。
3、加强不同文体的文章阅读理解训练,并强化阅读方法及阅读技巧的训练。
4、加强写作训练,尤其是限时作文训练。
5、切实做好提优补差工作。提高优秀率。
第1篇:九年级语文期中考试质量分析
一、试题分析:
本份试题满分为120分,时间为2小时,题量适中,难易适度,题型规范,全面考查了学生的基础、阅读、写作能力。积累运用版块注重了课内知识的考查,占到了12分,全部都是课内诗词默写和生字词。语言运用形式多样,从字词运用到对对联再到解读材料,考查了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和理解表达能力。阅读版块体裁有记叙文、议论文、课内文言文,覆盖了近段时间学到的知识,考查知识点全面。写作贴近学生生活,特别是第二选题“我美丽,因为”,能闹卖激发学生写作欲望,易于表达和抒发真情实感。总之这份试题是一份不错的试题。
二、学生答题情况:
第一大题20分,满分2人,最低分11分,大部分同学都在15-18分。第二大题50分,文言文与议论文得分较理想,满分为16分、17分,大部分同学都在13-14分之间,但记叙文阅读不太乐观,满分为17分,除一人满分外,其余大部分都在10分上下徘徊,失分严重。写作也是丢分惨重,大都在35-39分左右,三类文居多,分数普遍不高,更有甚者在35分以下还有5、6人,不太理想。
本次均分为91.5分,及格率为100%,优秀率仅为3.33%,三率之和为194.38.
三、分析原因
1.诗词默写不过关,有审题失误和错字、漏字现象。
2.对对联不够严谨,节奏、词性不注意,而且更美看清内容要求。
3.材料神不清不全,以偏概全,词不达意,提炼信息的能力较差。
4.记叙文阅读近段时间训练较少,而且学生阅读习惯不好,马虎应付,答题欠技巧,不规范,不是少答就是漏答还有答非所问。
5.写作水平普遍不高,也存在应付了事的态度问题,书写潦草,字数不够,语言匮乏平淡,事例虚假造作,无病呻吟,更无构思布局、结构章法可言,有待于进一步辅导,争取提高。
四、补救措施:
1.明确下一步目标:争取优秀率有所突破,消灭80分以下。
2.查缺补漏,发现知识漏洞及时纠正并要求学生及时改正。
3.总结知识点、题型、解题思路、答题燃仔策略、注意事项,精讲精练,以达到事半功倍之效。
4.特别加强记叙文阅读的指导,精选例文,加强练习并及时批改及时反馈。
5.重视写作指导,从细处、实处抓,从审题、拟题、开头结尾、构思布局、立意表达、精彩特写等方面着手训练。
第2篇:九液段逗年级语文期中考试质量分析1、难易适中,体现了基础性和选拔性的统一。
本套试题难度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积累与运用”着重在考查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符合初中学业水平测试要求;阅读题重在考查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符合高中阶段招生考试要求,基础性和选拔性有机统一。
从试题难易程度来看,本套试题中的“积累运用”“文言文阅读(一)”考查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都与教材有密切关系。紧扣课本,比较容易。第1题“深邃”和“甘霖”考到了学生的盲区、易错点。八年级课文《小石潭记》中“悄怆幽邃”,给学生强调了“邃”字的意思和写法,这次仍然有很多学生出错。文学常识考到的点不难,但是细,有一些学生发现不了命题人命题意图,成功掉入命题人挖的坑里。名句默写最后一个紧扣课本,涉及到了课本“自强不息”专题的内容,有学生出现了书写错误。
阅读题的考查有些难度,特别是文言文的考查,虽是常见的《论语》,但是选文是《各言尔志》,依据文章注释,程度好的学生读懂没有问题,程度一般或者较弱的学生就有很大的阅读障碍,“尔”在这里准确的解释为“你们”“你们的”,有学生根据文意能够推测出“自己的”,应该说是能读懂了,但是知识迁移的能力明显不足。“任尔东西南北风”“尔安敢轻吾射!”“尔辈不能究物理。”均涉及到了这一用法。而“衣”则是常见的名词作动词的现象,或者称为文言破读的现象。这些常见的文言知识点学生失分却很严重,说明在文言文教学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这就提醒我们的语文教学要特别关注教材,关注基础,关注知识迁移能力,即所谓“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
2、既着眼于语文素养的培养,又注重语文和生活的联系。
这套试卷,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对生活的关注。第3题,考到了平时的人人皆知的“属相”,也是对天干地支常识在生活中运用的考查;第4题,对生活中幸福场景的描述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体悟幸福。在学生的答卷中也处处洋溢着幸福温馨。《绝唱》一文则是写到了“我”在初冬时节,观看圆明园的残荷所感受到的绝美精神。《寻找三体人的“水滴”武器》则是从刘慈欣的科幻小说《三体》入手,对“水滴”进行阐释说明。这些都告诉我们,语文和生活是密切相连的,语文的外延即生活的外延,因而,我们日常的教学应特别注重语文的学习和生活的联系。
3、既有传统文化的考查,又洋溢着鲜活的时代气息
对传统文化的考查内容主要包括古诗词积累、文言文阅读,文学文化常识,分值约占整个试卷总分的30%,体现了语文传承传统文化的功能。鲜活的时代气息体现在句子仿写、非连续文本阅读、写作等板块中。其中,句子仿写题鲜活、有很强的时代感。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中的《三体》是比较人们的科幻小说,也洋溢着鲜活的时代气息。
4、关注核心素养
从整套试卷来看,关注的是对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考查。试卷中没有出现对名词术语的简单考查,而是把对语文知识的理解融入问题中,考查学生的理解、运用、个性表达等综合能力。如12、14、18、19题,要求学生结合文章内容对手法或者效果进行赏析。作文的导读材料让学生明白了“站点”的含义,基本没有审题障碍,考生有话可说。但要写好也不容易,必须要抓住“站点”“风景”关键词来扩展。在作文评分标准里面也特别强调要注意书写的工整规范、写出真情实感等,这就是重点考查考生的核心素养。
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重点关注对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
九年级语文期中考试质量分析报告范文2
一、基本情况
九年级试卷分为四个大题,第一题为语言积累及运用,22分;第二大题阅读理解及鉴赏(含现代文阅读和文言文阅读)30分;第三大题语文与生活,8分;第四大题,写作40分。卷面总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参加考试人数236人,最高分86分,80分以上6人,最低分4分,及格68人。
二、具体情况分析如下
(一)语言积累及运用:本题共六个小题,满分22分,最高分20分(1人),19分2人,均分9.6分。
1、学生对拼音、字词的掌握不清楚,模棱两可,失分率高,对古诗文填空错字、别字、増字、减字情况多,失分率高,名著阅读不到位等。
2、建议:需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分析基础知识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将基础知识转化为能力,用以解决实际问题;加强古诗词特别是名句的识记和理解,做到书写准确无误;加强课外阅读及理解,丰富学生语文视野。
(二)阅读理解及鉴赏:
1、短文阅读“病人”:“红色郁金香”这一描写的作用,考查的是小说中的环境描写的作用,可以从主人公做的事来回答,有69%的学生能理解其作用并做得很好,但有25%的学生读不懂,不掌握阅读基本知识及技能,不会做或乱做,希望在教学中加强阅读教学,打实基础,增强能力,解决实际问题。
2、“9重点描写了电梯中的`几个场景,请加以概括”,考查的是小说的故事情节,可从归类的角度来答题。
3、“气风了”在文中的作用,考查过渡段的作用。本题得分较好,但还有40%的不会做,需加强教学。
4、运用对比手法,讽刺电梯内的人,重点是需要学生把握感情基调,但很多学生没有意识到这个要点上。
5、小说标题的含义,考查的是学生对主题的理解和运用,标题和内容的关系等。
6、说明文阅读“黄岩岛——神圣的领土”主要从说明方法、说明语言的准确性作用等方面设题,意在考查学生阅读说明文的能力,但学生对说明文的语言准确性理解不清楚,需加强教学。
7、古诗文鉴赏:多数学生对译文做得较好,但对文言字词的理解不到位,应多教给学生对文言词语的理解的方法。诗歌鉴赏中,大部分学生能读懂诗歌,但对诗歌中诗人表达的领会不到位,在教学中,教师应进一步教给学生结合意境理解诗人情感的方法。
(三)语文与生活
此题学生得分率高,但在发表自己的看法方面缺乏创意,深入度不够。
(四)写作:命题方式为命题作文和半命题作文,学生选做的情况几乎各一半,考查的重点主要是学生在作文中是否能写真实的想法和体会,能否抒发真情实感。此题中,学生基本能按要求完成写作任务,但90%的学生只是随意写作,并无真情实感,导致作文分值普遍不高。建议在今后的作文教学中,多多引导学生写自己的生活,写自己的体验,在文中抒自己的真情,从而逐步提高学生的作文质量。
九年级语文期中考试质量分析报告范文3
一、基本情况
九年级试卷分为四个大题,第一题为语言积累及运用,22分;第二大题阅读理解及鉴赏(含现代文阅读和文言文阅读)30分;第三大题语文与生活,8分;第四大题,写作40分。卷面总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参加考试人数236人,最高分86分,80分以上6人,最低分4分,及格68人。
二、具体情况分析如下
(一)语言积累及运用:本题共六个小题,满分22分,最高分20分(1人),19分2人,均分9.6分。
1、学生对拼音、字词的掌握不清楚,模棱两可,失分率高,对古诗文填空错字、别字、増字、减字情况多,失分率高,名著阅读不到位等。
2、建议:需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分析基础知识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将基础知识转化为能力,用以解决实际问题;加强古诗词特别是名句的识记和理解,做到书写准确无误;加强课外阅读及理解,丰富学生语文视野。
(二)阅读理解及鉴赏:
1、短文阅读“病人”:“红色郁金香”这一描写的作用,考查的是小说中的环境描写的作用,可以从主人公做的事来回答,有69%的学生能理解其作用并做得很好,但有25%的学生读不懂,不掌握阅读基本知识及技能,不会做或乱做,希望在教学中加强阅读教学,打实基础,增强能力,解决实际问题。
2、“9重点描写了电梯中的几个场景,请加以概括”,考查的是小说的故事情节,可从归类的角度来答题。
3、“气风了”在文中的作用,考查过渡段的作用。本题得分较好,但还有40%的不会做,需加强教学。
4、运用对比手法,讽刺电梯内的人,重点是需要学生把握感情基调,但很多学生没有意识到这个要点上。
5、小说标题的含义,考查的是学生对主题的理解和运用,标题和内容的关系等。
6、说明文阅读“黄岩岛——神圣的领土”主要从说明方法、说明语言的准确性作用等方面设题,意在考查学生阅读说明文的能力,但学生对说明文的语言准确性理解不清楚,需加强教学。
7、古诗文鉴赏:多数学生对译文做得较好,但对文言字词的理解不到位,应多教给学生对文言词语的理解的方法。诗歌鉴赏中,大部分学生能读懂诗歌,但对诗歌中诗人表达的领会不到位,在教学中,教师应进一步教给学生结合意境理解诗人情感的方法。
(三)语文与生活
此题学生得分率高,但在发表自己的看法方面缺乏创意,深入度不够。
(四)写作:命题方式为命题作文和半命题作文,学生选做的情况几乎各一半,考查的重点主要是学生在作文中是否能写真实的想法和体会,能否抒发真情实感。此题中,学生基本能按要求完成写作任务,但90%的学生只是随意写作,并无真情实感,导致作文分值普遍不高。建议在今后的作文教学中,多多引导学生写自己的生活,写自己的体验,在文中抒自己的真情,从而逐步提高学生的作文质量。
九年级语文期中考试质量分析报告范文4
本次语文试卷由三部分组成:积累与应用;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基本与中考题型相吻合。但这次考试首次要求90分钟来完成试卷,对某些学生的确由一定难度。现就这份考卷及本校学生完成情况作一些分析。
一、数据分析
本次考试,我校共有124名学生参加考试,数据分析如下:
从以上数据可看出学生掌握情况还较好,大面积学生都能较好地掌握语文知识。但这次考试高分与低分相差较为明显,这可能与知识掌握和考试时间短有关。
二、考卷与考情分析
本次试卷兼顾基础与提高,试卷由背一背、读一读、写一写三大板块组成,分别考查学生知识积累能力、语言应用能力、体验感悟能力。同时这份试卷充分体现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原则,特别注重语言的实际运用。
就从学生答题情况看,背一背部分学生完成得较好,读一读部分其次,写一写完成得较差。这可以看出学生对于语文基础积累还是较为重视,阅读部分学生主要问题是回答不准确,语言表达较不规范。如第16题要求回答“春风肆虐给作者带来怎样感受?”大部分学生是回答了“难受”字样,却没有回答“无可奈何”这个感受。写一写部分完成较差,有一部分学生只是仓促作答,甚至有一部分学生作文没有完成,这可能是与学生平时动笔较少、阅读面不广和考试时间较短有关。很多学生都不能构思非常完整,逻辑条理非常严密清晰地完成作文,表达中心,只是天马行空地想到哪,写到哪,文章文采也较差。
三、反思与经验总结
1、*抓语文只是积累,让学生每天多读、多想、多记,日积月累积少成多。
2、要充分利用教材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教材中的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妙文!如果在教学中注重课文例文作用,那么学生就会根据这些例子的字范作用去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突破学生阅读障碍瓶颈。同时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整体感知能力,并告诉学生杂把握文章主旨基础上联系实际分析。
3、文言文教学要强化。要借助工具书和课下注释整体感知文章大意,让学生主动认知文言实词、虚词,引导学生诵读诗文,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文言语感。
4、作文教要定格。今后作文教学要引导学生写定格作文,按照三大文体有条不紊的训练,作文既要在“通顺”上下功夫,也要在文体上强调,杜绝学生写“三不像”的文章,可根据每册每单元训练重点,进行作文训练。还要培养学生“有感而发”、“文为心声”的作文习惯,写自己真正感受过的内容,一定会更加得心应手。
下一篇:更多农业科技
本文标题:九年级9月份小题难到哪里了 九年级9月份小题难到哪里考
本文链接:http://m.chaxuanwen.com/article/45161.html
逍客最低报价逍客最低报价较好的燃油经济性是一个扒肢非常有吸引力的卖点,毕竟没有谁的...
牛粪用途,价值?牛粪在现在有着非常多的用途,以前用姿知来作肥料种蔬菜和,可以得到很高的...
生态养殖项目做什么好摘要:生态养殖法是利用无污染的水域如湖泊、水库、江河及天然饵料...
小猪魏氏梭菌拉肚子可以喂点青草止不可以。小猪魏氏梭伏答菌拉肚子不可以喂点青草。选...
母牛妊娠期为多少天母牛配种后,精子与卵子相融合,形成一个合子(受精卵),叫做受精。母牛从受...
好的文章需要慢慢品鉴,但是我们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辽宁省种畜禽经营管理办法全文的精彩...
好的文章需要慢慢品鉴,但是我们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农村医保住院能报销多少钱的精彩内容...
好的文章需要慢慢品鉴,但是我们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全国主要农作物全程机械化示范县的精...
好的文章需要慢慢品鉴,但是我们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海南省土地整治规划的精彩内容等你来...
好的文章需要慢慢品鉴,但是我们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农村医疗保险怎么查询有没有买成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