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牛改良方法有哪些 肉牛改良方法有哪几种
时间:2023-09-15 21:31:02 作者:看见爱 育肥肉牛犊的改良肉牛犊
主要有西门塔尔牛、羡宴夏洛莱牛、利木赞牛等良种肉牛做父本,以鲁西黄牛做母本进行杂交改良。利用良种肉牛与我国黄缺派颤牛杂交,其杂交后代普遍具有耐粗饲、适应性强、生长快的特点,初生重、日增重、挽力、肉质、屠宰率等都有显著的提高伏败,表现出良好的杂交优势。
肉牛犊具有体型大、增重快、产肉率高等特点。杂交犊牛,在良好的环境条件下,哺乳期日增重0.6公斤~1.14公斤,10月龄体重可达500公斤~550公斤,比本地黄牛提高47%~87%。
有什么办法可以让肉牛长得更肥壮
一、技术简介
肉用牛的肥育,主要指专用肉牛品种一次性肥育。也有将乳用牛的公牛犊用来育肥的。牛犊断奶后就算在肥育牛之列,我国肉用牛的肥育多为成年牛的肥育,不少地方多为老龄牛的肥育。幼年牛一面生长,一面囤肥。即在长骨架肌肉的同时也积累一定的脂肪;而成年牛肥育,主要长体宽,向宽深发展。囤积脂肪的能力很强。这是幼年、成年牛肥育的不同特点,因此不同的牛有不同的肥育技术。我国肉牛业起步较晚,切无专用肉牛品种,但肉用品种牛杂交改良地方优良品种,不但可以生产高档牛肉,而且可获得很好的经济效益。
二、适用范围
全省农区、牧区、半农半牧区。
三、技术规程;
(一)育肥牛源的选择
育肥牛的选择主要侧重于品种、年龄和体型外貌三个方面。应结合实际情况着重考虑以下几点:
(1)品种
可选用夏洛来、短仔唯缓角、海福特等国外引进的优良品种肉牛;在西北农户以西门塔尔、短角、秦川牛杂交改良本地牛的后代肥育效果较好,黑白花牛的公牛和杂种后代肥育效果也比较好,或选用地方良种肥育如秦川牛、南阳牛等。
(2)年龄
应选健康无病,1~2.5岁,最多不超过3岁的牛。
(3)体型外貌
肥育牛一般要求身架大,被毛光泽,皮厚而稍松驰,眼明有神,头宽,嘴方,颈稍短而厚实,肩宽,胸深,背腰长,腹圆,后躯平广,侧视似矩形,尾根粗,其尾洼窝大而浅,四肢粗壮,特别是后大腿粗长。
(二)育肥牛的饲养管理
1.舍饲育肥的一般饲养管理
(1)准备好充足的饲草料。一般按成年牛80天计,每头牛准备麦秸400多千克,配(混)合饲料200多千克,在饲喂过程中,粗饲料应占饲料总量的30%以上。
(2)做好饲草料的加工调制。麦秸喂前铡短氨化或微贮,玉米秸应先青贮后饲喂,青干草晾干后及时保存在草棚内或堆垛,防止雨淋曝晒。各类饲草料喂前除去尘土、铁丝、碎石等杂物。
(3)注意饲喂及饮水。一般以日喂2次较好,早晚各1次,间隔12小时,使牛只有充分的反刍与体息时间,减轻劳动强度与活动次数。饲喂顺序一般先粗后精,先干后湿,少喂勤添。草拌料时,应冬拌干,夏拌湿,不喂霉烂变质的饲草料,每天饮水2~3次(夏天3~4次);冬天水温应在0℃以上。
(4)棚圈要向阳、干燥、通风,每头成年牛占地面积约3平方米,圈内设饲槽,圈外应有向阳、遮阴、拴系的场地和饮水槽。冬天应搭塑膜暖棚,以便保温。
(5)保持圈舍、用具清洁卫生。每天清理棚圈内外粪便,垫上干土。圈内外用具每半月左右用0.3%来苏儿消毒,饲槽喂前彻底清扫干净,每周用10%的碱水消毒1次,水槽及时清洗,每天刷拭牛体1~2次。
(6)限制运动量。肥育阶段要安静少动,尽量创造利于反刍与休息的环境。拴系牛只的绳子要短,只能上下站立,不能左右摇摆游动。
2肥育期的饲养管理
(1)育肥前期,一般为20天左右。进栏后驱杀寄生虫体外消毒。公牛去势,灌服健胃药2~3次,或加喂人工盐60~100克或灌服清油。开始育肥的2~3日内,应多饮水,勤给草,少添料,以便适应摧肥。也可喂一些轻泻性饲料,如麦款、粉渣、甜菜渣等,干草、青草自由采食,随着肥育日期的增加,粗饲料由多渐少,精饲料由少渐多。
(2)育肥中期,一般为45~50天。科学搭配日粮,精料由少到多,每100千克体重应喂到1.5~2.O千克,尽量满足增重时的营养需要,设法使牛多吃多休息,以利长膘。
(3)育肥后期,一般为20天左右。这一时期牛不大喜欢吃草,也不喜欢活动,但日增重最快,应经常刷拭,适当增加精饲料喂量与食盐给量。如食欲较差,应适当减少精饲念模料喂量,限制饮水量。继续拴养,控制活动。
(4)饲料配方与日粮组成。根据生产实际,以肥育中期为标准,将不同类型的日粮组成提供于后,供参考。
粉渣饲料型:
粉渣山哪8千克,麦麸0.5千克,蚕豆麸1千克,油菜饼0.5千克,燕麦麸0.5千克,麦秸4千克,粉渣水15千克,食盐50克,石灰粉15克。
草料结合型:
混合精料(玉米60%,麦麸20%,胡麻饼18%,食盐2%)2.5~3.5千克,混合天然干草4.5千克。
油饼与酒槽型:
胡麻饼2~3千克,玉米0.5千克,麦麸0.5千克,麦秸4千克。酒糟16千克,混合精饲料(玉米55%,麦麸30%,菜籽饼10%,骨粉4%,食盐1%)1千克,麦秸2千克。
放牧加补料型:
白天充分放牧,放牧后补饲混合饲料(玉米50%,麦麸27%,胡麻饼20%,骨粉2%,食盐1%)2千克。
(5)肥度的初步鉴定。育肥结束时,牛只是否达到育肥标准,应对肥度进行初鉴,其主要特征如下:
肥育高峰期的牛,一般不贪食,采食量下降,触摸肩、背、腰、臀部等处皮肉有弹力感觉。触摸肋间有柔软弹性实质感,肩前淋巴结明显增大而充实,尾根下的洼窝饱满或隆起,手按软而充实且有弹性。后腿股部明显变粗腿围增大,与后下肢相比明显粗壮。一般情况下架子牛经过60~100天肥育,体重达450~500千克即可出栏,犊牛达18~24月龄,体重320千克即可出栏。
(三)育肥技术
1易地育肥技术
肉牛易地育肥是指在不同的地方繁殖、培育和肥育。常见的是牧区繁育、农区育肥。幼龄牛大约在16~18月龄出栏,体重可达300多千克,其它牛可根据市场情况,集中育肥2~3个月,体重可达300~350千克。
2不同类型牛只育肥技术
(1)幼年牛肥育。主要指一般幼牛与奶用幼年牛的肥育,包括犊牛、周岁牛、1.5~2岁牛。
1)一般幼牛育肥。在犊牛长架子阶段,需要供给一定量的蛋白质、矿物质与维生素饲料,以粗为主,以精为辅。粗饲料以优质青干草为最好,精饲料按配合比例衡量,饼类饲料不小于20%,每天喂干草4~5千克,青贮饲料3~4千克,混合精料1.5~2千克。催肥期一般为3~4个月,平均每天喂混合精料2~4千克,青贮饲料3~4千克,干草4~5千克。饲喂方法:摧肥前期25天,中后期40天,每天喂2次。饲喂方案见表3-1。
2)公幼牛肥育。一般饲养18~20个月龄,肥育期间抓好三关:
第一抓哺乳关。哺乳期一般45~55天人工哺乳。公犊出生后,哺初乳5~6天,然后转人肥育牛舍。为了防止下痢,每天可喂2次磺胺咪,每天喂奶3次,每次约0.75千克,对等量开水,奶温应保持在38℃~40℃。每次可掺100~150克豆浆,或用代乳料饲喂,7~10日龄开始练习采食犊牛料与优质青干草,供给清洁温水,每天3次。犊牛料可采用配方:小麦麸30%、蚕豆5%、炒大麦50%、豆皮粉10%、骨粉2%、磷酸盐1%、食盐2%。
第二抓断奶关。哺乳45天后,逐渐减少哺乳量,每天喂0.25千克奶,掺入玉米面、豆面,调成乳粥,喂4~5天后即可断奶,之后每天喂犊牛料1.5~1.8千克,分3次饲喂,并供给优质干草和块根类饲料,有条件时可结合放牧。
第三抓膘关。12~18月龄是育肥的最佳阶段,舍饲以优质苜蓿草与绿草饲料为好,也可喂优质谷草粉或干草、玉米青贮及混合饲料。若条件许可,争取多放牧,以促进日增重。混合精料的配方为:豆饼28%、玉米30%、高粱10%、小麦麸20%、棉籽饼5%、鱼粉5%、骨粉1%、食盐1%。
提高肉牛育肥效果方法
饲养肉牛,养殖户都想养大型肉牛,少用料,使牛长得快,多长肉。
即有较高的饲料报酬,取得较好经济效益。
如何通过科学方法,克服影响肉牛增重因素,缩小料肉比例,提高饲料报酬,我以为须抓好以下几点:
坚持自繁自养
俗话说,母牛见母牛,三年五个头,是说母牛繁殖快,牛的头数增加得多,是发展养牛业的物质基础。
这比段迅扮从_场上买牛育肥成本低得多,效益好。
母牛产母牛,增加繁殖母牛数量,使繁殖母牛比例提高。
母牛产下公犊,l岁半~2岁即可育成。
增加肉牛出栏率,能显著提高养牛经济效益。
既扩大养牛生产规模,又可避免牛传染性疾病的传入。
加快黄牛品种的杂交改良
目前,由于饲养粗放,一些牛种退化,长得慢,体形小,产肉性能低,经济收入少,已制约着养牛业的发展。
唯一的出路是优化畜牧业行业结构,采用夏落来等肉牛品种冻精,杂交改良当地黄牛。
杂交后代牛吃料少,长得快,出肉多。
l8个月龄杂交肉牛体重可达3OO千克左右,比同龄黄牛提高5O%以上,能充分发挥牛的杂交优势,经济效益+分显著。
充分合理利用当地饲草资源
牛是草食动物,消化利用粗纤维能力比其他畜禽都高,能充分利用农副产品秸秆饲料和糟渣类。
但秸秆饲料质地粗硬,质量太差,尤其冬春季长期喂,易发生消化障碍病,是一种粗放传统的落后喂法。
应喂优质青干草,如用秸秆粗饲料,须合理利用,应经过青贮、氨化或微贮喂牛。
国内外大量研究证实,喂牛5千克青贮玉米秸或4千克氨化麦秸,可顶-千克精料。
即利用了秸秆,又增加营养,两全齐美,效果甚好。
喂配合饲料
现在仍有养牛户沿用落后的老办法喂牛,即有啥喂啥,多有握灶多喂,少有少喂,饥-顿饱-顿,饥饱无度。
走访几个肉牛场,喂牛的饲料单-,搭配不合理,营养不全面,牛吃不适口,挑挑拣拣,吃一半丢一半,浪费草料大,不上膘,营养缺乏病多。
解决的办法是喂全价配合饲料。
因为没有一种饲料能包含牛所需要的全部营养,因此,要求饲料品种多,至少在6种以上,以互为补充营养。
牛爱吃,保证牛营养的需要长得快、健康。
既防止营养缺乏病,又克服了挑食浪费料的昌锋毛病,减少耗料,降低养牛成本,增加了效益。
但要现喂现配,保持新鲜,防止冷天冻结和热天酸败。
要掌握适当的营养水平
饲养肉牛,只有在满足牛维持机休消耗养料的前提下,剩余的营养オ能转变为脂肪储存在牛体各部。而使其增膘长重。如所供营养不足,除维持自身消耗没有剩余营养,牛自然就不能增膘长重。特别在饥饿条件下,还要动用体内脂肪营养来维持消耗。如恢复营养水平,虽生长发育和脏器不能补偿,但在体重方面还可部分得到补偿。但受阻时间越长,年龄越小越严重,其补偿也越不易。供给肉牛的营养条件,按营养水平的高低,大体可分为极高、高、中、低型。如肉用犊牛营养永平,按高(断奶前)-高(断奶后)型饲养,牛体增重最快。如按中(放牧加补料2.5千克,干草7.5千克,百日平均日增重O.756千克)-高(放牧加补料2.5千克,干草自由采食,百日平均日增重O.95O千克)型饲养,最为经济。如舍饲强度肥育,喂精料(混合精料)4.5千克~5.5千克,干草l5千克,8O天平均日增重l.473千克,肥育效果最好。最次的育肥方法是由高-中型,或由中-低(放牧加补料,精料l千克,干草5千克,百日平均日增重只有O.2O8千克)型饲养,肥育效果差,经济效益低,是不可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