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苗的喂养方法视频 鹅苗的喂养方法有哪些
时间:2023-09-16 06:25:23 作者:不能遗忘的地方 鹅苗如何进行喂养?需要喂预防药吗?
在农村,很多人家里会养些鸡鸭鹅之类的家禽,鹅是其中最大的一种家禽,用途比较广,鹅肉能吃,鹅蛋营养价值也比较高,鹅肝是高等餐桌的美味。
那么鹅苗要如何进行喂养呢?需要喂预防药吗?想了解的朋友就往下看吧!
一、鹅苗如何进行喂养?
1、需选择活泼、叫声清脆、眼大有神、肛脐清洁的鹅苗,这样的鹅苗比较健康。
2、提前将鹅舍消毒,再放入鹅苗,并根据不同的生长时期调节鹅舍温度。
如果鹅舍很久没有用过或刚养过别的家畜,那么最好是多消毒几次。
一般出生6天以下的鹅苗适合的生长首薯温度为28℃;7-14天的鹅苗适合的生长温度为25℃;15-20天的鹅苗适合的生长温度为22℃;21天以上的鹅可在正常环境下生长。
3、饲料喂养需遵循喂食用量从少到多、喂食次数从多到少、从熟食转变成生食的原则。
前期一般每天喂食5-6次,后逐渐减少次数至一天2次。
4、鹅苗喂养密度要合适,密度过大容易压死压伤。
可根据鹅苗身体素质的强弱来将鹅苗进行分群,一般每群是一百五十只左右。
二、鹅苗需要喂预防药吗?
由于鹅比较脆弱,在生长过程中还要注意预防疾病,鹅苗预防疾病的药物有:流感二联苗、甲磺酸、抗生素和强力霉素等。
另外,在使用药物时,最好是根据当地流行疾病特点制定合理的免疫疾病预防程序,药物的使用量也要视实际情况而定。
1、出现脚软
鹅脚软的原因有很多,有病毒性因素、细菌性因素、营养因素以及自身的新陈代谢因素等。
比如说营养不良、缺钙或缺乏维生素等这就是营养携敏因素造成的,而养殖场地过于潮湿、没有适量的运动、养殖密度过大、光照不足,还有养殖场或运动场地存在有害有毒气体也是造成鹅软脚的原因。
在进行治疗时,需要根据不同的病因以及其相对应的病发症状进行合理的防治。
2、弱鹅
在大批量引进鹅苗时,难免会有些雏鹅比较弱。
此时,我们应该仔细的把此类小鹅挑拣出来,进行单独饲养。
最好者隐者是放在一个相对较宽松的环境,温度适当高一点,饮水中多加点营养。
3、呼吸道疾病
在第一时间,用最敏感的药把呼吸道控制住,然后就该控制大肠杆菌和病毒性疾病,同时别忘了保肝护肾。
现在市场上的猪肉价格贵了不少,所以很多人会选择吃鸡鸭鹅肉了,所以养殖鹅的农户也逐渐增多,上面小编给大家讲到了鹅苗的喂养方法,是否要喂预防药也是看情况而来哦!
小鹅苗怎么喂养才是最佳方法
小鹅苗喂养最佳方法。
小鹅苗禁忌油腻物,用洗净切细而鲜嫩的青绿饲料拌上碎米喂10一15天,青料比例要多。白天喂3—4次,晚上喂1—2次,并供给清洁饮水。15天以后可全喂青料,晚上补喂糠、麸和少量包谷粉等精料。气候温和的地方,雏鹅出壳后3—5天就可在附近草场上放养,吃食嫩草,减少喂饲。
可将小鹅放到户外能晒得到太阳的水里洗澡10多分钟,20天左右后可下水。40天以前小鹅,要谨防雨淋,晚上防止打堆,并勤换窝棚垫草保持厩舍干燥、清洁。60天的雏鹅,以放为主,一般不再补喂糠、麸。如果天热可用细沙垫栏,以防过哪闭做热。如果用抱窝母鹅育雏,100只左右雏鹅,放3一4只母鹅和一只公鹅。公鹅能防敌害。
鹅苗相关介绍
鹅苗是指孵化出壳后到4周龄或1月龄内的鹅,也称鹅雏。此期鹅苗的特点:一是调节体温能力差,由于1个月内的鹅苗全身绒毛稀薄,对外界温度变化调节能力低;二是消化机能不完善,宜饲喂易消化的饲料;三是生长速度快,28日龄时的体重是初生体重的近20倍,应供给营养丰富且充足的饲料。
鹅苗饲养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鹅苗的生长发育和成活率,从而李衡也影响到育成鹅的生长发育和养鹅的经济效益。为此,必须根据鹅苗的生理特点,采用科学的饲养管理态蠢措施并创造良好的条件,以提高鹅苗成活率。
以上内容参考
鹅苗怎么喂养才是最佳方法
一、合理饲养
鹅苗一般在孵出后24-26小时先潮口再开食。开食后可将小米、碎玉米等饲料,撒在红色或绿色的塑料布上面,让鹅苗练习啄食,3天后再逐渐换为配合饲料。饲喂次数,一般1-45日龄每天饲喂5-6次;46日龄以后饲喂4-5次。每次不宜饲喂得太饱,要少喂勤添,以饲喂8成饱为宜。随时供给充足的清洁饮水。1-4日龄,最好饮5%的温红糖水(2-4用开口药:黄芪多糖和雏健),以利于鹅苗腹中剩余蛋黄的吸收利用。饲喂时要随时注意饲料的消耗变化,饲料消耗过多或过少,都是鹅苗患病的先兆。
二、加强保温
保持育雏室适宜的温度,是育雏成功的重要条件。鹅苗刚出壳后,身上绒毛稀少,抗寒能力极差。鹅体新陈代谢旺盛,而采食量少,而体温调节中枢尚未健全,自身所产生的热能不能维持生理热的需要。因此,育雏必须搞好人工保温工作。一般初生鹅苗,室内要保持32℃-34℃(1-3天)30--32℃(4-7),以后每周降低约2-3℃。待和外面温度相差不大后,才可停止州或人工保温。目前人工保温所用的热源有煤炉、保温炕、电力保温伞、保温箱、烟道等。养鹅户可根据自己的现有的实际条件而宜,确保育雏室温度适宜。
三、湿度调节
鹅苗适宜在相对湿度60-65%左右的环境条件下生活。如果育雏室湿度过大,可勤换垫料,不让饮水打湿垫草,同时还可以通过加强室内通风,来降低湿度;如果湿度过小,可在热源上烧水,或在人行道上洒水增湿。
四、合理光照
在鹅苗1-4日龄,可采用24小时全天候光照,使鹅苗熟悉环境,以便于吃食、饮水。但照明灯光不宜过亮,一般以每20平方米安装1盏25W电灯泡为宜。至5-14日龄,只夜间喂食时开灯即可,白天不必开灯,以便于鹅苗休息以促进生长发育。2周龄后,如果天气温暖晴好,可降鹅苗放到室外去活动。但开始时活动时间不宜过长,一般以半小时左右为宜。以后活动时间可逐渐延长,使鹅苗的到充足的阳光和充分的运动,以增强鹅体的抗病能力。
五、饲养密度
育雏室的饲养密度不宜过大,一般以每平方米面积饲养1-7日龄的鹅苗25只左右为宜。以后随伍败着日龄的增大,逐渐减少饲养只数。育雏室内如果饲养密度过大,不但容易造成鹅苗生长发育不良,发病率提高,而且还会增高死亡率和残次率,从而降低饲养效益。
六、通风换气
育雏室应特册橘伍别注意通分换气。1只鹅苗一分钟要呼吸50次以上,呼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气体。同时,鹅粪中还不停的释放出氨气。如果育雏室不及时排除这些有害气体,换进新鲜的空气,就会导致鹅苗生长发育不良,感染呼吸道疾病、瞎眼等。育雏室通风换气与保温是一对矛盾,解决这一矛盾的有效办法就是:
1、窗户不安玻璃,钉白纱布或塑料布,随时起钉,让室内进行间断的通风换气,即可通风,又可保温。
2、在每天中午气温高时,进行开窗通风换气。
七、搞好防疫
雏鹅常患的疾病主要有:白痢、小鹅瘟、感冒等。预防这些疾病,除了保持育雏室清洁卫生,室内外用具和饲饮用具天天清洗消毒外,还要对症进行药物防治:
1、鹅白痢、病毒性流行感冒、大肠杆菌:预防可在鹅苗1-20日龄时,开口药用黄芪多糖和雏健(2-4天)、病毒威和杆浆克(8-10天)、立克大杆和毒克(18-20天)。
2、大肠杆菌、浆膜炎、四季感冒:预防可于鹅苗28日龄开始,用亚康宁和瘟毒杀(28-30天)、毒克宁和鸭浆克(38-40天)或者新牧特效药(38-40天)。
八、保持环境安静
鹅苗非常胆小怯弱,对周围环境的微小变化,都非常敏感。外界的任何干扰都会鹅苗严重的惊群,致使鹅苗互相挤压而引起死亡。因此育雏室要注意保持环境安静,防治猫狗等进入惊扰;拒绝参观。因为参观不仅惊扰鹅苗休息,而且还会传染疾病。
鹅苗饲喂规律和注意事项
雏鹅喂养要少食多餐,1周龄内3小时喂1次,日喂6~9次,头3天日喂6次即可,4日龄后,雏鹅体内蛋黄吸收完毕,体重减轻,称"收身",这时,再无卵黄作营养来源,消化和采食能力加强,日喂次数增加至8~9次,同时逐渐添加配合饲料代替米饭。第2周时,采食能力增强,1次采食量大,可减少至日喂5~6次,其中夜间2次,饲料全部用配合饲料,不再用米饭。第3周时,饲喂次数减少到4次,其中夜间1次。第4周时,白天放牧为主,中午和夜间各补饲1次。
雏鹅开食
雏鹅的潮口与开食雏鹅出壳后的第一次饮水俗称潮口,第一次吃料俗称开食。开食时间是否适宜,直接关系到雏鹅的生长发育和成活率。雏鹅出壳24h左右,当大多数雏鹅站立走动、伸颈张嘴、有啄食欲望时,就可进行潮口。
具体方法:将雏鹅放入篮中,将鹅篮浸入清洁的浅水中(以不淹到雏鹅的颈部为宜),让雏鹅自由活动和饮水3~5min,然后,将鹅篮提出水面放到温暖的地方,让鹅理干绒毛。也可在室内用小盆盛水潮口。经几次调教,便可以自由饮水。天气炎热、雏鹅数量较多时,可人工喷水于雏鹅身上,让其互相吮吸绒毛上的水珠。或用饮水器直接给雏鹅初饮;初次饮水可以刺激雏鹅的食欲,促使胎粪排出。
潮口后即可开食。开食料采用青饲料如苦荬菜、莴笋叶、黑麦草等,将其洗净切碎,与碎米、米饭或全价配合小鹅料拌在一起开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