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的种植步骤 玉米的种植技术
时间:2023-09-16 10:27:08 作者:叽哩咕噜和巴巴猫 玉米的种植方法步骤
玉米的种植方法步骤如下:
1、优质土壤
玉米种植的前提就是要有优质的土壤,一般来说,玉米适合在碱性环境中生长,而且要保证土壤的肥力、疏松、排水性好,对于肥力不足的土壤,还应该施入腐熟的农家肥来增加土壤肥力,这样才可以生产出高产的玉米。
2、除草挖坑,种玉米的季节,田地中的杂草都用锄头锄掉,然后打上一个一个的坑来准备种玉米,这些坑的深度只要10~15厘米左右就可以了,不宜过深和过浅。现在因为很多农药的出现,除草对于渗早旁他们来说就非常的简单的,并不用那么的耗劳力。
只需要背上一个药壶,把药撒在地当中,过一两天再拿上锄头去挖坑就好了。这些农药是有针对性的,只会对杂草产生伤害性作用,对我们的正常农作物没有刺激,可以放心地使用这些农药。
3、播种盖土,土地准备好以后就开始选取优良的玉米种子,然后一个坑放3~4颗玉米,再放上自己的一些农家肥,主要就是一些猪或牛的粪便,也还有有一些农民还会加上一些化学肥料,然后使这些玉米可以得到更多的营养茁壮成长,最后用锄头把泥土盖上。
还要为第3个步骤做准备,那就是要把一些玉米用水浸泡,使它发芽,这样做是为了去补漏的时候,把这些玉米和在田地当中的玉米种植在一起,避免到时候玉米长的速度不一样。
4、补漏施肥,在玉米长到脚睁岩踝高的时候,把事先在家里面用水泡的一些玉米带去,这时候水泡的玉米已经发出1~2厘米的嫩芽了,这时候地中的玉米已经发出4~5厘米的嫩芽,颜色主要是嫩黄色,呈倒八字。
然后在地中看一看哪一个坑里面的玉米只长了两颗或一颗,或者一颗都没有长,然后把从家里面带的玉米在用锄头挖个坑埋进去,让每个坑里面的玉米至少有三颗,然后再撒一些化肥增进它们的营养,以帮助它们生长。
5、除草施肥,一般当玉米长到膝盖高的时候,人们需要再一次的除草,因为等玉米长到膝盖高的时候,地里的杂草也开始逐渐生长出来,所以很多农民都会带上锄头到地当中把这些杂草去掉,顺便把杂草的这些泥巴铲过来盖住的根部。
这样不仅可以除去杂草而且还可以稳固玉米防止塌倒。在施最后一道肥料,然后玉米的种植过程就这样结束了,最后就丛橡坐等玉米成熟,等丰收的季节。
6、病虫害防治
玉米常见的病虫害有丝黑穗病、纹枯病、玉米螟、蚜虫等病虫害,平时应该多加强除草和施肥,增强树体的抗病能力,丝黑穗病选用苯醚甲环唑、戊唑醇对种子消毒就可以预防,纹枯病喷洒井冈霉素就可以很好的防治,玉米螟四氯虫酰胺喷洒防治,蚜虫可以用吡虫啉喷洒防治。
7、采收
当玉米果穗包叶发黄、上部籽粒变硬时,就可以开始收获了,而且让玉米完全成熟后,籽粒就会变得饱满,果穗变黄,注意采收品质,利于市场出售。
玉米种植的六个步骤
回答
种植玉米的6个步骤分别为整地、选种、播种、密植、施肥、收获。整地:及早备耕、及时整地,为适期足墒播种创造条件。选种:根据当地的光热条件选择合适的品种。播种:选择合适的播期,适时适墒播种。密植:每亩保苗密度4500-5000株。施肥:适当施加基肥,提高地力。收获:玉米籽粒乳线消失时即可收获。
一、玉米种植的六个步骤散升1、整地
抓住近期土壤墒情较好的有利时机,密切关注天气的变化,及早备耕、及时整地,为适期足墒播种和一播保全苗创造条件。对于春整地块和春旱易发地区,要及早整地,充分利用土壤返浆水,及时镇压保墒,对于秋整地块,要及时镇压保墒,对于春涝易发地区和低洼地块,要利用春季温度回升、风大等条件,及早清沟理墒,进行翻耕晾晒散墒和起垄散墒,确保适时播种。
2、选种
根据各地光热资源条件,科学品种布局,合理熟期搭配。选择通过国家或省级审(认)定的高产稳产、抗病抗虫、抗逆广适、资源高效、适宜机械化作业的优良品种,品种熟期要适宜,杜绝越区种植,确保安全成熟。在玉米结构调整地区,因地制宜选择选择通过国家或省级审(认)定的,适宜当地种植的优质专用型或粮饲兼用型青贮玉米品种,注意选购高质量包衣种子,提高出苗率和群体整齐度,预防苗期病虫害和地下害虫。
3、播种
根据各地土壤墒情、气温和玉米品种生育期等确定最佳播期,做到用种精准、下籽均匀、种肥隔离、镇压适度、深浅一致、覆土严密,适时适墒机械精播,提高播种质量,争取一播保全苗。对于土壤墒情适中地区,一次性完成机械开沟、播种、施肥、镇压作业、起垄,减少土壤搅动,最大限度利用土壤墒情。对于土壤湿度大、地温低的地区,应提早起垄散墒、提高地温,适当浅播或浅覆土,并隔天镇压;对于土壤墒情较差或易旱地区,可采取地膜覆盖、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等节水抗旱造墒播种技术,或实行垄沟平播、播种、少免耕播种。
橡掘差4、密植
根据品种特性及各地生产实际,群体结构构建合理群体结构,为夺取丰产奠定群体基础。一般生产条件下,亩保苗4000株左右。对于施肥水平高、土壤肥力好、具备墒情适宜、灌溉条件、生产条件整体较好,并且采用耐密型玉米品种的地块,亩保苗密度可增至4500-5000株。
5、施肥
保证种子在发育过程中有充足的营养供应,通过向土壤施加基肥,有效培养土壤的肥力,使土壤的物理性质能够得到改善,从而有利于玉米种子的根系发育。
6、收获
梁皮当玉米籽粒乳线消失或者籽粒尖端出现黑色层时,即可收获。
二、玉米的主要价值1、玉米中的维生素含量是稻米、小麦的5-10倍,在所有主食中,营养价值是最高的,还含有的核黄素等高营养物质,鲜玉米的水分、活性物、维生素等各种营养成分也比老玉米高很多,而特种玉米的营养价值也要高于普通玉米。
2、玉米须中含有粗蛋白、粗纤维、多糖和粗脂肪,不同时期和品种的玉米须化学成分发生了很大变化,其中的总花青素和总酚的含量在其乳熟期时达到最高,抽丝期的总黄酮含量和抗氧化活性最高。
3、玉米皮主要成分中膳食纤维占含量最高,但由于口感粗糙、水溶性差,大多导致浪费,秸秆粉碎还田,可以被作物吸收利用,可通过土壤中微生物作用,缓慢分解并释放出土壤中的矿物质营养,分解过程中形成的腐殖质和有机物可以为土壤中微生物和土壤生物提供原料,提高土壤肥力,有效地改善土壤结构,玉米秸秆加工后作为饲料被利用产生的副产品粪便也是很好的农田原料。
玉米的种植方法步骤
玉米为禾本科玉蜀黍属一年生草本植物,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和饲料作物。同时,玉米还一直被誉为长寿食品,蛋白质、维生素、纤维素等含量丰富,具有很高的种植价值。那么,玉米什么时候种植好?怎么种植?现将玉米的种植时间和方法介绍如下。
一、玉米的种植时间玉米根据种植时间的不同分春玉米和秋玉米,春玉米四月下旬五月上旬播种,八月下旬可收获。秋玉米最迟不能迟于7月中旬播种,10月中下旬收获。玉米的一生中,按形态特征、生育特点和生理特性,可分为几个不同的生育阶段,每个阶段有包括不同的生育时期,这些不同的阶段与时期既有各自的特点,又有密切的联系。
二、玉米的种植方法1.种子处理:经过阳光晒过的玉米种子,播种后吸水快,发芽早,出苗整齐,出苗率高,幼苗粗壮。
2.浸种和拌种:野早型清水浸种主要是供给水分,促进发芽。化学药剂浸种主要有磷酸二氢钾和微量元素,但浸种的浓度太高或浸种时间太长,种子容易中毒受害,降低发芽率。用农药拌种可防治病虫危害。种子包衣就是给种子裹上一层药剂。包衣的种子播种后具有抗病、抗虫以及促进生根发芽的能力,要针对当地病虫害对症用药。
3.精心备墒:土壤墒情是影响种子出苗质量的关键。墒情好,土地平整,播种深浅容易一致,出苗整齐均匀。播前备墒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土壤水分的调整。在黄淮夏和套种夏玉米区,麦收后常出现季节性的干旱而使玉米播种时墒情恶化;因此生产上常用浇麦黄水来补充底墒。
4.合理密植:合理密度要考虑品种特性。其次,如土壤肥力、施肥量大而合理,适宜的密度就大。在易旱而无灌溉条件的地区,种植密度宜稀。
5.播种量的计算:用种量(公斤)=播种密度×每穴粒数×粒重×面积。应重点发展玉米精播技术、提高播种质量。
6.播种深度:播种深度一般以5-6cm为宜。在颂猜墒情较好的黏土,应适当浅播,以4-5cm为宜。疏松的砂质壤土,应适当深播,以6-8cm为宜。如土壤水分较大,不宜深播,土干则应适当深播。
7.播后镇压:播后覆土以后,要适当镇压,干旱时要重镇压,而土壤水分过多时,不要镇压。
8.适施种肥:适量施种肥可以供给幼苗育足的养分,促进苗期的生长和增强对干旱、低温、病害等不良因素的抵抗能力。种肥包括少量的氮肥、磷肥、钾肥以及微量元素肥料。种肥使用要控制用量和将种肥隔离,以免烧苗。一般亩施5-8kg磷酸二铵,效果不错。
玉米好品种的13个标准要掌握评价一个玉米品种的优劣,不能光看棒子的大小,也不能光讲植株的外观好看不好看。而是要看它的综合性状。1、根系根系(玉米植株的吸收器官)发达,扎土深,抗倒效果好,根系吸收功能强、功能期长,
是获得丰产的基础。2、茎茎杆无论粗细,
要求坚实有弹性。韧性好、硬度强的铁秆玉米,抗倒性强,运输养分能力高。另外,
基部节间较短也是利于抗倒伏的优良性状。茎杆的含糖量也是未来的关注点,据有关人士预言,抗虫品种是今后的发展趋势,茎杆大程度上降低某些病虫害的发生。
3、株高、穗位株高一般要求在2.5米左右为佳,穗位较低,一般在1.2米以下较佳,穗下节间短穗位较低,植株重心低,抗倒性强。穗位整齐,利于机械化收获。穗上节间长的利于采光和通风。
4、叶一般来说,平展型的睁闷叶片较长而宽厚,
紧凑型的上冲而短、窄,后者叶向值、消光系数、群体光合势、
光合生产率等生理化指标更趋合理。目前,叶片过宽、厚、较长的品种在生产实际中逐渐被叶片窄、薄、较短的品种所替代。
叶片正面外翻也是一好的性状,能提高单位面积的光合效率,从叶片性状角度分析利于密植,叶片硬度要适中,过硬易兜风,造成倒伏!
5、雄穗雄穗不发达但花粉量充足的品种易获高产,不发达的雄穗分支较少,利于节约植株养分,且减少了遮荫和风阻,有利于穗上叶片制造光合产物;
但近几年玉米授粉期受高温热害影响,雄穗发达支数多能延长授粉期,利于果穗结实性提高。可根据当地情况实际选择。
6、果穗(1)大小:黄淮海平原地区,在种植习惯上正由大穗型向中小穗品种转变,
中小穗密植型品种丰产性、稳产性强,高肥水条件下易获得更理想的高产,同样在水浇条件差、土地瘠薄的地块,耐密品种比稀植大穗品种实际产量更高。
(2)穗行数:穗行和行粒数、粒重搭配合理,就能实现合理的单穗粒重。黄淮海地区14-16行为宜。行数太少难以获高产,穗行超过16行易出现秃尖,并且多数不耐密。
(3)粒重:粒重是产量因素中非常关键的因素,籽粒大小一样的品种,角质层丰富的品种粒重高、产量高。
(4)出籽率:其它性状一致的情况下,出籽率高,品种产量潜力大。
(5)子粒品质:①容重高是品质优良的表现,各种不同用途的专用品种对淀粉含量、各种氨基酸含量、含油率等要求不一样。②感官性:粒色、粒型、淀粉结构,
如:子粒橙黄色、角质型品种,商品性好。7、株型玉米株型分为平展型和紧凑型和半紧凑型三种。
理想株型是上紧凑下平展。穗上叶片要求上冲直立。抽雄以后的株型要求穗下叶片较为平展,呈斜冲开张型,整个株型也成为为“正三角形”。穗上叶片以旋状上冲分布,形成一圆锥体型的株型更好;穗上叶的叶片夹角大体是,
穗位上叶在20~25°,往上叶片在18~10°较好。8、密度有可塑性密度大了棒穗小些,密度小了棒穗大些最为可观。因为农民的时间效益观念增强,其在田间投入的劳动量和劳动时间在减少,往往不间苗。密度没有可塑性影响产量。
9、抗病性黄淮海夏玉米区主要有弯孢菌叶斑、大小叶斑、褐斑病、青枯、瘤黑粉、穗腐、锈病、粗缩病等病害。
10、抗虫性黄淮海夏玉米区主要是蚜虫、玉米螟、红蜘蛛等。
11、抗倒性只有抗倒性强,才能既增加密度又能获得丰产稳产。
12、抗逆性耐涝、抗旱、耐寡照;
花粒期雄穗花粉生活力强弱等因素。13、机收机收分为收果穗、籽粒的分别,近年来都是玉米的考核标准。
总而言之好的玉米杂交种就是在中高产抗病力强的条件下,实现中大穗、中大粒、中矮(高)秆、中高密、中早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