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虫最快的方法 育虫最多的方法是什么
时间:2023-09-16 17:28:01 作者:神经兮兮 最快繁殖红虫方法
湿沙养虫法
1.首先第一步就是洗虫,将买来的红虫放在清水中淘洗几遍,淘洗完后在静置十分钟左右,目的是为了冲洗掉虫体上的胶状物(主要是岩猛红虫贺慎呼吸的二氧化碳),这样可以让虫子存放时间更久。不管是网上购买还是实体店购买,这一步都不能少。
将红虫淘洗几遍,在静置十来分钟
2.根据红虫量的多少来选择合适大小的容器(一般来说容器口大于虫子均匀平铺面积即可),选择广口瓶,便于后期操作,容器选用塑料或玻璃材质都行,切忌不可选择铁粗拍桥制容器,铁制容器长期和水接触会发生化学反应,从而加速红虫死亡.
3.准备好适量的沙子,最好用密孔抄网兜筛一下,沙子的量占容器体积三分之二左右,然后将沙子反复清洗几遍,以去除上面的污垢。
面包虫怎么养怎么繁殖
问题一:面包虫怎么饲养和繁殖?首先买来1元钱的面包虫(此时购买面包虫的数量要以饲养容器的大小而定),准备一个小盆饲养它们,家中的温度足以供它们生长,它们的食物是再便宜不过的麸子粉,把麸子粉跟它们放在事先准备好的饲养容器里,平时适当的给它们一点蔬菜吃,它们会长的更好!不久它们便会变成蛹,我为了防止面包虫吃掉虫蛹,所以把它们弄到了一个盘子里,过1周左右便会变成成虫(变成成虫期间无需管理),但要注意,如果你看见他们正在蜕皮从蛹里出来,千万别碰它们,我上次就是因为看它们蜕皮太费劲,所以就拽了一下,不但没有拽出来,反倒把它们的小命搭上了.由于刚从蛹里出来,它们的身体会很脆弱,待它们身体颜色发暗了以后,便可以把它们放到一个繁殖迟虚盒里,此盒的空间不必太大,大约长度在25~30CM之间,高度越10~15CM左右的塑料盒便可(吃完冰淇淋的盒子不错),盒子内铺上5~10CM的麸子粉此时你不必担心它们会跑出来,虽然长有翅膀,但它们飞不起来,5CM的高度它们绝对跑不出来!也不必担心它们回饿到,当成虫交配并产完卵死掉后的尸体,是它们的食物.过段时间,小心的翻开盒子内的麸子粉,便能看见附着在底部的虫卵.刚破卵而出的小面包虫大小越1MM,身体为纯白色.别看它们小,盒子内的麸子粉已经可以作为它们的食物了!此后,就慢慢等待小虫子长大吧~
注意:变蛹前的虫子可能会有死亡,也许数量不少,如不码轿燃即使清理饲养盒内死掉的虫子和粪便,便会散发出臭味,清理会很麻烦,但希望爬友们有耐心!
小虫子会是很好的幼体毒虫的饲料,而小的面包虫市场上几乎是没卖的,只有靠咱们自己动手了!
问题二:黄粉虫如帆兆何繁殖(家里养殖黄粉虫)对于黄粉虫养殖方法,请在搜索引擎中输入“黄粉虫”,会有成堆的养殖方法可供查阅。对于你提出的几个小问题答复如下:
可以在家庭规模下进行繁殖;技术含量很低;没有毒和攻击性。但对于“臭味”应该说,任何一种动物都有异味的,至于是否属于“臭”一类,各人看法就不同了。但没听说过有谁认为黄粉虫养殖中会散发“臭味”。不过要有专门的房间养殖,而且还要防鼠防蚊。
问题三:面包虫怎么饲养用面粉、玉米面、剩馒头,干面包,所有的粮食都可以作为它们的主食,至于水你真的不该喷,用菜叶、水果皮,吃剩的果都可以,这些菜叶就可以增加湿度了,你怎么能喷水呢,肯定不行的了,再卖从新养。
问题四:黄粉虫怎么养,怎么繁殖培养啊!黄粉虫养殖技术
黄粉虫工厂化规模生产的饲养技术和注意事项如下:
1.良种选育
在任何养殖业或种植业中,品种对生产的效应都是巨大的。在饲养生产的初始阶段,应直接选择专业化培育的优质品种。优良品种的繁殖应与生产繁殖分开,优良品种的繁殖温度应保持在24~30℃之间,相对湿度应在60~70%之间。优良品种的成虫饲料应营养丰富,蛋白质、维生素和无机盐要充足,必要时可加入蜂王浆。
2.饲养设备
(1)饲养场地工厂化规模生产黄粉虫可充分利用闲置空房,但为了集约化管理,最好相近连片,形成一定的产量规模;所用房间必须堵塞墙角孔洞、缝隙,粉刷一新,以达到防鼠、灭蚁、保持清洁的目的。
(2)饲养器具工厂化规模生产必须要求饲养器具规格一致,以便于确定工艺流程技术参数。山东农业大学昆虫研究所科研基地黄粉虫养殖场采用72×30×15cm的标准饲养盘,内衬进口的油光纸。标准饲养盘底部及四周壁均具透风孔,以利于通风换气散发虫体集群呼吸的热量,衬纸要内光外糙,以防止黄粉虫幼虫、成虫沿壁爬出。为了节约成本,也可利用旧木料自行制作木盘,但规格必须与上述要求统一。
(3)饲养架饲养盘放置于三角铁焊接而成的多层架上,架高一般为1.6~2.0米,具体高度依操作方便和房间高度而定。
(4)分离筛用于分离幼虫和虫粪。分别备制20目、40目、50目铁丝网及尼龙丝分离筛,四周用1厘米木板。
(5)产卵盘与饲养盘统一,便于确定工艺流程技术参数。
(6)孵化箱和羽化箱黄粉虫卵和蛹的发育是各生态史期中最长的,为了保证其最适温度和湿度需求,并防止蚁、螨、鼠等天敌的侵袭,山东农业大学昆虫研究所设计制作了孵化箱和羽化箱。箱内由双排多层隔板组成,两层之间的距离以饲养盘高度的1.5倍为宜,底层留出较大空间以便置水保湿。
(7)其它温度计和湿度计、旧报纸或白纸(成虫产卵时制作卵卡)、塑料盆、喷雾器或洒水壶、镊子、放大镜等。
3.饲养管理
(1)卵的收集与孵化在标准饲养盘底部附衬一张稍薄的白纸,上铺2厘米厚饲料,每盆中投放2000只(1000雌:1000雄)成虫,成虫即将卵均匀产布于产卵纸上,每张纸上可产5000~15000粒卵,两天取出一次,即制作成卵卡。
将卵卡纸另置于标准饲养盘中,上面覆盖1厘米厚麸皮,置于孵化箱中,1周后取出,进入生产车间。
(2)蛹的收集与羽化由于工厂化规模生产要求自卵卡纸取放之日起尽量保持时间的一致,所以各虫态发育进度基本一致,化蛹也比较一致。待老熟幼虫达80%的蛹化率时,即在标准盘中加覆一层新鲜饲料后将其置于羽化箱中,7~10日后取出培育成虫产卵。中间可隔2~3天检查一次。
(3)饲养种群密度黄粉虫为群居性昆虫,若种群密度过小,直接影响虫体活动和取食,不能保证平均产量与总产量;密度过大则互相磨擦生热,且自相残杀几率提高,增加了死亡率。所以,幼虫的密度一般保持在每盘60000条左右。幼虫越大相对密度应越小,室温高,湿度大,密度也应小一些。成虫密度一般在4000条/盘左右。
(4)管理注意事项①黄粉虫在饲养过程中易受老鼠、壁虎、蚂蚁的危害,尤以鼠害和蚁害较严重,应加以预防。②室内严禁放置农药。③应及时清除死亡虫尸,以免霉烂变质导致流行病发生。④严禁在饲料中积水或于饲料盘中见水珠。
4.黄粉虫工厂化规模生产工艺流程技术参数
黄粉虫各虫态适温为25~30℃,相对湿度75~85%。幼虫在0℃以上可安全越冬。10~15℃即可活动取食,但代谢过程缓慢。25~30℃时,食量增多,活动增强。低于0℃或高于37℃则有被冻死或热死的可能。成虫寿命一般为20~100天,成虫羽化后......>>
问题五:面包虫如何养和繁殖。我网上买了2斤面包虫。怎么繁殖黄粉虫生性好动,昼夜都有活动现象。一般发生3-4代,世代重叠,无越冬现象,冬季仍能正常发育。适宜的繁殖温度为20-30℃,在20-25℃下,卵期7-8天,幼虫期122天,蛹期8天,从卵发育至成虫约需133天;在28-30℃下卵期3-6天,幼虫期100天,蛹期6天,卵发育至成虫只需110天。湿度对其繁殖影响也很大,相对湿度以60-70%为适宜,过高湿度达90%时,幼虫生长到2-3龄即大部分死亡,低于50%时,产卵量大量减少。成虫羽化率达90%以上,性别比1:1,喜群居,性喜暗光,黄昏后活动较盛。羽化后的经3天交尾产卵,夜间产卵在饲料上面,每条雌虫可产卵约200余粒,常数十粒粘在一起,表面粘有食料碎屑物,卵壳薄而软,雌虫寿命1-3个月不等,产卵一半月后,产卵量下降,可以淘汰。7-8月卵期要1周,幼虫有1-10个龄期,约4-6天脱皮1次,历经60-80天,喜群集,在13℃以上开始取食活动。
问题六:面包虫怎么养,要注意什么。要想把面包虫养的时间长一些,我的经验是,不要放太多的饲料(木糠),放饲料多了,它们会很快蜕皮,成蛹,弄得家里到处都是蛾子.只放少量的木糠,如果有少部分发黑的死虫子,挑麦麸,苹果,菜叶都会吃.找一个干燥的容器养不碰到水就好了出来扔掉就可以了。不知道能不能帮你.买回来的面包虫装在浅盆(塑料或铁制皆可)中,麦麸抓一把、将馒头剥成数块,丢入浅盆中即可,面包虫会钻入馒头中啃食馒头。面包虫会越长越大,倒霉的被抓去喂鼠鼠,笨蛋的被同伴吃掉(面包虫是一种会自相残杀的生物),够大条的会变成白色的蛹,蛹孵化后是黑褐色的成虫,成虫好象不会飞,此时持续给予足够的食物,久了之后,你会发现自然有小只细细的面包虫出现。另外亦有前辈指出,面包虫的成虫要喂水,建议丢一团沾水的卫生纸,要注意不要弄湿了环境,其中饲料也可以用台糖饲料来喂食,相当经济实惠。实为居家旅行之必备良伴。白馒头、麦麸、鳗粉草虾饲料都可以喂,至于水的话,就拿吃剩西瓜的白肉连皮让它们吃。总之,面包虫是种生命力相当耐的生物!饲养容易,营养价值高!适合刚出生开眼后小鼠成长营养补充、怀孕期与生产完后母鼠恢复体力、平常没事的公鼠保持精力旺盛-虎力亚补!但是切忌非必要时期不可喂食过多,以免造成营养过剩或失调。面包虫又称面粉虫,具有生长快,繁殖力强,饲养方法简单,四季都可繁殖的特点,是观赏鸟最常用的一种含高蛋白的动物性饲料。面包虫的整个生活史为4个月左右,饲养方法也比较简单:将盆壁光滑的搪瓷盆或陶瓷盆刷洗干净,加厚度10厘米左右的麸皮,然后将面包虫放进去,上面再撒一些面粉或玉米粉,盖上几片菜叶或菜片,南瓜、西葫芦、黄瓜、大白菜、圆白菜、小白菜等均可。这些菜叶既可供面包虫食用,有能增加湿度。然后将盆放置在室内温度较高的地方,一般为22~25℃,湿度为50%~60%。面包虫从卵孵出到成体要经过6~7次的蜕皮,大约需要3个多月的时间才能变成成虫(黑壳虫)。平均体长32毫米,体宽3.5毫米,平均体重0.2克,个别的体重可达0.25克。变蛹后蛹长17毫米,体宽4毫米,平均体重0.1克。面包虫的变蛹过程是先从头裂开一小口,尾部开始蠕动,皮慢慢从头顶往后蜕,经5~10分钟就可全部蜕完。蛹全身为乳白色,经5~6个小时以后变为深黄色,再经过3~5天蛹开始变成成虫(黑壳虫)。成虫经过交配,2~3天后就开始产卵,这期间可在盆内放入一些叶菜,一方面可以供面包虫采食,另一方面可让成虫产卵于叶菜上。卵为乳白色,像小米粒一样大小。注意剩余的叶菜不能扔掉,以免将虫卵同时扔掉。卵经过9~10天孵出幼虫,仔细观察可以看到幼虫在麦麸中蠕动。这时可把干菜叶拿出,在麦麸上再盖一层新鲜菜叶和面粉或玉米粉等供幼虫食用,幼虫便会很快长起来。在面包虫的繁育中,应挑选个体大的蛹留种,单放一个盆中作为产卵用。这样的幼虫大小基本一致,而且在更换虫屎时也不会将虫卵筛出。喂鸟时可先将个体大的挑出来喂。对已经变成蛹的可挑出放入另一盆中,再继续繁殖。大小不同的面包虫应分别饲养。一盆面包虫喂完后,要再进行繁殖时,应将旧盆清洗干净再用。在面包虫的养殖过程中,应经常检查麦麸是否吃完,如已吃完可用筛子把虫子筛出,更换新的麸皮。盆内麸皮变黑后可撒上少许新鲜的鼓皮和面粉、玉米粉等。要经常更换新菜叶,每次不要放得大多。供虫食用的新菜叶应增加湿度,但不宜放得大多,以免饲料变质发霉。面包虫在养殖过程中,每隔两三代就应引进一些新的、个体较大的种源,以免由于近亲繁殖使虫子的体形体质越变越差。
问题七:面包虫的繁殖速度有多快?怎么培养?准备好瓷盆两个,盆壁光滑。将盆刷洗干净,然后将面包虫放进去,盖上一层麦麸后再洒点面粉或玉米粉,盖上盖子后放置在气温30℃左右的地方。过一段时间,虫脱了几层皮后,开始变蛹,继而变成黑壳虫。这时要覆一层白菜叶,一方面供虫食用,一方面可使虫将卵产在菜叶上,菜叶干后不要换掉。再过一段时间,可见菜叶底下的麦麸有虫蠕动,这说明幼虫已经出卵。这时可把干菜叶提出,在麦麸上洒点面粉,在面粉上再盖一层菜叶,幼虫便会很快长大。喂鸟时可先将大的挑出来,对已经变成蛹的,可挑出放入另一准备好的盆中,再继续繁殖。在繁殖过程中,应注意以下问题:
①盆中的麦麸不要上下翻动,以免影响卵孵化,同时把盆底虫粪便翻上来也会影响幼虫生长。
②盆中麦麸变黑后,要及时洒上新麦麸,并不断洒上些面粉。
③在麦麸上面经常盖上菜叶,供幼虫食用和增加温度。但不宜放得过多,太多容易腐烂。
④培养盆不可盖的太严,太严会使麦麸温度过高,影响虫子生长,最好是盖上一层窗纱。要预防蚂蚁的侵袭。
⑤一盆成虫在鸟吃完后要彻底清除,重新再培育。
⑥再繁殖程中,虫子每隔二三代,要掺上别族成虫,否则虫会退化,使培育出的虫子越来越细小。
问题八:面包虫怎么养面包虫又称面粉虫,具有生长快,繁殖力强,饲养方法简单,四季都可繁殖的特点,是观赏鸟最常用的一种含高蛋白的动物性饲料。
面包虫的整个生活史为4个月左右,饲养方法也比较简单:将盆壁光滑的搪瓷盆或陶瓷盆刷洗干净,加厚度10厘米左右的麸皮,然后将面包虫放进去,上面再撒一些面粉或玉米粉,盖上几片菜叶或菜片,南瓜、西葫芦、黄瓜、大白菜、圆白菜、小白菜等均可。这些菜叶既可供面包虫食用,有能增加湿度。然后将盆放置在室内温度较高的地方,一般为22~25℃,湿度为50%~60%。面包虫从卵孵出到成体要经过6~7次的蜕皮,大约需要3个多月的时间才能变成成虫(黑壳虫)。平均体长32毫米,体宽3.5毫米,平均体重0.2克,个别的体重可达0.25克。变蛹后蛹长17毫米,体宽4毫米,平均体重0.1克。面包虫的变蛹过程是先从头裂开一小口,尾部开始蠕动,皮慢慢从头顶往后蜕,经5~10分钟就可全部蜕完。蛹全身为乳白色,经5~6个小时以后变为深黄色,再经过3~5天蛹开始变成成虫(黑壳虫)。成虫经过交配,2~3天后就开始产卵,这期间可在盆内放入一些叶菜,一方面可以供面包虫采食,另一方面可让成虫产卵于叶菜上。卵为乳白常,像小米粒一样大小。注意剩余的叶菜不能扔掉,以免将虫卵同时扔掉。卵经过9~10天孵出幼虫,仔细观察可以看到幼虫在麦麸中蠕动。这时可把干菜叶拿出,在麦麸上再盖一层新鲜菜叶和面粉或玉米粉等供幼虫食用,幼虫便会很快长起来。在面包虫的繁育中,应挑选个体大的蛹留种,单放一个盆中作为产卵用。这样的幼虫大小基本一致,而且在更换虫屎时也不会将虫卵筛出。喂鸟时可先将个体大的挑出来喂。对已经变成蛹的可挑出放入另一盆中,再继续繁殖。大小不同的面包虫应分别饲养。一盆面包虫喂完后,要再进行繁殖时,应将旧盆清洗干净再用。在面包虫的养殖过程中,应经常检查麦麸是否吃完,如已吃完可用筛子把虫子筛出,更换新的麸皮。盆内麸皮变黑后可撒上少许新鲜的鼓皮和面粉、玉米粉等。要经常更换新菜叶,每次不要放得大多。供虫食用的新菜叶应增加湿度,但不宜放得大多,以免饲料变质发霉。面包虫在养殖过程中,每隔两三代就应引进一些新的、个体较大的种源,以免由于近亲繁殖使虫子的体形体质越变越差
蚂蚱怎么养殖技术
问题一:蝗虫(也就是蚂蚱)的养殖方法和条件?蚂蚱学名蝗虫,卵生,属昆虫纲直翅目蝗科。养殖特点1.投资2000千元即可生产,回报稳定。2.占地只需要40平方米即可,占用劳动力少,妇女老人均可养。养殖一亩蝗虫收入万元。3.饲料来源广,只要单子叶食物均可做饲料。4.回收有保障可以签订回收合同。效益分析1、购种只一次,可多年繁殖,卵孵蝗,蝗生卵,周而复始,无穷无尽,从不变异。2、饲料来源广,蝗虫喜食芦苇、茅草、狼尾草、线连草、盘草以及玉米、小麦、高梁、谷子等,可以不用投资,饲养一万至五万只,每人每天用两个小时即可完成饲养与管理全过程。3、蝗虫的生命力极强,从来没有得病的现象。用自然条件养殖蝗虫,北方一年产夏秋两代,南方可常年饲养,周期短,见效快,繁殖率高,每只蝗虫一次产卵六十至一百二十粒。4、养殖一万只东亚飞蝗成虫可达36―40斤。按我们最低的回收价格8元/斤计算,夏蝗的计算公式为:1万只×36斤×8元=288元,如夏蝗留4000只雌蝗产卵,每只最低产卵60个,成活率90%,到下半年秋蝗就是4000只×60粒×90%=21.6万只,金额为21.6万只×36斤×8元=6220元。饲养第一年毛收入为6220+288=6508元,以后年份视蝗虫产卵的多少,收入成倍增长。食用的方法和药用价值蝗虫含有丰富的被誉为人体生命的第六要素的甲壳素,甲壳素能使体内毒素得以排除,达到排毒养颜的功效。(日本将甲壳素作为污水处理的一种制剂)。蝗虫蛋白质含量高达74.88%,脂肪含量5.25%,碳水化合物含量4.77%,并含18种氨基酸、多种活性物质并含有维生素A、B、C、E维生素和磷、钙、铁、锌、锰等元素,是理想的高营养保健食品,还可以作为鱼粉、骨粉的替代品,是优质昆虫饲料。可鲜用或干用。蝗虫还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具有止咳平喘、解毒、透疹等作用,主要用于治疗百日咳、支气管哮喘、小儿惊风、咽喉肿痛、疹出不畅等,外用可治疗中耳炎。霜打过的蚂蚱治菌痢、肠炎等。能入药供食用的蝗虫有东亚飞蝗。蝗虫营养丰富,肉质鲜嫩,味美如虾,《本草纲目》记载,蝗虫单用或配合使用能治疗多种疾病,如破伤风、小儿惊风、发热、哮喘、气管键州炎和心脑血管疾病。蝗虫体内营养成分的结构比畜、禽类更合理。脂肪和胆固醇含量也低,生产全程不用化学药物、添加剂等,是二十一世纪最流行食品,也将成为最有潜力的绿色食品。
问题二:蚂蚱养殖技术山东沾化东亚飞蝗养殖场是一家以蚂蚱养殖,技术推广,产品回收,加工销售和开发为一体的新兴企业。经过长期实践研究,已掌握一套高孵化和高产养殖的技术。公司现以“技术推广+农户协同养殖”的经营模式发展。依借昆明四季如春的气候,我公司可以四季种植饲草,全年养殖蝗虫。所生产的活体蝗虫、速冻蝗虫、蝗虫干质优价廉深受广大用户的青睐。本公司位于山东省沾化县富国镇丰民四村,有着有利得自然气族滑候及资源,本公司自2007年成立,集蚂蚱养殖、繁育、推广、技术培训、产品开发销售为一体的经济实体,我公司自建立以来产品畅销全国各省市,变害为宝,已熟练掌握了蝗虫从蝗卵的发育、孵化管理,蝗虫各龄的形态变化,蝗虫产卵前后的管理及蝗卵的越冬管理,将养殖蝗虫转化为农民发家致富的好项目,并建立了自己的专业服务网络。
问题三:怎么做好蝗虫养殖?养殖技术是一方面,你的考虑是对的,关键是销路,要等回收的话你八成会上当,要自己建立渠道,如果没有好的渠道,建议养殖大路货.很多特种养殖都是因为渠道原因而夭折,我朋友就是养殖鸸鹋亏损了.至于技术,简单介绍一些,规模化,你要自己好好学习的.蝗虫,就是人们常说的蚂蚱,它虽然是害虫,但它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是人们餐桌上的一道名菜.投资很少,但回报却是多年的,养殖成本低,利润是最高的,可以说投入一分回报一万.养殖蝗虫投资不会很大。因为蝗虫本身繁殖能力强,一个蝗虫产卵量在50-80粒左右,而且没有病害。成本低,它的饲料是草,只需要做一个棚,用纱窗把它罩住就行,成长期50天,北方三代,南方可以不停的生长和繁殖.在我国,食用蝗虫历史悠久。人们习惯将蝗虫洗净用油炸,撒上盐、花椒粉等后食用;一些饭店、宾馆对蝗虫进行煎炒烹炸,做出“飞蝗腾达”、“陆地飞虾”等美味佳肴;对蝗虫深加工还可制成罐头食品、脱水干制品、冷冻食品、腌兆亮腊渍食品等各种风味食品。下面是有关蝗虫的养殖技术,供参考:养蝗虫的前期准备:养蝗虫要建养殖棚。地点选择通风向阳的地方为宜,房前屋后,闲置的院落、地块等都可以。养殖棚的地面要高出周围地面10厘米~15厘米,以便雨季排水。棚的建造可用竹片、竹竿、木棍等做支架,再用纱布做一个如温室大棚一样的棚罩,底边埋于地下,留下一个门口,门口安上拉锁或者用粘连布条对粘。棚的高度为1.5米~2米,4月底必须建好。棚的面积根据蝗虫的数量而定,一般每平方米可养600只~800只成虫,起初养1万只蝗虫有15平方米即可。每只雌蝗可产卵50粒~80粒,随着蝗虫量的加大,再继续扩建大棚。建好养殖大棚后,在棚内地面上种上密密麻麻的小麦,准备让幼蝗食用。蝗虫的管理:先准备无毒土壤,新锯末和土按2:1拌匀,含水量为20%~30%,在器具或木板上铺3厘米~5厘米厚,卵上再盖约1厘米厚的土。经过10天~15天孵化,到“五一”前后,蝗虫就可以全部孵出。幼蝗孵出后,7天脱一次皮,脱一次皮为一龄,共脱5次皮后变为成虫,再过50天,成虫就可以销售(每公斤蝗虫在500个~700个)或留种产卵了。在1龄~3龄期间,幼虫的采食量很小,经过35天变为成虫后,采食量倍增,除了采集部分野杂草喂养外,还可以采割人工种植的墨西哥玉米草饲喂。但是飞蝗的危害最重,尤其是东亚飞蝗,所以平时谈论的都是它。别看蝗虫个头不大,但虫多力量大,最大的蝗群可达2500亿只,飞行时声震数里,地动山摇,所过之处片绿皆无。蝗虫的食性极杂,几乎绿色植被皆可作为它们的食物,其取食不仅为了获得营养,更重要的是为了获取水分。贪婪取食和长途迁飞是蝗虫赖以生存的看家本领。在农作物和其他植物缺乏时,它们甚至可以去吃羊背上的毛、房屋顶上的草及有汗味或油味的农具木柄。当没有东西可吃时,它们便自相残杀,吃自己的同类。蝗虫的外壳极硬,撞中疾驰的汽车照样安然无恙。饱餐之后的蝗虫可在短短的30分钟内将食物消化一空,而在食物缺少时又可6天不吃不喝继续前进。蝗虫可利用:蝗虫虽然害处多,但也不是一无是处,比如它是食用昆虫的主要资源之一。有资料显示,蝗虫体内粗蛋白含量高,还含有丰富的氨基酸以及人体必需的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如ATP、辅酶Q等。民间早就有把蝗虫当做美味佳肴的习俗,将其油炸或烧烤,风味独特。在泰国,“油炸飞虾”(油炸蝗虫)的大名无人不知。浪漫的法国人还用蝗虫生产出了高蛋白食品。蝗虫还具有很高的保健和药用价值。把夏、秋季捕捉的蝗虫烫死后晒干入药,有止咳平喘、定惊止搐、清热解毒的功效,可用于治疗支气管哮喘、百日咳等疾病。
采......>>
问题四:如何养殖蚂蚱一、蚂蚱的价值
蚂蚱为药食两用昆虫,属昆虫纲直翅目、蝗科,共有859种蚂蚱,能入药供食用的只有东亚飞蝗蚂蚱和水稻飞蝗蚂蚱。这两种蚂蚱营养丰富,肉质鲜嫩,味美如虾。蚂蚱富含蛋白质、碳水化合物、昆虫激素等活性物质,并含有多种维生素和磷、钙、铁、锌、锰等元素。蚂蚱恭是治病良药,《本草纲目》记载,蚂蚱单用或配合使用能治疗多种疾病,如破伤风、小儿惊风、发热、哮喘、气管炎和心脑血管疾病。蚂蚱雌雄异体,卵生,1年繁殖2代,即夏蝗和秋蝗。
二、养殖棚建造
蚂蚱有飞翔习性,必须采用棚养。养殖棚要建在通风向阳处,地面要高于周围地面10厘米以便排水。土壤最好采用不易结块的沙壤土便于拾取蚂蚱卵。在养殖棚内种小麦或玉米等单子叶植物供蚂蚱食用。每1万只蚂蚱需15平方米的面积。可利用院内外空闲场地,用角铁或木棍、竹竿、竹片等建造棚的支架,按棚的大小,用纱网做1个棚罩,底边埋于地下,留下门口。门口安设拉锁,以防止蚂蚱逃逸。棚高1.5米~2米,棚外可罩塑料膜防雨保温。须在4月底前完成建棚。
三、养殖管理
蚂蚱的起点发育温度为15℃,最高发育温度40℃,适宜发育温度为25℃~32℃,空气相对湿度为85%~92%,土壤含水分15%~18%。低于14℃或高于40℃,蚂蚱就停食、死亡。气温28℃~30℃时,蚂蚱卵孵化。先准备无毒土壤与锯末按1:2拌匀,含水量为20%~30%。铺3~5厘米的土在器皿中拍实,将蚂蚱卵均布于土上,盖1厘米厚的混合土。器皿罩薄膜,每半天检查1次。发现小蚂蚱后,用软毛刷将其拨到棚内的食物上。10~15天孵化完毕。小蚂蚱喜食鲜嫩的麦苗、玉米苗、杂草等单子叶植物,食量很小。1~3龄的蚂蚱应注意防雨。27~35日龄长为成虫。这期间每5~7天蜕1次皮,共蜕5次。每只蚂蚱产卵70~100粒。蚂蚱有喜群居和迁飞的习性,群居和迁飞是为了取食和生殖布卵。所以蚂蚱羽化后至产卵前应给予适当的人工干扰,令其在棚内迁飞,以便提高产卵的数量和质量。产下的卵在上冻前应加盖麦糠、杂草等保温、保湿。成年蚂蚱如果不做种用要及时出售。初养户可从养殖场(户)购进种用蚂蚱或卵。蚂蚱属特种养殖,如没有定单和可靠销路,养殖须慎重。
问题五:蚂蚱怎么养殖?蝗虫俗称“蚂蚱”,具咀嚼式口器,为植食性昆虫。它的触角呈短鞭状,拥有强而有力的后腿,可利用弹跳来避开天敌。体色有绿色和褐色,是生活环境的保护色。蝗虫口大、下巴发达,以植物叶片为食,蝗虫喜食芦苇、稗草、白茅、狗牙草及蒿类植物,虾须草和海蓬子。全世界有超过12000种。分布于全世界的热带、温带的草地和沙漠地区。
一、养殖蝗虫种源的选择和鉴定
确定蝗虫种类的方法有:
⑴咨询蝗虫分类专家。
⑵查阅蝗虫检索表或图谱。
⑶咨询有经验的蝗虫养殖户。
⑷把蝗种寄送给客户鉴定审查等。
常见的养殖蝗虫种类有:东亚飞蝗、棉蝗、中华稻蝗、中华蚱蜢等。这些品种各有优缺点,要综合考虑其生长周期、代数、味道、食料、个头大小以及客户所需品种等因素,并结合当地的气候、食料来源等情况选择养殖品种。
二、蝗虫养殖棚的建造
棚的面积视蝗虫的数量而定,一般每平方米可养300只左右的成虫。利用自然条件养殖飞蝗,棚的建造必须在4月底前完工,因为北方蝗卵一般在5月就可以孵化。
蝗虫
三、若虫期管理
⑴蝗蝻取食量很小,且喜欢取食鲜嫩植物,此期蝗虫非常纤弱,应注意防雨,以防淹死蝗蝻。
⑵温度最好控制在25-30℃,光照在12小时以上,湿度保持15%左右,这种条件下蝗虫最活跃,喜食,有利于生长。
⑶三龄以上的蝗蝻食量逐步增大,此时要保证棚内有充足的食物,否则影响其正常生长,还会出现自相残杀的现象。
⑷保持棚内干净,1-2天清棚一次,以防疾病发生。
四、蝗虫是灾害性昆虫,它不同于其它的特种养殖业,养殖它一方面可以变害为宝,增加农民收入,一方面又增加蝗虫的种量,形成了潜在危害。必须对它的养殖进行必要的安全管理措施,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对于成规模的养殖,按1亩地养殖为标准,在养殖场地四周应建有半米宽的植物染毒隔离带,周围要用铁丝网做围栏,并配有农药喷雾器,杀蝗虫的农药有很多种,可以用75%马拉硫鳞乳油,也可以用2.5%敌杀死等菊酯类杀虫药进行杀灭。
养殖户如果不想对蝗虫进行养殖,要进行最后一次的灭绝措施。养殖户不想养殖了,应提前做好准备,在每年的春季5月20号之前不能反养殖棚撤掉,待蝗虫全部出土以后,未成虫之前,用农药将其全部杀死,这样就不会有危害了。养殖户在秋末之前,决定不在养殖了,必须在9月10号之前,即蝗虫没有交配前将其全部出售,或用农药杀死,不得让其在养殖棚内产卵,这样的措施才能保证根除以后的潜在危害,利于养殖蝗虫产业的健康发展。
问题六:蝗虫该怎么养?蝗虫养殖方法:
1、蝗虫养殖棚的建造与棚地的整理
在建棚前,先用捕捉、诱杀、开火烫等方法,将地面上的蚂蚁、蝼蛄消灭干净。这几种动物是蝗虫的天敌,能捕食蝗虫和破坏蝗卵,所以在棚内绝不能让这些动物存在。棚的地面要高于周围地面10~15厘米。土质最好采用砂壤土,此土不易结块,便于产卵和取卵。建棚地面上种上小麦等单叶子作物,准备幼蝗食用。棚的建造面积,要按饲养蝗虫的多少来确定,养1万只,用15平方米即可。可利用院内外空闲地方,根据自己的条件可用铁、大棍、竹片建造一个棚的支架。再按这个棚架的大小,用冷布做一个像蚊帐一样的棚罩,挂于棚架上,底边埋于地下,留下门口。门口上安上拉锁。这个装置就是为了不让蝗虫跑出和便于进棚喂养、管理。棚的高度1.5~2米即可。为了保温或防雨,棚外可罩塑料布。在温度高的时候和蝗虫较大(3龄以上)不怕下雨,可不罩塑料布。如利用自然条件养殖飞蝗,棚的建造必须在4月底前完工。选择阳光充足的地方为宜。
2、飞蝗的卵的孵化与管理
在气温达到25~30℃(5月上旬)时,即可孵化。先准备无毒土壤、锯末(按2:1,含水量10%~15%),铺于2~3厘米的器皿中。之后,将蝗卵布均于土上,卵上盖约1厘米厚的土,器皿上再上层薄膜。每半天检查一次,发现幼蝗后,用软毛刷将幼蝗拨到棚内的食物上。经12~15天的孵化过程,孵出全部幼蝗。幼蝗喜食鲜嫩的麦苗、玉米苗、杂草等单子叶植物,但食量很少。1~3龄的幼蝗应注意防雨,温度最好能控制在25~30℃,光照在12小时以上,湿度保持15%左右,因为在这样的条件下蝗虫最活跃,喜食,有利于生长。飞蝗喜欢群居。
3、3龄以上至成虫的饲养管理
幼蝗自出卵后5~7天脱一次皮,脱一次皮即为一龄。壮的脱皮快,弱的脱皮慢,在孵化过程中出土也有先后之分。3龄以上飞得特别快,食量逐步增大,此时要保证棚内有充足的食物。另外,会出现强食弱大吃小的现象,尤其是正在脱皮的蝗虫不能动,体质又很软,有被吃掉咬伤的危险。3龄以上蝗虫可加喂麦麸。1~2天清棚一次,保持棚内干净。蝗虫经5次脱皮以后,即成长为成虫,这个时间约为6月15日左右。飞蝗一般羽化后10~15天进入性成熟期,开始交尾。此时的飞蝗很肥壮,除留下部分产卵的蝗虫外,其他蝗虫可到市场销售,时间在7月初为宜。
4.飞蝗产卵前后的管理
雌蝗在交尾后,腹部逐步变得粗长,黄褐色加深,雄蝗则呈现鲜黄色。此时要将棚的地面整齐、拍实,以利于雌蝗产卵。如棚大飞蝗少,为了产卵集中便于日后取卵,可将棚内部分地面用塑料布盖住,只留下向阳处部分地面做为产卵区。棚内相对湿度保持15%左右,此时的蝗虫食量很大,应认真供足。雌蝗在7月10日左右开始产卵。雌蝗的产卵器粗短而弯曲,为两对坚硬的凿状产卵瓣,以此穿土成穴产卵。在产卵的同时分泌胶状液,凝固后在卵外形成耐水性的保护层,将卵围成一个卵块,对卵的越冬起保护作用。
蝗虫的卵块为褐色,略呈圆筒形,中间略弯,一般长40~70毫米不等。每块蝗卵有卵粒35~90多粒,也有极少数超过100粒的。此为夏蝗。蝗卵产于棚内土中,用于孵化第二代“秋蝗”的卵,在棚中可以不动,在温度、湿度、光照等达到孵化条件时,第二代秋蝗幼蝗会自然出土,时间在7月20~25日。准备出售或暂不用于第二代的蝗卵,要及时取出,用湿度为10%~15%的土,一层土一层卵,最后一层是土的装法,装于大罐头瓶中,将瓶口密封,放于5℃的冰箱内保存。产卵前后的饲养条件方法,与3龄以上的蝗虫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每天光照要达16小时,饲料要充足和多加些精饲料。
......>>
问题七:养蚂蚱技术,养蚂蚱,蚂蚱蝗虫养殖,怎样养蚂蚱养蚂蚱技术,养蚂蚱,蚂蚱蝗虫养殖,怎样养蚂蚱,您想养蚂蚱蝗虫,倒是一个新鲜事,必须有牢固的网罩,注意咬成洞口逃跑。蚂蚱蝗虫喜欢吃嫩植物青小麦玉米高粱黑麦草苜蓿草树叶自然青草等。繁殖的卵喜欢产在土里面。喜欢28至33度的高温。上午10时下午4时吃东西。冬天冬眠,3至5℃,有一定的湿度。反季节养殖温度湿度都要达标。
问题八:怎么在家里养蚂蚱?蚂蚱家庭养殖
1、选址
选择通风、阳光充足的地方为宜。
2、消灭天敌
在建巢穴前先用捕捉、诱杀、开水烫等方法将地面上的蚂蚁、蝼蛄等消灭干净,因为以上几种动物是蝗虫的天敌,能捕食蝗虫和破坏蝗卵,所以在棚内绝不能让这些动物存在。
3、地面
巢穴的地面要高于周围地面10-15厘米,为了便于雨季排水。土质最好采用砂壤土,此土不易结块,便于产卵和取卵,担不能太软,蝗虫产卵的要求很高。
4、密度
棚的面积视蝗虫的数量而定,一般每平方米可养600-800只成虫。
5、建巢穴
根据自己的条件可用木棍、竹片建造一个棚的支架。再按这个棚架的大小,用纱布做一个象蚊帐一样的棚罩,挂于棚架上,底边埋于地下,留下门口,门口上按上拉锁,这个装制就是为了不让蝗虫跑出和便于进棚喂养、管理。棚的高度1.5-2米即可,为了保温或防雨,棚外可罩塑料布。在温度高的时候和蝗虫较大(三龄以上)不怕下雨,可不罩塑料布。如利用自然条件养殖飞蝗,棚的建造必须在四月底前完工。
6、棚内应有玉米以及其他较高植物以作隔离。
蝗虫蚂蚱养殖
蝗卵的发育、孵化、管理
飞蝗蚂蚱的起点发育温度范围为20-42度,适宜发育温度为25-40度,最适温度为28-35度。在相对湿度85%-92%或在土壤含水量15-18%的情况下,适宜发育温度为25-32度,我国北方自然气温在五月上旬便到。购卵后直接把蝗卵放到土中待其自然孵化即可。经10-15天的孵化过程,孵出全部蝗蝻。蝗蝻取食量很小,身体柔弱,应注意防雨。
问题九:人工养殖蚂蚱怎么养前景不错,主要要找好销路
问题十:蝗虫养殖的介绍《蝗虫养殖》由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作者是刘玉升。本书介绍了蝗虫养殖的设备设施、良种选育、饲料来源与应用、养殖关键技术、贮藏与加工技术,以及综合应用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