芍药种子种植方法 牡丹芍药种子种植方法
时间:2023-09-17 07:23:33 作者:缇娜托尼 怎么样种植芍药呢?
芍药,又称余容、没骨花、红药。是一种花型花色都近似于牡丹的草本植物。就因牡丹为木本,芍药为草本,故牡丹贵为“花王”,芍药屈为“花相”。
人们种植芍药不仅是为了赏花,更重要的是其根茎可做药材,功善女疾的治疗。因此,很多地方多有成片种植。
芍药耐寒,耐旱。也耐阴,耐瘠薄。但不耐涝,忌高温高热和直射。喜生长在树荫、林下。因此,种植时应尊重其生长习性,合理种植。
芍药的种植方式分为分株法、播种法、扦插法和根插法。其中的分株法以易成活、开花早等优势更容易被人们所接受。每年入秋,挖其块根,将粗壮部分切下留做药用,余下带芽头的部分以每块留3一5个种芽的方式切块,再将切面消毒或涂上草木灰以防虫防腐,最后分别种植。
这里,不妨以盆栽芍药为例,叨叨一二:
一、选宽深土陶花盆种植
芍药为肉质块根,根系较粗且长。因此,选择花盆时最好选择稍宽稍深且透气性较好的土陶花明岩盆种植。既宜于根系的舒展生长,又可帮助土壤和根系渗水、透气,使盆土和根系更具活力。
二、盆土的选择
芍药虽耐瘠薄,但更喜欢肥厚疏松土壤。盆栽时,最好采挖肥沃疏松的微酸性沙壤土种植。也可将园土、腐殖土、细沙、基肥以4:3:2:1的比例自己配置。
三、定植
在种植芍药芽块的时候,在盆土中央挖一小穴,将种芽朝上,覆细土定植。深度以露出芽头为宜,切忌埋植太深,也不宜太浅种植。
四、浇水
因是切块分株种植,患面未瘉合,又兼芍药本身忌水涝,因此,定植后不宜浇水太多,以细喷漫洒的方式保持土壤湿润即可。
五、置放环境
刚种植的芍药忌暴晒暴淋。应将其置于阴凉通风处静置。待其完全成活后再搬至阳光充足的地方,但夏季高温激旁御高热且太阳直射的时段要适当遮启闹荫或搬至阴凉通风处。
综上,芍药的分株种植方式近似于土豆的切块繁殖。貌似很简单的样子!但其成活后的一系列管理却要在自己不断的学习、摸索、借鉴和实践中去总结,方能修成正果哦!
适合芍药牡丹的种植方法
芍药牡丹有着很大的种植效益,那么芍药牡丹怎么种植呢?下面是我精心为你整理的芍药牡丹种植方法,一起来看看。
芍药牡丹种植方法
1、牡丹的培育方法
场所:
牡丹喜欢向阳处,不喜欢高温,多湿的场所。牡丹比较喜欢凉爽的场所。低地出要堆土30公分左右才好。
用土:
只要不是极端的砂质或过强的粘性土壤,大体都可以培育牡丹。肥沃的表层土下面是含有少许粘质的土壤最为理想。稍呈酸性的土壤为佳。排水性好,不宜过度干燥土质更利于牡丹生长。粘性过强的土壤要混碰肢入适量砂土。砂性过强的土壤要混入适量的普通土。
2、栽种方法:
既可用以进行地面栽培也可以进行盆栽。盆栽的情况下每隔三年要进行一次移植。(时期在十月—一月之间)理想的花盆为直径三十公分以上,深度同直径大致相同。庭院土中要混入腐烂树叶或鸡粪,再混入一小把油粕或骨粉。底土必须使用圆柱型土或混入砂粒,以利于排水,这点很关键。接木芽要埋在土层以下。进行盆栽时,栽好以后要放在想要处,花盆土干燥时要进行浇水。地面栽培的情况下,请参照图1。
3、肥料:
牡丹需要的肥料比较多,但要注意不能施肥太多,要做到微效,长期有效。肥料可使用油粕或骨粉等迟效,有残效的肥料。施肥的时期为2-3月;开花后的礼肥5-6月施肥;秋天在10-11月施肥。7-9月不进行施肥。
4、消毒:
4月上旬散布狄森水合剂600倍,5月上旬散布狄森500倍液和奔雷特2500倍液;6月-7月散布狄森400倍液。对于害虫要散杀螟松800-1000倍液或敌百虫1000倍液。消毒在4月上旬-7月上旬之间进行2-3次。
奔雷特:杀菌剂,也名苯菌灵,杂环类杀菌剂。可用多菌灵、甲基托布津代替。
以上药剂可以用多菌灵、甲基托布津、代森锰锌代替,具体用量请参照药物说明。
初期施药在牡丹展叶之后:保叶为主,施叶面肥,浓度稍低。
花后施药:杀菌为主,施杀菌剂、叶面肥,正常浓度。
5、剪定:
牡丹的杆虽然纤细,看上去不太安定,却能开出很大的花朵,显得有些不平衡。正因为如此,最重要的是育根。2-3年的苗9月份需要进行修剪,只留底部1-2个芽,其他的上部花芽都剪掉。栽种后只有1-2年的苗,留下的花芽上面要覆盖土壤3-4公分。这样,就会从花芽处生出牡丹的根,这些牡丹的根经过生长,充实,花苗的枝干会逐渐粗大。每年都可开出漂亮的花朵。修剪时,要考虑将株型剪为倒立的圆锥形。弱的枝和芽,或者面向内侧生长的芽,以及长在枯枝上的花芽都要剪掉。当年未开花,但长势很好的花芽要保留下来,下一年便能够开花。关于花后的剪株作业。
牡丹与芍药的育种方法
1牡丹和芍药的育种目标
育种目标的确定是牡丹、芍药品种改良工作的首要任务和第一关键环节。从多年实践看,应着重以下几个方面。
1.1提高观赏品质
(1)丰富花色。牡丹、芍药经过长期栽培选育,已形成九大色系,其中白色占20%左右,粉色占25%左右,红色占19%左右,其他各色所占比例均低于10%左右。丰富花色仍是主要任务。
(2)延长花期。牡丹花期较短,也较集中。芍药花期比牡丹稍长些,但仍然需要提高。选育单株花期较长的品种,增加早花、晚花品种数量,不仅可以提高其观赏价值,同时也可以提高其商品价值和经济价值。
(3)色香兼备。牡丹栽培品种多有程度不同的香味,而芍药品种没有香味,需要培育花色更为艳丽、花型更为丰富、香味浓郁、开花容易的新品种。
1.2增强抗逆性
(1)增强耐寒性、耐湿热性。选育耐寒、耐湿热性强的品种,是牡丹、芍药北进南移、扩大栽培范围的关键。
(2)增强抗病虫埋滑害的能力。牡丹、芍药中心产区病虫害有日趋严重弯吵腊的倾向。由于多种病虫害的侵袭,降低了观赏品质和药用价值,常给生产带来很大损失,需要加强抗病虫害品种的选育。
1.3提高繁殖能力,缩短实生苗开花年限
牡丹实生苗生长缓慢,需要4~5年以上才能正常开花,使育种周期延长。需要选育繁殖容易、实生苗开花早的品种。
2牡丹和芍药育种方法
2.1引种驯化
引种驯化是丰富各地牡丹、芍药和育种原始材料的捷径,也是品种改良的基础工作。芍药组野生种均为草本植物,生态适应幅度较大,大部分种类在北方引种均获得成功。而各地对中原牡丹品种类群的引种所做的工作最多,时间最长。洛阳的状元红、胡红、赵粉等品种在亳州地区引种都能正常生长开花。
但引种要注意以下事项:
①注意原产地与引种地气候、土壤条件的差异,引种与逐步驯化相结合,循序渐进。
②苗木引进与采集种子播种相结合。
③注意小气候条件的应用。
2.2选择育种
(1)芽变选育。当牡丹栽培个体受到环境条件、栽培技术以及体内代谢的影响时,都可能发生体细胞突变,进而形成芽变。要经常注意观察,一旦发现优良性状变异,应立即标记,并通过嫁接方法将其固定。关公红、鹤顶红品种都是从洛阳红芽变中选育出来的。由于中原牡丹与芍药栽培历史悠久,遗传基础复杂,在大量的栽培品种群中,往往可以发现某些品种个别单株的株型、叶型、花型、花色、抗逆性等性状变异现象。将性状优良的单株单独繁殖选育,可获得新的优良品种。
(2)实生选种。实生选种是在天然授粉所产生的种子播种后,形成的实生苗群体中,通过反复评选,即经单株选择而育成新品种。根据多年紫斑牡丹新品种选育的实践,提出以下几点经验:
①初开花时,雄蕊多的,以后多是单瓣花,初开花时雄蕊少,花瓣也少的,以后多为重瓣。
②初开花时,雌雄蕊已有少量瓣化的或变态的,以后逐渐变为重瓣。
③花色从初开起,以后极少变化。
④有些重瓣品种不易结实,或结实后种子较弱,其实生苗也较弱,但往往有较高观赏价值的植株。
⑤花瓣大小、多少及香味浓淡与水肥条件、栽培管理条件密切相关。初选时,可根据以上要点,结合预先制定的选择标准,决定去留。
2.3倍性育种
倍性育种包括多倍体诱导、单倍体诱导等。芍药属植物染色体大,数量少,是从事倍性育种的好材料。通过秋水仙素、咖啡碱等药剂,对牡丹、芍药进行诱导处理产生多倍体,是改进其观赏品质和经济价值的有效途径。
芍药和牡丹的区别
1、芍药的叶片前端是尖的,不再分裂;牡丹的叶片前端是分裂的,二回三出羽状复叶,叶互生。
2、牡丹叶片宽厚,正面绿色,略呈黄色,而芍药叶片狭薄,两面均浓绿色。
芍药花怎么种?
芍药的种植方法:
1、种子采收。
当蓇葖果变黄时即可哗者采收,过早种子不成热,过晚种皮变黑、变硬不易出苗。
果实成熟有早有晚,要分批采收,果皮开裂散出种子,即可播种,切勿曝晒种子,使种皮变硬,影响出苗。如果不能及时播种,可行沙藏保湿处理,但必须于种子发根前取出播种。
2、播种时间。
芍药须当年采种即及时播种,如荷泽地区于8月下旬至9月下旬播种,若迟于9月下旬,则当枯埋年不能生根,次年春天发芽率会大大降低;而且,即使出苗,因幼苗根系不发达,难于抵抗春季的干旱,容易死亡。所以,荷泽几次进行春播试验,均告失败。
3、播种方法。
种子处理:播种前,要将待播的种子除去瘪粒和杂质,再用水选法去掉不充实的种子。
芍药种子种皮虽较牡丹薄,较易吸水萌芽,但播种前若行种子处理,则发芽更加整齐,发芽率大为提高,常达80%以上。方法是用50℃温水浸种24小时,取出后即播。
扩展资料:
芍药适宜温暖湿润气候条件,具有喜光、喜温、喜肥和一定的耐寒特性。在年均温14.5℃,7月均温27.8℃,极端最高温42.1℃的条件下生长良好。
芍药是宿根植物。每年3月萌发出土,4-6月为生长发育旺盛时期,花期5月,果期6-8月,8月中旬地上部分开始枯萎,这时是芍药甙含量最高时期。
芍药种子为上胚轴休眠类型,乱败薯播种后当年生根,再经过一段低温打破上胚轴休眠,翌春破土出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