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春花叶子发黄怎么办 报春花叶子蔫了怎么回事
时间:2023-09-17 08:42:17 作者:张筱婕 报春叶子干了还发黄
一般有四种原因,你看看你的属于哪一种 缺水造成的萎蔫 水分不足是造成萎蔫的一种常见现象。表现为叶色变淡发黄,叶面起皱而无光泽,叶柄软瘪,叶子整片下垂、萎蔫。究其原因主要有两点:其一,报春花喜欢温暖而潮湿的环境,而夏季来临时,由于空气过分干燥,水分蒸发量大,造成其不能获得所需要的水分供应而脱水,抢救办法是将报春晌州州花移置于通风、阴凉处,待盆土温度下降后再浇水,然后从第二天开始早、晚各浇水一次,注意夏季浇水时间为:早上应在10点以前,下午应在5点以后。天气较凉爽时应在中午前后浇水,天气寒冷时,下午2点至3点浇水较好。其二,是由于盆土缺水,常常是养花者每次浇水量太少,只把盆土表面浇湿,水分未能深入盆底,下部的根须未吸收到水分。这样时间久了,花卉自然因得不到水分而萎蔫。补救办法就是对盆土进行浇水,但注意只能逐渐增加浇水量,不能猛然一下浇得太多。这是由于花卉植株萎蔫时,根毛已经萎缩,丧失了吸水功能。同时,萎蔫已使细胞失水,若供应水分骤然过多,会使细胞壁和原生质壁分离。 病菌感染而造成的萎蔫 冬、春交替时,由于气温变化大,久雨睛后,最易出现此症状。原因是天晴时温度变暖,而泥土潮湿,此时最适合细菌生长繁殖,这时报春花极易感染细菌,因而常常出现萎蔫现象。表现为:叶片失去原有的刚性、韧性,触之感到很柔软,且最先是下部叶片萎蔫,匍匐在地上,然后逐渐蔓延整个植株,全部叶子都发软而伏在地上。抢救办法:用土菌诺进行灭菌。具体操作:每次4~5克加1.5千克河沙(或细土)充分搅拌均匀,制成河沙和土菌诺的混合物,然后将此物在报春花根部周围表面覆盖一层,注意不要盖住叶片以及花的中心迹陵部位。覆盖后,喷洒少量的水,将河沙湿透即可。如果发现及时,处于感染早期,通过以上处理后一天时间即可恢复,若感染时间过久,且叶柄已开始腐烂,则恢复时间需2周左右,严重者则会死亡。 施肥过度造成的萎蔫 有宴蔽些养花者一心只希望枝繁叶茂,急于求成,大量施肥、施肥过多过浓,或施肥次数过多,就会使报春花细胞液外渗,产生质壁分离。表现为植株叶片边缘焦黄、叶片萎蔫,时间一长就会死亡。抢救办法:多浇清水,冲淡土壤中的肥分,使之随水流走,或立即翻盆,换上新土,这样可使植株逐渐恢复正常的生长状态。 盆土水分过多造成的萎蔫 报春花缺水不行,水分过多也不行。土壤含水量过大就会把土壤内部的孔隙都堵塞起来,使空气中的氧气进不去,造成缺氧,导致根系霉烂。土壤水分过多时,植株常表现为嫩叶颜色变淡,接着老叶下垂、颜色泛黄,并逐渐萎蔫甚至枯死。抢救方法:立即停止浇水和施肥,把土掏松,改善其通气条件,若过于板结,应换盆,换盆时除去腐烂的旧根,这样方能控制病情,使其恢复生长。
报春花枯萎了怎么办
报春花花开鲜艳,深受养花者的喜爱,养护过程中常常会出现枯萎的现象,这是使氧化爱好者最为头痛的问题。那么报春花枯萎了怎么办呢?
报春花缺水导致枯萎
水分不足是养殖报春花常见的现象。表现在报春花叶子发黄,黯淡无光泽,叶面下垂,枯萎。造成缺水枯萎的原因有两点:
一是夏季由于高温炎热,空气过于干燥,水分蒸发大,造成其不能够正常供应水分造成脱水含携段枯萎。
二是由于盆土缺水,氧化每次浇花水量过少,只浇湿了盆土表面,却未能将水浇透,不能深入盆底隐知,因此下部根须吸收不到水分,久而久之,花卉因为得不到水分变的枯萎。
救治办法
出现以上两种情况的时候应当及时补充水分,夏季多注意观察,浇水要浇足,但是不要积水,使土壤保持湿润,并保持周围的空气湿度较低,是植株健康成长。
报春花病害导致枯萎
由于冬春季节交替较大,因而使报春花受到病害的侵袭,具体表现为,叶片失去原有的光泽和生命力,变得很柔软,紧接着下部的叶片逐渐枯萎,最后蔓延整个植株。
救治办法
使用土菌诺进行灭菌消毒,如果发现及时,处于感染早起,可以通过土菌诺的处理一天就时间即可恢复,若感染时间过长,叶柄部分已经开始腐烂,则恢复周期可达两周。
报春花施肥导致枯萎
花友们一心希望报春花开花而导致肥料供给过多,急于求成,使报春花叶边缘发黄,叶片枯萎,长时间便会导致叶片的死亡。
救治办法
若出谈誉现施肥过多的情况,多浇清水,冲走土壤中过多的肥料,或者立即进行翻盆,换土,使植株逐渐恢复到正常的生长状态。
报春花叶子干了怎么回事
报春花叶子干了,是长病了。备和
报春花仿租盯病虫防治
花叶病
症状:由黄瓜花叶病毒CMV引起的全株性病害。症状为叶片变小、畸形,分布有暗绿色斑纹或黄化。染病植株不开花,亦或开花,花也矮小畸形,有斑纹。传染途径主要由桃蚜和棉蚜传毒。传染源主要为周围杂草感病病株。
防治方法:首先要及时清除杂草,减少传染源。其次应及早防治蚜虫,消除传毒媒介。
灰霉病
症状:为报春花的常见病害之一,全国各地均有发生。植株感病后,整株黄化,枯死。该病主要侵染叶片、嫩茎、花器等部位。多在叶尖、叶缘处发生。发病初期叶片出现水浸状斑点,以后逐渐扩大,变成褐色并腐败。后期,病斑表面形成灰黄色霉层。茎部感病后,病斑呈褐色,逐渐腐烂。花器被侵染后也成为褐色,腐烂脱落。在潮湿的条件下,病部出现灰色霉层,这是该病的一大特征。该病以菌核在病残体和土壤内越冬。气温20℃左右、空气湿度大时易发病。通过风雨、工具、灌溉水传播。温室中冬末春初发病最为严重。
防治方法:种植密度要合理。注意通风,降低空气湿度。病叶、病株及时清除,以减少传染源。发病初期喷洒50%速克灵或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最好与65%甲霉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交替施用,以防止产生抗药性。
斑点病
症状:主要危害植株叶片。病情由植株下部向上部蔓延。病斑通常直径3至4毫米,褐色,严重时,病叶枯死,造成落叶。该病由报春柱格孢菌引起。病菌以菌丝体或分生孢子座在病残体上越冬,种子也可带菌,成为第二年的初侵染源。该病主要靠分生孢子随空气及雨水传播。生长季节再侵染频繁。通常温暖多湿的天气和偏施氮肥时,植株容易发病。一般7月开始发病,8至10月流行。
防治方法:选育抗病品种,加强肥水管理,增施有机肥和磷钾肥,避免偏施氮肥。病害初期喷洒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加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波尔多液。
叶斑病
细菌性叶斑病症状:多在叶及花托上发病。初期沿叶脉产生水浸状不规则病斑,以后黄化、变褐,病斑扩大,叶缘干枯。严重时自下叶枯死。
防治方法:加强栽培管理,培育无病种苗,苗床土应消毒;温室内应及时放风,降低空气湿度。及时清除病株残体。发病后用50%琥胶肥酸铜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2%农用链霉素可湿性粉剂4000倍液喷施。
黄叶病
缺铁黄叶病症状:植株上部嫩叶首先失绿,而老叶仍正常。失绿叶片叶肉变黄,叶脉还保持绿色。严重时叶尖出现褐斑,甚至脱型明落。
防治方法:盆土应选用富含铁质的壤土。在有机肥中混入硫酸亚铁、硫酸锌等,可促使根系发育,增加吸铁能力。出现缺铁病状时,可喷施0.2至0.5%硫酸亚铁溶液,效果比直接施入土中要好。
褐斑病
症状:多在四季报春上发生。由半知菌亚门的链格孢菌类引起。染病植株叶片上有褐色斑点。传染途径是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
防治方法:发病初期喷洒70%百菌清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