雏菊冬季叶子发黑怎么回事 雏菊冬季叶子发黑怎么办
时间:2023-09-17 14:54:25 作者:十年人间 木雏菊叶子枯萎,发黑!
木仿团雏菊叶子枯萎的原因有可能是浇水太多,涝伤根系;而且室内通风透气不好,闷热导致。这么密备梁橘集一渣搏盆黄叶容易出现。
植物叶子发黑怎么办
植物叶子发黑可能是以下几种原因:
1.植物感染炭疽羡誉病:叶子上会产生黑色的斑点,通常是圆形或椭圆形的,这是一种常见的植物病害。
2.植物感染叶斑病:叶子上会出现黑色的斑点,这是由于过度浇水或细菌感染引起的。
3.植物感染黑腐病:叶子的边缘会变黑并逐渐扩大,最终导致整个叶子变黑。
以下是一些解决方法:
1.剪除冲拆病叶:将感染的叶子剪除并烧毁,以防止病情恶化。
2.加强养护:控制浇水量和频兄判段率,避免过度浇水;增加光照和通风,让植物有足够的光合作用和氧气供应。
3.使用杀菌剂:可以使用多菌灵、百菌清等广谱性杀菌剂,对多大部分的植物和病害都具有防护效果。
4.调整养护环境:避免过度暴晒或过度潮湿的环境,保持室内的温度适宜,加强通风,让空气流通。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植物叶子发黑的情况比较严重,建议及时咨询专业人士或植物医生的意见。
雏菊的病害防治
雏菊枯叶病
叶枯病多从叶缘、叶尖侵染发生,病斑由小到大不规则状,红褐色含坦郑谈颂至灰褐色,病斑连片成大枯斑,干枯面积达叶片的1/3-1/2,病斑边缘有一较病斑深的带;病健界限明显。后期在病斑上产生一些黑色小粒点。
具体症状:病叶初期先变黄,黄色部分逐渐变褐色坏死。由局部扩展到整个叶脉,呈现褐色至红褐色的叶缘病斑,病斑边缘波状,颜色较深。病键交界明显,其外缘有时还有宽窄不等的黄色浅带,随后,病斑逐渐向叶基部延伸,直至整个叶片变为褐色至灰褐色。随后在病叶背面或正面出现黑色绒毛状物或黑色小点。
雏菊苗期猝倒病
幼苗未出土或出头后均可发病。未出土时发病,胚茎和子叶腐烂;出土后幼苗发病,幼茎基部初呈水渍状病斑,后变褐色,缢缩成线状,幼苗倒地死亡,死亡时子叶尚未凋萎,仍为绿色。高温高湿时,病株附近表土可长出一层白色棉絮状菌丝。
雏菊灰霉病
灰霉病病苗色浅,叶片、叶柄发病呈灰白色,水渍状,组织软化至腐烂,高湿时表面生有灰霉。幼茎多在叶柄基部初生不规则水浸斑,很快变软腐烂,缢缩或折倒,最后信毁病苗腐烂枯萎病死。
雏菊褐斑病
真菌性病害,下部叶子开始发病,逐渐向上蔓延,初期为圆形或椭圆形,紫褐色,后期为黑色,直径为5-10mm,界线分明,严重时病斑可连成片,使叶片枯黄脱落,影响开花。
雏菊炭疽病
该病浸染雏菊的叶片。发病的初期,叶片上出现褪绿小斑点,逐渐扩大后形成圆形、半圆形或椭圆形病斑。病斑浅褐色至灰白色,边缘有红褐色环圈。在潮湿的条件下,病斑上出现淡桃红色的黏孢子盘。炭疽病发生在4-6月份。病原菌以分生孢子盘在病落叶中越冬,由风雨传播。
雏菊病害防治方法
防治要以预防为主,喷施针对性药物加新高脂膜,提高农药的有效成分率,不怕太阳暴晒蒸发,能调节水的吸收量,防旱防雨淋。
栽培时应避免密植,尽量保持通风、透气、光照充足的凉爽环境条件,否则会造成植株细弱徒长。
保持清洁,发现受感染的植株、叶片,必须随时摘除清理。病害发生时,立即采取药剂防治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