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大泥鳅冬天有籽吗怎么养 泥鳅在冬天能活吗
时间:2023-09-21 13:47:15 作者:名画神剪历险记 冬天泥鳅怎么养殖过冬
无土养殖池中的泥鳅不能钻到泥里躲避寒冷,只好藏在禅慎水草里。但就算所选水草品种冬季也不枯萎,到了冬季水草里的温度也不高,泥鳅还是很容易被冻死。为了让泥鳅安全过冬,并且能够正常生长,就得增加水温。增加泥鳅养殖池水温可采用的有效方法为:在泥鳅养殖池扣大棚。如此可提高池水温度,延长泥鳅的生长期。泥鳅在大棚里采食依然很活跃,生长迅速。这样,冬季养殖时间可以向后延长两个月,而早春又可以提前两个月,通过扣大棚一年当中总共增加了4个月的养殖时间,泥贺喊敬渗答鳅养殖效益大大提高。
除此之外,泥鳅养殖池扣大棚,对来年繁育泥鳅种苗也有好处。因为泥鳅繁殖主要是4-5月份,如果冬天能够让其加快生长,繁殖可以提前,并且还可以比较整齐,这样的话,有利于搞人工育苗。
冬天怎么养泥鳅 有什么方法
1、庭院挖池养鳅;有条件的家庭。可在房前屋后、庭院天井中挖设水面积鱼池或放置水缸养殖泥鳅。养殖池或水缸的底部放上一层土,让泥鳅钻潜栖息,水深保持50厘米左右。每平方米放养1公斤仔鳅。养殖过程中可投喂菜叶、水草、米饭、糠、豆饼、菜饼及丝蚯蚓、动物下脚、蚕蛹粉、鱼粉等动物性饵料。有条嫌升明件的最好做成配合饵料并搅拦成块状投喂。养殖成鳅,不宜投喂太多的动物性饵料,因泥鳅吃得太多不易消化。
2、家庭养殖也可以自繁自养。在繁殖季节,只要在饲养的小水体中有微量的水流刺激,泥鳅就能产卵繁殖,并孵化为稚鳅,有成鳅种。
3、木箱养鳅:木箱结构:养鳅木箱规格长2-3米,宽1-1.5米,高0.8米,要求内壁光滑,在箱的一面或二面开设3厘米直径的注、排水口,在注、排水口和箱上盖设置铁丝网。
4、施肥及放养:在箱内堆放泥土和切碎的稻草或堆肥(每箱3公斤左右),注入温水,深度以漫过土层30-50厘米为宜。在箱内泥土中埋设数支互相连接的水管,保证注、排水。每箱约注水1.8-5升左右。3-5天后,每平方米放鳅种2000尾左右。放养前最好先行鱼体消毒。
5、精心饲养:投饲料为来糠、螺类、蚕蛹、鱼内脏等。一天喂2次,早上6-7及下午1时投喂。日笑渗投喂量为鳅体重的7-8%。可根据泥鳅的吃食情况有所增减。最高投喂量可达鱼体重的15%。每隔10天,将下层泥上搅拌1次,以利于泥鳅天然饵料的生长。经过从4月至11月的饲料,泥鳅可增重8-10倍。
6、日常管理:由于木箱养殖密度较高,故水质管理工作很重要。每天要清除残饵,经常观察泥鳅吃食及活动情况,如发现泥鳅出现肠呼吸频繁,突然停食等反常现象,应立即换水。一般每10天换水1次(换水后可适当追肥)。如发现病鳅,死鳅要及芹告时捞取,以防鱼病传染。饲养后期,应适当添加新水或将已达上市规格的泥鳅取出,以降低密度,促进生长。
泥鳅如何养才能过冬天吃泥鳅怎么养才能过冬天吃
1、按时投喂,让泥鳅能够增肥增膘。水温如樱伍果在10摄氏度以上就迹颂唤可以给泥鳅进行投食,水温达到20摄氏度的时候就是增肥增膘的关键时期,一定要充分的进行投喂。水温如果在15摄氏度,那么泥鳅进食会非常旺盛,饲料的投喂还是不能放松。水温如果在10到15摄氏度之间,那么每天都应该至少喂食一次。这一时期需要主动加大动物性饲料的投喂次数,加入一些复合氨基酸和复合维生素,从而让泥姿凯鳅可以更好的吸收食物当中的养料。水温如果低于10摄氏度,如果是晴天的话中午的时候泥鳅还是会浮上来寻找食物,所以还是要少量的进行投食。
2、搭建温棚,注意做好保暖工作。在水温低于10摄氏度的时候,泥鳅的生长速度就会减慢,有的甚至还会停止生长,所以泥鳅养殖技术要求进行人工防寒保暖,从而延长泥鳅的生长时间。具体的方法是,如果水温是在15摄氏度,那么可在养殖池的周围插上竹竿,形成一个拱棚的形状,然后在上面用透明的塑料薄膜来搭建一个人工保暖棚,这样不但能够确保光照的正常而且可以很好的减缓热量的消失,能够让泥鳅的生长期延长一个月的时间,这种方法在水面不是很大的池塘比较有效果。
3、采取措施,安全过冬。露天的池塘在冬季的时候温度会下降到10摄氏度,泥鳅就不会再吃东西,逐渐的就会进入到休眠期。露天池塘养殖泥鳅要过冬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干池过冬,泥鳅停止进食之后就将池塘里面的水放干,等到泥鳅进入到泥土达能之后,在泥土上面铺上15厘米厚的草包,保持底泥的湿润,不结冰。覆盖物不要太密集,避免泥鳅窒息。第二种是深水过冬,也就是将水塘的水位升高到1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