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猪饲养管理技术规范 养猪饲养管理技术规程
时间:2023-09-22 18:53:59 作者:山口百恵 肉猪的规范饲养方法有什么?
肉猪是指25~90千克这一阶段的育肥猪,其数量占总饲养量的80%以上。饲养效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整个养猪生产的效益。下面是我精心为你整理的肉猪的规范饲养方法,一起来看看。
肉猪的氏孙胡规范饲养方法
***一***饲料调制
1.原料选择与搭配生产上应根据所养肉猪的生长潜力、猪场的饲养管理条件、不同年龄猪的消化生理特性、当地饲料资源,选择价格低、营养价值高、适口性好的原料。选择原料后还要注意多样合理搭配,包括青料、粗料和精料的合理搭配,能量饲料、蛋白质饲料、矿物质和维生素饲料的合理搭配以及同类饲料不同品种间的合理搭配,以取长补短,完善营养,使猪既能吃饱,又能吃好,营养满足需要。
2.饲料形态饲料可加工调制成各种形态,包括有全价颗粒料、溼拌料、稠粥料、干粉料和稀水料。饲喂效果以颗粒料最好,其次是溼拌料和稠粥料,再次是干粉料。稀水料饲喂效果最差。
3.生喂与熟喂熟料喂猪有一些优点,即可提高饲料适口性,可以消灭有害微生物和寄生虫,对某些饲料可起到去毒作用。因此,部分饲料应熟喂,如大豆饼、棉籽饼、菜籽饼。而多数饲料如玉米、高凯毕粱、大麦、麸皮等经过煮熟反而降低饲喂效果,其原因是破坏了其中的许多营养素,而且浪费了大量燃料、劳力、装置等,因此,应提倡生料喂猪。
***二***饲喂方式猪的饲喂方式有自由采食和***饲喂两种。自由采食是根据猪的营养需要,配制营养平衡的日粮,任猪自由采食或分次喂饱;***饲喂是每日喂给自由采食量的80%~90%饲料,或降低营养浓度以达到限饲的目的。前期自由采食歼拦,保证一定的日增重,后期***饲喂,提高饲料报酬和瘦肉率,该种饲喂方式是值得提倡的一种饲喂方式。
***三***饲喂次数猪分次饲喂要注意定时、定量、定质。定时在生产上一般采用日喂两三次,料的给予量以早晨35%、中午25%、傍晚40%为宜。定量即掌握好每天每次的喂量,一般以不剩料、不舔槽为宜,不可忽多忽少,以免引起猪消化不良、拉稀。定质即饲料的品种和配合比例相对稳定,不可轻易变动,如需变换,新旧饲料必须逐步增减,让猪的消化机能有一个适应过程,突然变换易引起猪采食量下降或暴食,消化不良,生产效能下降。
肉猪的管理
***一***合理分群生长肥育猪一般采用群饲。
***二***及时***圈舍卫生条件的好坏,直接影响猪的健康与增重。因此,除每天清圈打扫、定期消毒外,饲养员还应及时做好猪的***工作,***工作要做到一早三勤,即早***、勤守候、勤驱赶、勤***,使猪养成吃食、睡觉、排便三角定位的习惯,以减轻饲养员劳动强度,保持圈舍清洁干燥。***要根据猪的生活习性进行。
***三***去势与驱虫猪的性别和去势与否,对生产效能和胴体品质影响很大,生产上必须根据具体情况,灵活掌握。小公猪一般在7日龄左右去势,操作方便,伤口愈合较快。小母猪一般在30日龄左右去势。整个肥育期最好驱虫2次,肥育前进行第l次驱虫,体重达50千克左右时再驱虫l次。可使用左旋咪唑,按每千克体重8毫克拌入饲料喂服;也可用伊维菌素,每千克体重0.3毫克左右口服。
***四***建立管理制度管理要制度化,按规定的时间与程式给料、给水、清扫粪便,及时观察猪群的食欲、精神、粪便有无异常,及时诊治不正常的猪。要建立一套周转、出售、称重、饲料消耗、治疗等的记录制度。
肉猪养殖技术要点与肉猪出栏时间如何掌握,怎样科学养猪
现在肉衫皮猪养殖的利润空间已经很小了,必须科学饲养、及时出栏,才能取得较好的收益。
下面我们了解一下肉猪养殖技术要点,了解一下肉猪出栏时间如何掌握,以便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肉猪养殖管理技术三要点
肉猪是商品养猪生产的最后环节,要尽可能以短时间、最少的饲料和劳力获取量多质好的猪肉,须注意掌握以下几个技术要点:一是合理分群。
按猪的体重老塌尘、来源、品种、体质强弱和神经类型进行分群,经分群饲养-段时间后,出现大小、强弱悬殊的猪只,应进行调整。
二是搞好圈舍卫生。
要勤打扫,保持干燥。
三是做防署降温工作。
育成猪生长适宜温度为l5至23摄氏度。
夏季耍保持圈舍通风良好,勤冲洗栏舍侍禅、猪体,搞好防暑降温工作;冬天应关好门窗,防止寒风侵袭,保持栏舍干燥,做好防寒保暖工作。
肉猪出栏时间如何掌握
肉猪耍适时出栏,方能获得较优的胴体品质和较高的经济效益。
瘦肉型猪屠宰的适宜体重为90至l00千克;-般二元肉猪以体重75至90千克为好。
近年的生产实践表明,生猪长到90千克左右出栏可能是最佳的出栏时间。
种猪:科学养猪技术之饲养管理
种猪的精细饲养与护理,是提高种猪生产力的关键和保证,通过精细饲养与护理可提高母猪年生产力,增加窝产活子数和提高母猪的抵抗能力,控制繁殖障碍疾病的发生。
1.种公猪的饲养管理
良好的饲养管理和完善的饲料营养能促进种公猪健康和提高配种利用能力。
(1)日粮和饲喂技术
对于采用季节性产仔和配种的猪场,在配种季节到来之前45天,要逐渐提高种公日粮的营养水平,终达到配种期饲养标准。配种季节过后,要逐渐降低营养水平,供给仅能维持种用膘情的营养即可,以防止种公猪过肥。
(2)运动
运动具有促进机体新陈代谢,增强公猪体质,提高精子活力和锻炼四肢等功能,从而提高配种能力。
(3)单圈饲养种公猪
以单圈饲养为宜。猪舍要经常保持清洁、干燥,阳光要充足,按时清扫猪舍。对猪体进行皮毛刷拭,不仅有利于皮肤健康,防止皮肤病,还能增强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增强体质。
(4)防暑降温
高温袜早贺可使种公猪精子活力降低、采精量减少、畸形精子率增加,导致受胎率下降、产仔数减少或不育。因此,做好防暑降温工作,避免热应激是非常必要的。
(5)合理利用
根据公猪的品种特性和性成熟的早晚,决定初配年龄。地方猪种初配年龄为6-8月龄,培育品种则以8-10月龄为宜。后备公猪初配时的体重要达到该品种成年体重的50%-60%。配种频率要恰当,青年公猪配种每天2次,每周8次,每月25次;成年公猪配种每天3次,每周12次,每月40次。配种繁忙时,要供给足够的营养物质。连续配种4~5天后,要休息1~2天,以恢复公猪体力。配种应在吃料前一小时或吃料后两小时进行。配种后不要立即饮水,要让其休闲十几分钟,然后关进圈内。
2.种母猪的饲养管理
根据种母猪不同的生理阶段,实行空怀、妊娠、哺乳分阶段的饲养。
(1)空怀母猪
母猪经过产仔和泌乳,体重一般要减轻20%~30%,配种前精细饲养就是要恢复母猪膘情和体力,以达到种用体况。另应根据猪的品种和预产期适当调整日粮,灵活掌握,精细饲喂,以满足母猪对营养的需求。
(2)怀孕母猪
一般怀孕前期保持低水平的营养饲料,每头每天投喂混合料1.8公斤,后期增加饲料投喂量,日投喂2.8~3.0公斤。冬季在此基础上可增加投喂10%~15%的饲料,夏季降低10%的饲料投喂量,以保持母猪中上等睁侍体况。母猪配种前1周,控制饲料投喂量,防治胚胎着床失败和死亡,影响产仔数。母猪怀孕过程中保持环境相对安静,可降低胚胎早期死亡。加强母猪的饲养管理,进行适当合理运动,增强母猪体质,临产前停止运动,防止机械流产。
(3)临产期母猪
母猪怀孕期满110天后,可适当投喂一些哺乳期的饲料,并在日粮中增加麦麸比例,每天每头投喂1.5~2公斤。但在母猪产前2~3天,尤其是产仔当天减少饲料投喂量,可减少乳房炎的发生和粪尿污染产床。在母猪分娩结束后,肌肉注射催产素20~40单位,促进胎衣和子宫内容物的排出,加快子宫恢复,促进泌乳。
(4)哺乳母猪
母猪在产仔当天10小时内不要投喂饲料,只供给充足的饮水,冬季饮温水。仔猪出生2~5天内尽早哺足初乳,并保持乳房清洁卫生。母猪产后2~5天,日投喂量每头1.5~2.5公斤,6天后根据母猪带仔猪数采用哺乳期的饲养标准,产后10天起逐渐增加饲告派料投喂量,直至泌乳高峰(产后25~30天)停止加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