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大棚豆角种植技术视频 北方大棚豆角种植技术与管理
时间:2023-09-22 23:07:48 作者:亲爱的女人不要流泪 大棚豆角种植视频及栽培技术
豆角现在开始在大棚闷枣内种植了,那么大棚豆角的种植方法是什么呢?下面是我精心为你整理的大棚豆角种植视频,一起来看看。
大棚豆角种植视频
罩罩禅 一、选用品种 可采用丰收1号,或8510(新选育品系)。丰收1号抗寒性强、下荚早,8510产量市、结荚整齐。
二、浸种 先用1%的福尔马林按0.3%的比例浸泡20分钟消毒,捞出后冲洗干净再用40℃的温水浸泡1-2小时。
三、育苗
1.播种。一般在11月下旬到12月上中旬播种,667米2用种量4-5公斤,采用营养方式或营养钵育苗,播后加盖小拱棚防寒保湿。
2.苗期管理。播后芽前室内温度白天应达到20-25℃,夜间13℃,地湿15℃;出土后到第1片真叶露心时,白天气温应保持15-20℃,夜间不低于10℃,地湿13℃;第1片真叶展平到第1复叶露心时,白天气温应为18-20℃,夜间13℃,地温15℃,并采取早揭苫、晚盖苫,倒土方的措施,使幼苗长势平衡。
定植前5-7天降温炼苗,夜间气温8℃,白天15-18℃,地温11℃,当苗长到二叶一心时,日历苗龄达到35天左右时即可定植。整个苗期不洪水不追肥,所以必须浇足底墒水,若苗叶色发黄可用0.2%-0.3%磷酸二氢钾溶液或0.2尿素溶液进行叶面喷雾。
四、定植 667米2施4000公斤以上的腐熟有机肥,在室温稳定通过8℃以上时即可定植,暗物尘水定植,667米2密度3000-4000穴,行距60-70厘米,穴距26-33厘米。
五、定植后管理 菜豆属短日照强光照作物,苗期要求日照时数短,以利幼苗生长发育,管理时要求提高地温,加强根系通透性,增强光照强度,缩短光照时间,调节生殖生长与营养生长的矛盾。
1、定植后到结英盛期的管理。白天温度控制在20-25℃,夜间13℃,地温15℃,温度保持在65%-75%,1月中旬左右,菜豆开始伸蔓,此时开始迫催荚肥,667米2追饼肥50公斤,也可追粪稀,还应浇催英水,不能浇大水,然后插架,可喷一次0.2%-0.3%的磷酸二氢钾溶液.
2、结荚盛期到拉秧的管理.2月上旬开始采收,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同时并进,地下根瘤大量形成,此时是需肥水最多的时间期,也是光合产物形成旺期,此时除吸收大量的磷钾肥外,还需适量氮肥.管理时白天气温应为20-25℃,夜间不低于15℃,地温17℃,室内湿度为80%左右.第二次追肥纯氮、五氧化二磷、氧化钾含量比例应为24:11:40,顺便浇第2水,以后第采收1次追1次肥,浇1次水。到4月底5月上旬左右是菜豆从主蔓结荚转移的高峰期,此时因为已时入高温高湿阶段,病虫害发生加重,落花落英严重,若市场价格较高,可加强肥水管理,继续采收,若价格低,可提前拉秧。
六、病虫害防治
1.锈病。可用15%的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喷雾。
2.炭疽病。可用45%百菌清烟剂每667米2200-250克熏烟,也可用50%代森铵水剂800倍液。
3.灰霉病。可用50%的扑海因可湿性粉剂每667米2200-250克或10%速克灵烟剂200-250克熏烟,或10%灭克粉尘剂每667米21公斤喷粉,也可交替使用。
4.蚜虫。可用25%功夫乳油4000倍液,可或20%灭扫利乳油2000油倍液喷雾。
大棚豆角栽培技术
一、品种选择
应选择早熟、优质、高产品种,主要品种有:紫花油豆、花生料油豆、哈菜豆一号。
二、育苗
育苗采用温室内营养钵育苗。
1、播种播种期一般为南部地区3月上、中旬,北部地区3月中、下旬。播种量每667平方米移栽田需种量4-5公斤,每平方米苗床播种量100克。播种时苗床土壤含水量要达到80%以上,温室内床土土温要保持在12℃以上。气温白天20-25℃,夜间15-16℃。播种时要将营养钵浇透底水,水渗后,每个营养钵点播3—4发芽种子,覆土1.5cm,然后扣小拱棚。
2、播种前的准备播种前的准备工作主要包括以下3个方面。
(1)播种床的制作及营养土的配制
播种床在温室内应根据温室的大小情况,确定播种床的大小,将营养钵摆放在育苗床内。营养土的配制:用60%的园田土,30%的腐熟有机肥,10%的腐熟大粪肥,然后加入根瘤菌肥、长效微生物复合肥混拌均匀即可。然后将配好的营养土装入营养钵中,营养钵直径为8cm或10cm,高12cm。
(2)种子处理播种时选择粒大饱满无病斑的干种子,选用1%福尔马林溶液浸泡20分钟,以杀灭种子表面的炭疽病菌,用清水冲洗净后凉干。
(3)催芽播种前2—3天常温水浸种3—4小时,在30℃下催芽24小时,胚根顶破种皮即可。
3、苗期温度及水分管理播种后至出苗,白天20-25℃,夜间15-16℃,3—4天拱土后子叶展平,撤膜降温。白天15—20℃,出苗后1O天真叶出现,真叶展开至定植前10天,要求提高温度,白天20—25℃,以利于花芽分化和根叶生长,定植前10天进行幼苗锻炼,白天15—20℃,夜间12-15℃。在水分管理上,由于菜豆幼苗比较耐旱,出苗后根据幼苗长势和土壤水分情况,适当补水2—3次,既不要过干也不要过湿。
壮苗标准,锻炼好的壮苗,株丛矮而壮,根系发达,2—3片真叶,苗龄30—35天。
三、定植
1、定植前的准备
(l)整地施基肥选择地势平坦、向阳的地块,每公顷施入45—60吨的有机肥做基肥,然后耕翻土地做畦。
(2)扣棚定植前20—25天扣棚,一般在2—3月中旬扣棚,棚膜采用无滴防老化棚膜,聚乙烯塑料棚膜用量每667平方米用膜120公斤。
2、定植
(l)定植安全期的温度指标及保温措施菜豆定植到大棚时,棚内土温必要稳定在10℃以上,夜间气温不低于8℃,一般在4月上中旬定植。定植时的保温措施:内保温采用大棚内扣小棚,挂双层幕,必要时采用棚内点暖风炉,外保温主要采用在棚四周加盖草苫子。
(2)定植方式与密度矮生菜豆,穴行距30cm*60cm,亩保苗8000—10000株,蔓生菜豆一般为畦栽,畦宽1.2cm,每畦栽双行,株距20—25cm,亩保苗6000—8000株,蔓生种也可与油菜等绿叶菜套种,高畦栽培,畦宽1m,每畦定植双行,埯距25cm,行间栽油菜三行株距10cm;菜豆开花前拔出油菜,同时插架引蔓。定植时开沟灌水,以湿透土为宜,然后覆上干土。
四、田间管理
1、定植后至开花结荚前管理
(1)中耕培土菜豆在定植缓苗后,即应中耕培土,使土壤疏松,有利于地温增高、促进根系生长,一般从定植后到开花前,每隔一周左右,即中耕一次。中耕要深,随着中耕,适当向根茎部培土。以利根茎部位不断发生侧根。
(2)温度及水分管理定植后的温度管理,白天保持20-25℃,夜间15—20℃,进入开花期白天20℃左右,夜间15℃以上,以利正常开花结荚。在水分管理上,由于菜豆具有一定的耐旱能力,所以从定植到开花前一般不进行灌水施肥,以防茎叶徒长。开始开花时,要加大放风量,排除潮湿空气,以利于授粉,避免落花,减少病害。
(3)搭架蔓生种在蔓茎抽出30cm时,应进行搭架,双行种植的可将两行并拢成人字架,单行种植应搭成立架或人字架。
2、结荚期的管理
(1)肥水管理矮生菜豆呈现花蕾时蔓生菜豆抽蔓后开始追肥灌水,以促进秧荚的迅速生长。结合灌水追施磷酸二铵1次,按每公顷225-300kg施入,7-10天灌水一次,每次灌水量不宜过大,蔓生种可10—15天灌一次,追施2—3次化肥,每次150-225kg磷酸二铵。用0.01-0.03%的钼酸铵浸种或喷施植株。可促进菜豆早熟并提高早期产量。
(2)通风管理通风换气,定植后一周内,一般不进行通风换气,使棚内保持高温,以利缓苗。当温度超过30℃时,中午应该短时间内通风,从缓苗到花期应保持25℃左右,以促进生长,开花结荚期在保持20℃左右的前提下,风量大,有利于授粉,结实和荚果肥大。高温高湿会引起落花,湿度应保持在75%,终霜期后昼夜放底风。
五、病虫害防治
1、病害防治开花结荚期可用2000—3000倍粉锈宁防治锈病;600倍液75%百菌清防治灰霉病、红斑病、炭疽病,用5%百菌清粉尘剂防治灰霉病、炭疽病。
2、虫害防治生长期用1000—1500倍40%乐果防治蚜虫,结实期用2000-3000倍40%菊杀乳油或3000—4000倍速灭杀丁防治菜青虫、甘兰夜蛾、蚜虫、红蜘蛛。
六、采收上市
菜豆供食用的是嫩豆荚,当豆荚达到商品成熟时,要适时采收。一般矮生种定植后25-35天开始采收,蔓生种定植后35—45天开始采收,3—5天收获一次,结荚盛期1—2天采收一次。采收过晚影响品质和后续花序的结荚,采收的果荚要及时上市,没上市的可在3℃的环境下保鲜。
七、清洁田园
对病株病叶要及时清除田园。集中一地烧掉埋好。7月上旬采收结荚。对架条要集中存放,以防病株上的病菌虫卵第二年危害,达到防治病虫害的作用。
豆角品种分类
【豇豆】:
也就是我们所说的长豆角。它除了有健脾、和胃的作用外,最重要的是能够补肾。李时珍曾称赞它能够“理中益气,补肾健胃,和五脏,调营卫,生精髓”。所谓“营卫”,就是中医所说的营卫二气,调整好了,可充分保证人的睡眠质量。此外,多吃豇豆还能治疗呕吐、打嗝等不适。小孩食积、气胀的时候,用生豇豆适量,细嚼后咽下,可以起到一定的缓解作用。
【扁豆】:
多在夏秋季节食用。对由脾胃虚弱导致的食欲不振、腹泻、呕吐、女性白带等症状,可以起到一定的治疗效果。糖尿病患者由于脾胃虚弱,经常感到口干舌燥,平时最好多吃扁豆。女性可以将扁豆炒熟成末,每次6—12克,用糯米酒或温水送服,能够缓解白带多的症状。
【刀豆】:
味甘、性温,具有暖脾胃、下气、益肾、补充元气的作用。适用于气滞、打嗝、胸闷不适、腰痛等症状。嫩刀豆用来煮食或制成酱菜,不仅味道鲜美,还有温补的作用;老刀豆则对打嗝的治疗效果最好。
【豌豆】:
大棚豆角的种植技术?
大棚豆角即在秋季种植的豆角,豆角的种植最好在晴朗的天气,不要在阴雨天,这样更有利于豆角的生长,秋季大棚种植豆物亮笑角,首先需要整地,需要提前施肥,豆角要求氮、磷、钾全面肥料,因为豆角的根瘤菌远不如其它豆科植物,所以应适当增施氮肥。同时增施适量磷肥,可以促进根瘤菌活动,增加产量。同时要进行大棚内的消毒工作,消毒以后不要急着打开通风,先密闭一天,转过天来进行通风,做好这些,进行播种。豆角对于土壤的选择,疏松肥沃,有助于良好的排水为最好,土壤的酸碱度在PH6.2~7。
我们种植的时间一般在8月份最好,种植的时候,要把种子提前放在太阳下面晒几天,这样会更好,然后在种植的时候,每个穴中放2粒豆角种子,在上面覆盖上土,大约1厘米厚就可以,不要覆太厚,太厚的话不利于豆角出苗,3-5天之后幼苗就会生长出来了。出苗之后,一定要浇水。合理浇水,豆角的根系对水分非常的敏感,豆角比较喜欢湿润的土壤,但是水量也不要太大,尤其是豆角在开花期,田间的积水太多很容易造成花粉减少,影响了授粉,出现结荚减少的现象,土壤积水时间过长易造成落花、落荚。很大程度上影响豆角的产量,浇水时应浇少的水,不要进行大水漫灌。在苗期要严罩含格控制浇水量,浇键销透底水,缓苗水以后不浇水或者要少浇水,此时土壤的含水量会很大,会影响开花结荚。第一个花序坐住以后要加大浇水量,促进豆荚的生长。进入盛荚期后减少浇水,防止落花落荚。
等到豆角长出了枝蔓的时候,我们就要架好了支架,豆角就会顺着藤蔓向上长,同时因为豆角的生长要需要养分,所以一定要给其施肥,一般我们都是先浇足水分,等到水透地以后,再进行施肥,值得注意的是,施的肥料不要距离植物的根太近,这样做会很容易烧苗,距离豆角的根部在20厘米左右最好。
对于任何的植物来说,病虫害永远是一道难题,对于豆角,对病虫害的防治也是非常重要的,最直观地做法就是打药灭虫,叶斑病,锈病也是非常常见的病症,我们需要及时的用药剂来治疗,这样才能保证豆角的良好发展。
大棚豆角的亩产量一般是在5000斤左右。亩产量的高低好坏,和种植技术有很大的关系,要想亩产量高,好的种植技术是非常的关键的。
豆角种植技术与管理方法
豆角种植技术与管理方法:
一、选地与整地
豆枣罩角的种植以选择肥沃疏松、排水性较好的的壤土或沙壤土为宜,粘重土壤或地势低洼、排水不良的地块不宜选用,而且要两年内没有种植过豆科作物。选好地块后,需要施入足够的氮肥作为底肥,深翻整平后起深沟高畦,高畦通常高度为30厘米,宽1.5米。
二、选种催芽
想要提高豆角的品质和产量,就要选择质量较好的种子。选择种子大小一致、颗粒饱满、表皮没有破损,并且没有病虫害的种子。种植豆角可以干籽直播,也可以浸种催芽。浸种催芽需要用50℃-55℃的温水和药剂浸泡种子大约20分钟,期凳裤闹间要不断搅拌,等到水温下降后,再浸泡3小时即可,这样不仅可以提高种植的萌发率,还可以增强豆角的抗病虫害能力。
三、适期播种
豆角种植分为春播和秋播两种。其中春播豆角立春后即可进行播种,适宜温度20℃-32℃;秋播豆角一般7月份进行播种。豆角通常采用穴播,每穴可以播种两粒,株距要保持在20厘米左右。
四、施肥管理
豆角种植需要施加基肥和追肥。基肥以施用腐熟的有机肥为主,配合施用适当配比的复混肥料,一般建议使用量为50-60kg/亩,并深翻入土;追肥在豆角幼苗期需肥量较少,水肥过多易造成徒长,为控制茎叶徒长,促进生殖生长,防止生长过旺导致花、果少,应适当控制肥水供应。
五、合理密植
根据播种方式的纯兆不同,需要选择合理的种植密度。如果育苗后定植于大棚内,定植密度为每畦两行,株距15-20厘米,每穴3株,定植后浇适量定根水,及时用土密封定植口。如果选种后大棚直播,株距15-20厘米,每穴播种3-4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