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鲍菇的栽培技术视频教程 杏鲍菇的栽培技术视频讲解
时间:2023-09-22 23:18:09 作者:青莲 杏鲍菇栽培的温度要求 杏鲍菇栽培技术要点
杏鲍菇是近几年新开发的珍稀菇类,栽培方式主要有瓶(箱)栽、袋栽、覆土栽培三种,较为适用的是袋栽和覆土栽培。下面我们杏鲍菇栽培的温度要求,以及杏鲍菇栽培技术要点。
一、杏鲍菇栽培的温度要求
当菇蕾形成至米粒大小、淡灰色即可进行开袋、出菇管理。先以较低湿度刺激原基形成(10~15℃),然后把栽培室的温度控制在10~18℃,让子实体生长发育,忌超过22℃以上,以防幼小菇蕾萎缩死亡。
整个管理栽培中,菇房温度应控制在10~18℃。大棚栽培时,应在中午前后气温高、光照强时结合喷水、通风进行降温处理。
早春或秋冬季气温较低时,适当关闭门窗,中午加强光照,晚上加厚覆盖,以提高栽培棚内温度,有条件的可用地热或人工配升加温措施。
二、杏鲍菇栽培技术培誉老要点
1、水份与湿度控制
杏鲍菇子实体发生和生长阶段,初期菇房内相对湿度要保持在90%左右,当子实体发育期间和接近采收时,湿度可控制在85%上下,有利于延长子实体的货架寿命。
同时,要注意尽量不要把水喷到菇体上,特别在气温升高时,直接虚桥把水喷在菇体上,容易使子实体发黄,严重时还会感染细菌,造成腐烂。
2、大棚空气与光照调节
通风不良子实体难以正常发育,若再碰上高温高湿,则会造成子实体腐烂。因此菇房必须保持良好的通气条件。
子实体发生和发育阶段均需光照,以500~1000勒克斯为宜,气温升高时要注意不要让光线直接照射。
3、病虫害防治
低温时病虫害不易发生;气温升高时,子实体易发生的病虫害是细菌、木霉(主要是绿色木霉)及菇蝇。加强通风和进行温度调控可预防病虫害的发生。
杏鲍菇的养殖方法
1、营养要求:以棉籽壳、废棉、阔叶树木屑、玉米芯等为主料,适量添加麦麸、米糠、玉米粉等辅料提高氮源。
2、温度与湿度:菌丝生长阶段培养料含水量百分之60至百分之65,最适温度20摄氏度至26摄氏度,子实体生长发育期空气相对湿度以百分之85至百分之95为宜,温度调控在10摄氏度至25摄氏度之间。
3、腊裂态光照与空气:菌丝生长阶段不需要光线,需要新鲜空气。
4、栽培季节:长江流域可安排10月至11月源慧制栽培袋,11月至次年1月出菇,其它地区可适当提前或延后。
5、病虫害防治:种植场地必须选择卫生、通风,水源条件较好的地方,避开低洼圈厕和垃圾场,减少污染机会。没有长出子实体之前,可在周边环境喷洒百分之0.1的低毒辛硫磷1至2次进行预防。如果发现虫体后也可用同样方法进行防治。
6、适时采收:当杏鲍菇子实体的菌盖平展,中间下凹,表面稍有绒毛,孢子尚未弹射时为轮源采收适期。
杏鲍菇玉米芯栽培技术【玉米芯栽培杏鲍菇技术】
杏鲍菇是中温偏低类型的食用菌,因其菌柄基部具有杏仁味而出名。杏鲍菇因具有丰富的营养,并有抗癌、降血脂、润肠胃、美容等功效,故获“平菇王猛磨”的美誉,是一种珍稀食用菌。现介绍一种将玉米芯粉碎后,在秋冬季节栽培杏鲍菇的栽培技术。
一、玉米芯处理 在每批玉米收获后。将玉米芯及时收集晒干,用秸秆粉碎机粉碎成黄豆大小的颗粒备用。
二、配方 玉米芯80%、生石灰3%、拆启麦麸15%、磷肥1%、石膏1%,加水比例1:1.1。
三、配料与装袋 原料按配方配制好后,加水混合均匀,不能使培养料有干颗粒存在,当含水量达到55%后进行装袋。菌袋采用常规的22cm或23cm聚乙烯菌袋,装袋要求松紧适当。在有些地方,也可以让培养料自然发酵,枝御斗以利含水量均匀,培养料更加松软,便于装袋。
四、灭菌 将装袋完毕的菌袋迅速放入灭菌锅内进行灭菌,料袋装锅时要留一定的空隙,或者采用“井”字形排垒,便于空气的流通,灭菌时不出现死角。一般从菌袋加热达到100℃以不超过4小时为好,所以开始加热升温要快,火要旺、要猛,否则会把培养料蒸酸蒸臭。等温度达到100℃后,要用中火保持此温度10~12小时,中途不能熄火降温,最后用猛火攻一下,停火焖一夜,以免影响菌袋的灭�功率。
五、接种 将灭菌后的培养袋移入经过消毒灭菌的接种室,让其自然冷却。当菌袋温度降到30℃以下后,才可进行接种。接种前,关好门窗,打开消毒器,消毒40分钟;关机15分钟后,接种人员才能进入,接种要严格按照无菌操作进行。接种时,接种人员的双手要经常用酒精消毒,除了拿菌种外,不能触摸任何东西;直接将菌种分成小枣般大小的菌块,迅速填入菌袋两端中,套上套环,送人培养室进行菌丝培养。
六、菌丝培养 菌丝培养指从接种完毕到杏鲍菇菌丝长满菌袋并达到生理成熟期间的管理。接种后的菌袋,不要堆码太高,要根据气温的高低进行,气温低,可以适当堆码高点。适当的二氧化碳有利于菌丝的生长,但也要注意通风和换气,满足菌丝对氧气的要求;还要注意控制培养室的温度,以不超过25℃为宜。还要经常检查培养袋的温度,注意降温,以免发生“烧袋”现象。杏鲍菇菌丝生长不需要光线,培养室应保持较暗的条件;还要注意培养室的湿度不要超过60%。同时注意检查杂菌污染情况,及时拣出杂菌并进行处理。一般培养30~40天菌丝即可长满菌袋,然后进行出菇管理。
七、出菇管理 菌丝长满菌袋后还要再过一段时间的后熟期,才能进行出菇管理。先将出菇场地打扫干净,最好是用消毒剂和杀虫剂彻底消毒和杀虫后再使用。出菇场可采用床架式,以有效利用空间。将菌袋搬入栽培场,杏鲍菇如果第一潮菇出不好,将会严重影响以后的正常出菇,因此,首批菇蕾培育尤为重要。菌丝长满菌袋后,须继续培养10~20天才能催蕾出菇,并掌握宁迟勿早的原则。最佳开袋时间应在菌丝扭结形成原基,并已开始出现小菇蕾时。开袋时,将袋膜向外翻卷下折至高于料面2cm为宜,或用剪刀将料面袋膜割去即可。出菇场温度应控制在10~15℃,相对湿度应保持在80%~90%,为了保证达到湿度要求,也可以在上面盖一层微膜,以利保湿,但要经常揭膜透气,以利保湿促蕾出菇。要加强通风换气,并保证有一定的散射光,以利子实体的生长。
八、出菇后管理杏鲍菇在适宜条件下,从现菇蕾后约15天就可采收。当菌盖平展、颜色变浅、菌盖边缘微内卷时为最佳采收期。采收后要进行菌袋清理,采用注水或浸水的方法给菌带补充水分,然后让其自然生息养菌7天左右,之后方可进行出菇管理。一般袋栽杏鲍菇可采收2潮。
九、注意事项
1 杏鲍菇在栽培出菇期间,不可向菇体上喷水,其湿度的调节应采取向空间喷水的方式进行。
2 杏鲍菇出第一潮菇时,如果菇蕾过多过密,可进行疏菇处理,以保证杏鲍菇的商品质量。
3 杏鲍菇对高温高湿的耐受性较差,在栽培过程中要严格控制温度和湿度。
4 杏鲍菇的病虫害防治要以防为主,防治结合。
(通联:四川省达州市农科所63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