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菇的栽培技术 香菇的栽培技术要点
时间:2023-09-23 03:01:03 作者:你好丘比特 香菇栽培管理技术需要掌握哪些要点
1.栽培方式和工艺
香菇有段木栽培、人造菇木栽培和地栽三大基本方式,随着代料栽培技术的不断完善和人们保护森林意识的增强,近几年段木栽培已经很少,我国香菇主要来自代料栽培,其基本工艺为配料一分袋一灭菌一接种一发菌一出菇。
2.栽培委节
主要有春栽和秋栽两大季节,有早春播种春末夏出,春播夏出,春播秋冬出,秋播冬春出这样几大生产游察运作方式。
3.品种类型
香菇品种繁多,可按需要划分品种类型,可按栽培基质划分、按出菇早晚划分、按销售型式划分、按大小划分、按出菇温度划分等。
①按栽培法划分。香菇可段木栽培,可代料栽培,代料又分为若干类型,为木屑、蔗渣、玉米芯、稻草等。因此,可划分为段木种、木屑种(代料种)草料种、菌草种、段木代料两用种等五大类型。
②按出菇早晚划分。按此划分可分为早生种(接种后70―80天出菇)、迟生种(接种后120天以上出菇)。③按适宜的产品型式。这主要分为干销种和鲜销种,干销种相对菇质紧密,含水量低,出干率高,适于干制;鲜销种则菇质较疏松,含水量较高。
④按大小划分。可分为大叶种、中大叶种、小叶种三大类。前者菌盖多在5-15厘米,后者4-6厘米,居二者大小之中的为中大叶种。
⑤按出菇温度划分。可分为低温种、中温种、高温种、广温种4类。
低温种:出菇的中心温度大致为5-15℃。
中温种:出菇的中心温度大致为10-20℃
高温种:出菇的中心温度大致为15-25℃。
广温种:出菇温度范围较广,在5-28℃,但以10-20℃出菇最高,品质最好。栽培者要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选择适当品种。
三、代料栽培的主要品种
近年我国代料栽培香菇已占总产量的90%以上,段木栽培已是一种限制生产的栽培方式,因此,本文不再对段木种和栽培技术进行介绍,而只介绍代料栽培的品种。为了便于栽培者了解品种及其合理使用,本文以栽培季节介绍品种。
1.春栽迟生品种
目前,代料香菇应用的主要有241―4、庆元9015(花菇939)、花菇135三个菌株。
(1)名称、来源和基本性状
①241―4241―4香菇菌株是我国第一个大量应用于代料栽培香菇的春栽迟生型品种,从1988年始至今累计应用量约25亿袋以上。该品种由浙江省庆元县食用菌研究所吴克甸主持选育成功。是浙江省法定推广品种。241―4菌株系从段直木241菌株的子实体分离获得的自然变异新菌株。其子实体大叶型,朵型园整,肉厚,菌盖真径6―10厘米,肉厚1.8―2.2厘米,柄短而细,品质优,国外称为“仿生菇”,属中温偏低型,出菇温度范围6-20℃,以12―16℃为最适,接种到出菇(菌龄)180天,适宜的接种期为2―5月,出菇期10-翌年4月。该菌株抗逆性强,适应性广,在全国香菇产地均有应用。出菇期以低棚保湿、脱袋出菇的方式为主,在一定的温差范围内利用干湿刺激催蕾效果最佳。是代料香菇感观和品质最优的品种,也是香菇出口量最大的品种。
(2)庆元9015(花菇939)该品种由浙江省庆元县食用菌研究所吴庆甸主持选育成功,并通过认定。是浙江省法定推广的三个香菇品种之一,属自然变异新菌株,是目前栽培花菇的当家品种。全国应用9015(花菇939)量占代料花菇总面积75%左右,其朵形圆整,盖大肉厚,产量高,菌盖直径4―14厘米,柄长3.5―5.5厘米,不易开膜,易形成花菇:属中温型,出菇温度为8-22℃,以14―18℃最适,菌龄90天左右。该菌株最大优点是接种期间可在3―8月之间接种。不同接种期菇木镇举的香菇产量一致,但5―7月接种的菇木香菇的朵形最均匀。该菌株抗逆性强,是所有代料香菇的菌株中耐高温能力最优的品种,出菇期9月―翌年5月。该菌株是花菇栽培的优良品种,也是采用低棚保湿、脱袋出菇方式的高产优质品种。
③135该品种系段木栽培香菇的品种,经代料栽培驯化成为栽培花菇的品种之一。
其菌盖大,肉厚,菇柄短,菇质优,菌盖直径5―13厘米,柄长3―4厘米,易形成花菇;属中低温型,出菇温度范围6―18、,以9-13℃为最适;菌龄200天以上,接种期2―4月,出菇期为10-翌年3月。该品种抗逆性较差,在菌丝生长发育阶段御磨碧遇夏季高温会影响菇木质量,轻则局部霉烂,重则病虫滋生。接种的菇木培养环境光线要弱,以免菌膜色太深,菌膜太厚不易出菇。
(2)栽培关键技术
①科学安排栽培接种期,春栽秋生型品种从接种到出菇有一个较长的菌丝生长发育过程,接种期过早培养料的营养消耗多会影响香菇后期产量,接种期太迟香菇菌丝营养积累少,
香菇的种植与栽培技术
新型的香菇种植方式可选择袋料种植,此法1年可多次出菇,可实现规模化生产。首先准备多菌灵、石膏、过磷酸钙、糖、麦麸、木屑等原料,用石灰石浸泡木屑12个小时,谈败按照比例加水搅拌后堆积,待培养料充分腐熟后进行消毒,然后将培养料用袋子装好,放入温度为25℃的培养室,培养香菇菌丝,之后上架进行催菇即可。
一、新型的香菇种植技术优势
1、传统的香菇种植方法比较简单,种植户经常会将香菇菌种,点放至板栗或者其它树木的枝干上,然后覆盖薄膜,使香菇自然发酵。
2、这种方法操作比较简单,也不用耗费太多人工,但是会导致出菇量少、菌种易被感染,而且会耗费大量木材。
3、现在新型的香菇种植技术多为袋料种植,其优点是:栽植环境安全、不易污染、栽培原料环保易取、1年可多次出菇、可实现规模化生产闭侍雀。
二、新型的香菇种植技术
1、准备原料
35克多菌灵、1斤石膏、1斤过磷酸钙、2斤糖、20斤麦麸、76斤木屑。
2、制作栽培基质
(1)用0.2%-0.3%高锰酸钾溶液浸泡12个小时,或者用2%石灰石浸泡木屑12个小时。
(2)根据以上配方将培养原料混合均匀,然后按照1:1.3的比例,兑水搅拌后进行堆积,堆宽为1.2-2米,高为1米-5米,形状为梯字形,长度要根据原料的多少和场地进行选择,堆积大约26天左右,期间要将原料翻堆4-5次。
(3)在放入菇房前,将充分腐熟的培养料进行第1次消毒,放入菇房后,进行第2次消毒,这样可以减少菇房、床架、培养料内,杂菌与害虫的发生率。
(4)将消毒好的培养料用袋子装好,可采用筒状透明薄膜袋装培养料,袋口要保留直径为3cm的圆口,然后塞好棉花塞,方便后期接种香菇菌种。
(5)将装好的培养料用蒸锅再次进行消毒,等轿早待温度冷却至35℃左右时,便可移入接种室接入香菇菌种,期间要避免将接种口靠近酒精灯。
(6)将接种好的培养料,放入温度为25℃的培养室,相对湿度要保持在60%-65%,然后培养香菇菌丝,当培养料袋子表面颜色转为黄色,就表示袋内培养料菌丝,有40%左右转变成了褐色,这时就可进行脱袋,之后上架进行催菇。
(7)在催菇过程中,可采取揭膜等方式加大昼夜温差,这样有利于香菇子实体的形成。
(8)当香菇子实体为70%-80%时,便可进行采摘,采摘时要避免损伤周围菌块和小菇。
如何种植香菇,香菇种植管理技术六要点
香菇栽培始源于中国,至今已有800年以上的历史。现在,中国香菇总产首次超过日本,一跃成为世界香菇生产第一大国。下面我们了解一下香菇种植管理技术六要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1、喷水管理要看天,防霉菌
香菇生长期的喷水,要在连晴天气菌筒表皮稍干时进行,防止湿度过高,造成霉菌烂筒。
上午采完菇后,用喷雾器往菌筒表面喷水,喷后菌筒晾30分钟覆盖薄膜。阴雨天不喷,菌筒湿润不喷,采前不喷。
2、菇床盖膜要灵活,防缺氧
春季湿度偏大,每天要结合采菇揭膜通风,防缺氧,采后盖膜。气温高于20℃,盖膜两头要揭开通风,闷热天或雨天,盖膜四周全揭开,使空气流畅。
菌筒浸水重回菇床时,遇到气温低或寒流袭击时,薄膜要罩严3天保温使菌丝复壮;气温高于25℃,每天揭膜通风2~3次,促其生长。
3、干湿交替要适度,防失控
出菇期干基卜雀湿交替要适度,防失控。每采完一潮菇后,要揭膜通风8~10小时,让搏早菌筒表面稍干,晴天再喷水,弊明白天盖严薄膜,使菌丝复壮,晚上12时之后揭膜通风1小时,让低温刺激,促使菇蕾发生,连续3~4天即可。
4、菌筒清理要适时,防污染
杂菌常在菇蒂部位腐烂的菌筒上霉变,每采完一批菇后,要进行清理,防污染。可用小刀把菌筒上长有霉菌的部位剔除,并在菇床上排好,让其通风,稍干后盖膜控温保湿,促进菌丝、健康长菇。
5、菌筒补液要适量,防过湿
经多次长菇后,菌筒养分、水分大量消耗,因此菌筒浸水补肥是香菇栽培管理中的一个关键环节,但要适量防过湿造成霉筒烂菇。
为使菌丝尽快恢复营养生长,加速分解和积累养分,奠定继续长菇的基础,就必须及时浸水补肥。每浸一次水就长出一潮菇,同时通过浸水可拉大干湿差,提高长菇量。
6、采菇加工要适期,防开伞
香菇采收太早,将会影响产量;采收太迟又易开伞,重量减轻,降低商品价值。一般在八成熟,即菌膜已破,菌盖尚未完全展开,还有少许内卷,形成铜锣边时采收,当天采菇当天加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