橘子高产种植技术视频 橘子高产种植技术与管理
时间:2023-09-23 04:08:18 作者:翊往情深 橘子怎么种植,橘子的种植技术(图)
俗话说“南橘北枳”,橘子是一种南方水果,在南方很是常见,但是在南方,只有在温室的环境下才能够少量的种植。但是随着科技的发展,橘子却以另一种形式走进了千家万户,那就是“盆栽”,把橘子作为盆栽种植,不仅仅能够观叶赏花,还能享受足不出户,便可采果子,吃美食!养得好的话,移植栽下,来年吃不完。
作为水果来说,橘子汁水充足,皮早味道酸甜可口,堪称是百吃不腻!且果肉、果皮、橘籽通通都能够利用,堪称浑身都是宝!在南方,橘子是许多农家人的最爱,门前栽树种橘子,季节到了就能吃。城市人见到必买,还嫌不够吃!但如果您想要尝试自己种植橘子,不管您是规模种植还是盆栽种植,都值得一看。
橘子的生长需求:
在野外,橘子果树从生长发育到开花结果,对于温度、光照、水分、土壤和环境都有着一定的要求,在这当中,对此影响最大的就是温度,一般而言,橘子果树的生长要求温度在12.5℃-37℃,如果温度达不到,就会导致橘子果树的果实变得酸涩,又小又难吃,这也是“南橘北枳”词语的由来。
种植基础:
第一、光照
虽然橘子树是耐阴性比较强的树种,但如果想要收获甘甜可口的橘子,就需要充足的日照,一般而言,年日照在1200-2200小时的地区,即可正常种植橘子树。
第二、湿度
湿度同样是影响橘子的重要因素,一般而言,在年降雨量在1000毫升的热带、亚热带地区,都适合橘子的种植。
第三、土壤
对于土壤,橘子树要求是土壤要深厚,以60cm为准,地势的坡度要低于25度角,规划园土的适合,应当建设必要的道路、排灌、蓄水和其他附属的设施,最好是尽可能的做到集中成片,在交通和水源条件比较好的地方建设果园。
正式种植:
种植种植的话,容易感染病害和其他的问题,且需要等待4年到15年的时间,才会迎来第一次的开花结果,故而在种植橘子的时候,我们最好是选择购买树苗进行种植。首先,将树苗的根系适当的修剪之后,放入定植穴中央,舒展根系,扶正树苗,再边填土,边轻轻的向上提苗。栽种好后,踏实土壤,使得根系和土壤密切连接后,浇足定根水,在树苗周围做1m的燃伏雀树盘,可以用糠壳覆盖。
种植橘子的时间一般是在每年的2-3月份,或是9-11月份的时候厅散。栽植的时候采用株距3米x行距4米的密度进行栽培。定植穴挖的时候,可以拉线定距,穴深、宽各80cm,再压绿肥50cm深,回填土40cm高栽植。
修剪技术:幼苗期修剪的时候,轻剪为主,选中央部分的延长枝和各主枝、副主枝进行修剪;初期结果的时候则是短截各级的骨干延长枝,抹除夏枝,促进健壮秋枝的生长;盛果期的时候则是采取及时回缩结果枝组,对于落花结果的枝条、病枝、弱枝、挡光枝、衰退枝进行修剪。
施肥技术:施肥以土壤施肥为主,配合叶面施肥为辅。树苗时期,采取薄肥勤施的形式,以氮肥为主,配合使用磷肥、钾肥,春夏秋时期梢抽枝的时候施肥5-6次。成年的果树则是要做好这四个阶段的施肥工作:第一,萌芽肥;第二,保果肥;第三,壮果肥;第四,采果肥。
灌溉技术:灌溉以土壤干旱的时候,及时浇水,积水的时候及时排水为主。盆栽种植,春夏秋每天浇水一次,夏季天气炎热的时候,可以补水一次,冬季的时候天气寒冷,则是三四天浇水一次。
高产橘子需要掌握的种植技巧有哪些?
橘子是一种芸香科柑橘属的一种水果,其皮薄和腔败而红,味辛而苦;柑大于橘,皮紧纹细不易剥,多汁甘香;橘的果形扁圆,红或黄色,皮薄而光滑易剥,味微甘酸。
果实含有蛋白质、维生素等丰富的营养物质,那么要高产橘子需要掌握的种植技巧有哪些呢?接下来一起去看看吧!
1、选择适合土壤。
土壤是橘子树生长的必备条件,只有适合的土壤,橘子树才能顺利的结果。
果园的位置最好选择在背风向的坡地,这样排水工程比较好,不容易形成雨水大,积水的情况圆运;因为橘子树属于根茎比较深的树木,土层较浅会影响根系的发展,如果不慎露在土的外面,还很容易引起土壤干旱,所以要有深厚并且肥沃的土层,这样才能供给树木的生长,当然施肥也是一个很好的方法,里面还可以适当的添加一些菌肥,效果更好,发达的根系就可以从土壤中吸取营养;橘子树木对于透气性有一定的要求,如果根部通气不顺,不仅会影响橘子的发育,还会容易出现根部腐烂的情况,因此土壤也要疏松些,沙壤土是比较适合的;土壤的酸碱性也会对橘子树有影响,稍微偏酸性的土壤最好,通常在5.5到8.5的酸碱范围内,但如果要求更加严格,在5.5到7.0之间是最好的,当然如果种植的土地达唤颤不到要求,可以进行人工的干预加以改良。
2、适宜的温度、光照和湿度。
橘子树能否健康生长,适宜的温度和光照是必不可少的,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树木在13到35度的范围内适合,到了花芽分化的关键时期,一天内的温差最好在10度以内,相差温度太大,都会有很大不同的效果,而土壤和空气的温度最好保持一致,或者差距不大,较低的温度容易冻坏。
因为橘子树喜欢温暖些的气候,不能忍受寒冷的环境,但超过35度以上,也会有不利的影响。
橘子树特别喜欢充足的阳光,根据树木的习性,每棵树一天内最好照晒三四个小时的阳光,这样树木和果实才能健康的生长。
如果阳光照射不足,即使结出的果子数量不少,但质量会非常的差强人意,口感变化很大,酸度升高,甜度下降,影响后期果实的销售。
在果实的生长过程中,需要有足够的水分补给,有时因为雨水不及时,就要进行人工浇水,保持土壤的湿润度,虽然橘子树喜欢水分,但是不能一次浇太多水,稍微干燥再浇,雨水量太大时也要注意排水,因为长时间的积水,会造成橘子树的根茎开始腐烂。
在天气炎热,空气干燥的季节,不仅需要土中浇水,还要注意要往空气中喷些水,保持空气的湿度。
3、施肥管理。
为了满足橘子树的各种营养,一般使用有机肥,如果有条件,可以对果园的土壤进行分析,合理的搭配施肥的成分。
施肥的方式以土地为主,根据实际的情况可以给果树的树叶进行施肥。
5月开花时,加些氮肥,可以补充开花所需的营养,并保证结果。
到了7、8月份,橘子慢慢长大,树木会和果实争夺营养,为了橘子的成熟,在施氮肥的同时加些磷钾肥,提高橘子的质量。
在橘子成熟后采摘果实前后,可以进行深耕改土,施些有机肥,可以帮助果树恢复继续生长,为来年打下基础。
4、合理进行修剪。
根据一年季节的不同,对树木修剪的方式也不一样,在冬季,为了来年树木的发芽生长,这时候主要进行结果枝组,培养结果的树枝等,一般是疏枝、截枝、除枝等。
春天树木发芽开花,需要除去一些没有用处的枝条。
到了夏天,橘子生长茂盛,可以疏松一下结果枝,或者是改建一下结果枝。
综上所述,如果农民朋友想种植出高产的橘子,就要掌握好科学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方法,并做好橘子生长环境的维护,希望本文可以帮助到大家。
关于橘子种植的内容就讲到这里,欢迎阅读青瓜网其他农业内容。
推荐阅读:洋葱价格多少钱一斤?洋葱的种植技巧有哪些?
橘子树的种植条件,种植时间,种植技术
橘子是芸香科柑桔属的一种水果,营养价值非常高,具有润肺、止咳、化痰、健脾、顺气、止渴的功能,而且吃橘子的人患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痛风的比率比较低。
那么,你知道橘子树的种植条件是什么吗?种植时间及种植技术有哪些呢?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橘子树的种植条件1、温度:橘子果生长发育要求12.5~37℃的温度,秋季花芽分化要求昼夜温度分别为20℃左右和10℃左右,根系生长的土温与地上部大致相同。
高温也不利于柑橘的生长发育,气温、土温高于37℃时果实和根系停止生长。
2、光照:橘子是耐阴性较滚悔强的树种,但要优质丰产仍需好的日照。
一般年日照时数1200~2200小时的地区均能正常生长。
如日照好、热量丰富的华南与日照少的重庆柑橘产区相比,果实糖含量高、酸含量低,糖酸比高。
3、湿度:橘子在年降雨量1000毫米左右的热带、亚热带区域都适宜种植,土壤的相对含水量以60~80%为适宜,低于60%则需灌水,雨水过多造成土壤积水或地下水位高,在排水不良的柑橘果园会使根系死亡。
4、土壤:橘子对土壤的适应范围较广,紫色土、红黄壤、沙滩和海涂,ph值4.5~8均可生长,以ph值5.5~6.5为最适宜。
根系生长要求较高的含氧量,以土壤质地疏松,结构良好,有机质含量2~3%,排水良好的土壤最适宜。
橘子树的种植时间橘子树通常在每年的早春阴雨时节种植,一般在9-11月或者2-3月移栽,该植株喜温暖湿润的气候,比较耐得住寒,通常会采用苗木移栽的方式种植,种植好后要注意管理好肥水管理,土壤施肥。
配合叶面施肥,干旱时及时给水,水多时及时排水。
橘子树的种植技术1、苗木栽植:橘子苗栽植时将苗木的根系适度修剪后放入定植穴中央,舒展根系,扶正,边填土边轻轻向上提苗、踏实。
浇足定根水,在树苗周围做1米的树盘,用糠壳覆盖。
橘子苗栽植后应大掘正搞好深翻扩穴、熟化土壤,禁止在园内种植玉米、小麦等高杆植物,搞好果园合理间作和中耕除草等工作。
2、肥水管理:橘子树应充分满足血橙对各种营养元素的需要,提倡多施有机肥、合理施用无机肥和配方肥料,并根据叶片分析结果、果园土壤分析结果、血橙物候期等指导施肥。
以土壤施肥为主,配合叶面施肥。
采用环状沟施、条沟施、穴施和土面撒肥等方法。
土壤干旱时灌水,积水时排水。
3、合理施肥:橘子树要勤施薄施,以氮肥为主,配合施用磷、钾肥,春、夏、秋梢抽发期施肥5~6次。
成年树施好四次肥即萌芽肥、保果肥、壮果肥、采果肥,萌芽肥2~3斤化肥、一担粪散裤水,保果肥1~2斤磷钾肥、1斤化肥,壮果肥1~2斤化肥、2斤磷钾肥,采果肥株施50~100斤有机肥、2斤化肥。
4、修剪技术:幼树期选定类中央的延长枝和各主枝、副主枝延长枝后,对其进行中度甚至重度短截,并以短截程度和剪口芽方向调节各主枝之间生长的平衡。
结果期继续选择短截处理各级骨干延长枝,抹除夏梢,促发健壮秋梢。
秋季对旺长树采用环割、断根、控水等促花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