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大白菜种植技术视频教程 秋大白菜种植技术视频讲解
时间:2023-09-23 09:09:26 作者:朴善英 如何种植大白菜种植方法和管理技术
大白菜生长环境要求
大白菜的原产地在我国的温带,它更喜欢凉爽干燥的生长气候。生长的时候,它需要充足的阳光,这样才能长得好。平时要合理浇水施肥。它的亩产量在5000-10000斤之间,产量比较高。
大白菜种植时间
大白菜一般分为春白菜、夏白菜、秋白菜,所以它们的种植时间一般也不一样。除了冬天都可以种植,只要当时的气候适宜,种植后要及时浇水施肥。
大白菜种植方法
大白菜南北方都可以种植,对土壤的要求不是很高,可以适应大部分生长环境。但最好种植在疏松肥沃、富含有机质的土壤中猜游,有利于其生长。种植前要整地,施底肥。带兆轿1.种植前应先备好大白菜,施足基肥。之后,种子可以播种,然后用土覆盖,最后浇水。2.大白菜产量比较大,所以对肥料的需求量比较大。施足基肥后,生长期要适当追肥。3.大白菜要想长得快,就需要用合适的土蠢肆壤,最好是排水良好的疏松肥沃的土壤,而且平时要知光。
大白菜栽培注意事项
种植大白菜,要注意。平时一定要合理浇水,尤其是捂心和放球的时候。如果水分管理不到位,会导致其品质下降,也会影响产量。养护期间要有充足的阳光,阳光不足也会影响生长发育。
白菜怎么种植方法视频
一、品种
大白菜是冬春的主要食用蔬菜,同时也是大白菜的主要茬次。
因此,种好秋季大白菜关系重大。
生产上影响大白菜高产的主要原因是生长季节灾害性天气多,病害(主要病毒病、霜霉病、软腐病)严重发生。
因此,生产上要围绕防治三大病害来提高大白菜的高产稳产。
大白菜品种很多,可分为直筒型、原头型和卵圆型三个基本生态类型。
但由于生长季节的原因,在选择上必须选用抗病、耐寒、高产且耐贮藏的中晚熟品种。
二、播种时间
一般情况下,在立秋前后3~5天播种为宜,高温年份可推迟到8月中旬。
抗病、生长期长的晚熟品种可以适当早播,生长期短的中熟品种可适当晚播几天。
三、播种前的准备工作
大白菜能连作,也不能与其它十字花科蔬菜轮作,这是预防病虫害的重要措施之一。
前茬作物收获后,要及时中耕松土,结合耕地,可亩施圈肥手高8000~10000公斤,氮磷钾复合肥75~100公斤,施于基肥,整平。
四、种植技术
1、播种。
播种分为直播和育苗移栽两种,一般依前茬作物的收获早晚而定。
前茬作物收获早,又能及时整地作畦的,可采用直播法。
否则,就采用育苗移栽的方法。
直播比育苗移栽毕烂尺晚5~6天播种。
种植大白菜一般采用高垄和平畦两种模式栽培。
高垄一般每垄栽一行,垄高12~15厘米;平畦每畦栽两行,畦宽依品种而定。
2、苗期管理。
指从幼芽出土到团棵期的管理。
这时应及时间苗,并在2~3片或4~5片真叶时,各间苗一次,并除去杂草、病苗和弱苗。
6片真叶(团棵)时定苗,并及时中耕,待外叶封垄就要停止中耕,以免伤根伤叶。
中耕宜浅不宜深。
直播的一般于5~6片真叶时定植。
3、移栽定植。
苗龄一般在15~20天,幼苗有5~6片真叶时,为移栽的最佳适期。
移栽最好在下午进行。
根据品种的特性确定适宜的密度。
栽后立即浇水。
以后每天早晚各浇一次水,连续3~4天,以利缓苗保活。
五、肥水管理
1、追肥。
大白菜产量高,需肥量大,在施足底肥的基础上,不要及时追肥。
追肥要根据不同的生长时期和苗情决定。
幼苗期一般不追肥。
若底肥不足,第一次可在3~4片真叶期,每亩施沃叶复合肥10公斤,撒施于幼苗两侧,并立即浇水,称“提苗肥”;第二次在定苗或育苗移栽后,每亩施复合肥15~20公斤,于垄两侧开沟施入,称“发棵肥”;第三次在莲座期,每亩施复合肥25~30公斤,将肥料施入沟内或穴内,再稍加培土扶垄,然后浇水,称“大追肥”;第四次在结球中期,每亩施复合肥15~20公斤,可随水冲施,称“灌心肥”。
2、浇水。
大白菜从团棵到莲座期,气温日渐下降,天气温和,此间可适当浇水,莲座末期可适当控水数天,到第三次追肥后再浇水。
大白菜进入结球期后,需水分最多,因此,刚结束蹲苗就要浇一次透水。
然后隔2~3天再接着浇第二次水。
这一次很重要,这时如土壤干裂,会使侧根断裂,细根枯死,影响结球。
以后,一般5~6天浇一次水,使土壤历禅保持湿润。
秋白菜种植技术?
秋白菜是我国北方地区栽培面积最大、产量最高、品质最好的当家蔬菜之一,是农民秋季增收的重要来源,下面是我精心为你整理的,一起来看看。
一、土地选择
秋白菜的根系,主要分布在浅土层中,要求土层深厚,保水保肥能力强的土壤,最适宜秋白菜生长。
二、良种的选择
选用适合本土地种植、病虫害少、品质好、嫩绿、产量高的抗病、高产、耐贮藏的品种。在播种前,进行风选,使种子纯度和净度达到95%以上。
三、播种
种好白菜要做好适量播种。白菜易发芽,无论是种深些、浅些,还是土干些、溼些,关系都不太大。但由于种子太小,单棵白菜的力量是有限的,所以播种时种子的量一定要足,种子多了,苗宜出齐,三四天工夫,小苗就齐刷刷地长出来了。播后要经常进行田间检查,确保穴穴全株,苗全苗壮。
四、播期
品种不同,播期不同,早熟品种的适宜播期为7月下旬,晚熟品种的适宜播期为7月15~20日期间。
五、田间管理
1.及早间苗、定苗。共进行3次,当幼苗长成十字形时进行第1次间苗,5片叶时第2次间苗,6-7片叶时定苗。间苗与定苗原则是:去小留大,去歪留正、去杂留纯、去劣留优、去弱留强。若发现缺苗,要及时补栽。
2.科学灌水。在秋白菜的整个生育期灌4次水,历谨扒每次间苗和定苗后,要浇一次水,可预防病毒病;发棵后要浇一次大水,有利于根系发育;第3次莲座水,以见干见溼为主,以防根腐病,有利蹲苗,防止徒长;第4次包心水,在包心前灌1次透水。收获前7~10天停止灌水。
3.科学施肥。在大白菜莲座期,要及时进行追肥,每公顷追尿素225kg;每隔7~10天喷洒一次0.5%浓度的磷酸二氢钾,共喷2-3次。
4.科学防治病虫害。秋白菜要想丰收,晌李治虫很关键。要及时检查病虫害情况,重点防治蚜虫、菜青肢昌虫。可用杀虫菌Bt乳液8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3600倍液喷洒,防治大白菜霜霉病和软腐病。
六、适时收获
根据市场销售供应情况进行适时采收。首先,合理安排种植,做到分期排开上市,获得好的收入。其次,合理调整种植品种,以多样化满足市场不同需求。有配送直销条件或可以做到精品包装销售的,可以适量种植特色大白菜。其三,采用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保证大白菜产品优质营养。针对蔬菜生产中影响食品安全的化肥施用超标、农药残留问题,秋大白菜要做到合理用肥、合理用药,以优质求得高效。
秋白菜高产栽培技术
1、选择优种。早熟茬秋白菜应选择早熟性好、耐热性强、抗病能力强、丰产性突出的品种,如小杂系列品种,早心白等。
2、适时播种。早熟秋白菜的生育期一般在50~60天,上市期要赶在种植面积较大的中晚熟秋白菜之前为好。播种过早容易诱发病虫害,播种期过迟,会导致上市期推迟,失去早熟栽培的意义。
早熟秋白菜适宜播期为7月下旬~8月上旬,立秋前10天左右为宜,上市期要赶在国庆节之前。
3、平衡施肥。早熟秋白菜是一种高产型的蔬菜品种,一般亩产4000公斤左右,对肥料的需求量较大。施肥的原则是重视底肥,适当追肥。在播种前,结合翻地施入优质农家肥5000公斤,高氮低磷中钾型三元复合肥40公斤。前茬最好是未种植过十字花科类蔬菜的地块,如地块多年种植蔬菜,要每亩施入生物菌肥2~3公斤,可以改善土壤状况,增强白菜抵抗病虫害的能力。
4、田间管理。早熟秋白菜的生育前中期在高温高溼多雨季节,白菜的根系较浅,不耐旱也不耐涝,如出现严重的干旱和涝灾天气就会引发病虫害的大发生,严重影响产量。在生产上,可积极改进传统的种植方法,如采用高埂栽培技术,做到遇旱能保墒,遇涝能排水。早熟秋白菜宜采用点播的方式种植,每穴放种3~4粒,间苗两次。定苗后严格控制水分,蹲苗10天左右,进入莲座期后重点加强肥水管理,莲座初期结合浇水追施尿素或氮钾肥 20公斤,在进入结球盛期追施尿素20公斤。在结球期做到土壤见干见溼,保证充足的水分供应,提高产量。
5、防病治虫。早熟秋白菜的生育期处于高温高溼条件下,病虫害发生程度较高,如蚜虫、烟青虫、菜青虫、软腐病是常见病虫害。对于蚜虫可选用吡虫啉1000倍液喷雾,烟青虫、菜青虫等害虫选用高效氯氰菊酯1500倍液喷雾。大白菜软腐病在高溼环境下发生极为普遍,在发病初期可选用农用链霉素喷淋防治,严重的要连根拔除带出田外深埋处理,并在病穴周围撒施生石灰预防病菌传播。
6、适时采收。早熟秋白菜的生育期较短,一般在50~60天左右,当叶球长到紧凑瓷实,外叶片黄化,单株重量 2公斤 左右时,就可砍收。砍收时用***或菜刀从白菜根基部砍下,去掉外边的老叶、病叶和黄叶,在叶球外部保留两三片叶片,预防机械损伤,以保护叶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