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鸡的养殖技术视频 山鸡的养殖技术与管理
时间:2023-09-23 11:53:55 作者:乌鸦嘴妙女郎 山鸡养殖技术,怎样养殖野鸡,山鸡养殖赚钱前景
山鸡养殖:养殖技术
山鸡的繁基猜殖特性
在山鸡的养殖中,山鸡的繁殖是很重要的,要搞好山鸡的繁殖技术,就必须了解山鸡的繁殖特点,以下是山鸡的繁殖特点,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
一、性成熟的标志
山鸡性成熟的标志为公山鸡第一次成功地交尾、母山鸡产第一做坦枚卵。
山鸡在野生状态下,一般在出壳后10一11个月才能达到性成熟,雄山鸡比母山鸡要早1个月左右达到性成熟。在自然光照和自然气候条件下,6月份孵出的山鸡在次年4月份即可交尾和产卵.野生状态下,山鸡配偶多为一雄二雌,也有一雄一雌的,共同生活在一个占区内。山鸡在人工驯养条件下,一般可以提早达到性成熟。如美国七彩山鸡4一5个月龄即达到性成熟。美国七彩山鸡引人我国各地人工饲养后,其性成熟时期,随着纬度而变化,南方与北方约相差1个月。
二、繁殖期
在野生状态下,山鸡繁殖期在每年3一7月间,南方与北方相差约1个月。在人工饲养条件下,由于营养、温度、光照等条件的改善,每年山鸡开始交配、产卵的时间提前,而停止产蛋的日期推后,繁殖期延长。繁殖期,山鸡筑巢多选择由柞、棒、杨、桦及苕条等组成的树丛中随地营巢,以干草、杂叶等铺在地面凹处。巢附近多半都有草藤覆盖。
三、公山鸡争偶
繁殖期公山鸡具有强烈的争偶现象,在几只公山鸡的相互啄斗中,获胜者通常称为”王子鸡”。一旦确定了”王子鸡”,短期内便不会再有争斗现象发生。但间隔一段时间后有的鸡群仍有”争王”现象发生,直至重新产生”王子鸡”。
四、交配
野生状态下,山鸡在交配繁殖期,常一公配多母(1:2一4),组成“婚配群”,相对稳定地生活在一起,并交配、产卵、孵卵。只有极个别的为一公配一母。
饲养条件下,山鸡在交配繁殖期的公母配偶比例,是影响种蛋受精率高低的重要因素之一。野生山鸡自每年3一4月开始交配、繁殖,以5一6月份交配次数最多,至6一7月份停止交配、繁殖。人工饲养的美国七彩山鸡,每年3月份开始交配,一般在4月中旬约有50%的成年母山鸡接受交配,5一7月交配较为频繁、次数较多,8月初后,交配逐渐减少,至9月停止。一天之中,山鸡交配比较活跃的时间是每天清晨和傍晚。
公山鸡求偶的姿势多种多样,比如公山鸡围绕母山鸡快速走动,并回头观察母山鸡的反应;或者公山鸡在母山鸡附近将食物或沙粒反复啄来啄去,啄起又放下去,并发出”咕噜噜”、”咕噜噜”的呼唤声,以诱引母山鸡向自己靠拢;或将头扬起,内侧翅膀下垂,一只脚向后轻踢,逐渐向母山鸡挨近。
山鸡的交尾约在10秒钟内完成。交配时,公山鸡颈部羽毛蓬松,首先抬头挺胸,尾羽竖立,迅速追赶母山鸡,从侧面靠近母山鸡,并将内侧翅膀下垂,外侧翅膀不住地扇动,围着母山鸡转圈。如果母山鸡站立不动或蹲伏,则公山鸡跳到母山鸡背上,叼住母山鸡头顶的羽毛,尾上举,尾羽偏向一侧,公山鸡尾部下降,雌山鸡身体伏卧,尾羽张开,待公母山鸡泄殖腔口吻合即行交配,瞬间公山鸡射精,完成交配。完成交配后,母山鸡抖动羽毛,公山鸡走开。
五、产卵
野生的山鸡,母山鸡每年产卵2窝,个别的产3窝卵,每窝产蛋6~14枚。蛋为浅橄榄黄色,呈椭圆形,蛋重24~28克,长径为40.7~43毫米,短径为32.7~34.8毫米。
山鸡在人工饲养条件下,4月底开始产蛋,5、6、7月份是产蛋旺期,占年产蛋量的80%~85%,8月初以后产蛋量逐渐下降,9月份产蛋基本结束。一般母山鸡年产蛋数量在20~25枚。美国七彩山鸡,用灯光控制的方法饲养,每年有2个产蛋期,每期产蛋30~40枚,一只母山鸡全年可产蛋70~80枚,甚至高达100枚以上。
山鸡的饲养技术与管理
山鸡,又名雉鸡、山鸡,极为漂亮,是凤凰的原型,最纯锋桐大特点就是:好看、好吃。山鸡不仅是世界公认的山珍野味,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被誉为“野味之王”、“动物人参”。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野味食品已成为餐桌、宴席上不可缺少的美味佳肴。但是,野生山鸡受国家法律保护,严禁猎杀和非法经营,加之自然界存量极少,因此人工养殖山鸡商机无限。
山鸡的饲养管理要点
山鸡在饲养过程要注意管理,有什么好的饲养管理方法呢?下面我为大家介绍一下山鸡的饲养管理要点,希望对你有帮助。
山鸡的饲养管理
一、养殖方式
山鸡可散养也可笼养,散养必须用网围住防止飞逃,笼养可立体养殖,能充分利用养殖面积,每平方米可养4~6只,这样可以使不愿交配的母鸡逃避公鸡的追逐,提高种蛋受精率。
二、公母比例
产蛋期公母比例应为1:3~4,以1公3母的比例能充分发挥每只公鸡的交配能力和母鸡的产蛋率。也不存在公鸡因争夺配偶而相互殴斗、负伤,其种蛋受精率也会大大提高,种蛋的破损率也会相应的减少。山鸡6个月左右性成熟,公山鸡表现活泼好动追赶母鸡。母鸡成熟后则主动靠近公鸡,自愿接受交配。
三、光照控制
开产前公山鸡要提前3周光照,母山鸡要提前两周光照,光照强度为每平方米3~4瓦的灯泡,距地面1.8~2米为宜。光照每天16小时,灯距要适当,保证照明均匀,光线要稳定,否则会使山鸡烦躁不安影响产蛋。
四、饲料供给
产蛋期的饲料营养成分应全面。此期间的饲料配方为:玉米55%、小麦粉20%、豆饼12%、鱼粉8%、骨粉2%、贝壳粉2.1%、食盐0.4%、复合维生素0.5%,粉碎后混合均匀,每天定时饲喂,并保持有充足清洁的饮水。
饲养员工作每天必须按规律进行,强调时袜磨塌间要准确,绝对不能让外人进入产蛋种鸡场,必须保持鸡场清洁,做到空气新鲜,产蛋期间要注意不要乱用药物,以免造成产蛋量下降。
山鸡养殖的几个关键
1.熟悉山鸡的生活习性。山鸡适应性和抗病力强,耐高温,抗严寒,所以人工饲养不受地域的限制;山鸡群集性强,组成相对稳定的“婚配群”,活动在自己的领土上,适合人工大群饲养;山鸡食量小,食性杂,喜欢少吃多餐;山鸡属早成鸟,刚出壳的幼雏,待绒毛干后即可在雌性亲鸟的带领下,自己捕捉小昆虫等食物,大约10天后,便能采食嫩青草、树叶等
2.合理选址和布局。场址要求选择在地势平坦向阳、座北朝南、高燥而利于排水的地方。鸡舍要求保温性能好,便于通风、干燥、清洁和消毒,有利于防疫操作,育雏舍与育成舍要有一定的间隔。鸡舍要防止鼠、猫、蛇等的入侵,要搭建防飞网告圆以防鸡只飞逃。另外,要有栖架、沙池等设施
3.严把引种关。要重视种苗的选购,饲养户应到种源可靠、饲养管理水平高、孵化技术过硬的种山鸡场引种,并严格把关。山鸡品种很多,如中国环颈雉又叫美国七彩山鸡,特点是生产性能优良,繁殖力强,驯化程度高,野性小。左家雄鸡,肉质白嫩、肌纤维细、香味浓而持久,口感好。黑化雉鸡又名孔雀雉鸡。还有河北亚种雉鸡又称地产雉鸡等。根据实际情况决定选择的品种。不同品种的雉鸡都有其固有的一些特征,但优质种苗均应是:绒毛洁净有光泽,蛋黄吸收良好,腹部平坦,脐带部愈合良好、干燥,而且背腹部有绒毛覆盖。雏雉站立稳健有力,叫声洪亮,对光线和声音反应敏感,体形匀称。如果雏鸡是弱雏或病雏,加上途中运输受冷或受热、挤压的应激,就会造成大量死亡以及日后的大批生长发育不良
4.正确选用饲料。根据山鸡不同饲养阶段对饲料的营养要求,适时更换饲料配方,饲喂优质全价的配合饲料,特别注意含硫氨基酸及微量元素、维生素的补充,选用有经济实力和技术实力、重质量守信誉的大型饲料厂的饲料产品。为保持山鸡的野味,日粮中经常补充蚯蚓等鲜活游闹饲料及青草、蔬菜等青绿饲料。鲜活料的补充量以占口粮的5%--10%为宜,青绿饲料的补充量以占日粮的50%--20%为宜,应根据饲料的价格和来源灵活掌握
5.做好日常管理工作。山鸡是以植物饲料为主的杂食性特禽。对饲料选择性不强,一般饲料均喜欢吃,但特别爱吃颗粒料。刚出壳两周内的山鸡,需要补充动物性蛋白质,这是在自然生态环境下形成的特点,在人工进行饲料配合时应加以注意。要密切注意温度变化,适时调整舍内温度。适当增加光照,提高鸡只的采食量。一日三次饲喂,要定时定量。每天清扫一次鸡舍和周围环境。注意观察所排粪便的颜色和性状,及时了解鸡群健康状况,对死亡的鸡只要及时解剖,分析查找原因。要保持鸡舍的安静,杜绝粗暴驱赶和大声喧哗,严禁狗、猫等小动物窜入。饲养员及所穿衣服的颜色要相对固定,以免鸡只因人员和服装颜色改变而发生应激。
6.切实做好防疫和消毒工作。要做到定期对鸡舍、用具和环境的清洁消毒,定期更换消毒池内的消毒液,定期灭鼠、灭蚊、灭蝇。严格控制人员特别是鸡贩、蛋贩和车辆随意出入鸡舍。妥善处理鸡粪、病死鸡、污水和垃圾。实行“全进全出”制度,长期坚持使用带鸡消毒
7.及时了解和掌握市场行情。可通过多种途径了解山鸡的生产和销售行情,积极拓宽销售渠道,保证产品适时、及时销售,形成良性生产循环。
雏山鸡的开食和饮水
七彩山鸡适时开水、开食雏山鸡应在出壳24小时内开食,开食前应先饮水,饮水中最好加5%的葡萄糖或0.1%的高锰酸钾。开水后2小时开食,开食的饲料要求营养丰富、易于消化、适口性强而便于啄食的精料为宜,对不会饮水吃料的雏鸡应加强调教。
育雏前几天喂食应注意少量多次,防止雏山鸡暴食暴饮,造成消化不良,0~2周每天喂6次,3~4周每天喂5次,5周以后每天喂4次,随日龄的增加,采食量递增,到接近成年体重时,采食量趋于稳定。
山鸡怎样养
山鸡俗称野鸡,山鸡不仅具有艳丽的外表,其肉质鲜美、风味独特、营养丰富,是人们喜爱的肉食禽类品种。目前山鸡养殖规模小、养殖户少,因此市场上供不应求。现将山鸡养殖技术分享如下,以供广大养殖户参考。
养殖场地的选择
场地选择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如场地大小、地势条件、水源、阳光是否充足、防疫条件等。
1、场地大小。场地要足够大,保证山鸡有足够的活动空间。
2、场地宜在清爽、开阔、高朗地带,供水以及排水良好。场地内还要有遮阴措施,如各种树木等,保证山鸡有好的活动场所。最好选择深裂尺野山草地,没有传染病,空气好、地质好、水质好,杂草树木多,这样更有利于山鸡的散养。
3、有利于防疫。养鸡场地不宜选择在人烟稠密的居民住宅区或工厂集中地,宜选择在较偏远而车辆又能达到的地方。这样的地方不易受疫病传染,有利于防疫。
山鸡生活习性
1、山鸡的食性。山鸡的食物多种多样,植物的嫩叶、果实以及种子等都可以作为它的食物,如各种谷物杂粮等。一般情况下,山鸡也喜欢食一些小虫子,如各种昆虫等。
2、山鸡生理习性。山鸡一般靠爪子在陆地上行走,而不善于飞行。而且飞行距离很近,有时靠跳跃行进。
3、繁殖。养殖大约10个月左右的山鸡就困漏可以繁殖了,春末夏初是山鸡繁殖高峰期。每年可以产两窝蛋。
饲养管理技术
1、合理饲喂。采用鸡的专用饲料,另外可适当增加玉米、高粱等饲喂。此外还要保证山鸡有充足的饮水。在此基础上还需适当添加青草,绿叶饲料,这样可以为山鸡补充维生素,帮助山鸡更好进行消化。
2、控制鸡舍的温度和湿度。一般情况下育雏温度为25℃~35℃。到5周后就可以在常温下饲养了。
3、控制密度。养殖初期一般每平方米养10只左右,一段时间后可按山鸡的重量、大小以及性别进行分群饲养,使其密度逐步降至每平方肆喊米6只左右。同时,应设置足够的料槽以满足山鸡的采食。
4、在鸡舍内安放栖架,防啄癖。育肥鸡舍内外应放置栖架,供野鸡栖停使用,这样不仅可充分利用养殖空间,还有利于减少啄癖。
饲养时的注意事项
1、在鸡舍内放一些富含纤维素的青绿菜叶,这样不仅为鸡补充了维生素和纤维素,也可以避免鸡啄羽现象的出现。
2、提高饲料中食盐的添加量,也可以在饮水中添加食盐,并保证供水充足。
3、保持养殖场内安静整洁,尽可能使养殖环境与野生的自然环境一致,以减少外界因素的影响。
4、一般3~4月孵化的雏鸡饲养至6周龄时即可转群,夏季孵出的雏雉饲养至5周龄即可转群,并且转群之前要给与足够的光照。
5、禁用变质发霉饲料。育成前期的雉鸡对曲霉菌易感,发病率及死亡率较高,因此在饲养管理中应注意禁用发霉变质饲料,控制好舍内环境,维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经常对鸡舍进行消毒处理,并且每隔一段时间对山鸡进行一次疾病检查,保证山鸡健康正常地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