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海一号对虾 黄海3号虾苗
时间:2023-09-23 14:13:56 作者:启动仪式 对虾怎养殖
【无公害对虾养殖技术规范】
对虾农业部发布的NY/T5059—2001无公害食品对虾养殖技术规范规定了对虾苗种培育、养成和病害防治技术,适用于我国主要的养殖对虾。
一、苗种培育
1�培育用水:水源水质应符合GB11607的要求,培育水质应符合NY5052的要求。用水应经沉淀、过滤等处理后使用。
2�培育池:以水泥池为宜,面积10~50平方米,排灌、控温、增氧、控光设施齐备。春末夏初季节,还可在养虾池中采用网箱培育。
3�培育密度:仔虾培育密度以(10~20)×104尾/立方米为宜。
4�培育管理:①水质,视水质情况更换池水,使溶解氧保持在5毫克/升以上,御知桐保持冲气增氧,及时吸除残饵、污物。②投饲,所用饲料应符合NY5072的要求。饲料大小适口,以微颗粒配合饲料为宜,配合饲料日投喂率为5%~15%,生物饵料日投喂率为30%~70%,每日投喂4~8次。③病害防治,对培养用水进行过滤、消毒处理,药物使用应符合NY5071要求。
5�苗种出池:水泥池培育采取虹吸排水,然后开启排水孔排水,集苗出池。中国对虾苗种应符合GB/T15101�2的要求,其他对虾参照GB/T15101�2执行。苗种出池进行检疫,应是无特异性病原(SPF)的健康虾苗。
二、养成设施
1�选址:无污染的泥质或砂质荒滩、盐碱地及适于养殖的沿海地区均可。
2�水环境:海水水源应符合GB11607的要求,养成水质应符合NY5052的要求。养殖取水区潮流应通畅。
3�设施:①养成池。滩涂大面积养虾池,长方形,面积1~7公顷,池底平整,向排水口略倾斜,比降0�2%左右,做到池底积水可排干。养成池底不漏水,必要时加防渗漏材料。养成池相对两端设进、排水设施。高密度精养方式的养殖池分为泥砂质池塘和水泥池,面积0�1~1公顷,方形或圆形,池水深1�5~2�5米,池中央设排污孔。②养成池配套设施。在潮间带建虾池,需修建防浪主堤。主堤应有较强的抗风浪能力,一般情况下堤高应在当地历年最高潮位1米以上,堤顶宽度应在6米以上,迎海面坡度宜为1∶3~5,内坡度宜为1∶2~3。蓄水池应能完全排干,水容量为总养成水体的1/3以上。采用循环用水方式,养成池的水排出后,应先进入处理池,经过净化处理后,再进入蓄水池。不采用循环用镇坦水,养成后的废水,也应经处理池后,方可排放。在集中的对虾养成区,需要建设进、排水渠道,协调各养成场、养成池的进、排水,进水口与排水口尽量远离。排水渠的宽度应大于进水渠,排水渠底一定要低于各相应虾池排水闸底30厘米以上。对高密度精养和蓄水养殖的养虾方式,应配备增氧设备,土池可用增氧机,水泥池可用冲气泵和鼓风机。在滩涂蟹类比较多的地区,应在养成池堤围置30~40厘米高而光滑的塑料膜或薄板防蟹隔离墙。
三、准备工作
1�清污整池:收虾之后,应将养成池及蓄水池、沟渠等积水排净,封闸晒池,维修堤坝、闸门,并清除池底的污物杂物,特别要清除杂藻。沉积物较厚的地方,应翻耕曝晒或反复冲洗,促进有机物分解排出。不得直接将池中污泥搅起,直接冲入海中。
2�消毒除害:清污整池之后,应清除对虾的敌害生物、致病生物及携带病源的中间宿主。常用生石灰进行清池除害,将池水排至30~40厘米后,全池泼洒生石灰,用量为1000公斤/公顷左右。
3�纳水繁殖基础饵料:清污整池消毒结束1~2天后,可开始纳水,培养基础生物饵料。
4�肥料使用:肥料使用应遵循下列原则:①应平衡施肥,提倡使用优质有机肥。施用肥料结构中,有机肥所占比例不得低于50%;②应控制肥料使用总量,水中硝酸盐含量在40毫克/升以下;③不得使用未经国家或省级农业部门登记的化学或生物肥料,有机肥应经过充分发酵方可使用。
四、放苗要点
1�放苗环境:放苗时,池水深为60~80厘米,池水透明度达40厘米左右。大风、暴雨天不宜放苗。
2�苗种规格:南美白对虾苗0�7厘米以上,中国对虾苗1厘米以上,斑节猛埋对虾苗1�3~1�5厘米以上。
3�放苗密度:滩涂大面积养虾池,放苗密度以(6~10)×104尾/公顷为宜;高密度精养方式的养殖池,放苗密度以(25~50)×104尾/公顷为宜。
4�水温:放养中国对虾苗水温应达14℃以上,放养南美白对虾、斑节对虾苗水温应在22℃以上。
5�盐度:池水盐度应在1~32。虾苗培养池、中间培育池和养成池水盐度差应小于5,池水盐度相差大于5时,可通过驯化虾苗使之适应盐度的变化,通常24小时内逐渐过渡的盐度差小于10。
五、养成管理
1�水环境控制:①进水水质管理。放苗前,向养成池注入清洁或经消毒清野处理的养成用水。在放苗后,养成用水要经过蓄水池沉淀、净化处理。②水量及水交换。养成前期,每日添加水3~5厘米,直到水位达1米以上,保持水位。养成中后期,根据水质情况,如透明度过低(低于20厘米),或透明度较大(大于80厘米),有害的单细胞藻过量繁殖时,酌情换水,采取缓慢换水的方式,调节水质。
2�饲料管理:①饲料品质。配合饲料质量和安全卫生应符合SC2002和NY5072的规定。②饲料投喂量。常规配合饲料日投喂率为3%~5%,鲜杂鱼日投喂率为7%~10%。实际操作中应根据对虾尾数、平均体重、体长及日摄食率,计算出每日理论投饲量,再根据摄食情况、天气状况,确定当日投喂量。投饲后,继续观察对虾摄食情况,对投饲量进行调整。③配合饲料的投喂方法。放苗后的初期,通常日投喂4次,以后随着对虾增长,投饲料量加大,调整每日投喂次数,下午以后的投喂量约占全天投喂量的60%左右。养成初期,对虾活动范围小,应全池均匀投喂。随着对虾的生长,可选择对虾经常聚集处投喂。
3�测定:每日测量水温、溶解氧、pH值、透明度、池水盐度等水质要素。经常检测池内浮游生物种类及数量变化,有条件者可检测氨、氮等其他水质要素的变化。每5~10天测量一次对虾生长情况。可测量对虾体长,也可测量体重,每次测量尾数应大于50尾。定期估测池内对虾尾数,室外大型养虾池,可用旋网在池内多点打网取样测定。
六、病害防治
1�巡池:养虾人员应每日凌晨及傍晚各巡池一次,注意清除养虾池周围的蟹类、鼠类,注意发现病虾及死虾,检查病因、死因,及时捞出病虾、死虾进行处理。观察对虾活动及分布,观察对虾摄食及饲料利用情况。
2�切断病原:不得纳入其他死虾池及发病虾池排出的水,不得投喂带有病原的饵料。
3�病原生物检测:定期对虾池中的病原生物进行检测。
4�药物使用:药物使用应符合NY5071的要求,掌握以下原则:①使用的渔药应“三证”(渔药登记证、渔药生产批准证、执行标准号)齐全;②应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药物,建议使用生态制剂。不得使用含有有机磷等剧毒农药清池消毒。
七、养成收获
采取排水收虾的方法,也可使用定置的陷网或专用的电网捕捞。
参考:
"黄海1号”是啥虾?
“黄海1号”中国对虾:由基地内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滑做究所培育出的“黄海1号”中国对虾,是我国第一个通过人工选育成功的海水养殖动物新品种,其性状优势明显。在试养殖过程中对比日本对虾,南美对虾等养殖品种表现出明显的抗逆性强、成活率高,生长快等特点。近几年通过在我市金口、丰城、田横、王村等沿海乡镇进行养殖推广,该品种能达到亩产70kg以上,亩产值达到8400元,亩纯收入5208元,取得不错的经济效益。此外,该品种已推广到了烟台海阳、家虎等地,并得到渔民的普遍认可。“黄海1号”中国对虾苗种培育、规模化养殖的转化推广,推动了以“黄海1号”中国对虾为主的对虾养殖业的第二次创业,促进对虾养殖业健康发展,提高渔业经济效益。
对虾是我国特产之一。中国对虾是全世界20多种对虾中经济价值较高的一种,主要产于我国黄海和渤海,素以品质优良而深受国际市场的欢迎。20世纪80年代后期到90年代初期,我国对虾养殖业,包括人工培育对虾苗种的数量和养殖对虾的产量,连续多年居世界首位,其中中国对虾的养殖产量占到全国对虾养殖总产量的70%以上,是我国海水养殖中最有代表性的产业之一。
“但是,我国早期的对虾养殖业主要衡让兄依赖于资源和环境的原始开发,随着养殖规模的扩大,对虾养殖自身污染、病原变异等问题不断加剧。1993年暴发的白斑综合征病毒更是给我国的对虾养殖造成重创,经济损失高达上百亿元人民币。”《中国对虾‘黄海1号’新品种及其健康养殖技术体系》课题负责人、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所长王清印告诉记者,“导致这些问题的主要技术原因,就是缺乏经过人工定向选育或遗传改良的优良品种、苗种培育技术难以控制病原传播、养成技术难以控制疾病暴发等。”
“因此如何培育海水养殖新品种,进行水产动物的遗传育种研究就成为我国水产专家的一项重任。”王清印说。
为培育我国对虾新品种,从1997年开始,中国水产科学院黄海水产所的科技人员就在国家“973”计划、“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攻关)计划、农业科技跨越计划以及省、市等一系列科技计划的支持下,历经十多年的不懈努力,培育出了中国对虾“黄海1号”新品种,构建了中国对虾健康养殖技术体系,有力推动了我国对虾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2004年,中国对虾“黄海1号”作为我国第一个人工培育的海水养殖动物新品种通过了全国水产原种和良种咐袭审定委员会的审定。
虾主要产于我国哪些海域?
虾主要产于我国渤海和黄海两个海域,被人们视为“渤海与黄海”的骄傲。
对虾也叫明虾、中国对虾等,属于十足目游泳亚目对虾科。其肉质肥嫩鲜美,食之既无鱼腥味,又没有骨刺,老幼皆宜,备受市场青睐。而对虾养殖在我国也由来已久,目前无论是产地还是品种都逐渐发展壮大。下面我们就重点来了解一下对虾的产闷拆判地及品种概况。
对虾产地在哪?
对虾在我国的产地分布还是比较广泛的,主要分布于我国黄海、渤海及蚂改朝鲜西部沿海,像山东、河北、天津、辽宁、江苏、福建等地均有对虾的养殖分布。
对虾常见品种
1、斑节对虾
斑节对虾是我国三大养殖虾类之一,也是其中规格最大的虾类,一般体长22-32_,体重380-220g,是一种单价高、肉味美的名贵海产虾。这种虾另一个优点就是抗干露能力强,长时间出水也不会死,可以满足鲜活上市
2、日本对虾
日本对虾也叫竹节虾、花虾等,因为身上有一节一节的花纹而得名。这种虾并不是只有日本才产,相反,它分布极为广泛,在印度洋和太平洋沿岸都有发现。而日本对虾于斑节对虾的主要区别在于,日本对虾尾巴末端是鲜艳的蓝色。
3、中国明对虾
中国对虾又称东方对虾,是我国的本土虾。由于养殖难度大,病害频发,目前国外引进的南美白对虾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取代了中国明对虾的养殖。
4、南美白对虾
南美白对虾学名叫做凡纳滨对虾,虾体通透,浅青色,一副天生丽质的模样,属于广盐、广温性的虾类。南美白对虾在国内和国际市场上具有广阔的销售市场。因其壳薄体肥,肉质鲜美、营养丰富,深受消费者特别是欧美人士的欢迎。
5、长毛对虾
长毛对虾是我国南方的主要养殖种类。闽南称之为红虾,两广称之御消为大虾或白虾,闽台称之为红尾虾。主要分布在印度洋、西太平洋的巴基斯坦到印度尼西亚沿海,我国闽、台及粤东沿海最为常见。
总的来说,对于对虾很多人并不陌生,沿海地区的人们甚至都有见过或者吃过,但它的种类是很多的,仅仅是我国的对虾养殖品种就达到了6个属,总共多达29个品种。因此在选购的时候,一定得注意区分方法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