鳜鱼育苗繁育技术员招聘 鳜鱼育苗繁育技术员工作内容
时间:2023-09-23 16:03:47 作者:卧底巨星 鳜鱼苗阶段的环境很重要,需要注意什么呢?
鳜鱼的养殖周期主要分为苗种培育阶段、鱼种培育阶段和成鱼培育阶段。苗期:人工诱导、人工孵化。苗种培育阶段:鳜鱼苗离膜后,应先用筛网筛除卵膜和死卵等污物,然后根据鳜鱼苗的大小在不同的池塘中进行养殖。成鱼养殖阶段:合理投喂,控制放养密度,积极防病。
鳜鱼周期育苗、苗种培育和成鱼培育三阶段养殖技术。
一、鳜鱼苗种的培育阶段
鳜鱼苗种培育阶段的环境非常重要。鱼塘的水质要清淡不浑浊,池底要放置一些沉水水生植物。酸性池塘和容易浑浊的池水不能养殖鳜鱼苗。放入鳜鱼鱼苗前,要对鱼池进行消毒,然后可以放入一些养殖水来养殖饵料鱼。
鳜鱼周期育苗、苗种培育和成鱼培育三阶段养殖技术。
二、育苗阶段
亩辩 对于人工引产和人工孵化,人工引产的周期一般为4月至9月,引产药物的用量应根据不同的天气、水质和水分而定。孵化时要特别注意水温。水质要求有足够的含氧量,水流速度应保持在每秒1-2米。新孵化的鳜鱼苗体长只有4毫米左右,经过人工培育后可以长到30毫米左右。
鳜鱼周期育苗、苗种培育和成鱼培育三阶段养殖技术。
三.鱼种培育阶段
鳜鱼鱼苗离膜后,要用筛子筛除卵膜和死卵,这个时期的鱼苗只能上下游动,不能平行游动。因此,刚从膜上释放出来的活鱼,应该准备做饵料鱼,比如泰国鲭鱼、小麦鲭鱼。需要每天换水消毒,保持养殖池清洁,最好迅裤缺使用粗盐和二溴海因作为消毒剂。
鳜鱼苗应根据大小分池养殖。大约12天,鳜鱼苗的长度可以长到4厘米左右。这时候就需要对4厘米以下的鳜鱼苗进行分类销售。
鳜鱼周期育苗、苗种培育和成鱼培育三阶段养殖技术。
四.商业鳜鱼养殖
商品鳜鱼养殖主要注重饲料管理、放养密度和疾病预防。鳜鱼是肉食性鱼类,所以要准备一些小鱼小虾等蜉蝣类生物。但是,为了鳜鱼更全面地生长,一些饲料应该适量投放。但每次投放饲料时,都要把上次投喂剩下的饲料捞出来,防止鳜鱼吃了,感染池内腐烂引起的疾病。
鳜鱼周期育苗、苗种培育和成鱼培育三阶段养殖技术。
动词(verb的缩写)建议
鳜鱼到达杭州的能力比较强,一般不会生病。但是养殖过程中会有大量的寄生虫和细菌,所以要定期对池塘进行消毒,确保鱼塘中的细菌清除干净,防止鳜鱼患病。鳜鱼养殖密度也是决定鳜鱼成活率的一个关键点。一般一亩池塘只能放1000-2000亩鱼苗。鱼苗放多了就不好纯猛管理了,会造成鱼苗死亡,所以每亩鳜鱼数量也要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臭鳜鱼的养殖方法
1、腌鲜鳜手禅鱼徽菜名品,俗名臭鳜鱼。制法独特,食而得异香。
2、鳜鱼的养殖方法
一、鳜鱼池的准备
应选择条件较好的池塘。鳜鱼池宜小型化,一般2亩~5亩较好,东西走向,紧靠水源。尤其新挖的池塘最好,池塘水深1.5米~2米,进排水方便,进排水安装过滤网拦、闸门,安装闸门以方便起捕鳜鱼及防止逃鱼。
鳜鱼入池前应对池塘进行清整,挖出过多淤泥,充分暴晒池底,于放苗前20天~30天左右,放水10厘米~20厘米,亩用漂白粉(有效氯30%)20ppm;生石灰100千克~150千克全池泼洒,进行池塘消毒,消毒后灌水80厘米~100厘米培养水质,灌水时应余薯蠢防止野杂鱼及敌害生物入塘。在消毒7天~10天后,药性消失,试放几尾鱼,放养在鱼篓内放置24小时,如无异常死鱼现象即可放养;如有死鱼现象,需延迟几日,再行投放。鳜鱼苗下燎坝τ檬逞嗡�蚋呙趟峒氐纫┪锝�聪�尽?BR>鳜鱼的放养模式:6月~7月份每亩放养鳜鱼夏花2000尾~3000尾,冬季可收获鳜鱼300千克~500千克;如每亩放夏花1000尾~1500尾,冬季可收获规格250克~500克/尾的商品鱼150千克~200千克;3月~4月份放养鳜春片,以规格50克~150克/尾,每亩投放700尾~1000尾,春节前可收获规格500克~750克/尾的商品鱼200千克~250千克。
二、饵料鱼的来源及投喂技术
竖陪鳜鱼苗以其它活鱼苗作为开口饵料,最好是孵出不久的、个体幼小的,如:罗非鱼苗、团头鲂苗、鲫鱼苗等,也可用四大家鱼的鱼苗。随着鳜鱼苗摄食能力的提高,就可捕食各种小鱼苗,以后过渡到鱼种、成鱼,其饵料鱼主要来源是:
1.购买四大家鱼水花短时间培育成饵料鱼。5月中旬是四大家鱼的繁殖季节,四大家鱼水花数量多、价格便宜,可以大量购进,放在封闭网箱里暂养。一般每亩需100万尾~150万尾,随着鳜鱼苗不断长大,家鱼苗也同步长大,始终是保持鳜鱼的适口饵料。
2.培育和收集野杂鱼鱼苗,鲤、鲫、团头鲂及一些野杂鱼在4月性成熟,即可进行繁育。可选用1亩~3亩渔池,每亩放进鲫鱼亲鱼40千克~50千克,雌雄比3:1。在渔池挂3排~5排棕片,在黎明前冲水促使鲫鱼发情产卵,收集棕片鱼巢,另池进行培育。4周后,可获数百万尾鲫鱼苗,到6月份鲫鱼长到1厘米~2厘米,正是鳜鱼理想的饵料鱼。培育鳜鱼1亩需搭配饵料鱼渔池4亩~5亩。
三、鳜鱼的活动规律与饵料的把握
鳜鱼在放养早期活动于浅水层或沿岸带,适应环境后,迁移至开阔水域或水体中下层,且昼伏夜出,要观察其活动情况比较困难。为观察鳜鱼的长势、体质,估计饵料鱼的数量,判断鳜鱼的成活率,根据几年的生产实践经验总结出比较有效的方法是在池塘中设一开口网箱,箱内投放饵料鱼,并投饵诱使鳜鱼在网箱内活动,定期从网箱中捕捞一些鳜鱼样本进行测定分析后,根据测定分析结果来指导渔业生产。
保持池塘充足、适口的饵料鱼是促使鳜鱼快速生长,降低饵料系数的重要措施,鳜鱼下塘后应仔细观察鳜鱼摄食状况并估计饵料鱼密度,为此要勤于观察灵活掌握。通常大于鳜鱼口裂和小于口裂过多的饵料鱼不会被捕食,饵料鱼的规格以其体长为鳜鱼体长的40%~60%左右,体宽应小于鳜鱼的口径。每次投喂量以够鳜鱼4天~5天食量为好,不要多或少,时有时无。总之,要保持池塘饵料鱼的足够密度,使鳜鱼较易捕食,鳜鱼的摄食率在不同生长时期,不同水温条件下是不同的,当饵料鱼足够时,可观察到池面浮有大量鳜鱼的新鲜粪便,日出或日落之时饵料鱼成群聚于池边,饵料鱼频频被鳜鱼追吃。鳜鱼饵料系数通常把握在4.2~6.8之间。投喂饵料鱼前应对饵料鱼的不同来源选择60ppm~100ppm福尔马林、8ppm硫酸铜、20ppm高锰酸钾等药物对饵料鱼浸洗消毒,浸洗时间以10分钟~15分钟为宜。
四、鳜鱼池的水质管理
保持水质清新、溶氧充足。鳜鱼喜清新水质,对水体的溶氧要求较高,耐低氧能力差,故要视水质及天气变化情况每隔7天~10天,缓缓加入清新无污染的水,每次注水量以池塘水量的10%~20%为宜。若能保持池水微流水状态则更好。一般在施用硫酸铜3天~5天后要逐渐更换池水,以免残留药物及死亡藻类对水质的影响。并根据天气变化灵活掌握增氧机开机时间及次数,天气闷热时,发现鳜鱼有吐出饵料鱼现象时要及时开动增氧机,灌注新水,保持水体有充足溶氧,同时每亩投放花白鲢100尾~200尾,控制水藻大量繁殖,避免水质过肥。还可放养少量水葫芦净化水质。
五、加强鱼病防治
鳜鱼苗种期易感染寄生虫,危害较大的有:车轮虫、斜管虫、鱼虱、锚头鳋等。防治鱼虱、锚头鳋可选用0.4ppm~0.5ppm敌百虫、0.08ppm~0.1ppm强效灭虫精防治。对车轮虫、斜管虫选用0.7ppm硫酸铜、硫酸亚铁合剂(5:2);0.4ppm~0.45ppm硫酸铜、高锰酸钾合剂(5:2)防治,效果较好。一般在虫害发生后应在杀灭寄生虫后,选用杀菌药物全池泼洒消毒。成鱼鳜最常见病害为烂鳃病,可选用1ppm漂白粉、0.3ppm~0.5ppm二氧化氯高效水体消毒剂防治。如发生暴发性出血病,选用0.5ppm二氧化氯,0.5ppm高效消毒精进行防治,效果较好。另外,每隔15天每亩每米水深用生石灰20千克~25千克化水全池泼洒,调节水质,预防病害
桂鱼是什么鱼?桂鱼价格多少钱?养桂鱼赚钱吗?
桂鱼品种桂鱼外貌特征
鳌花鱼体肥肉厚,高而侧判基扁,口大,端位,口裂略倾斜,上颌骨延伸至眼后缘,下颌稍突出,上、下颌前部的小齿扩大成犬齿状,眼上侧位,前鳃盖骨后缘具4-5枚棘,鳃盖骨后部有2个扁平的棘,圆鳞细小,背鳍长,前部为棘,后部为分枝软条,体背黄绿色,腹部黄白色,体两侧有大小不规则的褐色条纹和斑块。
桂鱼生活习惯
鳌花鱼原生长在江河、湖泊水域中,喜清水,近底层生活,特别喜欢藏于水底的石块或繁茂的草丛之中。鳌花鱼对温度有较强的适应性,在我国南北方均有分布,秋冬水温低的季节,潜于深水处越冬,到春天水温回升后,逐渐游到食物丰富的沿岸水草丛中觅食。鳜鱼的活动、觅食以夜间为主,白天一般卧于石缝、树根、底坑中,活动较少。
鳌花鱼为典型的肉食性鱼类,喜食活饵料,常吞食超过自身长度的青、草、鲢、鳙、鲮、团头鲂、鳊、细鳞斜颌鲴等活鱼苗。李缺在生长的不同阶段,鳌花鱼的摄食对象有所不同。全长15cm以下的鳌花鱼喜食虾类及小型的鱼类等,25cm以上则喜食较大型的鳊、鲤等鱼类,也喜食扁而细长的餐条鱼。在饥饿无其他饵料时,它们甚至相互吞食以维持生命。
鳌花鱼生长速度较快,当年可达到50-100g,第2年可达0.5kg,第3年可长至1.0-1.5kg。从4冬龄开始,鳌花鱼体重和体长增长减缓。
桂鱼繁殖习性
鳌花鱼的繁殖水温在21℃以上,适水温为26-30℃。我国南北的不同地区,繁殖月份有所不同,南方为3-8月,长江流域为5-8月(其中6-7月为繁殖盛期)。河道及湖泊入口处为鳌花鱼的理想产卵场所,产卵通常在夜间进行。2龄鳌花鱼可达性成熟,一般怀卵量为3万-20万粒,随个体的增大而增加。其卵径为1.2-1.4mm。受精卵孵化温度为20-32℃,适温度为25-30℃。通常幼鱼孵出48-60h后开始摄食,此时鱼苗长仅0.46cm。当幼鱼体长达1.65cm时,已具成鱼外形,但尚未长出鳞片。
桂鱼品种有哪些?
今天在这里介绍7种常见的桂鱼品种:
1、翘嘴鳜:翘嘴鳜在我国南至广东、北至黑龙江的几乎所有江河湖川均有分布,以长江中下游水域为多,近年来福建、广东、浙江已开展人工网箱养殖,但苗种未能解决。
2、大眼鳜:大眼鳜眼较大,上颌后端不达眼后缘,喜栖息于江河、湖泊的流水环境,性凶猛,以鱼、虾为食,个体可达5市斤左右,肉味鲜美,少细刺,为名贵鱼类。
3、斑鳜:斑鳜头部具暗黑色的小圆斑,体侧有较多的环形斑,江河、湖泊中都能生活,分布于长江以南的各水系,尤喜栖息于流水环境,个体不大,一般体长100——300毫米,产量不高。
4、波纹鳜:波纹鳜生活在水质较好的江河中,常栖于河底石缝、水草丰盛的缓流中,喜食小鱼及其他无脊椎动物,个体较小,常见体长100——150毫米,数量较少,分布长江、珠江等水系。
5、长体鳜:长体鳜体较细长,头尖长,下颌突出,犬齿成单行,生活于江河缓流地区,湖泊中较少,分布于湖南、福建、广西各水系,个体小,常见的体长100——200毫米,数量不多。
6、柳州鳜:目前仅分布于广西柳州柳江,大多生活在深水、岩石洞中,喜食小鱼小虾,是一种肉食类动物,体侧扁,头后低平,背缘浅弧形。口大,下颇突比于上颌之前。眼较大,侧上位上颌牙绒毛状,特征与斑鳜略相近。
7、暗鳜:别称石板鳜、茶叶片、石头鳜、梧不卷等,体侧扁,背部呈弧形,口端位,上下颌几等长,口较小,上颌后端达眼中部,眼大,鳃耙6~8,侧线鳞64~70,幽门垂10个左右,体色深暗。
桂鱼价格1、桂花鱼的价格一般在每斤40元到60元左右,由于地域的不同和生产量的不断变化,导致桂花鱼的价格也会随之改变。
2、鳜鱼以其肉嫩味美中外,是久负盛誉的淡水鱼珍品,在国内外广为畅销。由于天然资源量哪冲辩日趋减少,捕捞的鳜鱼已不能满足市场需求,人工养殖鳜鱼得到较快发展,尤其是驯化转食技术试验(从摄食活饵料鱼到摄食冰鲜鱼再到完全摄食人工配合饲料)的成功和推广,进一步推动了鳜鱼人工养殖的规模化。
3、北方地区养殖鳜鱼的苗种主要是从水库中捕捞的天然苗和从南方采购的人工繁育苗。因天然苗数量远远不能满足生产需要,近年来实际生产中鳜鱼苗种主要是从南方购运人工繁育苗。而从南方购运繁育苗又存在运输饲养成活率低、易带进外源性病虫害和生产成本高等问题。所以说南方的桂花鱼的价格相对于北方的来说大都会比较便宜。
养桂鱼赚钱吗养殖桂鱼是否赚钱,需要知道它的养殖前景、成本利润和市场行情,下面就以这几个方面做一个简单介绍。
1.鳜鱼养殖前景
鳜鱼是一种常见食用鱼,也称菊花鱼、鳜花鱼、桂花鱼、桂鱼、鳌鱼、脊花鱼、胖鳜、花鲫鱼、母猪壳等,蛋白质含量高、微量元素丰富,是一种易消化、低热量的食物,很符合现代人对食物的需求,市场的需求量也是很大的,所以说舒畅的空间很大,养殖的前景也还是很好的。
2.鳜鱼的养殖成本利润
一般在鳜鱼养殖成本中的是饵料鱼投入,饵料鱼的成本可以占总成本的80%以上,所以在厅等情况下,饲料成本越低,利润也就越高。通常一斤的鳜鱼需要饵料鱼4.5-5.5斤不等,养殖一亩地的鳜鱼利润在18000元以上。
3.鳜鱼的市场行情
随着大众对于鳜鱼营养价值的认识,其市场的需求也就越来越大,所以说未来养鳜鱼还是赚钱的。
养鳜鱼的成本和利润
目前早鳜新鱼陆续上市,价格依然强势,8两以上标准规格33-35元/斤。鳜鱼养殖成本中的是饵料鱼投入,占到总开支的80%以上,相同行情饵料鱼成本控制越低,鳜鱼养殖利润就会越高。
1、早桂:早桂的价格比较高,但是要在九月之前卖出去,才能卖到高价,价格一般是每斤四十元左右,所以早桂主要就是早放苗,密度低一点,大概在每亩2000尾左右差不多,密度低的话可以增高产量,大约每亩的利润可达到两万元左右。
2、中桂:中桂是这三种价格的,价格稳定在三十五块钱左右,如果自己调配养殖饵料鱼,成本就会减少许多,早放鱼苗,养殖中桂比较重要的就是要减少成本,每亩利润可达一万七千五百元左右。
3、晚桂:晚桂就是这三种里面贵的,价钱都是在五十元左右,但是晚桂养殖的时间比较长,成本就会比较高,也容易导致鳜鱼的体质差,感染病害的几率高,所以在晚桂养殖期间日常管理就要比平时注重一些,正常情况下,每亩利润可达到两万五千元左右。
桂鱼养殖前景桂鱼是鱼中佳品,它的营养丰富,富含蛋白质、脂肪、维生素B1、维生素B2、钙、钾、镁、硒、烟酸及各种矿物质等多种营养成分,且肉质细嫩,极易消化,对儿童或者老人或者体弱和脾胃消化功能不佳的人来说,吃桂鱼不仅有着补虚和有助于消化,而且桂鱼还有“痨虫”的作用,有利于肺结核病人的康复,另外桂鱼肉的热量不高而且富含抗氧化成分,还有一定的美容减肥的功效,对于喜欢美味的食物又怕肥胖想美容的女士来说是非常好的选择,因此桂鱼在市场上极受欢迎,从而导致桂鱼的市场需求量极其庞大,以广州为例,每天对于桂鱼的需求量甚至有30万公斤,我国每年的对于桂鱼的总需求量达几百亿吨,产出量却远远没有这么多,这么来看的话,养殖桂鱼的市场前景还是非常不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