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双孢菇栽培技术视频 冬季双孢菇栽培技术要点
时间:2023-09-23 17:49:26 作者:幸福在身后 双孢蘑菇的栽培技术
双孢蘑菇,也称蘑菇,洋蘑菇,是世界第一大宗食用菌,蘑菇的营养价值极高,目前,发展速度很快,每年以15%~20%的速度增长。双孢蘑菇属草腐菌,中低温性菇类,北方地区稻草、麦草丰富,气候比较适合双孢菇的生长,具有很大发展竖袜潜力。
一、生物学特性
l.营养双孢菇是一种腐生菌,不能进行光合作用,配料时,作物秸秆(麦秸草、稻草)中须加入适量的粪肥(如牛、羊、马、猪、鸡和人粪尿等),还须加入适量的氮、磷、钾、钙、硫等元素。合理的配方是获得高产的一个重要因素。
2.温度双孢菇菌丝体生长温度范围4~32℃,最适温度22~25℃;子实体生长温度范围5~25℃,最适温度14~16℃。
3.湿度 培养料的含水量以60%左右最适宜,覆土的含水量16%~20%为宜。菌丝体生长阶段空气相对湿度是60%~70%,子实体生长阶段以85%~90%为宜,过干过湿对菌丝体生长都不利。
4.酸碱度双孢菇宜稍碱性,偏酸对菌丝体和子实体生长都不利,而且容易产生余正激杂菌。菌丝生长的pH值范围是5~8,最适7.0~8.0,进棚前培养料的pH值应调至7.5~8.0,土粒的pH值应在8~8.5。每采完一期菇喷水时适当放点石灰,以保持较高的pH值,抑制杂菌孳生。
5.空气 双孢菇是一种好气性真菌,因此要有良好的通风条件。
6.光照 双孢菇的菌丝体和子实体均不需要光线,但在一般散射光的条件下还是可以生长的,但不能强光照射。子实体在阴暗的环境下长得洁白、肥大,若光线太强,长出的子实体表面硬化,畸形菇多,商品价值差。合理的安排好生产季节是获得高产的重要前提,根据自然温度确定栽培时间。山东地区一般应在8~9月中旬开始发酵培养料。过早气温太高,9月底以后气温太低。
二、配方
1.麦秸(稻草)1500千克、干牛(马)粪1500千克、尿素20千克、豆饼50千克、过磷酸钙30千克、石膏粉40千克、碳酸钙30千克、硫酸铵15千克。
2.麦秸(稻草)2250千克、干鸡粪750千克、尿素17.5千克、饼肥75千克、过磷酸钙25千克、碳酸钙40千克、硫酸铵15千克。以上按100平方米配料,料的pH值均调至8。
三、培养料的堆制发酵
培养料一般采用二次发酵,也称前发酵、后发酵。前发酵在棚外进行,后发酵在消好毒的棚内进行,前发酵大约需要20天左右,后发酵需要5天左右。全部过程大约需要22~28天。
1.培养料(麦秸、稻草)预湿
有条件可浸泡1~2天,捞出后控去多余水,直接按要求建堆。浸泡时水中要放入适量石灰粉,每立方米水放石灰粉15千克。一般菇农在浸麦秸(稻草)时,先挖一个坑,大小根据种植量决定,坑内铺上一层塑料薄膜,抽入水,放入石灰粉。边捞边建堆,建好堆后,每天在堆的顶部浇水,以堆底有水溢出为标准,3~4天麦秸基本吸足水。
2.建堆料堆要求宽2米,高1.5米,长度可根据种植量的多少决定,建堆时每隔一米竖一根直径10厘米左右,长1.5厘米以上的木棒,建好堆后拔出,自然形成一个透气孔,以增加料内氧气,有利微生物的繁殖和发酵均匀。堆料时先铺一层麦秸(大约25厘米厚),再铺一层粪,边铺边踏实,粪要撒均匀,照此法一层草一层粪的堆叠上去,堆高至l.5米,顶部再用粪肥覆盖。将尿素的1/2均匀撒在堆中部。堆制时每层要浇水,要做到底层少浇、上部多浇,以次日堆周围有水溢出为宜。建堆时要注意料堆的清辩四周边缘尽量陡直,料堆的底部和顶部的宽度相差不大,堆内的温度才能保持得较好。料堆不能堆成三角形或近于三角形的梯形,因为这样不利于保温。
3.翻堆(发酵)翻堆时应把料堆最里层和最外层翻到中间,把中间的料翻到里边和外层。每次翻堆要按要求的顺序加入应加的化肥等辅料。若料太干,要适量浇水,每次建好堆若遇晴天,要用草帘或玉米秸遮阳,雨天要盖塑料薄膜,以防雨淋,晴天后再掀掉塑料薄膜。在正常情况下,建堆后第二天料堆开始升温,大约第3天料温升至70℃以上,大约再过2天后料温开始下降,这时进行第一次翻堆,将剩余的尿素及碳酸钙、石膏粉、磷肥,边翻堆边撒入,要撒匀。重新建好堆后,待料温升到70℃以上时,保持2天,进行第二次翻堆,每次翻堆方法相同,第二次翻堆时加入硫铵,一般翻堆3次。每次翻堆要检查料的酸碱度,若偏酸可结合浇水撒入适量石灰粉,pH值保持在8左右。发酵好的料呈浅咖啡色,无臭味和氨味,质地松软,失去韧性,但有弹性。
4.后发酵(也叫第二次发酵)发酵好的料趁热移入棚内,堆成小堆,每堆数量刚好铺一床面。待料升温到60℃时,保持6小时,以进一步杀死杂菌与害虫。然后,让料温降至52℃,保持4天,以促进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每天要通风2次,每次15分钟。若料偏干,可根据料的酸碱度喷石灰水。之后,开始铺料,料的厚度为25~30厘米,摊料时要轻轻拍实。后发酵好的料应呈棕红色,且有大量白色粉末状放线菌,有甜面包味,含水量约60%~62%,用手握之,指缝中有水纹,能握之成团,抖之即散,pH值在7.5左右。
四、栽培管理
1.播种温度降至27℃以下时开始播种,一般用撒播,将菌种量的
3/4均匀撒于料表面,用小叉子伸入料厚的一半,轻轻抖动,使菌种均匀分布到料内,然后将剩余的1/4菌种均匀撒于料表面上。播种后应覆盖一层报纸;如棚内温度较高,保温性能较好,可不盖报纸。
2.发菌从播种到覆土前是发菌阶段,此期间的温度应控制在20~25℃,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70%左右,播种后1~2天,一般密闭不通风,以保温保湿为主,3天左右菌丝开始萌发,这时应加强通风,使料面菌丝向料内生长。菇棚干燥时,可向空中、墙壁、走道洒水,以增加空气湿度。
3.覆土材料的处理理想的覆土材料一般多用稻田土、池糖土、麦田土、豆地土、黄泥土、河泥土等,一般不用莱园土,因含氮量高,易造成菌丝徒长,结菇少,易藏有大量病菌和虫卵。土应取表面15厘米以下的土,经过烈日暴晒,最好呈颗粒状,小粒0.5~0.8厘米,土块1.5~2.0厘米,然后掺入1%的石灰粉,喷甲醛及0.05%的敌敌畏,堆好堆,盖上塑料薄膜闷1天,然后,掀掉薄膜,摊堆散发完药味即可覆土。
4.覆土大约15天左右,菌丝基本长满料的2/3,这时应及时覆土,覆土后要用3天的时间喷水,让土料充分吸水,但水不能渗到料里,喷水时要做到勤、轻、少。覆土层的厚度为25~30厘米。
5.出菇管理覆土后经20天左右开始出菇,温度保持在20~24℃,空气相对湿度在80%~85%,在此间一般不能往料面上喷水,过湿透气不良,菌丝难伸入土层,过干菌丝稀疏,保持适宜的温湿度,菌丝很快长得洁白旺盛,当菌丝布满料面时要喷重水,让菌丝倒伏,这时喷水也称“出菇水”,以刺激子实体的形成,此后停水2~3天,同时加大通风量,当菌丝扭结成小白点时,开始喷水,增大湿度。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90%左右,控制温度在12~18℃,随着菇量的增加和菇体的发育而加大喷水量,喷水时要加强通风,高温时不能喷水,采菇前不能喷水。
当蘑菇长到黄豆大小时,须喷1~2次较重的“出菇水”,每天一次,以促进幼菇生长。之后,停水2天,再随菇的长大逐渐减少喷水量,一直保持到即将进入菇潮高峰,再随着菇的采收而逐渐减少喷水量。应注意,喷水时要做到勤、少、细,阴天少喷,雨天不喷。出菇阶段,每天都要采菇,根据市场需要的大小采,但不能开伞,采菇时要轻轻扭转,尽量不要带出培养料。随采随切除菇柄基部的泥根,以防影响商品价值。轻拿轻放,碰伤处极易变色。每采完一潮菇后要清理料面,采过菇的坑洼处再用土填平,保持料面平整、洁净,处理完毕,再重喷一次1%的石灰水之后,按常规管理,大约7~10天又出现第2批菇。一般采收6~9批菇,采完3批菇后,应疏松土层,打洞,改善料内的通气情况,并在采菇后到新蕾长到豆粒大前喷肥。
双孢菇的种植技术 怎样种植双孢菇
1、栽培料预湿
稻草时栽培双孢菇主要培逗毁养料之一,在栽培前首先要将充分浸泡,以利发酵,浸泡不充分的稻草堆在翻堆时需要大量的补水。在第二次进行翻堆时如果不能捕捉水分,以后补水会比较困难,这样会影响到菌丝的生长,所以需要注意。
2、翻堆均匀
翻堆时应该按照生料放中间,熟料放两边;中间的放两头,两头的放中间的原则进行,只有只有这样才能将培养料发酵均匀。如果不按照这个原则进行翻堆,会导致培养料不能均匀的发酵,失去翻堆的意义和目的。
3、覆土消毒
在栽培时,很多的种植户会使用园土进行覆土,这些园土未经过任何的处理,有些还会用一些未完全腐熟的农家肥。这些土壤山仿备和未完全腐熟的农家肥常常会带有大量的细菌和虫卵,在栽培时极易引发多种病虫害,严重影响到双孢菇栽培生产,大旁严重时导致绝收,危害极大,在栽培时需注意。
4、肥水管理
有些在栽培双孢菇时,会将其和其他的作物等同起来,在覆土时会大量的添加尿素,这样导致尿素在分解时会散发大量的氨气,氨气浓度过高会导致菌丝死亡,导致绝收。另外在双孢菇种植前期高温气候是,如果喷洒水,会造成高温高湿的环境,极易导致菌丝和小菇死亡的现象,在后期喷水也会导致菌丝退化、早衰,希望引起注意。
双孢菇的种植方法和技术
双孢菇的种植方法和技术如下:
1、菇房:种植双孢菇需将肢旦菇房建立在地势较高,排水方便,周围环境清洁而开阔的地区。
2、培养料:将稻草、干牛粪、碳酸氢铵、过磷酸钙、石膏粉、石灰混合均匀,然后将其消毒后放在菇房中,将湿度控制在65%左右。
3、种植:将双孢菇的菌丝接种在培养料中,然后将菇房温度控制在25℃左右。
双孢蘑菇生长所需水分来自培养料、覆土层和空间,培养料的含水量以60%~65%为适,在堆制发酵时,若含水量超过75%,双孢菇生长不良。双孢菇适宜生长温度为22~26℃。历州扰超过26℃,菌丝生长虽快,但菌丝较稀疏,温度超过28℃。
菌丝生长速度开始变慢,33℃时明显变慢,甚至停止生长。双孢蘑菇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不需要光线,在完全黑暗的环境中能正常生长发育,在光照强烈或有直射光的环境中,子实体颜色变黄,菌柄伸长而弯曲,菌盖迹陪歪斜不圆正。
双孢蘑菇
双孢蘑菇(白蘑菇、洋蘑菇)是世界性栽培和消费的菇类,广泛分布于整个北温带。它的子实体中等大,初半球形,后平展,白色,略干渐变黄色,边缘初期内卷。菌褶初粉红色,后变褐色至黑褐色,不等长。菌柄长3-6cm,粗1-2cm,近圆柱形,内部松软或中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