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广天地蘑菇种植技术 农广天地蘑菇种植视频
时间:2023-09-23 18:39:54 作者:你愿意我愿意 种植蘑菇的方法与技术
种植蘑菇的方法与技术是:准备基质、用具消毒、种植步骤、养护工作。
1.准备基质
想要种植蘑菇,就要准备好用于栽培蘑菇的基质。蘑菇不同于一般的植物,它是菌落的集合体,因此在栽种的时候根据菌种的不同而会对基质有不同的要求,我们一般直接购买带有基质的菌包即可,并不推荐自行调配。
2.用具消毒
在蘑菇的养殖过程中,最为重要的还是用具和环境的消毒处理。蘑菇本身并不是枣消植物,它是微型生物的菌落聚合体,因此如果在栽培的环境中存在着大量的异种菌落如霉菌等,就会造成蘑菇的生长发育异常甚至直接死亡。
3.种植步骤
小规模的种植蘑菇的核源话,一般不需要准备过多的东西,直接购买带有培养基质的菌种,然后准备棉籽壳、熟石灰和木屑等混合调配成的材料,将基质放在材料上,稍稍的喷一些水让其变得湿润,放在阴暗潮湿的地方即可。
4.养护工作
蘑菇是微生物改岩态的聚落,因此对于太阳光是比较抗拒的,光照的强度较高的话会引起蘑菇的死亡,因此日常养护时要将其放在较为阴暗潮湿的地方,不让其接受到直射的阳光,温度稳定在大约5-32摄氏度左右就是最合适的。
蘑菇怎么种植方法视频
蘑菇的种植技术如下,看你是不是能够有帮助。
室内栽培蘑菇,要求一定的设施,如房屋、床架等。在种植过程中,培养料和土粒的搬运又大大增加了菇农的种植成本和大量人工,并且菇房由于年年种菇,房间内杂菌、害虫的密度增大,消毒灭虫工作稍有疏忽,会造成蘑菇减产,质量降低。近年来,国家加强了对土地的管理,要大规模发展食用菌,建设标准化的蘑菇房将会遇到较大困难。因此,将蘑菇种植由室内向室外发展成了今后大规模种植蘑菇的方向。重庆沙坪坝区蘑菇生产基地的菇农,在专家的技术指导下,成功地在闲置的冬季稻田种植,其产量达到每平方米7~9千克,而且设施简单,成本低,病虫害少,降低了劳动强度和用工量。种植蘑菇后的菌渣,就地处理,又成为稻田的有机农家肥,创造了良好生态农业模式,取得了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双丰收。
其栽培措施是:
1.选地搭棚稻田种菇是利用水稻收获后闲置的冬水田来种植蘑菇。当水稻在散籽后,排干稻田水,开始整地作厢有:2沟3厢式,中厢1.5米,边厢1米,厢沟宽0.3米,深0.3米,长度10~15米;3沟两厢式,厢宽1.5米,沟宽0.3米。作厢时,将沟中的田地挖出,垒在厢边上,形成土埂,用以挡住培养料。厢沟又作操作人员的走道和排水之用。在厢面上搭建人字棚,人字棚中部用竹或木棒支撑成棚的中部立柱,高2.4米。立柱之间用大竹竿连接成顶梁。用地膜覆盖顶梁,拉直两边成自然的三角形。再用稀薄的稻麦草用重型夹成大毛扇靠放在顶梁上,起到遮光的效果。也可用黑色的塑料膜,经过顶梁后,两边拉伸形成人字三角棚,而不使用毛扇遮光。人字棚的两头,用草帘遮光。棚外应做好四周的排水沟。
2.培养料的发酵培养料的配方与室内种菇相同。可采用一次发酵法和二次发酵法。室外二次发酵法不用燃料加温,而是利用初秋的自然高温来达到二次发酵的效果,降低了生产成本。方法是用砖、石做垫墩,高约20厘米。在热墩上放置木棒,木棒上放置竹片,尤如一个床架,做成宽1.5米,长不定的基座。把经过前发酵的料堆码册,调水至用手捏料有5~6滴水,再用石灰粉调pH值到7.8~8。然后将培养堆在基座上,预置木棒或竹成通气孔。料堆成高0.8~1米,通气孔作成丁字形,当料堆好后,抽出木棒或竹子,就自然成空洞,作料内空气交换之通道。用0.5%敌敌畏或三氯杀螨醇喷雾料堆表面杀虫。再在料堆四周用竹搭成一个简易的框架,离冲并料堆20厘米左右,防止塑料薄膜直贴到培养料上影响发酵。最后罩上薄膜。料堆在薄膜严密封闭中,充分利用白天的阳光增温,加上料堆中积累的发酵热,使料堆温度迅速上升到62℃以上。当高温结束后,每天降温1~2℃,通风3~4次,每次30分钟。控温在50℃左右,6~7天发酵结束,最后将温度降到45℃以下时,就可把料搬进人迟判宏字棚。
3.铺料与播种在料进棚前两天,用0.5%的敌敌畏对栽培床进行全部喷雾杀虫,作好培养料进棚的准备。培养料进棚铺在床面时,料含水量掌握在63%~65%,用手捏有1滴水为宜,料pH值7~7.5,无氨味。铺料厚度在13~17厘米,边铺边拌,力度均匀。料铺好后,应用温度计测定料温,若料温在28℃以下是老谋深算可以播种。播种多使用班次粒种,每瓶种可播0.7~0.8平方米。播前操作人员将手、工具和菌种瓶用0.1%的高锰酸钾消毒。播种时,用菌种的2/3撒于培养料的表面,然后用手翻拌到料的踣,再将余下1/3的种撒于料面,并用干净木板轻轻压实。
4.发菌及出菇管理播种后的3天内,紧闭人字棚,棚两头用草帘遮严,保温保湿,以促使菌种萌发和吃料。3天后,晚上可以适当掀开棚两头,通风换气。15天后,料内菌丝基本长满,就可以覆土了。覆土采用湿土拌砻糠。分次将粗土、细土均匀覆盖在料面上。当菌丝长上土缝时,开始喷一次重水,促使蘑菇迅速长大,在整个了菇期间,对水分管理,采用轻喷勤喷,保持覆土湿度即可。开春后,气温上升,注意增加喷水量,力争多出春菇,4月份整个稻田种菇结束,就可以拆去人字棚,菌渣撒入稻田,667平方米地的菌渣可撒2700~3300平方米地。菌渣是很好的有机肥料,可增加稻谷产量,减少了化肥的施用量。稻田种菇,是一项开发稻田资源,引导农民致富的好途径。
蘑菇种植方法与技术
蘑菇是一种营养丰富、口感鲜美的蔬菜,种植它需要掌握科学的方法和技术。以下是蘑菇种植的技术要点:
1.基质的选择蘑菇种植的基质以腐木屑、麦秆、豆秆、稻草等为主,选用新鲜且未受污染的材料为佳。基质需进行充分腐熟处理,降低杂菌繁殖率,提高蘑菇菌丝的生长速度和产量。
2.孢子种植将蘑菇孢子按照一定的数量和均匀度撒布在处理好的基质上,然后加盖保持一定的湿度和温度,等待菌丝生长。
3.光照蘑菇在生长过程中需要一定的阴光,为此需要控制菌棚的光线,使得菌棚内部光线弱化,最好控制在2000LUX以下。
4.温度和湿度的控制蘑菇生长的适宜温度为18-27℃,相对湿度为70-80%,手动加水控制湿度的同时,定时通风可以加快蘑菇生长的速度。
5.病虫害防治蘑菇长期生长在高湿度的环境中,容易滋生细菌和虫害,因此需要及时对蘑菇种植环境进行消毒处理,预防病毒感染。
以上是蘑菇种植的技术要点,而种植过程中还需不断注意保持卫生,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蘑菇的生长质量和产量。
食用菌菇种植技术食用菌种植技术是一项繁琐但充满乐趣的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基质的选择食用菌种植基质多为木屑、麸杆、秸秆、芦草等,不同的食用菌种类需要使用不同的基质。基质处理和消毒十分重要,不仅能保证菇种生长,还可以避免杂菌的繁殖。
2.菇盖材料的使用不同的食用菌需要使用不同的菇盖材料。例如,金针菇可以使用硬纸板或塑料面膜作为菇盖材料,而香菇可使用玉米秸秆或棉籽壳等塌行贺材料,加盖保持一定的温度和湿度就可以了。
3.光照强度的控制食用菌在生长过程中通常需要光照,但光照强度不能过强,否则可能会影响菇体的生长和产量。一般带配来说,光照强度控制在2000LUX以下就可以了。
4.适宜的温度和湿度食用菌生长的适宜温度和湿度各不相同,需要根据不同的食用菌品种进行调整。一般来说,菌床的团派温度控制在15-25℃,相对湿度在70-80%之间。
5.病虫害的防治食用菌长期生长在高温高湿度的环境中,容易滋生细菌和虫害,因此需要做好病虫害预防工作,随时观察菌体的生长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以上就是食用菌菇种植技术的要点。不同的食用菌种类需要不同的种植技术,需要针对性地进行处理和管理,保证食用菌的生长质量和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