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养猪技术视频大全 最新养猪技术视频播放
时间:2023-09-23 21:43:56 作者:不屈的灵魂 种猪:科学养猪技术之饲养管理
种猪的精细饲养与护理,是提高种猪生产力的关键和保证,通过精细饲养与护理可提高母猪年生产力,增加窝产活子数和提高母猪的抵抗能力,控制繁殖障碍疾病的发生。
1.种公猪的饲养管理
良好的饲养管理和完善的饲料营养能促进种公猪健康和提高配种利用能力。
(1)日粮和饲喂技术
对于采用季节性产仔和配种的猪场,在配种季节到来之前45天,要逐渐提高种公日粮的营养水平,终达到配种期饲养标准。配种季节过后,要逐渐降低营养水平,供给仅能维持种用膘情的营养即可,以防止种公猪过肥。
(2)运动
运动具有促进机体新陈代谢,增强公猪体质,提高精子活力和锻炼四肢等功能,从而提高配种能力。
(3)单圈饲养种公猪
以单圈饲养为宜。猪舍要经常保持清洁、干燥,阳光要充足,按时清扫猪舍。对猪体进行皮毛刷拭,不仅有利于皮肤健康,防止皮肤病,还能增强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增强体质。
(4)防暑降温
高温袜早贺可使种公猪精子活力降低、采精量减少、畸形精子率增加,导致受胎率下降、产仔数减少或不育。因此,做好防暑降温工作,避免热应激是非常必要的。
(5)合理利用
根据公猪的品种特性和性成熟的早晚,决定初配年龄。地方猪种初配年龄为6-8月龄,培育品种则以8-10月龄为宜。后备公猪初配时的体重要达到该品种成年体重的50%-60%。配种频率要恰当,青年公猪配种每天2次,每周8次,每月25次;成年公猪配种每天3次,每周12次,每月40次。配种繁忙时,要供给足够的营养物质。连续配种4~5天后,要休息1~2天,以恢复公猪体力。配种应在吃料前一小时或吃料后两小时进行。配种后不要立即饮水,要让其休闲十几分钟,然后关进圈内。
2.种母猪的饲养管理
根据种母猪不同的生理阶段,实行空怀、妊娠、哺乳分阶段的饲养。
(1)空怀母猪
母猪经过产仔和泌乳,体重一般要减轻20%~30%,配种前精细饲养就是要恢复母猪膘情和体力,以达到种用体况。另应根据猪的品种和预产期适当调整日粮,灵活掌握,精细饲喂,以满足母猪对营养的需求。
(2)怀孕母猪
一般怀孕前期保持低水平的营养饲料,每头每天投喂混合料1.8公斤,后期增加饲料投喂量,日投喂2.8~3.0公斤。冬季在此基础上可增加投喂10%~15%的饲料,夏季降低10%的饲料投喂量,以保持母猪中上等睁侍体况。母猪配种前1周,控制饲料投喂量,防治胚胎着床失败和死亡,影响产仔数。母猪怀孕过程中保持环境相对安静,可降低胚胎早期死亡。加强母猪的饲养管理,进行适当合理运动,增强母猪体质,临产前停止运动,防止机械流产。
(3)临产期母猪
母猪怀孕期满110天后,可适当投喂一些哺乳期的饲料,并在日粮中增加麦麸比例,每天每头投喂1.5~2公斤。但在母猪产前2~3天,尤其是产仔当天减少饲料投喂量,可减少乳房炎的发生和粪尿污染产床。在母猪分娩结束后,肌肉注射催产素20~40单位,促进胎衣和子宫内容物的排出,加快子宫恢复,促进泌乳。
(4)哺乳母猪
母猪在产仔当天10小时内不要投喂饲料,只供给充足的饮水,冬季饮温水。仔猪出生2~5天内尽早哺足初乳,并保持乳房清洁卫生。母猪产后2~5天,日投喂量每头1.5~2.5公斤,6天后根据母猪带仔猪数采用哺乳期的饲养标准,产后10天起逐渐增加饲告派料投喂量,直至泌乳高峰(产后25~30天)停止加料。
养猪技术和方法
猪可以养在地势开阔、通风、阳光充足的地方。建造猪圈时,要求有食槽、水槽袭并、粪沟、通风孔,使猪健康生长。在养殖过程中,还可以给猪提供红薯、土豆、玉米等食物,并定期打扫猪圈,避免养殖场所滋生病菌。
猪怎么养殖
1、选择场所
养猪的时候,要选择一个开阔、通风、阳光充足的场地,然后用水泥、混凝土、砖块在场地内搭建猪圈。在修建猪圈的过程中,要给猪配备食槽、水箱、排粪沟、通风孔。养殖前可以对猪圈进行清洗消毒,保持环境清洁。
2、提供食物
在养猪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科学地给它们提供食物。猪是杂食动物。在饲养过程中,可以给它们提供豆饼、玉米粉、维生素等药粉的混合饲料,以及红薯、土豆等根茎类食物。在饲养的过程中,还需要给它们提供无污染的水。
3、定期清理
在养猪的过程中,还可以定期清理圈舍,避免环境过迟并于凌乱,影响猪的生长。它最好选择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用扫帚将圈舍里的粪便和杂物清理干净,然后用清水冲洗地面,并在猪圈里撒上生石灰,破坏环境中的细菌。
4、预防疾病
在养猪的过程中,可以定期给猪打猪瘟、猪丹毒、猪肺炎拍旦迹等疫苗,防止猪感染传染病。我们还可以在饲料中掺入维生素粉,或者在饲养过程中给它们提供水果、蔬菜等食物,提高猪的免疫力,使它们健康成长。
养猪新技术,育成猪的饲养,养猪技术
育成猪是指70日龄至4月龄留作种颂消用的猪。
后备猪是指仔猪育成阶段结束到初次配种前的青年种猪。
此阶段正是猪骨骼和肌肉生长强度最高的时期。
因此,采用高蛋白、高能量饲粮,自由采食或不限量按顿饲喂,能促进骨骼和肌肉的快速生长。
2.育成猪的管理
公、母猪可混合饲养,自由采食,要做好防寒保暖,清洁卫生,防疫驱虫工作。
3.种猪调教
仔猪生长到一定月龄后,要加强调教,建立人畜亲和关系,使猪不惧怕人,为以后采精、配种、接产打下良好基础。
饲养员应常接触猪只,抚摸猪耳根、腹侧、乳房等处。
4.公猪管理
后备公猪达到性成熟后,应实行单圈饲养,加强运动或樱铅,以增强体质,要避免自淫恶癖的发生。
(1)初配年龄和利用年限:种公猪一般生长到9个月,体重达到120千克时可开始配种,过早不好,过晚影响经济效益。
种公猪可利用3~4年后淘汰。
(2)种公猪的喂养:种公猪喂养原则应看膘情,瘦不见衫好肋骨,肥不见膘,保持中等膘情。
(3)种公猪的利用:9个月至1.5岁之间,每周配种2~3次,以后每周可达5~6次。
个别情况下,每天配2次不会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