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瓜断根嫁接技术视频教程 西瓜断根嫁接技术视频讲解
时间:2023-09-23 23:27:58 作者:车载音乐的歌曲大全 种植西瓜在断根嫁接时,都有哪些注意事项?
有果农问,“种植西瓜,什么叫断根嫁接?早春管理有哪些要点?”
西瓜断根嫁接是从国外引进的嫁接技术,即将砧木从距离子叶5-6公分处剪短,然后采用顶部斜插的方式,将接穗断根嫁接到易发新根的健壮的砧木上。
一般来说,断根嫁接的幼苗生长势、抗病能力都较强,有助于西瓜的增产提质。
具体来说,断根嫁接主要步骤为:首先,将砧木主茎沿着地表2-3公分处横切,轻轻稳住砧木的闷含配叶节,并用竹签沿着平行于子叶的方向插入;然后,将接穗在子叶下方约1公分处的胚轴斜切一刀,使切面长度保持在0.3-0.5公分;接着,取出竹签,并迅速将接穗切面朝下插入砧木;最后,将嫁接好的幼苗扦插到营养土里。
需要注意的是,砧木的叶芽要及时抹掉,以免影响上部的接穗生长发育。
那么,采用断根嫁接的西瓜幼苗蚂指,早春培育管理需要注意哪些问题?个人认为主要是温度和浇水的问题。
早春的气温比较低,虽然断根嫁老物接成活率较高,但要加快嫁接苗成活还是需要合理管理的,尤其要保持较高的土壤温度和湿度,以促进砧木快速发根和茬口恢复愈合。
断根嫁接后4-5天,一般来说,土壤温度不宜低于20℃,即白天保持在25-28℃,夜间在22-24℃,同时,夜间要对拱棚膜盖草。
同时,注意尽量不进行通风,要适当闭棚提温。如果温度和湿度都适宜,则嫁接后5-6天即可生发出新根。
嫁接后6-8天,开始逐渐通风,以适当降低棚内的温度,白天将至22-24℃,夜间则在18-20℃。
一般来说,在西瓜嫁接苗培育期间,只要床土见干见湿、接穗没有较重的萎蔫,就尽量不要浇水,以避免因水引起某些病虫害。当然了,如果确需进行浇水,建议在水中添加适量的多菌灵或硫酸链霉素进行预防。
以上仅为个人经验,希望对果农朋友有所帮助。
嫁接西瓜苗的方法和技术
嫁接是一种将两个不同的植物体结合在一起的技术,它可以让我们利用不同植物的特点来改善植物的品质和产量。在西瓜种植中,嫁接技术可以大大提高西瓜的产量和抗病能力。下面介绍一下嫁接西瓜苗的方法和技术。
嫁接前的准备工作:
1.选用好的瓜苗:在嫁接前需要选择健康的瓜苗,最好是疏果后的幼苗,这样可以保证瓜苗的生长速度和质量。
2.准备好嫁接刀:嫁接刀是一种特殊的工具,用于将两个植物体结合在一起。一般来说,它有两个刀片,一个是V形刀片,一个是平刀片。
3.准备好嫁接胶带:嫁接胶带是一种特殊的胶带,用于将嫁接部位包裹起来,防止水分流失和细菌感染。
嫁接的具体步骤:
1.将瓜苗分成上下两部分顷早,上面的部分是瓜果,下面的部分是根系。
2.用V形刀片将上部的瓜果切成一个V形,切口要整齐平直。
3.用平刀片将下部的根系切成一个平面,使其与上部的切口相匹配。
4.将上下两部分对接,使其切口完全贴合,然后用嫁接胶带包裹起来。
5.将嫁接后的瓜苗放入温室或育苗箱中进行养护。
嫁接后的管理:
1.嫁接后的瓜苗需要在温暖湿润的环境下生长,最好是在温室或育苗箱中进行养护。
2.嫁接后的瓜苗需要定时浇水,但辩腔要避免水分雀灶雀过多或过少,以免影响瓜苗的生长。
3.嫁接后的瓜苗需要定时施肥,以保证其养分供应充足。
4.嫁接后的瓜苗需要注意防治病虫害,定时喷洒农药或使用有机肥料。
总之,嫁接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技术,能够大大提高西瓜的产量和抗病能力。通过合理的嫁接方法和管理技术,我们可以获得更好的种植效果,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和市场竞争力。
嫁接西瓜苗的方法和技术
1、插接法。
又称顶插接法。即在具有1片真叶的砧木上,除去生长点后用特制竹签自胚轴子叶节顶端由上向下斜插1小穴,穴深1~1.5厘米,然后将子叶刚展开的接穗苗的下胚轴削成双切面楔形,将削好的接穗插入砧木的小穴内,使砧木和接穗的削面紧密接触即可。
插接法简单,工效高,但管理技术要求高,否则成活率低。近几年,在常规插接法的基础上衍生出长龄砧木插接法、砧木断根插接法。
长龄砧木插接法:宜用瓠瓜作砧木。当子叶完全展开后移植到直径15厘米的塑料钵中,并充分灌水。当砧木生出2枚真叶,第2真叶约2厘米时(播种后15~16天)为嫁接适期。其接穗(西瓜)在播种后7~8天子叶还未伸平呈倒“八”字形时为嫁接适期。如果种植面积较大,砧木可按5天的间隔分期播种;接穗则在砧木移植2天后播种即可达到适期嫁接的要求。
嫁接之前先将砧木第1真叶的叶片折向第2真叶着生的方向,再用竹签将生长点去掉,并在其中心处用竹签扎入3毫米深形成插孔。将接穗的子叶下约8毫米处的下胚轴切断,在距子叶5毫米处用刀削去两侧,成为长约3毫米的楔形。尔后拔出砧木上的竹签,再及时插入接穗,接穗仅插入2毫米,在插孔外面使楔形刀口保留1毫米。这样比将楔形刀口全部插入愈合得更好,并可避免定植后发生急性凋萎而死秧。
砧木断根插接:砧木和接穗的培育以及嫁接方法与常规插接相同。仅是将砧木的下胚轴自子叶以下5厘米处切断后在扦插床中插入2厘米,以促使发生大量密集的不定根。
此法稍为费工,卜态但新发出的不定根比较开张且发达,苗很壮实,所以近年在西瓜嫁接生产上广泛应用。
断根插接的管理应严格,否则成活率低。一般嫁接移栽后3天内,保持棚内密闭高湿状态,白天保持气温在28~30℃(严禁超过33℃),夜间为20~25℃,相对湿度在90%以上,白天阳光强时应适当遮阴,以促进接穗愈合和砧木发根;在此期间,如夜温降至15℃左右的低温,砧木发根迟,容易发生先端自剪状况,应引起注意。嫁接后第4天开始发根,白天只要不出现高温状况,应给予适当的光照,减少遮光的时间。发根后,一旦接穗的生长点开始萌动,可逐渐通风换气。从嫁接后8~9天开始进行常规管理。即最低夜温15~16℃,地温17~18℃。
2、靠接法。
砧木,接穗苗大小相近。在砧木下胚轴靠近子叶处,用刀片倾45°角向下削一刀,深达胚轴的2/5~1/2,长约1厘米,然后在接穗的相应部位向上倾45°角斜削一刀,深及胚轴的1/2~2/3,长度相等,将两者切口嵌入,捆扎固定。嫁接后把接穗、砧木同时栽入塑料钵,相距约1厘米,以便成活后切除接穗的根,接口距土面约2厘米,避免发生自根。此法接穗西瓜应提前5~10天播种,播于疏松的穴盘内,减少根系的损伤。7天后接口愈合,切断接穗的根部,10~15天应及时解除捆扎物。该法接口愈升弊兆合好,成苗长势旺,因接穗带自根,管理方便,成活率高。缺点是操作麻烦,工效低。
瓜类嫁接成活的关键是砧木和接穗苗的质量。嫁接要领:一是尽可能使砧木和接穗的结合面宽大一些,使连接导管和筛管增多,迅速形成愈伤组织,使砧木和接穗间水分和养分交流。靠接时削面适当深而不达髓部。二是砧木和接穗结合紧密。如捆扎,加夹时要有一定强度。
3、切接法。
又称劈接法、割接法。先将砧木的心叶和生长点切除,然后在幼茎一侧自上而下劈开,长1~1.5厘米,接穗按上面的方法切成同样长度的楔形,插入砧木的劈口内,用嫁接夹等将伤口固定好,立即转入小棚中保持高温、高湿及遮光条件下促使伤口尽快愈合吵租,4~5天后逐渐去掉草苫等遮光覆盖物,让秧苗逐步见光,逐步通风直至撤去薄膜。
4、中间砧接(二段接)。
此法以南瓜为根砧瓠瓜为中间砧,即在南瓜上嫁接黄瓜,瓠瓜上嫁接西瓜。这样既避免了一些南瓜品种共生亲和力差和南瓜砧对西瓜果实品质上的不良影响,又解决了葫芦砧木对葫芦枯萎病抗性差的问题。正因为如此,在日本保护地西瓜生产上得以普及。
培育砧木和接穗的技术点:根据季节的不同瓠瓜比南瓜应早播5~7天,瓠瓜可用育苗箱或育苗畦,苗龄为20~22天。作为根砧的南瓜,为了使根系不受损伤,可在直径10厘米的塑料钵中直接播种,而且不再移栽,苗龄为15天。
嫁接操作技术:嫁接前,用50%的多菌灵或75%的百菌清1000倍液对土壤喷洒消毒或浇灌苗床消毒,以防止土壤带菌。嫁接工具用酒精棉擦揩或用高锰酸钾溶液浸泡工具进行消毒。
嫁接时2人同时操作,即1人将接穗(西瓜)嫁接在中间砧上,随即由另1人再把接有西瓜的中间砧接在根砧上,这样工作效率高,又利于伤口愈合。接穗削面也要相应长些。中间砧和根砧的嫁接方式多采有劈接。中间砧在成活后还会继续伸长,一般留有3厘米长的中间砧会伸长到5~6厘米,为防止接口发生不定根,必须注意不让土壤和接口接触。接穗和中间砧及中间砧和根砧的嫁接(接口)部分捆扎或用嫁接夹固定,和其他嫁接法相比都要更加强些,2个嫁接夹固定的方向不要一致,即1个从左侧夹,另1个从右侧夹,这样可使胚轴受力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