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花鱼驯化饲料诱食剂配方 桂花鱼饲料鱼养殖技术
时间:2023-09-24 00:31:45 作者:铁血雄心 桂花鱼怎么养殖
桂花鱼的养殖包括池塘条件、放养鱼苗、饲养管理。
1、池塘条件
养殖桂花鱼要选择背风春告向阳、沙壤土底质、池底平坦的池塘。
2、放养鱼苗
放养桂花鱼时,连同塑料袋放入水中20分钟做缓苗处理。
3、饲养管理
每隔7-10天为桂花鱼投喂1次饵料。
桂花鱼的生活习扒卜明性
桂花鱼属于完全淡水生活的鱼类,喜欢栖息于江河、湖泊、水库等水草茂盛较洁净的水体中,白天一般潜伏于水底,夜间四出活动觅食。不喜欢做长距离的徊游和迁移,不喜群居。
生活的适宜水温15~32℃。但也有学者研究表明,10~25℃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桂花鱼的特定生长率随温度的上升而增大,而在25~35℃之间则无明显变化,达到水温35℃时,桂花鱼的生长也未见明显减慢,这与一般的鱼类与水温关系的研究结果。
即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鱼类的摄食率和生长率随水温的升高而增大,当水温超过最适水温时,鱼类的摄食率和生长率反而会下降不相一致,这说明桂花鱼的最适生长温度可能会更广。
桂花鱼为肉食性鱼类,性凶猛终生以鱼类和其他水生动物为食,仔幼鱼阶段即食其他鱼苗,200毫米时主要捕食鲂鲛鳌、似等小型鱼类和虾类,也食蝌蚪和小蛙;250毫米以上时主要摄食鲤、鲫弊答等鱼类。冬季停止摄食,春夏秋季捕食旺盛般多在夜间捕食。
桂花鱼养殖技术
桂花鱼养殖技术是1、池塘条件:养殖桂花鱼要选择背风向阳、沙壤土底质、池底平坦的池塘。2、放养鱼苗:放养桂花鱼时,连同塑料袋放入水中20分钟做缓苗处理。3、饲养管理:每隔7-10天为桂花鱼投喂1次饵料。4、谨运兆注意事项:注意有雷阵雨时要及时开机增氧。
桂花鱼是典型的肉食祥租性凶猛鱼类,终生以小鱼、小虾为食。刚孵化出悄渗的桂花鱼苗即能捕食其他鱼苗,体长0.7厘米的桂花鱼能捕食体长0.35厘米的其他鱼类,体长31厘米的桂花鱼可捕食体长15厘米的鲫鱼。桂花鱼食量较大,通常饱食时食量可达自重的10-15%。在养殖桂花鱼过程中,投喂饵料鱼有一定的选择性,即鱼苗阶段以鳊鱼为主,鱼种阶段以鲫鱼、鲮鱼为主,成鱼阶段以易得和适口的小鱼为主,我地基本上用小鲫鱼、小泥鳅、鲮鱼等作为桂花鱼的饵料鱼。
鳜鱼养殖技术有哪些
鳜鱼又叫做鳜花鱼、桂花鱼、花鲫鱼等。是一种家常的可以食用的鱼类,不但口感美味,而且营养价值丰富,在进行养殖的时候有着较高的经济价值,不过需要我们注意正确的养殖方法,那么,鳜态迹鱼养殖技术有哪些,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鳜鱼怎样健康的养。
桂鱼养殖技术
池塘饲养桂花鱼的饵料鱼的种类有:鲢、鳙、土鲮、麦鲮、泰鲮、鲫鱼、鲤鱼等,饵料系数一般为4-5。根据桂花鱼的生长规格和摄食量,用大于桂花鱼池塘3-4倍面积的池塘培育生产充足的饵料鱼喂养桂花鱼。1、早期饵料鱼:在准备放养桂花鱼的池塘每亩预先放养鲢、鳙、土鲮、麦鲮、泰鲮、鲫鱼等鱼苗(鱼花)100-200万尾,作为桂花鱼的早期饵料鱼。投喂花生麸、麦皮等粗饲料,经15-20天培育,饵料鱼长至1。5-2。5厘米体长时,使用0。7ppm硫酸铜和0。5ppm强氯精杀虫消毒后,可投放入2-3厘米规格的桂花鱼苗培育。2、中期饵料鱼:在四大家鱼池塘每亩混养20-30万尾土鲮、麦鲮、泰鲮等鱼苗,也可专塘培育鲢、鳙、鲫鱼等鱼苗作为大规烂谈格桂花鱼的饵料鱼。3、后期饵料鱼:除自产自给外,还可以外购。养殖后期一般进入冬季,鲮鱼类饵料鱼易冻死,应培育备足一些鲢、鳙、鲫鱼等受寒品种类饵料鱼越冬,用作冬春季节的桂花鱼的后备饵料鱼。目前是桂鱼放养最佳季节,现将其池塘养殖技术要点介绍如下:1、池塘条件:池塘面积一般为2-4亩,水深2米左右,以长方形为主,水质清新,水底泥少或无,排灌增氧设备齐全。2、饵料鱼培育:根据适口性好,经济成本低的原则,可选择银鲫、白鲫、团头鲂、白鲢、花鲢等鱼苗种为饵料鱼。利用桂花鱼池塘放养前的空闲期培养前期饵料鱼,可自己繁殖鲫鱼或鳊鱼鱼苗种,也可在桂鱼未放养前20天左右投放各类鱼苗,亩放养量为40-60万尾。其饲养方法用黄豆浆或其它饲料投喂,中后期饵料鱼则须专池饲养,宜采用多池高密度饲养,分次起捕,逐步拉稀的方法,以保证饵料鱼与桂鱼同步生长。3、桂鱼种放养:放养时间一般6月份,放养规格要求在6-10公分为宜,其好处是放养成活率高和生长速度快。一般每亩放养量500-800尾。4、饵料鱼投喂:成鱼养殖期间,要做到每天都能吃饱为宜,如果饵料鱼过少出现饥饿状态,这样就会影响桂鱼生长或出现相互残杀现象。5、水质调控:桂鱼池塘要调控好水质,做到勤换水。6-9月份高温季节是摄食旺季,要每周注排水一次,每次换水量0.4米,保持池水透明度40公分以上。桂鱼的放养技巧一、鱼种的来源和捕捞1、鱼种的来源现在正值高温季节,气温很高,鱼种体质较弱,一般不便于长途运输。补放鱼种的来源,多在当地调剂解决,也可就近在天然水域中捕捞。要求鱼种的捕捞地点离放养地点很近,捕捞与放养应紧密衔接,鱼种离水时间不能过长最好是边起捕边放养。若一时做不到,可先用网箱暂养或拦在拉网中进行操作,但时间最好不要超过两小。严禁鱼种离水操作。2、鱼种的捕捞鱼种的捕捞及入养应始终坚持快捕轻放的原则。捕捞时,必须小心谨慎,缓慢操作,尽量不要伤及鱼体。捕捞时间可确定在早晨及晚上天气凉爽时进行。捕捞工具应选用大拉网、套网等不伤鱼体的工具。同一水体的捕捞,拉网次数不能过多,以起鱼类浮头,造成死亡。丝网会伤害鱼体,使鱼鳞脱落,不要采用。干塘捕捉会使污水呛死鱼类,也会因饥闭碰水浅灼伤鱼体,最好也不要采用。对于吃食性的鱼类,可在投喂时,用药饵引诱,将网具拦截在其活动路线上,进行集中捕捉,这也是一种很好的捕捞方法。二、鱼种的放养和管理1、放养前的准备鱼种放养前应做好各项准备工作,检查进出水口是否完好,防止渗漏。如发现问题,应立即解决;其次要对放养的水体情况进行观察,尤其要对池塘逃鱼状况进行了解,以摸清底细,便于确定放养品种和放养量;最后还要对水体进行一次改良。由于现时气温高,水体普遍浑浊,水中污物较多,水质很差,病菌容易繁殖,应用生石灰或明矾等化水泼洒,澄清水体,净化水质。若水体偏瘦,还要略施肥料,培养水中天然饵料。2、放养操作为了减少放养死亡,确保放养效果,应进行补放鱼种的选择。选择的鱼种要求鳞鳍完整,跳跃有力,游动活泼,体质肥大,无病无伤。对鱼体瘦弱、反应迟钝、体表充血及有机械损伤的鱼种都应剔除。放养的品种可根据鱼种的来源及放养需要而定,但放养规模应以大为好,放养密度可坚持稀放为原则,以便使年底的成鱼都达到商品规格,减少因生长期短而带来的不利影响,保证养殖效益。放养时,鱼种必须经药物消毒后,再放入水体,以防鱼体带病入池,引起鱼病传播。一般可用2%~3%的食盐水或1ppm~2ppm的晶体敌百虫等药液浸泡3分钟~5分钟。3、放养后的管理鱼种放养后,要根据放养的品种、数量等情况,认真做好投饵、施肥、水质调节、鱼病预防等项工作。饲料一般以精料为主,以加快鱼体的生长。日投喂量以池鱼总重量的5%~8%较为适合,具体以投喂后略有剩余为度。若池中放养链鳙等肥水鱼较多,可增施肥料,施肥应少量多次为原则,有机肥要经充分发酵后施入水体,亩施放量为50公斤~100公斤;化肥可用碳铵(每亩5至8公斤)或尿素(每亩3至5公斤)化水全池泼洒,改善水质。在放养后7天~10天内,再用强氯精(0。3ppm)、漂白粉(1ppm)等泼洒,以杀灭细菌;同时可间隔使用晶体敌百虫(0。4ppm)、硫酸铜(0。5ppm)和硫酸亚铁(0。2ppm)合剂泼洒,以杀灭寄生虫,有效地防止鱼病的发生。
通过以上关于鳜鱼养殖技术有哪些的介绍,我们现在知道了鳜鱼怎样健康的养,在进行养殖的时候不但要注意平时水的管理,同时也要注意饲养的方法和饲料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