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鲫的养殖技术 黄金鲫养殖技术及病害防治技术
时间:2023-09-24 00:48:35 作者:逆流 黄金鲫鱼怎么养
(1)水质调控
饲养黄金鲫的池塘水质同饲养其它常规吃食性鱼类相同。首先是水位调节。就全年饲养讲,应当是“两头小、中间高”为宜。也就是说,在早春时节,当养殖池水温升至12℃~18℃时,不论饲养水花、鱼种或商品鱼,在这一阶段里为了加快提高池水温度,池塘水位要适量的放低。例如,培育水花的池塘,放鱼时的池塘水位不宜超过0.6米。饲养鱼种或商品鱼的池塘,为了提早开食,调控水温,此阶段池塘水位不宜高于1.0米~1.2米,待到养殖池水温升至理想值20℃以上后,再逐渐酌情加高池塘水位。到盛夏时节,池水水温高达21℃~30℃时,要将养殖池水位加注至最高点2.5米。到了秋迟凯季由于气候的变化,养殖池水温开始日趋下降,为保持养殖池水温降速放慢,应将养殖池水位作相应的调整,由2.5米逐渐的降至1.5米,直到越冬前再将养殖池水位加注到最高点2.5米以上,以保证池鱼安全越冬。其次是水质调节。就人工养殖池塘来说,越冬后随着养殖池溏水温逐渐升高,投饵量的增加,养殖池水体中的排泄物质也相应的增多,加之此时正值浮游生物大量繁衍,腐殖质急速分解,在这段时间里养殖池的水质极易转肥,导致养殖池水体中的耗氧因子增加,这时应及时调节好养殖池水质。其方法是,春夏时期每间隔15天~20天,加注一次新水或换掉部分老水。盛夏期间依据养殖池的实际情况每间隔10天左右就应加注一次新水或换掉部分老水;到了秋季养殖池水质逐渐转稳,这时就应趁着注水或换水的机会,适时、适量地降低养殖池水位。在整个养殖期间长期保持水质的肥、活、嫩、爽,控制水中的藻相以鱼喜食的硅藻、绿藻等单胞藻类为主,水体呈油绿码毕唤色、浅茶褐色为好。通过定期测量池水的溶解氧、氨氮、pH及亚硝酸盐的含量确定池塘水质状况。
(2)饵料投喂
黄金鲫摄食时间较其它鲤、鲫鱼类都长,几乎全年都在摄食,当养殖池水温升至6℃时,就应在晴天开始投喂,无论采取何种方法投喂,都应在投喂前先给予3分钟~5分钟响声并坚持从少到多,由慢到快,再从数羡多至少,由快到慢的投饵原则进行投喂,从水花至夏花阶段的日投饵次数以3次~4次为宜。每天的上午7∶30~9∶30,11∶00~12∶30,下午2∶30~4∶00,6∶30~8∶00进行投喂;或上午8∶00~9∶30,中午12∶30~下午2∶00,5∶00~6∶30进行投喂,投喂时间应控制在25分钟以内,把需投的饵料全部投完。
黄金鲫属鲤形目、鲤科、鲤亚科、鲤属和鲫属的鲤、鲫杂交种,是国家级天津市换新水产良种场采用常规育种和生物技术育种相结合而育成的优良品种,目前已申报全国水产原、良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外形如鲫鱼,体高,头小,头后背部隆起,体厚实丰满,有一对较短的吻须,无颌须,全身披鳞晶莹,排列整齐,侧线鳞31枚~34枚,体色金黄色,十分艳丽。该品种苗种已在天津、河北、山东、辽宁、内蒙、青海、宁夏、江苏等省市部分地区进行了养殖,增产效果显著,具有生长速度超快,耐低氧,抗病力强,耐低温,耐长途运输,饲料转化率较高,肉味鲜美,营养价值高等特点。自2001年以来历经7年推广试验,推广面积达到6.3万亩,推广苗种5.1亿尾,在这几年的推广中已总结出一套较完备的高产、优质、高效、环保的集约化养殖技术。
黄金鲫鱼介绍
1、金鲫鱼是动物界、脊索动物门、脊索动物亚门、硬骨鱼纲、扒拦辐鳍亚纲、旁段鲤形目、鲤亚目、鲤科、鲫属鱼类,俗称金鲫鱼、草金鱼等,实际上就是普通鲫鱼发春启胡生自然变异形成的品种,另外金鲫鱼也是所有金鱼的祖先,人们在金鲫鱼的基础上培育出了数百种金鱼。
2、金鲫鱼是普通鲫鱼自然变异形成的,外形和普通鲫鱼完全一样,唯一不同的是普通鲫鱼的体色多以灰色为主,例如灰黑色的体背、银灰色的体腹、灰白色的鳍条等,而金鲫鱼则多呈红色或红白相间,但尾鳍不像金鱼那样分叉,背鳍、腹鳍、胸鳍、臀鳍等也都正常。
请问黄金鲫鱼苗吃什么
黄金鲫鱼苗吃饲料,要吃蛋白质含量高的饵料。稚、幼鱼期不少于36%一38%,每天投喂2-3次即可,每次投喂1-1.5小时。日投喂量,稚、幼鱼期为池鱼总体重的5%~8%。
黄金鲫是国家级天津市换新水产良种场采用常规育种和生物技术育种相结合而育成的优良淡水鱼类养殖新品种。该品种以散鳞镜鲤为母本、红鲫为父本,通过山衡远缘杂交获得,可在全国范枣运围内进行池塘养殖。
更多关于黄金鲫凳唯梁鱼苗吃什么,进入:https://m.abcgonglue.com/ask/5446e51615833449.html?zd查看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