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贮制作技术视频 青贮制作技术有哪些
时间:2023-09-24 02:12:05 作者:林小楼 [青贮饲料的制作技术] 饲料青贮袋
适时把青玉米秸、牧草、各种野草、野菜制作成青贮饲料,不但为家畜提供了丰富的营养,而且能节约成本,提高养殖效益。下面介绍青贮饲料的制作技术。 一、原料来源
青贮饲料的原料来源极广,一般禾本科作物和牧草(如玉米、高粱、燕麦)、豆科作物(如苜蓿)、蔬菜瓜类副产品、块根块茎饲料、水生饲料、野草、野菜、树叶以及农副产品均可制作青贮饲料。
二、所需设备
青贮设备有很多种,如青贮塔、青贮窖(圆形、长方形)、青贮壕(地下式、半地下式、地上式)、青贮袋、青贮堆等。各地可根据不同条件因地制宜地选用一种形式,在地下水位低、冬季寒冷地区宜用地下式或半地下式设备。建造方法:首先是选址,注意选土质坚硬、排水良好、高燥、靠近畜舍、远离水源和粪坑的地方。其次是选材,可用砖石、混凝土修筑,也可用塑料薄膜,又可挖掘简单的土窖,还可就地取材(如闲置水池)。最后计算设备大小,以畜群规模和每年需要的青贮饲料来确定容积为例,一般每头牛每年需青贮1万公斤(羊为2500公斤)。青贮总量(公斤)等于头数乘以1万,再求出容积x,x等于青贮总量除以每立方米青贮重量(一般为400~750公斤/立方米),根据此容积进一步确定设备的长、宽、高、直径等。圆形设备容积等于3.14乘以半径的平方乘高,长形设备首燃容积等于长乘宽(上下宽的中数)乘高。圆形窖的直径应按每天饲喂青贮饲料数量计算,一般为50~90厘米,深度或高度由饲喂青贮饲料时间长短而定,但一般高度不小于直径的2倍,也不要大于直径的3.5倍。
三、制作步骤
1.适期刈割。适期刈割可提高青贮饲料的产量和养分含量,一般玉米带穗青贮以蜡熟至黄熟期为宜,无穗青贮以有多半绿叶为宜,高粱青贮以蜡熟期为宜,豆科牧草以开花期为宜,甘薯藤以霜前为宜。
2.调节水分含量。适宜含水量为70%左右,刈割后直接青贮的原料含水量较高(75%~80%),可加入干草、秸秆等或晾晒来降低水分,当水分过低时可加水(15公斤水/100公斤秸秆)或与新鲜嫩绿原料混装。水分测定可将铡碎的原料在手中握紧成团,若草团不散开但渗出液很少,则水分约为70%~75%;若草团慢慢散开,无汁液渗出,则水分约为60%~70%;若草团很快散开,则水分小于60%。
3.切碎。原料必须切碎,切碎便于压实,同时渗出汁液可促进乳酸菌繁殖,考虑到反刍,不宜过短,也不要超过1.5厘米,一般半干牧草青贮长度为0.65厘米,玉米秸秆青贮长度为0.65~1.3厘米,当青贮饲料粗硬时应切得短些,细软时应稍长些。
4.装填和压实。在者厅虚检查完设备后,于窖底铺15厘米厚的清洁垫草或吸水性强的草粉。青贮原料应随切碎随装贮,装窖速度要快,原料不要在窖外久置、日晒或雨淋。同时注意不要混入土块、粪便、铁钉等异物。要注意层层压实,每装0.5米左右压实一次,尤其要注意窖的四周边缘和窖角,长型窖在农机具漏压或压不到的地方,一定要上人踩实。装满后原料应高出窖口1米左右,压实是为了排出空气,紧实与否是青贮成败的关键,原料装填越实越紧,青贮质量越好。
5.密封。装填完毕应立即严密封埋,首先用塑料薄膜盖严,再用土覆盖(30~50厘米厚),最后压以重物如旧轮胎、石板等,做到不透气、不漏水。窖顶应呈馒头形或屋脊形,以利排水。如果拖延封窖,会导致青贮饲料品质低劣。
6.管护。青贮窖贮好封严后,要注意防止雨水渗入,多雨地区宜在窖上搭棚防雨,如发现窖顶有裂缝应立即覆土、压实,还要注意防鼠、防牲畜践踏等。
四、饲喂办法
青贮料是优质多汁饲料,牲畜经一段适应后,均喜食。开始时要先经过训练饲喂,于空腹时先喂青贮料,最初少喂,逐步增多,然后再喂草料或将青贮料与草料拌匀饲喂。喂量应考虑家畜种类、年龄、生理状态、饲料种类等。对于牛,玉米青贮料可多喂些(5公斤/100公斤体重)。禾本科青贮料居中(4公斤/100公斤体重),豆科青贮料可少喂些(3公斤/100公斤体重)。注意青贮料不要在牛舍内存放,否则会影响牛奶的味道。
五、开窖取料
青贮饲料在封窖40~60天后即可开窖饲喂,开窖前应先清除窖顶盖土,圆形窖自上而下逐层取料。长形窖应从一端开始,盖土可以先清一段,取完料后再清再伏隐取,逐段进行。开窖后注意排水、鉴定品质。取料应随取随喂,以当日喂完为准,切勿取一日喂数日。取料面要平滑,尽可能缩小范围,但也要防止打洞掏心。每日取料进度不少于15厘米,取完后盖严塑料布,清除周围余料,如中途停喂,间隔时间较长,必须按原方法封好。
六、品质评定
1.上等青贮料。黄绿色、绿色,酸味浓,有芳香味,柔软,稍湿润。
2.中等青贮料。黄褐色、黑绿色,酸味中等或较少,芳香并稍有酒精味或丁酸味,柔软稍干或水分稍多。
3.下等青贮料。黑色、褐色,酸味很少,有臭味,干燥松散或黏软成块,不宜饲喂,以防牲畜中毒。(河南省太康县逊母口镇政府朱广凯邮编:461434)
青贮饲料怎么发酵视频
青贮饲料发酵必须具备以下几个条件:
1、要有一个适宜的温度环境
青贮料装入窖中后,植株仍在呼吸,碳水化合物经氧化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放出热量,并随着时间的推移,窖内温度不断升高,最适宜于青贮的窖内温度以30度为宜。但如果压得不实不紧,封顶不严,细胞继续呼吸,青贮料发热,同时霉菌繁殖,温度可升高到60度,即会和州造成青贮料腐败变质。所以这一点的关键还是要密封严格,并压实压紧。
2、青贮的窖必须密封严实,压实
青贮原料必须切碎处理(最好不超过一公分,整株玉米秸打捆青贮除外),因为细碎可便于压实,否则将造成过多的空气,会使呼吸作用延长,糖分被消耗,形成高温发酵,产生较多的丁酸,从而影响品质,并使PH值升高,导致霉菌和铵的产生,致使青贮失败。
3、乳酸积累过程
乳酸菌迅速繁殖成为青贮饲料中的优势菌群,将可溶性糖转化成大量乳酸、少量乙酸,促使pH值下降。随着pH值的下降,大部分有害菌被抑制,只剩下乳酸菌继续生长。随着乳酸继续积累,当青贮饲料的pH值降低到3.8左右,乳酸含量达到青贮饲料鲜重的15%-20%时,乳酸菌逐渐停止生长,而进入相对稳定期。
4、青贮料的水分要合适
一般认为乳酸菌繁殖的适宜水分为60--75%,如果水分过多,糖类被稀释,发酵延长。并且青贮原料的汁液易被压挤出来,使养分渗漏出来流失。如果水分过少,便不易压实,窖内空气难以排出,导致青贮料的腐败霉烂。测定青贮料的含水量可以用手挤压法,如果水分从水指缝间滴出,其水分在75--85%;松手仍呈球状,手无湿印,其水分为68--75%;松手后球状慢慢膨胀,其水分为60--67%。
扩展资料:
在青贮开始时,附着在原料上的酵母菌、腐败菌、霉菌和醋酸菌等好气性微生物,利用植物细胞因受机械压榨而排出的富含可溶性碳水化合物的液汁,迅速进行繁殖。腐租春败菌、霉菌等繁殖最为强烈,它使青贮料中蛋白质破坏,形成大量吲哚和气体以及少量醋酸等。
好气性微生物活动结果以及植物细胞的呼吸,使得青贮原料间存在的少量氧气很快殆尽,形成厌氧环境。另外,植物细胞呼吸作用、酶氧化作用及微生物的活动还放出热量。厌氧和温暖的环境为乳酸菌发酵创造了条件。该阶段是青贮饲料环境从有氧变为厌氧过程所必需。
如果青贮原料中氧气过多,植物呼吸时间过长,好气性微生物活动旺盛,会使原料内温度升高,有时高达60℃左右,因而削弱乳酸菌与其他微生物竞争能力,使青贮饲料营养成分损失过多,青贮饲料品质下降。
第一阶段的长短与原料的化学组成、青贮料装填密度和装弊棚耐填速度有关,蛋白质含量高(豆科作物、牧草)的时间较长,富含糖分和淀粉(玉米植株、根茎类)的时间较短;青贮窖装填松软、速度慢的时间长,青贮窖装填紧密、速度快的时间短。
参考资料来源:
青贮饲料的制作方法与技术要点
青贮饲料的制作方法分为一般青贮和特殊青贮,它的制贺颤作方法是:
1、适时收割青贮,就是在可消化养分产量最高时期的时期收割;
2、及时清理青贮设备,将腐烂的物质清除干净,备用;
3、调节水分,要有足够的水分,过低会影响青贮的品质;
4、青贮原料在入窖前都需要切碎;
5、装填是一定要不留缝隙前掘,一次装满,避免出现腐烂;
6、立马进行密封,隔绝空气,防止雨水渗入。
青贮饲料的技术要点:
1、水分要适宜,含水量过高,容易造成青饲料的腐烂,含水量过低的话,发酵就不充分,适口性较差;
2、长短要适中,太长的话不利于压实,会有慧拍核空气进入,导致青饲料腐烂,太短也不行;
3、空气要排空,在内部缺氧的时候,乳酸发酵产生最后的二氧化碳能够排出空气;
4、防窖底料由于长时间的浸泡,会出现腐烂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