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芡实效益如何 种植芡实赚钱吗
时间:2023-09-24 03:16:57 作者:沙拉拉英文版 [适合种植芡实栽培正确方法] 芡实种植
芡实有很大的营养价值和市场价值,那么芡实应该怎么种植呢?下面是我精心为你整理的芡实种植的方法,一起来看看。
芡实种植的方法
一、选地
芡实适宜在池塘、水库、沟渠、沼泽地及湖泊中生长。水底土壤以疏松、中等肥沃的粘泥为好。带沙性的溪流和酸性大的污染水塘不宜栽种。
二、繁殖
1、种子繁殖:适时播种。春秋两季均可(以9~10月为好)。播种时,选用新鲜饱满的种子撒在泥土稍干的塘内。若春雨多,池塘水满,在3~4月春播种子不易均匀撒播时,可用湿润的泥土提成小土团,每团渗入种子3~4粒,按瘦塘130~170厘米,肥塘200厘米的距离投入一个土团,种子随土团沉入水底,便可出苗生长。2、幼芽移栽。前年种过芡实的地方,来年不用再播种。因其果实成熟后会自然裂开,有部分种子散落塘内,来年便可萌芽生长。当叶浮出水面,直径15~20厘米时便可移栽。
三、管理
幼苗浮出水面后,调节株行距,将过密的苗除去,移到缺苗的地方。由于芡实的生长发育时期不同,对水分的要求也不同,故调节水量是田间管理的关键。要掌握“春浅、夏深、秋放、冬蓄”的原则。春季水浅,能受到阳光照射,可提高土温,利于幼苗生长;夏季水深可促进叶柄伸长;秋季适当放水,能促进果实成熟;冬季蓄水可使种子在水底安全度冬。为提高效益,种芡实的水塘,可同时养鱼,但必须选择对芡实无损害的鱼种,如鲢、鳙鱼。向塘里投放的鱼饲料以及鱼的排泄物,均能作为芡实的肥料,不必施肥。
四、采收加工
芡实当年可收获。在9~10月间,果皮呈红褐色时便可收割。如果种植的面积小,人力充足,可随熟随采收。采回的果实,用木棒等物锤击带刺的果皮,取出种子,除去硬壳,晒干。也可将果实堆放在地上,待果皮腐烂后,洗净晒干,然后再除去果壳,把芡实米晒干。
芡实栽培技术
一、生物学特征
芡实份无刺和有刺两种类型。无刺类型俗称南芡,叶面无刺,具光泽,叶背有刺;有刺类型俗称北芡,叶面、叶背和叶柄都有刺。果实圆球形或长圆形,形似鸡头。北芡果实着生密刺,南芡无刺而被绒毛。每果含种子160-200粒,种仁白色。芡实种子在15℃以上萌芽,20~30℃最适于营养器官生长和开花结果,能耐35℃左右的高温。种子休眠期能耐1~5℃低温。芡实生长对水位有一定的要求,幼苗期水深宜10~20cm,以后水深宜逐渐增加到70~90cm,最深不宜超过1m,不宜猛涨暴落。如遇风害掀翻叶片,应及时将叶片掀回原处,避免损伤叶片。
二、种植技术
1.气候土壤,喜阳光,在池塘、水库、沟渠、沸水塘等蓄水充足。水源正常,水底有一定蚂租汪疏松污泥地方生长良好。
2.种植:种子种植,优质新品种按每亩10市斤种子将种子放水池里储存,在2月下旬进行人工催芽,将芡实种子放进温坑,用稀河泥浆浇入温坑5厘米厚,将种子淹下后覆盖薄膜进行催芽,在期间,坑型困内不能脱水,一般在20-30天出芽,见芽时将有芽芡实种子撒入池塘,让它自然出苗,每亩用种子4-5斤,出苗后亩留基本苗350株,播种子时拉线定格,行距1.5米,株距1米,每亩350穴,每穴2-4粒,出苗后每穴留苗一株,其余全部除掉。过密影响芡实产量,一般一颗芡实结果实8-15个,每个果实鲜品产量0.3市斤(鲜品与干品比例2:1),亩产鲜品600-700斤,折成干品300-350斤。
3.水位要求:播期水深在50-120厘米,都可以出苗,出苗后水深50-250厘米都可以生长,开花期最怕水位猛长,淹没超过10天以上,芡实就会死亡。
三、管理
芡实叶片出水面时,要及时除去池沟杂草,直至芡实叶片覆盖为止,使芡实生长有舒适环境,提高产量。一般不要防病治虫,最主要是防鼠害。池塘四周放一米宽闷心网拦闷仔老鼠。
四、采收加工
1.采收分水上籽、水下籽,水上籽将九成熟,芡实苞子割下,放在网箱泡制7-10天,待苞刺腐烂淘净晒干。水下籽让苞子自然老化散落在池塘中,待11月份基本沉淀后用网子推捞出。水下籽是用于加工抛光芡实米原料,它价格高于水上籽30%,采收时全面机械化打捞。
2.加工,对晒干后芡实通过振动筛分分五种规格,都可以通过机械加工。分圆米加工、开边加工。
五、野生芡实种子新运用
对野生芡实进行新运用,挑选大颗粒芡实种子,将其储备在水中,第二年4月温度上升时转至衡温-5℃~-8℃冷库储放,需用时从冷库转出催芽播种。野生芡实种子新运用效果特佳,能够调整播种期,必过虫害期、病害期、草害期,一生生长过程中,不需防病治虫。
每年5月1日至10日冷库种子转出存放在储备水池内,用高效杀菌剂拌种大棚催芽,催芽时掌握水温,前五天水温控制30℃-35℃,第六天水温控制25℃-30℃,待芽稍出现时水温控制在22℃-25℃,出芽率在70%左右开始播种,播种前期有足够时间除掉水面中草害,清塘晒塘,同时避过病虫害危害期,野生芡实病虫害高发期5月10-25日,通过新运用野生芡实种子播种新方法,直接避过病虫害高发期,每年亩产量不受影响,同时节省农本(农药、人工、机械),为野生芡实种植开辟一条新途径,也是增收节支的型起点,成功突破了种植野生芡实的技术障碍。
芡实的种植要点
浸种催芽
长江流域于4月上旬浸种,水温白天保持在20~25℃,夜间则在15℃以上(能在温室或温床内浸种、催芽最好)。经10多天播种。
育苗
播种前5~7天,在田中开挖好2.0~2.5米见方、深15~20厘米的育苗池。清整后灌水10厘米左右,等泥澄清沉实后,将已发芽的种子近水面轻轻放下(种子不要陷入泥中太深),每池约可下种5千克。育苗时不能断水,水深随芡苗生长可逐渐加至15厘米左右。芡苗心叶不能被泥埋没。
假植
播种后1个月左右,当幼苗已有2~3片箭形初生叶时即可移苗假植。5千克种子约需0.2~0.4亩秧田,按此标准在移苗前把秧田准备好。秧田中灌水15厘米左右。在育苗池中移苗时带子起苗,就地洗净根上附泥,幼苗以35~50厘米见方的株行距移栽秧田内。栽苗时只要把种子和“发芽茎”栽入土中即可,切忌埋没心叶。秧田不能断水,刚假植时保持15厘米左右,返青后再逐渐加深至30~40厘米。定植前按大田或湖荡水位,逐渐加深秧田水位,使芡苗定植后能适应深水的环境。
定植
6月中、下旬芡苗圆盾状后生叶直径达25~30厘米时即可定植(每5千克种子的芡苗约可定植8~10亩大田)。定植前按2米(紫花苏芡)或2.3米(白花苏芡)见方的株行距(亩栽125~166株)开穴,穴挖成上面正方形(边长1.4米左右),下面锅底形,深15~20厘米。开穴时要清除杂草,并施入适量基肥,过1~2天待穴内泥水澄清后就可移苗定植。芡苗栽于穴的中心,深度以刚埋没根和地下茎高为度(心叶顶端必须露在土外),一般7~10天就可返青。湖荡种芡,定植前先按株行距栽茭草定点(俗称“栽潭草”),定植时可按潭草的位置扒塘和种芡。在芡叶直径有70厘米左右时,可把潭草全部拔掉。
田间管理
芡苗栽活后至少要进行1~2次查苗补缺,保证全苗。定植时水深不宜浅于
30~40厘米,成活后可逐渐增加至70~100厘米,最深不宜超过1.2~1.5米。在浅水稻田种芡,水深以保持30~40厘米为宜。在芡叶封行前根据杂草生长情况耘田除草3~5次,耘田除草可结合壅根,即在耘草时应逐次将穴边泥土向穴中推进壅根。操作时不能损伤植株。施追肥可与耘草壅根相结合。施肥方式一般采用肥球深施(封行前)或根外喷施(封行后)。肥球是用泥土和肥料沤制而成。每100千克细土,加50千克腐熟粪肥,20千克尿素,20千克过磷酸钙和10千克氯化钾。施肥时把捏成鹅蛋大的肥球,均匀地塞在根系四周的耕作层内。开花结实期于睛天傍晚在叶面喷施几次磷肥(0.2%磷酸二氢钾)和硼肥(0.1%硼酸),能明显地提高产量和质量。7~8月份,水温高于35℃以上时,应在清晨经常泼凉水于叶面,以降低叶面温度,促进开花结实。
猜你感兴趣:
1.适合南方种植的药材种类
2.芡实种植产量高的方法
3.芡实种植产量和利润
4.蜜丝枣种植技术
芡实种植前景如何,种植是否合适?
芡实(鸡头米、鸡头果)euryaleferox睡莲科芡属。一年生浮叶草本。根茎短而粗,生有许多须根。叶圆盾形或盾状心形,叶面皱褶,绿色,叶背紫色;叶脉凸出呈网状,脉上具有尖刺;叶柄也密生棘刺;叶径可达3m。花单生,花萼筒状,萼片4枚,披针状三角形,表面布满棘刺,外面绿色,内面紫色,花瓣多枚,紫色。浆果,近球形,其顶部的残存萼片呈嘴形,似鸡头,表面密生棘刺,种子球形。我国南北各地均有分布,并广布俄罗斯、印度、朝鲜、东南亚各国。喜温暖水湿的环境,适宜水深70~90cm,不宜超过lm,幼苗期水深10~20cm为宜。直播育苗进行有性繁殖。可点缀或遍植于水面
鸡头米种搜拍植方法如下:
1.育苗
播种前5~7天,在田中开挖好2.0~2.5米见方、深15~20厘米的育苗池。清整后灌水10厘米左右,等泥澄清沉实后,将已发芽的种子近水面轻轻放下(种子不要陷入泥中太深),每池约可下种5千克。
2.假植
播种后1个月左右,当幼苗已有2~3片箭形初生叶时即可移苗假植。5千克种子约需0.2~0.4亩秧田,按此标准在移苗前把秧田准备好。定植前按大田或湖荡水位,逐渐加深秧田水位,使芡苗定植后能适应深水的环境。
3.定植
6月中、下旬芡苗圆盾状后生叶直径达25~30厘米时即可定植(每5千克种子的芡苗约可定植8~10亩大田)。湖荡种芡,定植前先按株行距栽茭草定点(俗称“栽潭草”),定植时可按潭草的位置扒塘和种芡。在磨败芡叶直径有70厘米左右时,可把潭草全部拔掉。
4.病虫害防瞎漏颤治
莲缢管蚜、菱角萤叶甲、菱角紫叶蝉、斜纹夜蛾、食根金花虫、草鱼、椎实螺、水禽和水鼠均能危害芡实引起减产。防治方法可采用植保上的常用方法。
5.采收
苏芡除叶背有些刺外,全身光滑无刺,适合多次采收。采收期为8月中、下旬至10月上旬(紫花苏芡)或9月上旬至10月下旬(白花苏芡),每隔4~7天采收1次,分8~12次采完。
芡实怎样种植才高产?
芡实主要收获芡实米(也叫鸡头米),根据芡实生长的需肥规律和沿淮区域的施肥习惯,针对性的科学施肥可提高芡实产量和品质,建议施肥方案如下:
一、芡实的吸肥规律
多年实践表明,芡实在栽培全生育期施用纯氮应控制在20Kg左
右,N:P2O5:K2O比例需达到1:0.35:0.55。氮肥中基肥和追肥的比例控制在5:5,追肥中要特别重视提高拔节肥和孕穗肥的比例,其用量不少于全年用量的40%。
二、芡实的施肥技术要点:
推荐配方:
控失肥46%(23-8-15)含腐植酸
复合肥54%(18-18-18)含腐植酸
三、芡实施肥管理:
3.1、基肥
提倡轿空链培肥地力,播种或移栽前5~7天,亩施腐熟农家粪或有机肥800-1000kg培肥土壤,化肥选用18-18-18黑金肥料或控失肥23-8-15,亩施肥量40-50kg。为防止养分随水流失。
基肥建议:肥球深施,肥球是用泥土和肥料沤制而成。每100kg细土加50kg复合肥料掺匀后和泥。施肥时捏成鹅蛋大小的肥球,每株2-3个,均匀
地丢在根系四周泥土层内。
3.2、追肥
根据苗情决定追肥次数和数量(芡叶在7~8月封行比较适宜)。施追肥可与除草壅根相结合。植株缺肥的标志为:叶片薄而发黄,新叶生长闭孙缓慢,与前一片叶大小相差很小,叶面皱褶密。芡叶为浮水叶,不能排水追肥。一般采用肥球深施(封行前)或叶面喷施(封行后)两种追肥方亏祥式。
追肥建议:施肥团时,应远离植株10~15厘米,每株每次1千克左右。一般在封行前施肥2~3次,用控失肥23-8-15可至少省一次追肥。
3.3叶面追肥
芡实植株生长盛期及封行后(收获前40-45天)叶面喷施0.5%磷酸二氢钾和0.1%硼酸混合液,能明显增加植株抗性和提高产量与品质。
四、芡实管理注意事项:
4.1芡实生物产量较大,是喜肥作物,因此施肥量要科学才能获得高产,地处淮河漫灌滩涂地块,土质上粘下沙,漏水漏肥严重应根据实际苗情多次追肥效果,或选用功能性控失肥效果更好。
4.2芡实品种是需钾较多的作物。同时增施钾肥可以提高抗性,预防叶斑病和叶瘤病;
4.3泼凉水7~8份天气炎热,气温35℃以上时,对植株生长和开花结实十分不利,应在清晨经常泼凉水于叶面,以降低叶面温度,促进开花结实。泼水时不能将浑泥水泼在芡叶上,以免影响光合作用和引起烂叶。
五、防控芡实病虫害的方法要注意以下几点:
芡实病虫害的发病特点:主要危害叶片。叶斑近圆形,细小,直径1~2毫米,初呈褪绿水渍状,后转呈黄褐色至黄白色,近叶脉处病斑较多;病征不明显,潮湿时触之稍有质粘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