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胞菇的种植技术视频教程 双胞菇的种植技术视频讲解_农业科技_茶文化

茶文化>农业资讯>农业科技

双胞菇的种植技术视频教程 双胞菇的种植技术视频讲解

时间:2023-09-24 03:24:06 作者:爱的流刑地

二次发酵料压块栽培双孢菇,如何播种?

双孢菇是经常遇见的食用菌种之一,其肉质肥厚,菌肉白而结实,它原产欧洲核北美地区,我们在17世纪就开始人工栽培,当前在世界上被广泛栽培。那么双孢菇该怎么种植呢?一块来看看耐心介绍吧。
双孢菇的种植技术1、培养料发酵
每100平方米可用稻草两千公斤、牲畜粪便1500环境、尿素15公斤、豆饼20公斤、过磷酸钙50公斤、石膏粉50公斤以及石灰30公斤做为培养料。接下来就需要做好培养料发酵的工作了,选一个水源足够、排灌方便、靠近菇棚的地区,建堆前先将稻草预湿3-5天,使其吸水充分软化,在建芦世堆,堆的规模视实际状况而定,在底层铺一层稻草,在撒入石灰、过磷酸钙、尿素等,一层草一层粪料,这样子推满七层。在建堆时,1-3层无需浇水,以后每铺完一层需要浇水一次,下层少浇,上层多浇水。在建堆后需要立刻翻堆,使其发酵,每次将下层的料翻到上层,四周的翻到中间,中间的翻到四周,促使其发酵均匀。第一次翻堆在建堆6天后,以后每2-3天翻堆一次,直至其发酵完成,完成后经过消毒后移入菇房内。
双孢菇的种植技术2、菇房消毒
双孢菇在栽培时无需光照,在栽培时布置好菇床后,将菇房的卫生打扫干净,先用顷哗仔敌敌畏喷洒地面,每平米1克上下,在在地面撒施石灰粉,大多数每平米1-2克。在给菇房消毒后,将培养料铺在床面上,需要求料面整齐,厚度均匀,当培养料的温度低于25度时,将其轻轻拍平,松紧之一,操作人员需要经过消毒。
双孢菇的种植技术3、播种
播种可使用撒播、混播以及层播的办法,撒播将菌种从菌种瓶中取出,将其放入容器内搅拌均匀,每平米用菌种一瓶,撒播符合客观条件的要求于麦粒菌种,将其均匀撒在料面上即可,撒播后可撒一层培养料,将其压平即可。在播种后需要维持棚舍的温度在22-28度之间,湿度在60%-70%,播种后2天内不宜通风,在第三天时可以少量通风,一周菌丝开始生长,这个时候可加大通风量。
双孢菇的种植技术4、覆土消毒
在播种15-20天后,当菌丝以及生长到培养料三分之二时即可覆土,覆土可拌入石灰、磷肥,在用敌敌畏消毒后在覆雀汪土。覆土一周后,需要连续喷洒2-3天,每天1-2次,要注意土壤的湿度以不粘手为宜,这样子能促进子实体的快速形成。

双孢菇的种植方法

  菌肉肥嫩、营养丰富,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磷、铁、钙,同时味道鲜美,深受大众的喜爱,有晌裤着广阔的发展前景。下面是我精心为你整理的双孢菇的种植方法,一起来看看。

  双孢菇的种植方法

  一、双孢菇的特性。双孢菇(俗称圆蘑菇、洋蘑菇),属草腐菌,中低温性菇类,我国气候比较适合其生长,具有很大发展潜力。

  养料:合理的养料配方是获得高产的一个重要条件。双孢菇是一种腐生菌,不能进行,配料时,在作物秸秆(麦秸草、稻草)中除加入适量的农家粪(如牛、羊、马、猪、鸡和人粪尿等),还须加入适量的氮、磷、钾、钙、硫等无机养分。

  温度:双孢菇菌丝体生长温度范围为4-32℃,最适温度为22-25℃;子实体生长温度范围为5-25℃,最适温度为14-18℃。

  湿度:培养料的含水量以60%左右为宜,覆土的含水量为16-20%。菌丝体生长阶段的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60-70%之间,子实体生长阶段的空气相对湿度为85-95%,过干或过湿的环境对菌丝体生长都不利。

  (pH):双孢菇生长环境宜偏碱性,偏酸对菌丝体和子实体生长都不利,而且容易产生杂菌。菌丝生长的范围是5-8,最适为7-8,进棚前培养料的pH值应调至7.5-8,土粒的pH值应在8-8.5之间。每采收完一期菇后喷施加入少许石灰的用来保持pH值和抑制杂菌滋生。

  空气:双孢菇是一种好气性真菌,因此要有良好的通风环境。

  光照:纤粗双孢菇的菌丝体和子实体均不需光照,在一般散射光的条件下可以生长,但不能强光照射。子实体在阴暗的环境下长得洁白、肥大,若光线太强,长出的子实体表面硬化且容易畸形,导致商品价值差而产生损失。

  双孢菇鲜食最佳,不宜久放,规模种植时可做成罐头出口换汇。大面积发展双孢菇,必须考虑深加工问题,否则产品积压变质就会造成损失。

  二、牛粪的准备。种植双孢菇用的牛粪以干牛粪为好,牛舍建设的时候,后墙面留有出粪口,堆放粪便的地方为水泥地面,向外倾斜,外侧开沟以便清理牛舍的时候让牛粪和牛尿初步分离,牛粪成堆,牛尿流向沼气池。牛粪堆放沥水后,及时拉到晒粪场晾晒。晒粪场没有特别的设施要求,通风向阳的空地即可。根据场地大小,将湿牛粪摊开,厚度适当,让其自然晒干成牛粪饼。注意晾晒时不要随意翻动,越翻动越不容易晒干,最后即使晒干也是粉状而不便储存。

  牛粪晒干后,用编织袋包装储存备用,有条件的可以在室内储存防止霉变。牛粪的晾晒方法,各地可以根据各地的情况和季节的不同灵活运用。

  三、牛粪麦秸种植双孢菇技术

  1、建造菇棚。双孢菇棚室对场地要求不高,房前屋后、村边地头均可建棚,棚的大小可视场地条件而定。一般棚向以东西方向为宜,地下深挖80-100厘米,墙高100厘米,棚内用木棍或竹片搭起3-4层菇床架(每层床架上下间距50厘米)。菇床共设三排,两侧床宽为100厘米,中间床宽200厘米,两边各留一个50厘米宽的走道。用竹片搭起棚架后盖上塑料薄膜,膜上加盖麦秸或玉米秸等以免阳光直射。棚室两头一端留通风口,一端留门,两走道上方每隔3-3.5米设一排气孔。这样既利于保温、保湿,又可灵活通风换气。

  2、培养宴竖简料的配方与堆制

  ⑴配方比例。一般每100平方米菇床需用新鲜干麦秸1250-1500公斤,干牛粪400-600公斤,过磷酸钙50公斤,15公斤,石膏粉和各25公斤。

  ⑵堆制发酵。堆制时间一般掌握在8月上旬为宜。

  ①预堆:先将麦秸用清水充分浸湿后捞出,堆成一个宽2-2.5米、高1.3-1.5米、长度不限的大堆,预堆2-3天。同时将牛粪加入适量的水调湿后碾碎堆起备用。

  ②建堆:先在料场上铺一层厚15-20厘米、宽1.8-2米、长度不限的麦秸,然后撒上一层3-4厘米厚的牛粪,再按上述的准备量按比例撒入磷肥和尿素,依次逐层堆高到1.3-1.5米。但从第二层开始要适量加水,而且每层麦秸铺上后均要踏实。

  ③翻堆:翻堆一般应进行4次。在建堆后6-7天进行第一次翻堆,同时加入石膏粉和石灰粉。此后每隔5-6天、4-5天、3-4天各翻堆一次。每次翻堆应注意上下、里外对调位置,堆起后要加盖草帘或塑料膜,防止料堆直接受日晒、雨淋。

  ⑶发酵标准。堆制全过程大约需25天。发酵应达到如下标准:培养料的水分控制在65-70%(手紧握麦秸有水滴浸出而不下落),外观呈深,无粪臭和氨气味,麦秸平扁柔软易折断,草粪混合均匀,松散,细碎,无结块。

  3、进棚播种。先在棚内菇床上铺一层3厘米厚的新鲜麦秸,再将发酵好的培养料均匀地铺到菇床上,料层厚15-20厘米。然后按每立方米空间用10克加甲醛20毫升的量熏蒸消毒,24小时后打开门窗通风换气。当料温降到28℃以下时即可播种,每平方米用500毫升瓶装的自制量菌种一瓶。将菌种均匀地撒在料面上,轻轻压实打平,使菌种沉入料内2厘米左右为宜。

  4、播后覆土。播种后3天内适当关闭门窗,保持在80%左右,以促使菌种萌发。注意棚内温度不能超过30℃,否则应在夜间适当通风降温。播种后15天左右,当菌丝基本长满料层时进行覆土。覆土方法:选择吸水性好,具有团粒结构、孔隙多、湿不粘、干不散的土壤为佳,每100平方米菇床约需2.5立方米的土,土内拌入占总量1.5-2%的石灰粉,然后再用5%的甲醛水溶液将土湿透。待土壤手抓不粘、抓起成团、落地就散时进行覆盖,覆土厚度为2.5-3.5厘米。

  5、覆土后的管理。覆土后调节水分,使土层含水量保持在20%左右。覆土后的空间湿度应保持在80-90%,温度在13-20℃之间(最佳温度为15-18℃)。应视土层干湿状况适时喷水,严格控制温、湿度是双孢菇优质高产的关键。

  6、适时采收。当双孢菇长到直径2-4厘米时应及时采收,若采收过晚会使品质变劣,并且抑制下批小菇的生长。采摘时,用手指捏住菇盖,轻轻转动采下,用小刀切去带泥根部,注意切口要平整。采收后在空穴处及时补土填平,并喷施一次1%的、200倍的丰产王或绿风95,以促进小菇生长,提高产量和品质。

  双孢菇的种植技巧

  1大棚建造

  大棚栽培能够有效地控制光照、温度、湿度,是当前农业种植过程中流行的一种栽培方法。双孢菇由于其菌柄粗短,所以在栽培的过程中可以采用棚内“架式栽培”,通过立体棚架扩充种植面积,有效利用资源。一般而言,底层距离地面约10cm,为了能够使每层都得到充分的光照,层间距以60cm为宜,间距过小会影响下层菇的生长,间距过大则会造成场地资源的浪费。另外,需要在大棚上设置好通风窗口,一般而言,长、宽20m×12m的大棚前后墙上至少需要分别设置4个通风窗口,窗口大小约为25cm×20cm。也要在前墙两头留门,门大小以1.8m×1m为宜,以方便水分、温度、通风的控制以及物资搬运。此外,也要注意每个种植架之间的距离不得小于60cm,以方便后期的管理和采摘。

  2培养料配制

  众所周知,菌类是一种腐生真菌,完全依靠培养料中的营养物质生长发育,所以培养料的配方对菌类的生长有着重要的影响。其中碳和氨是菌类生长发育过程中的主要养分来源,除此之外,还需要一定的磷、钾、钙等矿质元素及铁、钼等。因此,在配制培养料时,除了用粪草等主要原料外,还要按照一定的比例加尿素、、过磷酸钙以及石膏、石灰等,以便能够更好地满足菌类生长发育的需要。在贵州省培养料一般以稻草和农家肥为主,以面积为240m2(20m×12m)的场地为例,建议配方为:稻草2900kg、干牛粪2900kg(或干鸡粪2000kg)、尿素40kg、25kg,过磷酸钙75kg、石灰100kg、饼肥100kg。注意:牛粪的纯度要高,一般需要在80%以上,如果牛粪中的灰土含量较多,就要适当地提升牛粪的比例,保证牛粪与稻草的比例不低于4:6。

  3培养料的处理

  一般而言,大棚双孢菇栽培在6~7月进行播种,由于培养料需要发酵处理,通常稻草和牛粪的发酵时间为20~25d,所以需要提前准备,在5~6月备料。培养料需要经历预湿、预堆、建堆、翻堆几个阶段。经过几个阶段的处理之后,培养料的颜色会发生变化,一般呈棕褐色,同时稻草柔软,且有弹性。将稻草和牛粪等原辅料混合均匀之后,也要保证培养料的含水量在65%左右,以便能够为菌子的生长提供充足的水分条件。按照相关种植指标,培养料的pH值以7.5左右为宜。(www.nczfj.com)另外,也要测试培养料有无病虫害、异味等,以便保证培养料能够达到更高的质量,为菇体的生长打好基础。

  4播种技术

  为了提高成活率,播种时需要控制好气候因素。若是在晴天,最好安排在下午3:00以后,以免温度过高或过低导致菌种死亡。播种量为每平方米1~1.5瓶菌种。为了更好地保护菌种,播种时使用的工具最好用0.3%的高锰酸钾溶液进行清洗消毒,再用干净纱布擦干。不可全部撒播,而是要先取菌种总量的一半进行撒播,之后用手插进培养料中轻微晃动,使菌种能够落入到一定的深度,再把剩下的撒播在培养料上,这样培养料的内外都有菌种,降低了同一时期出菇的密度,有效地提高了双孢菇产量。播种后要随时注意观察棚内的温度和培养料的温度,也要控制好这两者的温度。一般而言,料内的温度不能超过29℃,也不能低于20℃,以22~27℃为宜。在最初的几天里,如果培养料内温度不高就最好不要通风,以便能够为菌种的萌芽提供合适的温度,几天后等待菌种萌芽后可轻微通风。在覆土之前也要做好棚内料面的整理,料面干的话就要用pH值7.2的石灰水进行轻微喷洒,保证料面的湿润状态。一般而言,覆土厚度以2~3cm为宜,覆土之后要关闭通风口1周左右,保证充足的温度、湿度促进菌丝向上生长。

  5生长条件管理

  温度:湿度是双孢菇生长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影响因素。一般而言,双孢菇菌丝在5~30℃都能够成长发育,经过科学调查发现,其最佳的生长温度是23~25℃,温度过低则会生长缓慢,温度过高会导致菌柄较细,容易衰老。将温度控制在13~18℃,双孢菇的出菇期能够维持在6个月左右,有效地提高双孢菇产量和经济效益。同时,在低温环境下,由于生长速度相对缓慢,双孢菇的子实体比较粗壮,菇形圆整、肉厚、产量高。

  水分和湿度:水分和湿度是双孢菇生长过程中的又一项重要影响因素,缺乏水分或水分过多都会影响到其正常发育。影响水分和湿度主要是培养料、覆土层、空气等几个要素。在菌丝生长阶段,要求培养料的含水量在55%~65%之间,如果含水量低于50%,菌丝就会出现生长缓慢,茸毛状菌丝多而纤细,不易形成子实体;而一旦含水量高于70%,就会使培养料内的氧气含量减少,蘑菇菌丝体生长同样会受到影响。另外,在出菇期间,空气中的相对湿度最好控制在85%~90%,如果湿度过高,菌盖上面的水分较多,容易造成腐烂,引发多种病变;若低于70%,会使菌盖表面变得较硬,甚至发生龟裂,易空心,降低产量、影响质量。

  空气:双孢菇属好气性真菌,无论是菌丝生长阶段还是子实体发生期间,都需要充足的新鲜空气。以二氧化碳为例,在发菌阶段棚内的二氧化碳浓度应控制在0.034%~0.1%,出菇阶段若超过0.1%,就会导致菌盖小、菌柄细长、极易开伞;若浓度高于0.5%,就会抑制子实体分化,停止出菇,同时培养料内的茸毛状菌丝生长旺盛,长到覆土的表面。因此,应及时通风换气,供以充足的新鲜空气。

双孢蘑菇的栽培技术

  双孢蘑菇,也称蘑菇,洋蘑菇,是世界第一大宗食用菌,蘑菇的营养价值极高,目前,发展速度很快,每年以15%~20%的速度增长。双孢蘑菇属草腐菌,中低温性菇类,北方地区稻草、麦草丰富,气候比较适合双孢菇的生长,具有很大发展竖袜潜力。
  一、生物学特性
  l.营养双孢菇是一种腐生菌,不能进行光合作用,配料时,作物秸秆(麦秸草、稻草)中须加入适量的粪肥(如牛、羊、马、猪、鸡和人粪尿等),还须加入适量的氮、磷、钾、钙、硫等元素。合理的配方是获得高产的一个重要因素。
  2.温度双孢菇菌丝体生长温度范围4~32℃,最适温度22~25℃;子实体生长温度范围5~25℃,最适温度14~16℃。
  3.湿度 培养料的含水量以60%左右最适宜,覆土的含水量16%~20%为宜。菌丝体生长阶段空气相对湿度是60%~70%,子实体生长阶段以85%~90%为宜,过干过湿对菌丝体生长都不利。
  4.酸碱度双孢菇宜稍碱性,偏酸对菌丝体和子实体生长都不利,而且容易产生余正激杂菌。菌丝生长的pH值范围是5~8,最适7.0~8.0,进棚前培养料的pH值应调至7.5~8.0,土粒的pH值应在8~8.5。每采完一期菇喷水时适当放点石灰,以保持较高的pH值,抑制杂菌孳生。
  5.空气 双孢菇是一种好气性真菌,因此要有良好的通风条件。
  6.光照 双孢菇的菌丝体和子实体均不需要光线,但在一般散射光的条件下还是可以生长的,但不能强光照射。子实体在阴暗的环境下长得洁白、肥大,若光线太强,长出的子实体表面硬化,畸形菇多,商品价值差。合理的安排好生产季节是获得高产的重要前提,根据自然温度确定栽培时间。山东地区一般应在8~9月中旬开始发酵培养料。过早气温太高,9月底以后气温太低。
  二、配方
  1.麦秸(稻草)1500千克、干牛(马)粪1500千克、尿素20千克、豆饼50千克、过磷酸钙30千克、石膏粉40千克、碳酸钙30千克、硫酸铵15千克。
  2.麦秸(稻草)2250千克、干鸡粪750千克、尿素17.5千克、饼肥75千克、过磷酸钙25千克、碳酸钙40千克、硫酸铵15千克。以上按100平方米配料,料的pH值均调至8。
  三、培养料的堆制发酵
  培养料一般采用二次发酵,也称前发酵、后发酵。前发酵在棚外进行,后发酵在消好毒的棚内进行,前发酵大约需要20天左右,后发酵需要5天左右。全部过程大约需要22~28天。
  1.培养料(麦秸、稻草)预湿
  有条件可浸泡1~2天,捞出后控去多余水,直接按要求建堆。浸泡时水中要放入适量石灰粉,每立方米水放石灰粉15千克。一般菇农在浸麦秸(稻草)时,先挖一个坑,大小根据种植量决定,坑内铺上一层塑料薄膜,抽入水,放入石灰粉。边捞边建堆,建好堆后,每天在堆的顶部浇水,以堆底有水溢出为标准,3~4天麦秸基本吸足水。
  2.建堆料堆要求宽2米,高1.5米,长度可根据种植量的多少决定,建堆时每隔一米竖一根直径10厘米左右,长1.5厘米以上的木棒,建好堆后拔出,自然形成一个透气孔,以增加料内氧气,有利微生物的繁殖和发酵均匀。堆料时先铺一层麦秸(大约25厘米厚),再铺一层粪,边铺边踏实,粪要撒均匀,照此法一层草一层粪的堆叠上去,堆高至l.5米,顶部再用粪肥覆盖。将尿素的1/2均匀撒在堆中部。堆制时每层要浇水,要做到底层少浇、上部多浇,以次日堆周围有水溢出为宜。建堆时要注意料堆的清辩四周边缘尽量陡直,料堆的底部和顶部的宽度相差不大,堆内的温度才能保持得较好。料堆不能堆成三角形或近于三角形的梯形,因为这样不利于保温。
  3.翻堆(发酵)翻堆时应把料堆最里层和最外层翻到中间,把中间的料翻到里边和外层。每次翻堆要按要求的顺序加入应加的化肥等辅料。若料太干,要适量浇水,每次建好堆若遇晴天,要用草帘或玉米秸遮阳,雨天要盖塑料薄膜,以防雨淋,晴天后再掀掉塑料薄膜。在正常情况下,建堆后第二天料堆开始升温,大约第3天料温升至70℃以上,大约再过2天后料温开始下降,这时进行第一次翻堆,将剩余的尿素及碳酸钙、石膏粉、磷肥,边翻堆边撒入,要撒匀。重新建好堆后,待料温升到70℃以上时,保持2天,进行第二次翻堆,每次翻堆方法相同,第二次翻堆时加入硫铵,一般翻堆3次。每次翻堆要检查料的酸碱度,若偏酸可结合浇水撒入适量石灰粉,pH值保持在8左右。发酵好的料呈浅咖啡色,无臭味和氨味,质地松软,失去韧性,但有弹性。
  4.后发酵(也叫第二次发酵)发酵好的料趁热移入棚内,堆成小堆,每堆数量刚好铺一床面。待料升温到60℃时,保持6小时,以进一步杀死杂菌与害虫。然后,让料温降至52℃,保持4天,以促进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每天要通风2次,每次15分钟。若料偏干,可根据料的酸碱度喷石灰水。之后,开始铺料,料的厚度为25~30厘米,摊料时要轻轻拍实。后发酵好的料应呈棕红色,且有大量白色粉末状放线菌,有甜面包味,含水量约60%~62%,用手握之,指缝中有水纹,能握之成团,抖之即散,pH值在7.5左右。
  四、栽培管理
  1.播种温度降至27℃以下时开始播种,一般用撒播,将菌种量的
  3/4均匀撒于料表面,用小叉子伸入料厚的一半,轻轻抖动,使菌种均匀分布到料内,然后将剩余的1/4菌种均匀撒于料表面上。播种后应覆盖一层报纸;如棚内温度较高,保温性能较好,可不盖报纸。
  2.发菌从播种到覆土前是发菌阶段,此期间的温度应控制在20~25℃,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70%左右,播种后1~2天,一般密闭不通风,以保温保湿为主,3天左右菌丝开始萌发,这时应加强通风,使料面菌丝向料内生长。菇棚干燥时,可向空中、墙壁、走道洒水,以增加空气湿度。
  3.覆土材料的处理理想的覆土材料一般多用稻田土、池糖土、麦田土、豆地土、黄泥土、河泥土等,一般不用莱园土,因含氮量高,易造成菌丝徒长,结菇少,易藏有大量病菌和虫卵。土应取表面15厘米以下的土,经过烈日暴晒,最好呈颗粒状,小粒0.5~0.8厘米,土块1.5~2.0厘米,然后掺入1%的石灰粉,喷甲醛及0.05%的敌敌畏,堆好堆,盖上塑料薄膜闷1天,然后,掀掉薄膜,摊堆散发完药味即可覆土。
  4.覆土大约15天左右,菌丝基本长满料的2/3,这时应及时覆土,覆土后要用3天的时间喷水,让土料充分吸水,但水不能渗到料里,喷水时要做到勤、轻、少。覆土层的厚度为25~30厘米。
  5.出菇管理覆土后经20天左右开始出菇,温度保持在20~24℃,空气相对湿度在80%~85%,在此间一般不能往料面上喷水,过湿透气不良,菌丝难伸入土层,过干菌丝稀疏,保持适宜的温湿度,菌丝很快长得洁白旺盛,当菌丝布满料面时要喷重水,让菌丝倒伏,这时喷水也称“出菇水”,以刺激子实体的形成,此后停水2~3天,同时加大通风量,当菌丝扭结成小白点时,开始喷水,增大湿度。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90%左右,控制温度在12~18℃,随着菇量的增加和菇体的发育而加大喷水量,喷水时要加强通风,高温时不能喷水,采菇前不能喷水。
  当蘑菇长到黄豆大小时,须喷1~2次较重的“出菇水”,每天一次,以促进幼菇生长。之后,停水2天,再随菇的长大逐渐减少喷水量,一直保持到即将进入菇潮高峰,再随着菇的采收而逐渐减少喷水量。应注意,喷水时要做到勤、少、细,阴天少喷,雨天不喷。出菇阶段,每天都要采菇,根据市场需要的大小采,但不能开伞,采菇时要轻轻扭转,尽量不要带出培养料。随采随切除菇柄基部的泥根,以防影响商品价值。轻拿轻放,碰伤处极易变色。每采完一潮菇后要清理料面,采过菇的坑洼处再用土填平,保持料面平整、洁净,处理完毕,再重喷一次1%的石灰水之后,按常规管理,大约7~10天又出现第2批菇。一般采收6~9批菇,采完3批菇后,应疏松土层,打洞,改善料内的通气情况,并在采菇后到新蕾长到豆粒大前喷肥。

上一篇:鳝鱼鳝巢养殖技术视频教程 鳝鱼鳝巢养殖技术视频讲解

下一篇:更多农业科技

本文标题:双胞菇的种植技术视频教程 双胞菇的种植技术视频讲解

本文链接:http://m.chaxuanwen.com/article/66068.html

使劲推荐

自制灯泡孵化器 灯泡怎么孵蛋
自制灯泡孵化器 灯泡怎么孵蛋

自制孵化器怎么做?1、首先在聚苯乙烯泡沫塑料箱一端剪开一个小洞。洞口大小可容纳灯泡...

赤灵芝种植技术与管理 赤灵芝种植方法
赤灵芝种植技术与管理 赤灵芝种植方法

赤灵芝冬天能种活吗赤灵芝冬天不能种毁斗活。赤灵芝携手快速生长需要温度在25—3...

刺梅的叶子枯萎了怎么办呢 刺梅的叶子枯萎了怎么办视频
刺梅的叶子枯萎了怎么办呢 刺梅的叶子枯萎了怎么办视频

刺梅叶子发黄怎么办?刺梅叶子发黄有多种原因,先找到刺梅叶子发黄的原因,才能对症下药:一...

金桔叶子发黄掉叶是怎么回事 金桔叶子发黄了怎么治
金桔叶子发黄掉叶是怎么回事 金桔叶子发黄了怎么治

金桔树叶子发黄怎么办1、自然落叶:如果正常管理时发现金桔树植株落叶集中在枝条中下部,...

19年9月份的朗逸能买吗多少钱 19年9月份的朗逸能买吗视频
19年9月份的朗逸能买吗多少钱 19年9月份的朗逸能买吗视频

19款朗逸启航现在还能买吗能。启航是推出的朗逸启航车型。截止到2022年10月24日锋槐渗...

发表评论

相关推荐

19年9月份的朗逸多少钱一台 19年朗逸卖多少钱
19年9月份的朗逸多少钱一台 19年朗逸卖多少钱

朗逸2019款最低多少钱可以落地?朗逸报价目前,朗逸2019款的官方指导价为99900元-158900...

亚洲狮9月份销售一台车多少钱 亚洲狮9月份销售一台车多少台
亚洲狮9月份销售一台车多少钱 亚洲狮9月份销售一台车多少台

亚洲狮三厢落地要多少钱?亚洲狮成交价改革开放的这几十年来,中国经济发展的速度相当快,...

瑞虎7自动豪华版落地价 瑞虎7多少钱落地
瑞虎7自动豪华版落地价 瑞虎7多少钱落地

瑞虎75座落地价多少?瑞虎7购车价瑞虎72021款是一款奇瑞旗下的紧凑型SUV,其官方指导价为...

逍客豪华版9月份价格表及图片 逍客豪华版9月份价格表大全
逍客豪华版9月份价格表及图片 逍客豪华版9月份价格表大全

逍客最低报价逍客最低报价较好的燃油经济性是一个扒肢非常有吸引力的卖点,毕竟没有谁的...

牛粪养蚯蚓的用途 牛粪养蚯蚓挣钱吗
牛粪养蚯蚓的用途 牛粪养蚯蚓挣钱吗

牛粪用途,价值?牛粪在现在有着非常多的用途,以前用姿知来作肥料种蔬菜和,可以得到很高的...

精选农业科技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