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心菜的种植技术和管理 卷心菜的种植技术及管理方法
时间:2023-09-24 08:03:01 作者:单程 怎样种植卷心菜
培育壮苗
卷心菜是喜冷凉气候条件的蔬菜,因此,对苗床的要求不太严格,阳畦、日光温室、温室等均可用于卷心菜的春季育苗。
1.阳畦的建造
阳畦应建在地势高燥,背风向阳、距水源近的地块。生产上最常用的是单斜面阳畦,坐北朝南,以便接受阳光和抵御寒风。畦宽1.5米左右,畦长可根据需要和地块大小而定,一般为8米-15米。阳畦的建造时间,一般是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在土壤无冰冻之前进行。先画好阳畦基线,浇水湿润土壤,作畦前先取出表土放在一边。首先作墙,后墙高40厘米;南墙高10-12厘米;东西两墙依顺南北墙高度而形成北高南低的斜坡。北墙底部宽40厘米-50厘信液米,上宽30厘米,东西墙宽30厘米。打好畦墙后,整平畦底,再填入起出的表土和基肥混合成的营养土,以利幼苗生长。
风颤磨障可用苇子作骨架,用稻苫作披风。先在北墙外挖一风障沟,沟深25厘米-30厘米,宽20厘米。挖出的土翻在北面,然后将苇子按要求编夹好,与阳畦畦面成75°角。再填土加以巩固,并在风障的当间用竹杆捆一棱子,以加固风障,并外披一层稻草苫。
2.品种的选择与播种期
早熟春卷心菜栽培成败的关键是选择优良的品种,适宜的播种期。选的品种必须是冬性强、不易发生未熟抽薹的早熟品种,如中甘11号、8398、冬甘1号等优良品种。早熟春卷心菜的播种期,要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来定。播种过早幼苗在越冬期苗龄过大会通过春化而抽薹;播种晚,影响结球产量产值下降。在天津地区,早熟卷心菜以12月下旬至1月上旬播种为宜;如温室播种育苗时可在1月中下旬育苗为宜。
3.育苗前的准备工作
春卷心菜早熟栽培必须采取阳畦或温室育苗。因此,在育苗前首先要做好阳畦的施工、烤畦、施肥及畦面平整等工作。卷心菜育苗床一般每畦应施腐熟大粪80千克,马粪50千克左右(按165×495厘米的畦计算),施后倒翻两遍,使粪土混合均匀并整平畦面。
在播种前要将种子曝晒滑洞物2天-3天,以提高发芽率,增强发芽势。为防止卷心菜苗期霜霉病和黑茎病,晒后可用40℃-45℃的350倍-400倍高锰酸钾溶液浸种4小时-5小时,在浸种开始时应充分搅拌,以便降低水温。种子出水后稍加摊晾,即用净湿布包好,外面再包2层粗湿布,放于陶器内,于温暖处催芽。在催芽期间每天要用18℃-20℃温水淘洗1次,淘后稍晾再包好。包内温度掌握在20℃-25℃,当种子开始发芽,温度要降到18℃左右,3天后当胚根长到0.3厘米时即可播种。卷心菜地
4.播种
播种量:
一般种子发芽率在90%以上,则每个苗床播种5.25克即可。这样经间苗后,每个畦可提供幼苗4500株-4800株,可移植5个畦之所需;�
播种方法:
播种前应浇底水1次,水层一般以8.25厘米左右为宜。底水渗完后,先撒一薄层细土再进行播种。播种要求均匀,出苗才能稀密一致。播种过后应当即覆约0.5厘米的细土。当幼芽顶土时进行第2次覆土,厚约0.3厘米。第3次覆封尖在幼苗出齐、子叶平展,经过间苗后进行,厚度0.3厘米。
5.苗期管理
间苗
幼苗出齐后,子叶平展时进行第1次间苗,拔去小苗,弱苗及丛生苗。当幼苗第1片真叶生出后,选晴天的上午10时后和下午3时前进行第2次间苗,留苗距2厘米为宜。这次间苗必须选留生长一致的幼苗,拔除子叶不开展及感染黑茎病的苗子。
移栽
一般早熟品种到雨水节前,幼苗具有真叶二叶一心时应即时移植。移苗畦的整地、施肥等与播种畦同。但由于移植时正值严寒季节,畦上冻层较厚,所以必须在移植前15天-20天进行烤畦,以利移苗后缓苗。起苗前的起苗水一般每畦喷75千克,使表土渗透10厘米即可。移植方法多为开沟贴苗,移栽密度以10×10厘米为宜。开移植沟深7厘米-8厘米,移植沟的前壁要陡,以便直立贴苗。移植沟开好后,即浇稳苗水,然后即可贴苗。并覆压根土,加浇1遍水,最后覆平移植沟。移植水不要过大或过小,以移植后10分钟左右表土能反潮即可。移植时还应注意将大苗植于阳畦的南面,并逐次将小苗植于阳畦北面,以适应阳畦温度南低北高的环境,以促使幼苗生长发育整齐一致。
中耕松土进行蹲苗
缓苗后经几天放风,当表土成松散状态时,应在晴天上午10时至下午3时左右及时中耕1次,以达保墒,提高地温和蹲苗的目的。第1次中耕后5天-6天进行第2次中耕,其深度为3厘米左右。在中耕时要掌握株行间稍深,近根处稍浅的原则,以免伤根。
定植
1.定植期:京津地区一般在3月20日到3月底,平均气温稳定在6.5℃-7℃,10厘米平均地温稳定在8℃左右定植为宜。
2.定植密度及方法:早熟卷心菜品种株形较小,故行株距以40×36.6厘米(1.2×1.1尺)为宜,每667平方米(1亩)栽4500株。一般用平畦定植,定植后浇水1次。
定植后的田间管理
1.适时浇水
定植到包心前的阶段:第1水即定植时的稳苗水,水量不可过大,中耕松土后6天-8天,见心叶开始生长时应及时浇水,称缓苗水,浇水量要大于稳苗水。开始包心到叶球充分生长阶段,浇第3水,水量不小于缓苗水。当叶球长到250克时,即进入结球中期,对水分的要求逐渐增加,在一般情况下,每隔5天-6天浇1水,以满足结球期对水分的要求。结球紧实阶段,由于其它原因暂时不能收获时,必须控制浇水,以免由于水分供应过足而导致叶球破裂。卷心菜丰收
2.合理追肥
卷心菜进入经球期后,对营养的要求迅速增加。因此,结合浇第3水每667平方米(1亩)施尿素15千克。浇过1次清水后,即结合浇水可追尿素15千克。在一般情况下,早熟品种追施2次化肥就可以。
3.中耕松土进行蹲苗
浇缓苗水后,适时进行中耕,深度6厘米左右为宜。过5天-6天就可进行第2次中耕,深7厘米左右,并把表土推碎,推平以便保墒。
夏卷心菜栽培技术
夏季栽培卷心菜可于雨水至立夏间播种。应选用耐热、耐涝和抗病性以及适应性较强的品种。目前,适于夏季栽培的品种有黑叶小平头、夏光、中甘八号等。
播种育苗
夏季栽培卷心菜从播种到收获需100天-120天,适宜苗龄为30天-35天。天津地区一般在3月下旬至5月下旬均可播种。育苗畦可作成一般平畦。整地前,按每667平方米(1亩)施5000千克的优质圈肥,然后进行翻地作畦。播种前浇足底水,水浇下后,撒1层细土,再按每平方米4克种子播种。将种子播后,随即覆盖1厘米厚的过筛细土。畦面再盖一层黑膜有利于保墒,待幼苗刚露头时即撤除。
夏季栽培卷心菜必须进行分苗,待浇水后,水即将渗完时,用镰刀按10×10厘米的距离切成土方,每个土坨中间播2粒-3粒种子,前后保一株苗,这样就无需进行分苗,待苗长至5片-6片真叶时,及时安排定植。
适时定植
应选择排水方便的地块栽培。整地前,每667平方米(1亩)施腐熟的圈肥5000千克,然后进行翻地作畦。要做到旱能浇,涝能排,畦面一定要平;畦长不超过10米,畦宽1.5米,以便浇水,排水。定植时,最好在傍晚和下午进行。黑叶小平头、夏光等品种按株距35厘米,行距45厘米定植。定植后即浇水,第2天下午再浇1次。6天-7天后基本缓苗,可开始中耕。
定植后的管理
当植株缓苗后,进行第1次追肥,每667平方米(1亩)施尿素8千克-10千克,并立即浇水1次。4天-5天后再浇1次,然后中耕1次。在第1次追肥后10天-15天,进行第2次追肥,每667平方米(1亩)追肥8千克-10千克尿素。在追肥上应本着少施,勤浇的原则,适当增加追肥次数。夏季日照强,水分蒸发量大,要小水勤浇。一般5天-6天浇1次水。最好于傍晚或清晨进行。
秋卷心菜栽培技术
秋卷心菜的栽培,要选用耐病、耐热的中晚熟或早熟品种。如京丰一号、晚丰、庆丰、夏光、津甘八号等品种,从6月中下旬到8月上旬均可育苗,9月下旬至11月上旬收获。
播种育苗卷心菜丰收
育苗床应选择地势高,通风凉爽,排灌方便的地块。前茬作物收获后,每667平方米(1亩)施腐熟的优质圈肥5000千克,整地作畦。为防止大雨后田间积水,苗床可作成宽1.5米,长8米并搭阴棚,遮阴挡雨。播种前,浇水1次,水渗下后,撒1层细土,然后将种子均匀撒播。播种量每平方米约4克左右。播后随即覆土1厘米,防止蝼蛄危害,畦面喷1200倍辛硫磷。再覆盖1层地膜或黑膜保持畦面湿度。48小时后,按时撤去,这样出苗快而齐。苗出齐后再覆0.5厘米的细土。当幼苗长到1片-3片真叶时分苗。分苗床与苗床一样,要求地势高,通风凉爽,能排能灌的地块。苗距10厘米见方,并遮阴3天-4天,浇缓苗水后中耕蹲苗,注意防治蚜虫。待苗长到6片-7片叶时即可定植,苗龄一般40天左右。
适时定植
定植应选择阴天或下午进行,栽植密度,早熟、中熟品种每667平方米(1亩)4000株-4500株;中晚熟品种2400株-2600株。缓苗后,可结合浇水每667平方米(1亩)施尿素10千克,然后中耕1次。第1次追肥后10天-15天进行第2次追肥,每667平方米(1亩)施尿素10千克,并浇水,促进莲座叶先长,包心初期再追肥15千克尿素。早熟或中熟品种一般不再追肥,但应及时浇水。中晚熟品种在第2次追肥后15天-20天,每667平方米(1亩)追尿素15千克,促进结球紧实。
卷心菜怎么种 卷心菜种植技术
1、生长概况:卷心菜适应性强,既耐寒又较耐热,我国北方地区,春、夏、秋三季均可种植。但卷心菜从营养生长转为生殖生长时对环境要求较高,因为卷心菜幼苗需生长到一定大小才能感知低温,进行春化作用,在0-12°C下,经50-90天才能完成春化;尖头型和平头型品种对光照要求不很严格,圆珠笔头型品种则对长日照有较严格的要求;结实的适宜温度为15-20℃。综上,我国东北、西北和华北的高寒区的气候更适宜种植,春、夏育苗,夏栽秋收,生长期长,叶球个大,是我国卷心菜的主产区。
2、育苗:卷心菜种植主要采用育苗移栽的方式,主产区多在春、秋两茬种植,冬、春育苗,春种夏收;夏季育苗,秋种冬收。东北、西北以及内蒙古等寒冷地区,通常于2-3月在温室育苗,育苗期60-80天;华北地区有两种育苗方法:一是于12月中旬至1月上旬在阳畦育苗,2-3月定植。二是于2月在塑料温室育苗,育苗期40-50天;秋卷心菜于6-7月育苗,育苗期一般为35-40天;夏卷心菜4-5月育苗,育苗期为30-40天。虽说幼苗能忍耐-15℃的低温和35℃的高温举雹,但要想苗齐苗壮,神渗冬、夏育苗时还需注意控制温度。18-25℃出苗最快,出苗后的子叶期需降温至15-20℃,真叶时期应升温至18-22℃,分苗后的缓苗期间温度可提高2-3℃。
3、定植:卷心菜根系在土温5℃以上就开始活动,因此,春卷心菜在日平均气温达6°C以上时,便可开始定植。北方春季干旱,多采用平畦种植,夏季高温多雨,亦尽量多带土,少伤根,栽后浇水,以利成活。合理密植是增加产量重要措施之一。卷心菜适宜的营养面积应根据品种和生长期长短而定,每亩株数和株行距大致如下:早熟品种:33-1000px见游答脊方,每亩4000-6000株;中熟品种:45-1250px见方,每亩2500-3000株;晚熟品种:60-1625px见方,每亩1500-1800株。卷心菜种植技术——种小菜也有大学问
4、肥水管理:卷心菜定植后需浇缓苗水,浇水后要及时中耕松土,达到土壤保墒增温的效果,从而促进根系的恢复和生长。卷心菜成活后,进行第一次追肥,每亩用10%的人畜粪稀液追施,亩施600-800公斤。莲座期是产量形成的重要时期,可进行第一次追肥,每亩施氮肥15-20kg,保障水分供应充分,促进叶球生长。待叶球形成后,应控制浇水,防止裂口。之后于摊盘期、结球前、中期均可适当追肥,追肥以人畜粪为主,浓度为30-40%,1500公斤左右,可加一点氮肥,一般每100公斤加尿素0.5公斤即可。上述为秋卷心菜追肥,春卷心菜略有不同。在基肥一样的情况下,春卷心菜在冬季一般以浇清水进行抗旱保墒为主,但浇清水也不宜过多,只要菜苗长势较好,没有出现缺水,就不要浇水。开春后,春卷心菜生长迅速,此时宜追肥2-3次40%左右浓度的重肥,1次在株间叶长满田土,称为“封行”时进行,另1-2次在结球前、中期进行。每亩施人粪尿液1500公斤左右。
5、需要注意的是,整个生长期内,化肥只宜加2次以下、以免影响品质。在气温高、太阳大,久晴不雨的情况下,可采用相应措施挑水浇苗或灌水湿苗抗旱。灌水在晴天傍晚进行,灌齐沟面后马上将沟内余水排出,以免造成沤根,影响生长。
卷心菜是一种很适合老年人食用的蔬菜,那么种植卷心菜需要注意什么呢...
1、育苗直播
育苗和移栽需要水,如果是旱地,又担心种子发芽困难,可以使用拌种保水剂,使种子落入土壤后一次吸收足够的水分,缓慢释放,以利于种子发芽。发芽期间需要持续供水。
2、肥料和水管理
(1)卷心菜种植后需要慢慢浇水。此时,由于气温偏低,租没浇水后要及时松土,以保持水分,提高地温,促进根系的恢复和生长。进入莲座期后,植株应形成较强的同化器官,吸收更多的水分和肥料。此时可以进行第一次追肥。每亩施培型胡氮肥15-20kg,充分补水,促进叶球生长。叶球形成后,应控制浇水,防止裂开,便于贮藏。白菜成活后,进行第二次追肥,每亩施10%的人畜粪便,每亩施600-800公斤。
(2)播期、抽穗前和中期进行多次追肥。追肥浓度为30-40%,约1500公斤。追肥主要是人粪和猪粪。可加少量氮肥。一般每100公斤可加入0.5公斤尿素。在整个生育期内,化肥的添加量应少于两次,以免影响品质。在高温、大日照、长晴无雨的情况下,可采取相应措施,提水浇苗或浇湿苗抗旱。灌溉应在晴朗的傍晚进行。沟面填满后,应立即排出沟内剩余的水,以免烂根,影响生长。
(3)在基肥相配拦同的情况下,卷心菜在冬季一般是浇水抗旱保水,但浇水不宜过多。只要幼苗长得好,不缺水,就不要浇水。立春后,卷心菜生长迅速。此时,以40%左右的重肥追肥2-3次为宜,1次在全田叶片长出时,称为“行封”,1-2次。每亩施粪尿约1500公斤。
3、病害控制
卷心菜常见病害有软腐病、菌核病、黑腐病等,可用80%代森锰锌500倍稀溶液、百菌清600倍稀溶液、地克松粉600倍稀溶液喷洒或浇灌防治病株及洒在周围健株根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