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獭兔种兔养殖技术与管理 山东獭兔种兔养殖技术研究中心
时间:2023-09-24 11:37:02 作者:北京攻略 怎样饲养獭兔,獭兔的饲养管理
(1)注意气温变化
从总体来说,春季的气温是逐渐升高的。但是,在这一过程中枣行并不是直线上升的,而是升中有降,降中有升,气候多变,变化无常。在华北以北地区,尤其是在3月份,倒春寒相当严重,寒流、小雪、小雨不时袭来,很容易诱发家兔患感冒、巴氏杆菌病、肺炎、肠炎等病。特别是刚刚断奶的小兔,抗病力较差,容易发病死亡,应精心管理。
(2)抓好春繁
常言说:一年之际在于春。对于家兔的繁殖来说,也是如此。大量的试验和实践证明,家兔在春季的繁殖能力最强,公兔精液品质好,性欲旺盛,母兔的发情明显,发情周期缩短,排卵数多,受胎率高。应利用这一有利时机争取早配多繁。但是,在多数农村家庭兔场,特别是在较寒冷地区,由于冬季没有加温条件,往往停止冬繁,公兔较长时间没有配种,造成在附睾里贮存的精子活力低,畸形率高,最初配种的几胎受胎率较低。为此,应采取复配或双重配(商品兔生产时采用),并及时摸胎,减少空怀。
(3)保障饲料供应
早春是青黄不接的时候,对于没有使用全价配合饲料喂兔的多数农村家庭兔场而言,适量的青绿饲料补充是提高种兔繁殖力的重要措施。应利用冬季贮存的萝卜、白菜或生麦芽等,提供一定的维生素营养;春季又是家兔的换毛季节,此期冬毛脱落,夏毛长出,要消耗较多的营养,对处于繁殖期的种兔,加重了营养搏友的负担。兔毛是高蛋白物质,需要含硫氨基酸较多。为了加速兔毛的脱换,在饲料中应补加蛋氨酸,使含硫氨基酸达到0.6%以上;根据多年的经验,在春季家兔发生饲料中毒事件较多,尤其是发霉饲料中毒,给生产造成较大的损失。其原因是冬季存贮的红薯秧、花生秧、青干草等在户外露天存放,冬春的雪雨使之受潮发霉,在粉碎加工过程中如果不注意挑选,将发霉变质的草饲喂家兔,就会发生急性或慢性中毒。此外,冬贮的白菜、萝卜等受冻或受热,发生霉坏或腐烂,也容易造成家兔中毒;冬季向春季过渡期,饲料也同时经历一个不断的过渡。特别是农村家庭兔场,为了降低饲料成本,尽量多饲喂野草、野菜等。随着气温的升高,青草不断生长并被采集喂兔。由于其幼嫩多汁,适口性好,家兔喜食。如果不控制喂量,兔子的胃肠不能立即适应青饲料,会出现腹泻现象,严重时造成死亡。一些有毒的草返青较早,要防止家兔误食。一些青菜,如菠菜、牛皮菜等,含有草酸盐较多,影响钙磷代谢,对于繁殖母兔及生长兔更应严格控制喂量。
(4)预防疾病
春季万物复苏,各种病原微生物活动猖獗,是家兔多种传染病的多发季节,防疫工作应放在首要的位置。第一,要注射有关的凳银哗疫苗,特别是兔瘟疫苗必须及时注射;第二,有针对性地预防投药,预防巴氏杆菌病、大肠杆菌病、感冒、口炎等;第三,加强消毒,起码进行一次到两次火焰消毒,以焚烧那些脱落的被毛。
(5)做好防暑准备
在华北地区,似乎春季特别短,4~5月气温刚刚正常,高温季节马上来临。由于家兔惧怕炎热,而农村家庭兔场的兔舍比较简陋,隔热性能不佳,给防暑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在春季利用覆盖塑料薄膜提高地温,在兔舍前面栽种藤蔓植物,如丝瓜、吊瓜、苦瓜、眉豆、葡萄、爬山虎等,使之在高温期遮挡兔舍,减少日光的直接照射。
獭兔饲养管理技术的难点和重点,共六点
1.獭兔养殖要加强选种
选好獭兔养殖的种兔,即公兔应发育良好,性欲旺盛,性格活跃,精液品质好。母兔应发情正常,繁殖力强,母性好。对有遗传缺陷的种兔不能参加繁殖。选种选配时,要做好配种计划,淘汰产仔少、受胎率低、泌乳性能差的母兔。
2.养殖獭兔要改善饲料
獭兔养殖营养是影响繁殖力的重燃祥滚要因素。饲料中营养不足,将延迟青年母兔初情期;对成年兔造成乏情或情期紊乱,排卵数降低,胚胎死亡或流产;对公兔影响性器官的发育,精液品质降低。因此,公母兔日粮中的蛋白质、维生素、钙、磷、铜、铁、锰、锌、硒等,必须满足需要,这是提高种兔繁殖力的重要措施之一。
3.配种要双重配和
重复配双重配是第一次配种后10min,再用另一只公兔作第二次交配。这种方法只限于商品兔,种兔场不宜用,因为后代难于判断是哪个父亲的血缘。重复配是第一次交配后6—8h,再用同一个公兔重配。
因为家兔是刺激性排卵,排卵时间是在交配后10h左右,因此双重配或重复配,能提高母兔的受孕率,并宴如可促使母兔多排卵、多受胎。
4.养殖獭兔要重视合理的年龄结构
獭兔种兔群合理的年龄结构应是青、壮、老年种兔比例适当。种兔一般使用3年,每年应更换1/3。所以每年选留后备兔应多于1/3,使兔群的青、壮年占主导地位,保皮余持高产稳产。
5.防止近亲繁殖
獭兔近亲繁殖可引起后代生活能力降低、后代不育、死胎、胎儿畸形等,给养兔生产造成损失。种兔场必须建立种兔档案,搞好系谱记录,防止近亲交配,提高繁殖性能。
6.半频密繁殖和频密繁殖
半频密繁殖是母兔产后12一15天进行配种,仔兔35—45日龄断奶,这样每只母兔每年可产7窝。
频密繁殖又称快速繁殖法,母兔产后1一2天进行配种,又称血配,仔兔在21—28日龄断奶分窝,这样母兔可年产7—9窝,获得50只以上的仔兔。频密繁殖时,泌乳与妊娠同时进行,母免除自身营养外,还要满足胎儿的发育及泌乳的需要。
獭兔。肉兔养殖技术
獭兔常见病的防治
病毒性出血症俗称兔瘟,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败血性传染病。具有传染性强、发病急、死亡高等特点,常呈暴发流行,对养兔业有巨大的威胁。该病一年四季都可发生,以春秋和冬季发生更为严重;不同年龄表现不一,哺乳期的子兔未见发病,幼兔2月龄以后逐渐增加对本病的易感性,青年兔和成年兔易感性最高。
防治:本病目前没有很好的办法治疗,理想的办法是免疫注射。子兔断乳后第35天~40天开始,颈部耳后皮下注射兔瘟疫苗1毫升,60日龄时加强免疫一次,免疫期4个月~6个月。
传染性鼻炎是由巴氏杆菌、波氏杆菌等多种病原菌所致的兔子的一种以闭眼为特征的慢性传染病。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气候多变的春秋发病率更高;所有家兔均易感,而幼兔的易感性最高,室内养兔发病率高于室外。
防治措施:建立无多杀性巴氏杆菌的繁殖群,是预防本病最可靠的方法。一开始建立此种兔群时,即选择无临诊症状,并经鼻腔的连续细菌检验阴性而确定无多杀性巴氏杆菌的兔种,采用卫生措施,并实行经常的细菌检查。
獭中链兔养殖技术规程1:獭兔的繁殖技
1.配前注意事项:
性成熟期:母兔第一次发情时间为3~4月龄;公兔4~5月龄;这期间不能配种。
初配年龄:以体重为准,达到标准体重的70%即可;(参考下表)
体型性成熟(月渣培段龄)初配月龄初配体重(千克)
中型3.5~4.56~73.0以上
小型3.0~3.55~62.0以上
种兔利用年限:种公兔为2~3年,种母兔为2~2.5年.类
2.发情特点:
产后发情早,母兔一般产后即发情,产后12~24小时配种受胎率高(称为频密繁殖)。
断乳后普遍发情,此时配种均受胎率很好。但产后8-12天配种也有一定受胎率(半频密繁殖)。
3.配种技术
时机是关键:主要观察母兔阴道粘膜,正常阴道粘膜为苍白色,较干燥;刚开始发情时,阴道粘膜为粉红色,逐渐变为深红色,后期为黑紫色。配种一般在发情中期阴道粘膜呈大红色时,俗话说:粉红早,黑紫迟,大红正当时。
人工辅助交配:交配一般在公兔笼中,首先移出食槽、水盆,母兔后阴剪污毛、消毒,笼底垫纤维板,将母兔放入公兔笼中配种,配后猛击母兔臀部一掌,放回原笼。
4.注意事项:
公兔不配母兔时,更换一只公兔,但需母兔离开公兔笼后5-10分钟再找另一只;
夏季在清晨或夜间,冬季在中午,春秋在日出或日落前后喂后半小时进行;
配后母兔排尿应补配;
公兔连配2-3天休息一次。
5.妊娠诊断:
摸胎法:
摸胎一般于配种后10-12天进行;
最好空腹时进行;
切忌用力硬捏,确定后母兔妊娠后不再轻易摸胎;
6.催情方法:如果母兔不发情,可采用如下方法催情:
孕马血清50-80单位或乙烯雌酚0.75-1ml,2-3天发情配种;
维生素E1-2丸/只·日,连续3-5天;
将母兔放入公兔笼中1小时,4-6小时后多发情;
外阴涂2%医用碘酒或清凉油;
光照时间控制在14小时以上。
7.诱导分娩:
母兔如果超过产期而不产仔,有的母兔有食如誉仔癖,需要在人工监护下产仔;寒冷季节为防止夜间产仔仔兔冻死,需要调整到白天产仔,可采用诱导分娩技术。
方法如下:
拔毛:乳头周围2厘米。
吮乳:产后5-10天,5只以上正常仔兔,6小时以上没吃奶仔兔吃待产母兔奶3-5分钟。
按摩:干净的温毛巾,拧干后放于右手,在母兔腹下按摩0.5-1分钟,放入产箱。
观察及护理:一般6-12分钟即可分娩。
诱导分娩技术对母兔是一种应激,不能乱用。
8.接产及催乳:接产时的注意事项,
产箱无异味,环境安静,白天产仔者要遮光。
产仔过程中准备温麸皮盐水汤或红糖水,母兔产仔后可及时补充体力,防止因母兔口渴而食仔。
产后6小时内检查仔兔吃奶情况,如仔兔未吃上初乳要强制母兔补乳。
催乳方法
喂胡萝卜等多汁饲料;
豆浆200克加红糖10克,煮沸晾温后饮用,一日一次;
催乳片每只每日喂3-4片;
芝麻一小撮,花生米10粒,食母生3-5片,捣烂喂服,每日一次。
9.獭兔的繁殖障碍:
不孕和不育:
母兔不育:母兔不育分为不发情和不怀孕,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原因如下:
先天性的,如生殖器官畸形;
机能性的,如激素用量过大;
营养性的,包括过肥和过瘦,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缺乏等;
疾病性,如螺旋体病、子宫炎、输卵管炎、阴道炎、李氏杆菌病、沙门氏菌病等;
公兔不育:
生殖器官异常,如隐睾、小睾等;
营养不良或过剩;
疾病;
环境温度过高,环境温度达到30℃时,公兔即失去生精能力,而环境改善后恢复需要40-50天。
10.獭兔流产的预防:
流产的原因:
机械性流产:摸胎、捕捉、挤压等;
中毒性流产:霉饲料中毒、农药中毒、棉酚中毒、大量采食青贮饲料或酒糟等;
精神性流产:噪音、动物闯入、陌生人接近、追赶等;
疾病性流产:副伤寒、李氏杆菌病或肠炎、便秘等;
营养性流产:饲料供给量不足、膘情太差、缺乏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等。
流产的防治:
贯彻以防为主的方针;
治疗:有流产征兆的,注射黄体酮15mg/次;
流产兔应加强护理,投喂抗生素预防子宫炎及阴道炎;
让母兔安静休息,补充高营养饲料,以使母兔早日恢复配种。
11.提高獭兔繁殖力的措施:
温度:外界温度超过30℃,公兔生精能力下降;低温也有影响,环境温度低于5℃,公兔性欲减退,母兔不能正常发情;所以种兔舍的夏季防暑和冬季防寒很重要。
营养:种兔不能过肥或过瘦。
种兔群的年龄结构:最佳繁殖年龄为1岁到2.5岁,3岁以上应淘汰。
对种兔利用不当:
公兔长期不用时,第一次配种受胎率低;
公兔使用过频,也会造成早衰,降低受胎率;
母兔长期频密繁殖,会出现早衰、体弱,受胎率、产仔率、仔兔成活率均低。
獭兔养殖技术规程2:种公兔管理
为保证公兔良好的膘情,请选用“金亮”牌种兔专用饲料;
单笼饲养,3月龄公母分笼;
种公兔的初配应在5-6月龄;
公兔笼远离母兔笼;
加强运动,每周至少放出运动2-3次;
合理使用:一天一次,最多一天配种2-3次,连续配2-3天应休息一天。
獭兔养殖技术规程3:种母兔管理
l产前:
母兔在3月龄后就应单笼饲养;
使用“金亮”牌种兔专用饲料,应严格按说明喂量饲喂各阶段母兔,以防止母兔过肥或过瘦;
注意临产前3-4天减料,分娩后2-3天逐渐加料;不可产后马上喂给高浓度精料。
各阶段注意补充青绿多汁饲料;
喂料时先喂孕兔再喂其它兔,以防止孕兔因饥饿闹笼而导致流产;
产前3-4天移入产仔舍并消毒,消毒后洗、晒以除去异味,防止母兔产仔时异味导致母兔食仔现象的发生。
产中:
产前3-4天注意减料,防止精料喂量过多引起母兔产后乳房炎的发生;
头胎兔有时不会自己拉毛,这时会增加仔兔死亡率,所以未自己拉毛的母兔要协助其拉毛;=
产仔中注意看护,及时捡走死胎,防止母兔吃掉而养成食仔癖;
白天产仔者注意遮光;
产中请注意补充温麸皮盐水汤,防止母兔口渴而吃掉仔兔;
产后注意清除笼内污物;
产后:
分娩后母兔喂服一周抗生素,以防止乳房炎的发生,可选用复方新诺明每次一片,每日两次;
哺乳期为提高母兔体质应补喂种兔专用料且应逐渐增加用量,产后2天内以青绿多汁饲料为主;
补充充足而清洁的饮水;
每天清粪一次,每周消毒2次;
保持产舍环境安静;
每7-10天清洗母兔乳房一次;
笼内尖刺异物及时清除。
球虫病球虫病是对幼兔危害最为严重的一种常见体内寄生虫病。各品种家兔都易感,以断乳至3月龄的幼兔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成年兔对此有耐受性,但不产生免疫力,并成为长期的带虫者和传染源。
预防措施:降低感染强度。母兔是球虫病的传染源,减少子兔与母兔的接触机会,实行定时哺乳,对母兔笼经常清洗和消毒,对其粪便堆积发酵;子兔哺乳前,洗擦母兔乳房,并涂抹2%的医用碘酊,均有较好效果。
药物防治:较好的药物有氯苯胍、敌菌净、磺胺类、盐霉素等,按说明添加。
疥癣病是由疥螨和痒螨引起的高度接触性传染的一种体外寄生虫病,又称“生癞”、“石灰脚”、“干爪病”等,对养兔业造成较大的威胁。
防治措施:对兔群每年进行全面检查,发现可疑病兔及时隔离和采取措施。不从患有疥癣病的兔场引种,种兔进入观察3周,确实无病后方可混群。理想的药物和方法是2%~2.5%的敌百虫酒精溶液涂擦患处;肌肉注射虫克星或灭虫丁,每千克体重0.2毫升,或口服虫克星粉剂,每千克体重0.2毫克。
皮肤霉菌病由大小孢子霉菌引起的以脱毛、断毛和皮肤炎症为特征的传染性皮肤病。
防治措施:加强饲养管理,注意通风换气,保持兔体和环境卫生,经常进行消毒,发现患兔,及时隔离治疗或淘汰。
治疗可采用以下药物:大群发病时,内服灰黄霉素,每千克体重每日25毫克,连用2周;克霉唑药水或软膏,均匀涂擦患处,每天3次~4次,直至痊愈;10%的水杨酸软膏或2%的福尔马林软膏或5%~10%的硫酸铜水溶液涂擦患处,每日2次~3次,直至痊愈。
獭兔爱干燥、喜清洁,因此每天要打扫兔舍、兔笼,清理粪便,清洗饲喂用具,定期消毒,保持兔舍清洁、干燥、卫生。
2、忌惊扰
獭兔胆小,喜安静,不要围观,喧闹,更不要轻易捕捉,还要防止猫、狗、鼠等的侵扰。
3、忌突然变更饲料
饲料单一不在满足营养需要,应多样化,青粗搭配,但不能突然变更,要逐步过渡,才减少应激,有利于兔的消化和生长。
4、忌日喂夜停
兔具有昼伏夜行的习性,晚上喂草料要多于白天,特别是夜间喂一次,更利于增膘和成长。
5、忌饲料变质或污染
腐败发霉的饲料危害獭兔健康,一定不要喂腐败变质的草料,要给予干净的草料和清洁的水。
6、忌早配和近亲
应严格掌握初配年龄,一般种公兔需7~8个月龄,母兔5~6个月龄。公兔配种1天不超过2次,连续3天应休息1天。同时配种时要注意血缘关系,近亲交配的后代体质弱、生长慢、皮毛质量退化。
7、忌断奶过早或过晚
断奶越早,仔兔死亡率越高,但过晚会导致生长缓慢,同时对下一胎繁殖造成影响。为此应掌握在35~43天、体重750克左右时断奶为宜。断奶后要喂易消化的颗粒料,少喂水分过多的青饲料。
獭兔养殖技术规程4:仔兔的饲养管理
睡眠期的管理:1-12天的仔兔为睡眠期,此期应做到:
及时吃足初乳,生后1-2小时应喂完第一次奶,否则会影响仔兔的成活率;
防冻:窝温应保持在30℃,冬天设立有保温设备的仔兔培育室;
合理寄养仔兔:对于产仔数过少的母兔及产后发生乳房炎的母兔,要将其所产仔兔寄养,方法如下:
两母兔产期不超过3天为宜,
保姆兔乳汁充足且健康无病,
寄养必须在产后7天内进行,
寄养时涂上保姆兔的尿液后放入保姆兔产箱,2-3小时后再把保姆兔放入笼内。
窝内垫草选择容易和兔毛混起来的,如稻草、树叶、干青草、刨花等,不要用棉花、布条等;
开眼期的管理:
及时补饲:补饲不能太晚,一般在产后16-18天进行;
少喂勤添,每天喂5-6次为宜;
补饲不能喂大量多汁饲料,防止拉稀,换料应逐渐进行,要10天左右过渡期;
清笼防球虫,仔兔断奶期易发生球虫病,但多是在哺乳期感染的,所以此阶段应每周对兔笼进行清理消毒;
适时断奶:一般情况下,以40-45天断奶为宜成活率最高,但为提高母兔利用率,现多采用30日龄断奶;
断奶期仔兔不能换料以防止应激引起仔兔腹泻;
断奶最好采取离奶不离窝的方法,将母兔抓出,以减少仔兔应激。
獭兔养殖技术规程5:商品兔的饲养管理
商品兔指3月龄以上到取皮的獭兔。此阶段应搞好饲养管理,以提高兔皮质量。
1饲养:
此期的獭兔生长速度快,饲料利用率高,食量大,所以应供给充足的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
最好饲喂“金亮”牌獭成兔专用饲料,可保证良好的生长速度和优良的兔皮品质,并可提高青年兔的体质,减少发病率。
饲喂颗粒饲料可提高家兔采食量,减少饲料浪费,并减少呼吸道疾病的发生。
2管理:
分群管理:公、母兔应分笼饲养,每笼3-4只。
做好防病工作:要注意预防严重影响獭兔皮质的疥癣病、脱毛癣等病,另外还要注意皮下脓肿和脚皮炎等常见病的预防和治疗。对兔瘟、巴氏杆菌、大肠杆菌、魏氏梭菌等病,应做好预防接种工作(具体免疫程序参考下面免疫推荐程序)。
清洁卫生消毒:圈舍应保持每天清粪一次,空气新鲜,每星期对兔笼、兔舍消毒一次。
调节运动强度:刚进入商品阶段的仔兔,应适当加强运动,以增强骨架生长、体质和抗病能力。到最后15天内要限制运动,以利于尽快催肥。
控制环境温度:有条件的兔场,兔舍温度应控制在15-25℃,温度过高和过低对獭兔生长均不利。
适时屠宰:獭兔最佳取皮时期是5-6月龄的青年兔。
獭兔养殖技术规程6:仔兔推荐免疫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