翘嘴红鲌高产养殖技术 翘嘴红鲌养殖
时间:2023-09-24 15:31:25 作者:爱情的重量 翘嘴红鲌的投喂技术要点有几点?
养殖翘嘴红鲌果,由于翘嘴红鲌的规格不同、养殖环境和管理条件的变化,需要采用不同的投喂方式。饲养时必须根据鱼的大小认真考虑饲料的特性,如来源(活饵或人工配合饲料)、颗粒规格、组成码卖雀、密度和适口性等,而投喂量、投喂次数对鱼的生长率和饲料利配迅用率有重要影响。此外,使用的饲料类型(浮性或沉性、颗粒或团状等)以及饲喂方法要根据具体条件而定。可以说,投喂方式与满足饲料的营养要求同样重要。
(1)开食时机及饵料种类:刚孵出的仔鱼以卵黄为营养源,7天后,卵黄囊消失,完全摄取外源性营养物质。对于人工配合饲料,翘嘴红鲌仔鱼开口时即可摄食,但其最主要的饵料则是浮游动物、水蚯蚓等活饵料,对人工饲料有一个适应过程。在此期间用水蚯蚓及配合饲料混合投喂效果最好。大约30天后,对人工配合饲料的接受能力增强,开始大量摄食人工配合饲料,这一时期的鱼苗即可进行人工配合饲料强化转食。
(2)配合饲料的规格:颗粒饲料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可减少饲料对水质的污染。此外,投喂颗粒饲料时,便于具体观察鱼的摄食情况,灵活掌握投喂量,可以避免饲料的浪费。最佳饲料颗粒规格随鱼体增长而增大,最好不能超过各阶段鱼口径的2/3。
(3)投饲方法:包括人工手撒投饲、饲料台投饲和投饲机投饲。人工手撒投饲的方法费时费力,但可详细观察鱼的摄食情况,池塘养鱼还可通过人工手撒投饲驯养鱼抢食。饲料台投饲可用于摄食较缓慢的鱼类,将饵料做成面团状,放置于饲料台让鱼自行摄食,一般要求饲料有良好的耐水性。投饲机投饲则是将饲料制成颗粒状,按一天总量分几次用投饲机自动投饲,要求准确掌握每日摄食量,防止浪费,该方法省时省力。目前万亩连片养殖翘嘴红鲌,基本上是采用投饲机来投喂的。
(4)投饲次数:投饲次数又称投饲频率,是指在确定日投饲量后,将饲料分几次投放到养殖水体中。鱼苗6~8次,鱼种2~5次,成鱼1~2次。
(5)投饲时间:投饲时间应安排在翘嘴红鲌食欲旺盛的时候,这取决于水温与溶氧量。一般而言,配合饲料投喂宜在每天上午8~9时、下午3~4时。7~9月高温季节,上午可提前1小时,下午可推迟2小时投喂。冰鲜鱼或鲜鱼的投喂通常是在鱼种放养后一个月内进行,方法是用冰鲜鱼制成鱼糜,日投喂4~5次,掌握少量多次的原则,一个月后,投喂切碎的冰鲜鱼块,每日二次时间同颗粒饲料。活鱼的投喂一般5~7天投放一次足够的饵料即可。
(6)投喂要领:可概括为“四看”和“五定”。“四看”就是看季节、看天气、看水质、看翘嘴红鲌的吃食和活动情况。看季节就是要根据不同的季节调整翘嘴红鲌的投喂量,一年当中采取“两头少、中间多”的投饲分配法,6~9月的投喂量要占全年的85%~95%;看天气就是根据气候的变化改变投喂量,晴天多投,阴雨天少投,闷热天气或迟早阵雨前停止投喂,雾天、气压低时待雾散开再投;看水质就是根据水质的好坏来调整投喂量,水质好,水色清淡,可以正常投喂,水色过深,水藻成团或有泛池迹象时应停止投喂,加注新水,水质变好后再投喂;看鱼吃食和活动情况就是根据翘嘴红鲌的状态来改变投喂量,这是决定投喂量最直观的依据。翘嘴红鲌活动正常,能够在1小时内吃完投喂的饲料,次日可以适当增加投喂量,否则要减少投喂量。
“五定”即定时、定位、定量、定质和定人。翘嘴红鲌每天投喂时间可选在早晨和傍晚两次投喂,低温或高温时可以只投喂一次。
每亩水面设置2~3个饲料台,饲料台可用塑料布等制作,面积1~2米2,呈“凹”形,距离池塘底部15厘米左右,饲料应投喂到饲料台,使翘嘴红鲌养成一定位置摄食的习惯,既便于翘嘴红鲌的取食,又便于清扫和消毒;饲料台和投食场要经常清扫和消毒。没吃完的饲料当天都要清除掉;每周要仔细清扫饲料台和投食场一次,捞出残渣,扫除沉积物,每两周要对饲料台和投食场消毒一次,消毒可用生石灰或漂白粉。
定量即根据翘嘴红鲌的体重和水温来确定日投喂量,根据“四看”原则进行调整。
定质就是要求饲料“精而鲜”,“精”要求饲料营养全面,加工精细,大小合适;“鲜”要求投喂的饲料必须保持新鲜清洁,没有变质。
定人就是有专人进行投喂。
翘嘴红鲌如何放养?
在茭白苗移栽前10天,对鱼坑进行消毒处理。新建的鱼坑,一定要先用清水浸泡7~10天后,再换新仿肢鲜的水继续浸泡7天后才能放鱼;旧坑按0.25千克/米3放养鱼种,在鱼种投放时,用3%~5%的食盐水浸浴鱼种5分钟,以防鱼病的发生。
如果是用来培育翘嘴红鲌鱼种的,每亩放3厘米长的翘嘴红鲌夏花1000~1200尾,鲢、鳙鱼和异育银鲫各50尾埋汪,待鱼能进食后每天喂精料一次,每亩投料1.0~2.5千克。
如果是用来养殖翘嘴红鲌成鱼的,每亩可放养12~15厘米的翘嘴红鲌300尾,同时配养15厘米鲢、鳙鱼或7~10厘米的鲫鱼各30尾。
为了确保翘嘴红鲌有足够的天然饵料,可每亩放抱卵青虾0.2~0.5千克。也可投喂自制混合饲料或者购买鱼类专用饲料,定时定量进行投喂。
鱼病防治是以防为备液世主,治疗为辅。在养殖期间,每隔20天左右将漂白粉对水全池泼洒一次。
开发利用大水面养殖翘嘴红鲌有哪些方式?
各种不同的大水面有它们本身的特点,水域内的天然饵料组成成分也不一而足,因此开发大轮槐水面一定要做到因地制宜,要综合各种水体的生态环境、水域周边地区的经济实力和管理水平,采用多种实用技术和养殖方法来促进翘嘴红鲌养殖事业腊悉友的发展。
根据各地的经验,开发利用大水面养殖翘嘴红鲌可以有以下几种方式陆乱。
浅型湖泊:它们的特点是水位浅,滩涂多。在这些大水面中养殖翘嘴红鲌的方式很多,在湖库滩地,开沟挖渠,建设精养鱼池,水深不足1米的浅水区,栽种水生经济植物和翘嘴红鲌轮养的方式;也可采取低坝高栏和网坝结合的提水养鱼方式进行半精养翘嘴红鲌;在水深1~3米的开敞水域可进行围栏养殖和网箱养翘嘴红鲌。
小型湖荡:它们的特点是水面小,但是一般这种水域的生产条件都比较优越,多属富营养类型,有较长的养鱼历史,养殖技术已经过关,可以从鱼种到成鱼都能实行“三网”配套养殖,是我国当前发展大水面养殖翘嘴红鲌的重点水域。
中型湖库:它们的特点就是天然饵料生物资源丰富,适宜翘嘴红鲌的繁殖和生长。在这些水域中发展翘嘴红鲌养殖时,一般以粗养为主,但要注意对环境资源的保护,在这个前提条件下,可以实行网箱养殖、围网养殖、拦网养殖等方式,大幅度提高翘嘴红鲌的产量和经济效益。
大型江河湖库:这些水域主要是以水利、航运、调蓄和灌溉为主要功能,一般不提倡进行大规模的“三网”养殖。在养殖利用翘嘴红鲌的方法上,主要是以蓄养为主,宜采取控制捕捞强度,保护增殖天然翘嘴红鲌资源为主,设置长年或季节性繁殖保护区,繁殖保护期,进行一些简单的水土改良,灌江纳苗,投放人工鱼巢、人工渔礁或每年初秋进行翘嘴红鲌的人工放流,人放天养,粗放粗养,尽可能地提高水域的利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