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放养土鸡养殖技术视频 农村放养土鸡养殖技术规范
时间:2023-09-24 16:50:11 作者:求闻手账 农村土鸡养殖要注意哪些事项
1、饲养土鸡要求与人居住有一定距离,交通便利,通风光照良好。有充足的水源,清洁卫生。林地最好是果园,也可以是一般山林。林地周边要有防护栏或者天然屏障,不让饲养鸡外飞或者有害动物和人随便出入。
2、鸡舍要建牢实,可建一层或多层,减少鸡舍成本。鸡舍内饲养密度约为单层每平方米20只。鸡舍布置密度穗消陵可以每亩每批300-500只,也就是每亩15-25个鸡舍(单层设计标准)。放养密度要视森林密度和天然饵料情况而定。植被情况好,可适当偏多。
3、实行两段式饲养。即两个年龄段,分室内和室外两段饲桥袭养。0~1月龄在室内饲养,1~3.5月龄在圈外林下围栏饲养。在室内转向室外过程中,要有一个10天左右的慢慢适应期。室内饲养阶段,饲料可以选择全价饲料,可以大幅提高成活率,不会影响鸡肉品种。室外饲养阶段逐渐过渡到饲喂谷物籽实,啄食饲草、昆虫和补料的方法。室内育雏:室内育雏鸡1~30日龄要求做好保温,加强通风换气和控制好光照管理,保持育雏室的清洁卫生猜戚,保证成活率。
4、牧放:雏鸡30日龄后,可开始放到林地里,并且头20天不能让鸡跑到太复杂的林区。否则最易影响成活率。前5天料槽和饮水器应放在鸡舍附近约1米处,使其熟悉环境,在这5天中,仍按原来育雏的次数饲喂,以后可逐渐减少饲喂次数和适当将食槽放远。天气晴好时,清晨将鸡群放出鸡舍,傍晚天渐渐变黑时将鸡群赶回鸡舍内。若气候突然有变,应及时将鸡唤回。长期恶劣天气期间不能将鸡外放。
土鸡养殖的方法(土鸡怎样养殖)
1、土鸡的放养训练是饲养中的关键环节,要从幼雏抓起。雏鸡在舍内饲养4周后,体重达到200克左右,此时改为有草地、有围栏的场地散养,有目的地训练鸡条件反射,经过一定时间的训练,雏鸡听到人为的声音就回来吃食饮水。此时应抓住时机训练鸡群觅食饲料和捕食牧草的能力,经过约4~6周训练,雏鸡形成了条件反射,捕食能力和自我防护能力大大提高。鸡个体重达到500克左右时,已具备了放养的基本条件,可以把鸡群散放到预先圈定的放牧场地,开始鸡的自然生态饲养,让鸡群在开阔的山野各展蠢渗其能,自由自在地捕捉昆虫,寻觅草子,啄食嫩草。
2、土鸡的生长期以放养为主,大部分时间在野外活动,且生态鸡生长期相对较长,一般需要4~5个月,随时都有可能传染各种疾病。为此,必须切实做好鸡的免疫接种工作。鸡疫病防治“重”在防,“贵”在早,从出雏以后的第一天就要接种鸡马立克氏疫苗。同时,要在兽医的指导下,做好鸡新城疫、鸡支气管炎、禽流感、禽霍乱、法氏囊、鸡痘等疫苗的防疫注射。此外,还带芦脊要注意及时做好其他疾病的防控和治疗,以保障生态鸡健壮成长。哗键
土鸡养殖的方法
土鸡的养殖方法如下:
1、养殖环境,土鸡要选择生态环境优越的天然草原,天然山地,果园田野等适合放牧的场地饲养;
2、种类选择,土鸡养殖要根据市场需求和生产需要选择品种,一般肉用鸡种,兼用型鸡种和蛋用鸡种的公雏及农村的草鸡都可作为生态肉鸡品种;
3、土鸡的饲养必须选择合适的育雏季节,以利于生态鸡的放牧饲养,按照各地山区的气候特点,一般最好选择3至6月份育雏,因为这一时段气温由低到高,光照充足,有利鸡的生长发育,有利育雏成活率的提高;
4、在育雏和育成阶段,要按照鸡生长阶段的营养需要,保证雏鸡、育成鸡和成年鸡的饲料供给和补充;
5、养殖方式,雏鸡在舍内饲养4周后,训练鸡条件反射,雏鸡听到人为的声音就回来吃食饮水,训练鸡群觅食饲料和好渣兄捕食牧草的能力,经过约梁洞4至6周训练,雏友袭鸡形成了条件反射,捕食能力提高,鸡个体重达到500克左右时,将鸡群散放到放牧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