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茭白种植技术与管理 四川茭白种植技术视频
时间:2023-09-24 19:16:19 作者:圆谎 茭白如何种植 茭白怎么种植
1、种苗选择:通过分株法繁殖繁殖,幼苗的质量直接影响茭白的产量和质量。由于黑粉菌侵入的时间和数量的差异以及栽培管理水平的不同,往往导致植株退化,导致产量下降,因此亏此应每年严格选择植物种苗。
2、种植时间:南部地区的双季茭白通常在11月至4月底之前种植,或者在6月至8月种植,但只能在秋季收获,最迟在4月底或8月种植。单季茭白一般在春季栽培,在秋季8月份收获。
3、种植密度:在种植前留下10厘拆纯米,切掉细苗床地上的枯叶,挖出播种的墩,捡起坚硬的老茎,取一根生根的老茎。种植密度为1米宽,窄线为0.8米,植物间距为0.6米,每英亩约1400墩。种植深度优选在旧茎的白色部分,即原始销御迅深度。
4、适时追肥:在南部地区,双季茭白追肥应该尽早,以促进幼苗的生长发育。结合水层管理,它能有效的促进早期分蘖,控制晚期无效分蘖,并提高产量和质量。茭白生长期长,植物高,肥料量也大。除了施用基肥外,还需要在合适的时间进行追肥。
5、除此之外,茭白耘田还要定期除去杂草,可以提高土壤温度,加速肥料的分解。一般来说除草在田间一共进行2到3次,当植物开始变绿时第一次进行,然后每15天进行一次。
茭白怎样种植
选地整地:茭白种植时,要选择浅水洼地或者稻田作为种植地。移栽入土:把种苗插入泥土中,根部不会浮起即可。育苗管理:移栽7-10天后,要追施一次提苗肥。注意事项:及时清理掉枯叶、黄叶和老叶,避免养分的浪费。
茭白的种植方法
1、选地整地
种植茭白,可以选择浅水洼地或者稻田作为种植地,水层的高度不要超过20厘米,将土壤深翻,使土质更加疏松,再施加以农家肥或者有机肥为主的肥料,不要施加化肥,最后把土壤和肥料混匀。
2、移栽入土
茭白移栽时间一般在每年的10-11月份,把准备好的种苗巧派进行移栽,行距保持在0.8-1米左右,株距保持在0.5-0.6米左右,要控制好种植深度,茭白苗插入泥土中不会浮起即可。
3、育苗管理
茭白在移栽7-10天后,要追施提苗肥,每亩地施加尿素10千克或者碳铵15千克,而植株让宽歼在生长期间,对水分的需求量较大,春夏季节每天需要浇水两次,秋冬季每天浇水一次即可。
4、注意事项
茭白在进入生长旺盛期后,需要及时的清理掉枯叶、黄叶和老叶,以免养分浪费,增加植株间的通风条件,同时要做好锈病坦冲、纹枯病、胡麻叶斑病和叶蝉等病虫害的防治措施。
茭白的种植和管理方法
1、品种选配。宜选品质好、有效分蘖多、灰茭和雄茭少、抗逆性强、产量高的品种栽培。茭白喜温暖湿润气候,遇霜后茭叶即枯死。夏秋两熟茭可分为春栽和秋栽两种,春栽在大约谷雨,秋栽在大约立秋。南方的话应以栽培两熟茭品种为主,栽培季节应以一个年周期为好。
2、栽植。春栽在谷雨前后,当分蘖苗长至30~50厘米,具有3~4片叶时,距茭墩3~5厘米处,将苗连泥挖起,用快刀顺着分蘖着生的趋势,分为7~12小墩,每小墩要求带有老茎及匍匐茎,并有健全分蘖3~5个,随挖、随分、随栽,最好是在傍晚或阴斗键顷雨天栽植。如从外地引种,运输过程中应保持一定的温度,栽前割去叶尖,留株高30厘米,以减少水分蒸发和防止栽后遇风动摇,影响成活率。栽植密度应根据品种和土壤肥力而定。中等肥力的田块,采用株距40~50厘米,行距85~95厘米,每公顷2.2~2.5万穴。瘦瘠肥力低的田块,应适当增加密度,每公顷3~3.7万穴。移栽如前茬为早藕、席草、早稻等,应采用早熟茭品种进行秋栽。茭秧在清明至谷雨期间于藕田或池塘四周寄空陆栽,立秋前后栽插(最迟不宜过8月15日),此时苗高已有1米以上,并有较多的分蘖苗。栽前将苗墩的分蘖用手顺势一一扒开,逐墩起苗,每株带1~2苗,剪去叶梢50厘米左右。夏秋气温较高,应选阴天或下午栽植。栽植密度行距40~45厘米,株距25~30厘米,每公顷栽6万穴左右。当天起苗,当天栽植,栽入土深10~15厘米,移栽没薹管为度。
3、水肥管理。茭白植株高大,生长期长,偏爱有机肥,需施足基肥才能获得高产,一般基肥应占整个施肥量的一半。茭田施肥量的多少,主要与土壤肥力、栽植密度和栽植期有关。土壤肥力高、栽植早、密度大应少施;土壤瘠薄、栽植较晚、茭苗较稀应加大施肥量。一般当年春栽的两熟茭或一熟茭,中等肥力的地块,整地时每公顷施基肥3~3.7万千克腐熟猪厩粪或其他相应肥力的农家肥。追肥采取重、轻、重的施肥原则,栽后12~15天追施5~2.5万千克人粪尿或尿素220~300千克(称为提苗肥),以促进有效分蘖;分蘖盛期看苗情追肥防止早衰,一般每公顷施尿素450~1500千克;8月中旬前后孕茭前追肥量宜大,以促进肉质嫩茎膨大,增加茭白单产。盛夏高温超过35℃时,应适当深灌降温,并定期换水,以防土壤缺氧引起烂根。水位过高,会使薹管伸长,易倒伏。进入采收期和越冬期,茭田应保持浅水层3~5厘米或湿润状态。秋栽茭白栽植时和还苗期,保持浅水层3~5厘米。分蘖期加深水层到8~10厘米;孕茭期保持水层15~18厘米;采收期和越冬期水肥管理如上。一熟茭老茭田水层管理与上述春栽新茭田类同。两熟茭老茭田春季萌芽期至分蘖期,保持水层3~5厘米,分蘖后期至孕茭期保持水层8~10厘米,同时应拔掉多余的小分蘖苗。
4、茭田管亮宴理。茭白生长前期,气温低,生长较慢,水生杂草丛生,应分蘖封行之前,耘田、除草2~4次。茭田出苗后或新茭田栽后,如果出现死苗、缺苗应该及时补栽。如分蘖中期田间分蘖苗过多过旺,应拔去过密的小分蘖苗,使整墩分蘖苗控制在25株以内。分蘖后期,应及时打去黄叶,拔去小分蘖苗,踩入泥中,以增强茭田通风透光,打老叶时不应拉伤植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