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芝人工种植技术难吗 灵芝人工栽培种植技术视频
时间:2023-09-24 20:25:24 作者:我在北京挺好的 人工栽培灵芝的方法
人工栽培灵芝的方法
人工栽培灵芝主要有段木栽培和代料栽培。
01.原(段)木栽培法。
将灵芝菌种接种在灭过菌的原木上,待灵芝菌丝体长满原木后,在合适的环境条件下就会长出灵芝子实体。原(段)木栽培法更接近灵芝的天然生长环境,生长时间要比袋栽灵芝生长时间长,获得的灵芝子实体较大、密度较高,形状好看,质量较好。但由于要消耗大量树木,所以并不环保。
02.代料栽培法。
也叫袋栽法。在聚乙烯或聚丙烯塑料袋中装入培养基,如橡胶木屑、豆渣、米糠等天然原料,经过高压或常压灭菌,再接种上灵芝菌种。灵芝菌种在培养基中萌发出菌后会长满培养基。在合适的温度、适度、光照等条件下长出灵芝子实体。袋栽法可节省大量木材,有利于生态循环和环境保护,值得大力提倡。
先前,国际上用段木栽培灵芝的国家主要有中国、日本、韩国等东亚国家。但随着我国对森林保护的不断加强以及段木原材料数量骤减,真正意义上的段木栽培已经越来越少了,现在更大力提倡的是代料栽培方式。
要得到优质的灵芝,首先要培育出优良的菌种其次选择合适的培养菌丝及栽培子实体的场地,要对栽培灵芝的原段木或代料、水质、十质都进行严格检查、严格控制温度、湿度、光照等栽培条件。最好能严格按照有机栽培要求栽培灵派没芝,这样才能获得优质的灵芝子实体。
以马来西亚的专业性灵芝品牌--赤点为例:采用代料栽培法,选用的赤芝菌种至今已经完成了38年52代育种,品质非常稳定。有机鲜萃灵芝从原料的产地,采摘,运输,储存到生产的全过程,都严格控制时间梁侍、温度、湿度等参数。将新鲜采摘的灵芝在24小时内利用真空低温新鲜萃取技术进行尘渣纳新鲜萃取,才使得灵芝有效成分保留完整,新鲜、营养、水溶好吸收。
灵芝如何种植
灵芝又叫做红芝和神仙草
,其药用价值早在春秋战国的时候就有记载,《列子·汤问》云:“朽壤之土,有菌芝者”。随着人们对于灵芝需求量的增多,野生灵芝唯镇供不应求,所以后来人们开始通过人工培育的方式来栽种灵芝。根据现在的历史记载,我国至少已经有了400多年的栽培灵芝的历史。
那么,今天山九就和大家一起来聊一聊灵芝的栽种技术方法,希望给有需要的农民朋友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一、人工栽培灵芝对环境有哪些要求?
灵芝属于一种真菌,而我们所指的灵芝实际上是多孔菌科真菌灵芝的子实体,
目前在我国大部分地区,比如浙江、安徽、福建、广东、贵州、黑龙江和吉林等地的山林之中均有生长。而人工栽培的灵芝,只要符合相应的环境条件,可以在更多的地方进行栽培。接下来,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人工栽培灵芝对环境有哪些要求?
1.温度和光照条件人工栽培灵芝离不开合适的温度和光照条件,
它本质上属于一种高温型菌类,能够在15~35度的环境中生长,而适宜的生长温度则在25~30度左右。当温度高于38~40度时或者当温度低于10度以下时,对灵芝生长都非常不利。高温容易导致菌丝死亡,而低温则容易让子实体的生长受到抑制。在光照方面,对于灵芝菌丝和子实体的生长要区别开来。
因为灵芝菌丝生长需要避光处理,尤其是在黑暗的环境中生长速度最快。而子实体的生长则需要一定的光照,如果光照不足很难形成比较满意的子实体,也会影响子时期的生长速度。所以很多时候猛山渗我们在人工栽培灵芝的过程中,经常会用到灯光控制设备,对灵芝生长所需光照进行人为的调节。
2.空气和水分条件在灵芝的人工栽培过程中,空气中的氧气含量和二氧化碳含量对灵芝子实体的生长有着很大的影响,尤其是二氧化碳的浓度,更直接关乎到子实体的生长是否正常。
经过实验表明,如果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到0.1%时,是可以促进子实体生长的,但是如果空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超过1%,这很容易导致子实体发育不正常,出现畸形灵芝的现象,从而影响农民的种植收益。在水分控制方面,空气相对湿度的多少对于灵芝的生长发育也有了十分重要影响。一般情况下,
在菌丝生长阶段,空气中的相对湿度控制在60%~70%之间最为合适,其培养基的含水量在55%~65%左右比较合适。等到子实体开始生长发育的时候,
空气中的湿度要增加,一般要达到85%~95%,如果低于60%以下的话,很容易导致子实体因缺水干枯而死亡枝脊。
3.酸碱度和营养条件灵芝属于偏酸性的真菌,喜欢在酸性环境中生长,
一般来讲正常的酸碱度ph值要保持在3.0~7.0之间,但最为理想的酸碱度ph值应该在4.0~6.0之间。灵芝在生长过程中所需营养主要是
以木腐性真菌对木质素、纤维素等有机物质进行分解和吸收,从而转化为自身生长所需要的养分。所以一般灵芝菇菌丝体的培养基质大多为农作物残余,比如秸秆、棉籽壳、玉米芯和甘蔗渣等等。
二、适合人工栽培的灵芝品种有哪些?
从生物学的角度来讲,广义上的灵芝是多孔菌类的总称,在全世界有120多个种类,而我国就有87个种类。在这么多种类中,并不是所有的灵芝都适合人工栽培。如果根据形态和颜色来分类的话,
可以将其分为赤芝、黑芝、青芝、白芝、黄芝和紫芝六大类。在这6大类灵芝中,有60多种适合种植。但是,目前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承认的灵芝品种仅限于赤芝和紫芝。因此我们现在人工栽培最多的品种就是赤芝品种。
在赤芝品种中,现在栽培比较广泛的良种有
信州灵芝、惠州灵芝、南韩灵芝、泰山1号灵芝、泰山2号灵芝和大别山灵芝等等。这些灵芝品种具有抗逆性强、生长迅速、产量高、商品性好等特点。三、人工栽培灵芝的主要方式有哪些?
追根溯源,我国人工栽培灵芝的历史已经有400多年了。在建国以后尤其是80年代之后,各地纷纷兴起了人工栽培灵芝的热潮,各种新技术新方式迅速涌现,进一步提升了人工栽培灵芝的技术水平
。目前比较普遍的灵芝栽种方式主要有室内人工袋栽、温室人工栽培、室内人工瓶栽和室外露地栽培四种。相对来说,前两种栽培技术比较先进,应用比较广泛。其中室内人工袋栽又被称之为“太空包”种植,是采用耐高温高压且无毒的材料,进行室内种植的一种方式。而温室人工栽培可以理解为温室大棚种植方式,以合理的温度光照水分等条件为前提进行科学栽种,以此来提高产量。室内人工瓶栽是采用玻璃瓶为器皿,装载营养基质进行栽培的一种方式。室外露地栽培,则是模拟野生环境进行种植。
这两种方式都无法有效解决产品供应问题,质量无法保证,产量也很难控制,所以目前已经到了面临淘汰的边缘,很少有人采用。四、袋栽灵芝人工种植有哪些技术要点?
前面我们已经讲过,人工栽培灵芝有很多种技术方法。今天,在这里我们就以袋栽灵芝的方式为大家进行详细的介绍,看看人工种植过程中有哪些技术要点需要注意。
1.培养料的配制在灵芝培养料的选择方面,主要有木屑、棉籽壳、玉米芯、麦麸和杨树叶等。各地在栽培的过程中,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就地取材,选择合适的配方。下面笔者简单的给大家介绍其中三种比较常用的养料配置方法。
第1种以杂木屑和麦麸为主,分别占到75%和25%,另外添加硫酸铵0.2%,拌料的含水量要达到70%左右。第2种以棉籽壳和麦麸为主,其中棉籽壳要占到78%左右,麦麸要占到15%~20%左右,另外添加1%~2%的石膏,1%的糖,0.4%的尿素和0.6%的过磷酸钙,拌料的含水量要控制在60%左右。第3种以玉米渣和杂木屑为主,其中玉米渣50%,杂木屑占30%,另外加上20%的麦麸,拌料含水量要达到60%~65%。2.装料和灭菌处理当培养料拌好后,要根据时间安排及时进行装料处理。
料袋一般选用低压聚乙烯和高压聚丙烯材质,如果规格为60×15厘米,厚度4~5丝,每袋可装0.8~1千克。如果规格为35×15厘米的话,每袋可装0.4~0.45千克。装袋时要压实,保持料面平整。一般情况下,当天装袋之后就要进行灭菌处理。将装好的料袋放到灭菌锅内进行常压灭菌或高压灭菌,
其中采用聚乙烯袋装料要用常压灭菌10~12个小时,而采用聚丙烯塑料装袋可用高压灭菌2小时,等到灭菌结束后料袋冷却到30度以下时可以进行接种。3.接种和发菌管理灵芝接种最好在接种箱中进行,一般要求严格消毒,放置在无菌环境中进行操作。
采用已经消毒过的打孔器,在袋面上打5个孔穴,孔径1.2~1.5厘米,等距离排列成一条直线,用接种镊子从夹取一块枣子大小的菌种,迅速放入栽培料袋中,在穴口位置贴上胶布,移到灭过菌的培养室进行培养灭菌。培养式的温度要控制在22~28度左右,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60%左右,每天通风半小时,5~7天将菌袋上下翻动一次。
一般情况下经25~32天,菌丝就可以长满料袋。
4.田间管理措施首先要选择地势相对开阔排灌方便,土地肥沃的微酸性地块作为灵芝栽培的场地,另外特别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通风良好,这样才能保证灵芝的正常健康生长。如果用稻田作为栽培场地的话,一定要先排水,并将土壤深翻爆晒杀菌消毒。
畦宽1.5米,高20厘米,畦间距30厘米,四周开20厘米左右的排水沟。同时,搭建塑料大棚,高度2米左右。棚顶及四周可用茅草、稻草等进行适当的遮荫。接种口背面塑料袋去掉3*20厘米,埋入坑内,接种口朝上,袋间距4~5厘米,用2~3厘米沙壤土覆盖,土壤的含水量保持在60%左右,棚内温度前期保持在22度以上,每隔2~3天通风一次,通风时间最好选择在中午。
等到子实体快速生长时期,要将温度控制在28度左右,并且增加通气通风量,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85%~95%之间。如果湿度不够,要适当的喷水,每天以1~2次为宜。等到灵芝菇盖充分展开,边缘浅白色或淡黄色基本消失的时候,可以开始套袋采集孢子,进行出菇管理。正常情况下,只要管理得当的话,每年可以采收三次。
总之,灵芝是一种药用价值很高的经济型真菌,采用人工种植的方式,只要管理得当,确实可以成为农民脱贫致富、增产增收的好帮手。怎么人工种植灵芝
一、灵芝栽培技术:
(一)栽培原辅材料:栽培灵芝的好树种有壳斗科、金缕梅科、桦木科的等树种。一般段木选择树皮较厚、不易脱离,材质较硬,心材少、髓射线发达,导管丰富,树胸径以8~13cm为宜,落叶初期砍伐,不超过惊蛰。砍伐后,抽水10~12天,随之截段,用于横埋栽培方式的段木长度30cm、竖埋的椴木长度为15cm,含水量35~42%。
(二)栽培季节的选择:灵芝属于高温结实性菌类。灵芝子实体柄原基分化的最低温度为18℃,气温稳定10~12℃时为为栽培筒制作期。短段木接种后要培养60~75天,才能达到生理成熟,随后入畦覆土,再经历30~45天,芝体才会露土。所以短段木栽培制筒时期应再向前倒推90~105天,则为栽培筒制作期。
(三)栽培场所设置:室外栽培场最好选择宅地附近,选择土质疏松、地势开阔、有水源、交通方便的场所做为栽培场,栽培场需搭盖2~2.2m高,宽4.m的荫棚,棚内分左右两畦,畦面宽1.5m。畦边留排水沟。若条件许可用黑色遮阳网覆盖棚顶(遮光率为65%),使棚内能形成较强的散射光,使用年限长达三年以上.
(四)填料:选用对折径15~24×55×0.02cm的低压聚乙烯筒。生产上大多选用三种规格的塑料筒,以便适合不同口径的短段木栽培使用。将截段后的短段木套入塑料筒内,两端撮合,弯折,折头扎上小绳,扎紧。使用大于段木直径2~3cm的塑料筒装袋,30cm长的段木每袋一段,15cm长的段木2段一袋,亦可数段扎成一捆装入大枯凯仿袋灭菌。
(五)灭菌:随后立即进行常规常压灭菌97~103℃,10~12小时。
(六)接种:各级菌种需经严格的多次重复检查,确保无杂菌感染。制作方法和木腐生菌类方法相同,采用木屑棉籽壳剂型菌种较好。培养基表面会出现"疙瘩状的突起",浅黄色,是灵芝特有的性状。段木接种时,菌种含水量略湿为好,65~70%湿度。将冷却后的短段木塑料筒及预先选择、消毒过的菌种袋和接种工具一道搬入接种室,用气雾消毒盒薰蒸消毒。30分钟后进行操作。先将塑料袋表层的菌种皮没纤弃之,采用双头接种法。二人配合,一人将塑料扎口绳解开,另一人在酒精火焰口附近,将捣成花生仁大小的菌种撒入,并立即封口,扎紧。另一端再用同样的方法接种,周而复始。随后分层堆放在层架上。接种过程应尽可能缩短开袋时间。加大接种量,封住栽断面,减少污染率。并使菌丝沿着短段木的木射线,迅速蔓延。
(七)培养:冬天气温较低,应人工加温至20℃以上,培养15~20天后,即可稍解松绳索。短段木培养45~55天满筒,满筒还要经过15~20天才进入生理成熟阶段才能下地.
(八)排场:在福建一般是清明前后,将生理成熟的短段木横卧埋入畦面,这种横埋方法比竖放出芝效果更好。段木横向间距为3cm。最后全面覆土,厚度为2~3cm。连续2天淋重水。每隔2m用竹片树起矮弯拱(离地15cm)盖上薄膜,两端稍打开。整个栽培棚形成复式栽培棚。埋土的土壤湿度20~22%,空气相对湿度90%。
(九)出芝管理:子实体发育温度为22~35℃,倘若提早入畦,则提高地温、保持畦面湿润,以手指捏土粒有裂口为度,宁偏干些。五月中、下旬幼芝陆续破土露面,水分管理以干湿交替。若芝体过密可进行疏芝,移植。并逐渐地加大通风量。使幼芝得到氧气供应。在柄顶端光线充足的一侧,出现一个小突起,并向水平方向扩展。要注意观察要展开芝盖外缘白边(生长圈)的色泽变化,防止因空气湿度过低(<75%=造成灵芝菌盖端缘变成灰色。夜间要关闭畦上小棚两端薄膜以便增湿,白天打开,以防畦面二氧化碳过高(超过0.1%)而产生"鹿角芝"(不分化菌盖,只长柄)。通风是保证灵芝菌盖正常展开的关键。六月份以后,拱棚顶部薄膜始终要盖住,两侧打开,防止雨淋造成土壤和段木湿度偏湿。25℃子实体生长较慢,质地较密,皮壳层发育较好,有光泽,变温不利于子实体分化和发育,容易产生厚薄不均的分化圈。六月中、下旬,为了保证畦面有较高的空气相对湿度,往往孙谈采用加厚遮荫物。在子实体近成熟阶段湿度略降低,始终保持空气清新。菌盖沿水平方向一轮轮向外扩展,呈肾形。当菌盖周边的白色生长点消失时,菌盖扩展停止,菌盖充分展开,此时菌盖外沿依然继续加厚,当表面呈现出漆样光泽,成熟孢子不断散发出(即菌盖表面隐约可见到咖啡色孢子粉)时,便可收集孢子或采集子实体。尽量减少振动。管理得当,7~10天从修剪的断面上又重新出芝。
(十)采收与干制:当菌盖不再增大、白边消失、盖缘有多层增厚、柄盖色泽一致、孢子飞散时采收。采收后的子实体剪弃带泥沙的菌柄,在40~60℃下烘烤至含水量达12%以下。用塑料袋密封贮藏。
二、灵芝产品有广阔的发展前景:灵芝做为传统的中药和延年益寿滋补品的历史已有千年,内销市场开拓潜力巨大,只要普及灵芝的保健作用知识,发展灵芝生产前景广阔。灵芝在保健品市场中占据着独特的优势地位,由于人工栽培灵芝的成功,菌丝体、孢子粉到孢子粉破壁等技术也获得突破,被誉为中药圣品的灵芝,消费商机可观,灵芝深加工产品市场前景广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