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猪技术问答 养猪技术分析
时间:2023-09-25 04:20:44 作者:普罗米亚 科学养猪技术知识,养猪是养公猪还是母猪好
1、科学养猪技术知识:养猪要养良种猪;养猪要科学合理地喂配合饲料;养猪要精、青饲料相结合;养猪要采用科学的育肥方式;养猪要有科学的饲喂方法;养猪要实时调整密度;养猪要走自繁自养之路;养猪要把猪舍建成冬暖夏凉;养猪要加强疫病综合防控;养猪要适时出栏。2、养公猪还是母猪:公猪和母猪没有所谓的哪个更好,养殖时主要看养殖户的选择。
一、科学养猪技术知识1、养猪要养良种猪
良种猪就是一代杂交猪,用长白或大约克夏公猪与当地母猪或苏太猪母猪进行杂交所产生的仔猪,具有袜逗生命力强、采食面广、生长迅速、瘦肉多等优点。
2、养猪要科学合理地喂配合饲料
25公斤以下的仔猪以喂优质、全价、营养全面、适口性好、易消化的全价乳猪料为好;25公斤以上的应根据不同生长阶段的需要,配制多种原料的全价饲料,做到原料易得、配方合理、营养全、利用率高不浪费。
3、养猪要精、青饲料相结合
养猪精、青饲料结合营养全面,有粗纤维、维生素,矿物质多,成本低,生长迅速。养猪一般不要求喂单一精料,单一精料营养不全,成本高,猪只生长慢。
4、养猪要采用科学的育肥方式
科学的育肥方式一般可采用直线育肥,即对断奶后的仔猪到出栏止,根据各阶段生长的营养需要配制相应的全价配方饲料,可以大大缩短养殖期,提早、提高出栏率,从而增加了经济效益。这一养殖方式改变了传统养殖饲养周期长、瘦肉率低、养殖成本高的局面。
5、养猪要有科学的饲喂方法
顷枯养猪推行每天两次喂猪法,并要喂稠料。严格按照饲喂时间进行投料,一般上午8点左右喂第1次,下午5点左右喂第2次,冬天或哺乳母猪中午12点左右可加喂一次青料,适当增加微量元素等营养物质添加剂,节约精料,降低成本。
6、养猪要实时调整密度
冬天一般0.8平方米猪舍可养1头猪,夏天一般1.0-1.2平方米猪舍可养1头猪。这样不仅充分利用了猪舍,而且猪多,抢食、增重快,缩短养殖周期,减少养殖费用。
7、养猪要走自繁自养之路
一般农户养猪,可选购一代杂交仔猪,进行养殖。如果规模性养殖,就应该先选好优良公、母猪,选留杂交一代仔母猪,才能培养出优秀的三元杂交商品猪,只有通过这些方面的努力,才能提高成活率、有效防疫除病、降低成本。
8、养猪要把猪舍建成冬暖夏凉
猪舍一般应选在地下水位不低于3.0米以下、背风向阳、坐北朝南且远离学校、公路、公共场合的地方。春季可在猪舍周围栽种瓜藤之类;到了夏秋,可以遮阴降温;冬季猪舍要安装塑料暖棚,保持猪生长所需温度,促进发育生长。
9、养猪要加强疫病综合防控
猪舍要天天打扫清理,定期驱虫、消毒和免疫注射。无病先防,有病早治,尽最大努力减少死亡。
10、养猪要适时出栏
猪长到90公斤以后,生长逐渐减慢,再喂下去,就不划算了。一般长到100公斤左右就可以出栏、屠杀,供应市场。
二、养猪是养公猪还是母猪好1、公猪和母猪没有所谓的哪个更好,养殖时主要看养殖户的选择。公猪在作为家畜养殖的时候,可以蓄养当做肉质来源,或是作为配种的种猪使用培育新品种;而母猪作为家畜蓄养时主要作为繁衍小猪的繁殖方,但同样能够作为食用的肉猪培养。
2、一般而言,养殖场饲养十来头母猪且雀好洞配种经验丰富的,可以购买猪精进行人工授精,省去自养公猪需要建猪舍、引种、平日饲养管理等的麻烦。对于养二十头母猪以上,建议养公猪,猪场内有公猪气味,对于诱发母猪发情的效果很显著,而且自养公猪还能很好地控制猪场疫情。
养猪的技术
要使猪健康、快速生长,投入和产出成正比,就要创造良好的条件,具体说来就是做到“四良”,即“良种、良料、良舍、良管”。下面是我精心为你整理的养猪的技术,一起来看看。
养猪的技术
一、仔猪哺乳期的饲养管理
(一)做好仔猪的接生工作。
(1)除去羊膜羊水
(2)剪断脐带
(3)剪断犬齿
(4)剪耳号
(5)剪尾
(二)及时供给初乳和固定奶头
(三)补充铁的来源。最可靠的方法是给初生仔猪肌注铁制剂。
(四)做好保温工作。哺乳期间应采取保温措施,第一周维持在35度,第二周为31度,第三周为27度。用保温箱可提高保温效果。
(五)提早补料。七天开始调教仔森伏猪开食吃料。
(六)提前断奶,做好断奶前后工作。断奶后一周内做到四固定:猪群、圈舍、饲养人员、饲料都维持不变。原窝固定:断奶后不要立即并窝,并窝会引起仔猪相斗,增加应激因素,因此要保持猪群不变;圈舍固定,把母猪赶走,仔猪要留在原圈,使它在熟悉的条件下生活;人员固定:喂养母猪的人员继续喂断奶仔猪;饲料固定:断奶后两周内仍喂原乳猪料。
二、仔猪保育期(断奶至30千克体重)的饲养管理:
(一)合理组群,加强饲养管理仔猪断奶一周后,按拆多不拆少,拆强不拆弱的原则进行分群。逐渐掺入小猪全价饲料,让小猪吃料慢慢增加。
(二)控制环境温度断奶至体重13千克,以27度为最适宜,13千克至23千克,以24度为宜,23千克至30千克,以21度为宜。
(三)把握好饲养密度,协助仔猪度过生长危险期。饲养密度不可过高,每栏饲养头数以不超过20头为佳,可提高仔猪的整齐度。
三、中猪阶段(30-60千克体重)的饲养管理。
(一如春森)控制环境温度:30-45千克,以21度为最适宜;45-60千克,以18度为宜。
(二)把握好饲养密度:每只猪至少0.9平方米面积。
(三)猪舍中空气对流务必保持畅通,如果通风不良,再加上潮湿,极有可能引起浆膜性肺炎等呼吸道疾病,影响中猪的生长及饲料转换效率,尤其是猪舍内氨气与硫化氢的浓度,要时时注意觉察并予以控制。
四、大猪阶段(60千克体重至出栏)的饲养管理
(一)控制环境温度:肉猪在体重达到60千克以上时,最适宜环境温度为18度。
(二)把握好饲养密度:每只猪至少1平方米的面积
(三)掌握好适时出栏的时间。
养猪的要点
1.生喂与熟喂。根据饲料种类的特性决定采取生喂或熟喂。应以减少饲料营养损失,提高利用率,预防中毒和疾病发生为原则。豆科籽实、菜籽饼、棉籽饼、马铃薯和红苕等精料和多汁饲料中因含有毒物质应。熟喂,以防中毒。泔水含各种不明物质,应熟喂。玉米、小麦、高粱及各种青绿饲料均应生喂。
2.稠喂与稀喂。稀喂因饲料中含水多,胃排空快,对肠胃刺激小,导致消化液分泌减少,降低饲料的消化和吸收。为此,喂猪的饲料应采用生干喂和生湿喂。经发酵、青贮、切碎等加工后的饲料以捏得拢、散得开为宜。但喂后要供足饮水。
3.少餐与多餐。根据猪的类渣亩别、年龄、季节和饲料性质来决定餐数。7日龄仔猪诱食不限餐数;20日龄起至断奶,每天可喂6次以上;断乳仔猪每天4—5次;带仔母猪和妊娠后期的母猪每天4次;架子猪、大肉猪、公猪每天3次。炎夏昼长夜短可酌情加喂1-2次;冬季昼短夜长则早晨第一顿要喂得早,晚上一次喂得迟,夜间加餐一次。
4.饲喂要“四定”。即定质、定量、定时和定温。根据不同日龄和用途的猪按照饲养标准配制相应的日粮,要求营养全面平衡,种类齐全,多样搭配,适口性好,质优新鲜。定时有利于猪形成习惯,有规律地分泌消化液,促进物质的消化吸收。按猪的营养情况和食欲情况,确定猪的日投饲料量,一般以饲喂后槽内不剩食,猪不舔槽为宜。春、夏、秋季一般以常温饲喂,冬季应酌情用热水凋制饲料和喂温水。
养猪不但是传统的养殖业,而且是畜牧养殖业的重点。猪肉食品是其他动物食品不可替代的,加之粮食作物、蔬菜和水果种植需要大量农肥,沼气的使用也必须养猪,因此,养猪就显得更加重要。
养猪是一个系统工程,从选苗、配料、管理和防病等方面都有讲究。要养好猪并不是很容易但也不是办不到的事。要把猪养好,养出效益来,必须掌握科学养猪知识,并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和提高。为此,下面就主要讲下喂养育肥的行之有效的技术要点,以帮助养猪户养好猪,进而养出好的经济效益。
养猪的方法与技术
养猪方法和技术
养猪不是件容易的事。这里也有很多知识。例如猪的优良品种是什么,有什么猪?小猪是如何饲养等,掌握这些知识,在养殖中活用,做好猪的养殖工作,才能养猪。在此说明养猪的基础知识
1.猪的优良品种有什么要求?
优良品种一般指生长快、品质好、抗性强、性状稳定、适应一定地区自然条件、适合规模化养殖的品种。但是,要具体去养殖家,必须根据自己的饲养目的来决定。如果其生产目的以生产肉质优良的产品为主,我国许多地方的猪种如蓝塘猪、太湖猪、宁乡猪等为优良品种,但其生产目的在于利益,杜洛克、长白、白白、白白、瘦肉猪套为优良品种。
我国地方猪种主要有哪些品质特性?
我国地区广泛,各地自然气候、饲料资源、饮食习惯等千差万别,人们的筛选要求不同,经过长期的自然和人工的选择,形成了许多具有特色的地方猪种。根据其起源、生产码拦性能、外观特征和生活环境等,可分为华北型、华南型、华中型、江海型、西南型和高原型6种类型。
(1)华北型。分布于淮河、秦岭以北。这种类型体质结实,骨发达,四肢粗,腰细,腹部不下垂,肌肉发达。头平,嘴长,耳垂大,毛粗,黑色多。母猪成熟快,繁殖性强,产率10头~12头,乳头8头左右。耐寒、耐粗饲料,但体重增加缓慢,板油多,屠宰率低,一般为60%~70%。代表品种有东北民猪、西北八眉猪、黄淮海黑猪、汉江黑猪和县蒙黑猪等。
(2)华南型。分布在南岭和珠江以南地区。表现出“低、短、宽、圆、胖”的外部特征,肚子大大下垂。头相对宽,口短,耳小,毛多为黑白花。母猪成熟早,繁殖性稍差,分娩8头~9头。耐热、早熟易肥,皮薄肉嫩,脂肪型猪种,屠宰率75%。代表性品种有青塘猪、陆川猪、香猪、五指山猪、粤东黑猪、洋槐猪和滇南小耳猪等。
(3)华中型。分布在长江与珠江之间的广阔地区。体型与华南型相似,体型较大,生产性能介于华南型和华北型之间。母猪分娩数为10头~12头,乳头为6对~7对。增长快,经济成熟快,肉质柔软,屠宰率在70%左右。本型以猪居多,代表品种有浙江金华猪、大花白猪、宁乡猪、皖浙江花猪、武夷黑猪、莆田猪和大围仔猪等。
(4)江海型。主要分布于长江下游和沿海地区,地处华北型和华中型中间狭长过渡地带。主要是华北型和华中型杂交选育而成,外形和生产性能因种类而异。共同特点是有毛黑或少量白斑,头中等大,耳垂大。性成熟快,繁殖率高。母猪平均出生率在13头以上,乳头在8头以上,经济成熟快,体重增加,屠宰率在70%左右。代表品种有太湖流毕枯域的太湖猪、姜曲猪、安徽的圩猪、虹桥猪等。
(5)西南型。主要分布在云贵高原和四川盆地。头大,脚短,毛全黑或以“六白”为主,也有黑白花和红发猪。繁殖率中等,生育数为8只~10只,乳头为5对~6对。肥育能力强,屠宰率为65%~79%,多为肉脂兼用型。代表品种有荣昌猪、内江猪、成华猪、乌金猪和雅南猪等。
(6)高原型。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等海拔较高的地区。体型小,像野猪,头细,腹小,瘦,腰斜。毛是黑色或黑白色的花。繁殖率低,乳头5对多,产仔5头~6头,饲养率不高。成年人体重小,是晚熟品种。肉的味道醇厚,但屠宰率低,只有65%左右。代表品种有青藏高原的藏猪和合作猪。
我国饲养的瘦肉猪种类是什么?典型特征和生产率如何?
我国饲养的瘦肉猪种主要有长白猪、白白猪、杜洛克猪等。
(一)长白猪;。原产丹麦,是世界上分布最广泛的着名瘦身型品种,1964年引入我国。毛白,头细,颜面笔直,耳朵大前倾,背迟数胡长,腹线笔直无松弛,前体狭窄,后体宽,流线型,肋骨16对~17对,大腿丰满,蹄质稍细。性成熟迟缓,母猪初产10头左右,经产10头~12头,乳头6对~8对。在良好饲养管理条件下,后备猪6月龄可达~100公斤,屠宰率72%左右,胴体瘦身率可达66%。
白猪。原产于英国北部约克郡及其邻近地区,是大型瘦身型品种。毛白,体格大,体型匀称,耳直立,腰弱弓多,四肢高,身体丰满。性成熟慢,繁殖率强,初产10只,经产12只,乳头7对~8对。预备猪6月龄达到100公斤,屠宰率达到74%左右,瘦身率达到63.5%。
(3)杜洛克猪。原产于美国东北部的新泽西州。体质结实,抗性强,饲养条件低于其他瘦身型品种。毛和棕红色,浓淡不同的头清,口短耳中等大小,稍前倾,耳尖垂下的背部直或稍弓,身体厚,全身肌肉丰满,后身发达的四肢粗壮,蹄黑,多直立。繁殖性稍低,初产8头~9头,经产10头左右。乳头5对~6对。前期生长缓慢,后期生长快,饲料利用率高,肉质好,躯干瘦身率达68%。4.猪的生长发育分为哪个主要阶段?
仔猪出生后,根据其生理特征和营养需求,通常分为哺乳期、保育期、生长肥育期等几个阶段,各阶段采用不同的饲养管理措施。
(一)哺乳阶段。小猪出生至断奶阶段,一般为3至5周。哺乳期小猪处于生命初期,易受外环境影响生病,饲养管理差,小猪死亡。因此,加强哺乳期仔猪饲养管理是提高仔猪成活率和养猪效果的重要环节。
(二)保育阶段。小猪断奶到保育结束的阶段,通常为5周。仔猪断奶后,失去与母猪共同生活的环境,饲料的种类和环境发生变化,对其生长发育造成很大的压力,在此阶段猪容易消瘦、体质减弱、发病率增加、易成为饲养管理不当、僵化的猪,甚至死亡。因此,搞好断奶后仔猪的饲养管理至关重要。
(3)生长发育阶段。幼猪保育结束后在生长舍饲养,到出栅栏为止的阶段,一般饲养7周左右(约70日龄~180日龄)。这个阶段是猪生长最快的时期,也是养猪业者经济效益高的时期。要在饲养管理中加强营养供给,提供充分清洁的饮水,搞好内外环境卫生和疫病的防治,保证猪的充分生长发育。
5.母猪的生产周期怎么样?
母猪生产周期包括空腹、妊娠、哺乳等几个时期,与之相对应的是交配、生育、断奶等几个主要技术环节。生产中应根据不同时期母猪的生理特征,加强饲养管理,提高母猪年产率,提高生产效果。母猪生产周期的各阶段的饲养时间为,从断奶到播种阶段(饲养1周~2周)、播种妊娠阶段(饲养16周)、分娩哺乳阶段(饲养3周~5周)。
6.理想后备猪体型的外表是什么?
理想的后备猪体质结实紧凑,肩胸结合良好,背腰宽平,腹大适中,足蹄坚实。具有毛色、耳型、头型、体型等品种的典型特征。公猪睾丸发育良好,大小相同,对称整齐,摸起来结实,无隐睾或单睾,无疝或包皮积尿肥大等疾病。
7.理想的后备母猪体型外表是什么?
理想的后备母猪腹线突出7对以上,有整齐乳头的阴户大,上或侧翘脚趾大小均匀,间隔合理的前后肢系、膝、跗关节支撑理想;山脊增高,臀部合理位置生长的体长,背部平坦,后腿长,肌肉丰满,但非“球状”的前后肢间宽度合理的肋骨形状良好,呈桶状的颊清秀体相对消瘦,肌肉丰满。
8.如何选择选项,达到最大生产效率?
期权是指猪的交配原则,决定哪个公猪和哪个母猪交配。期权与期权相同,是改良猪性状的手段。为了提高猪的生产效率,合理的异种期权和同质期权是必须的。具体以瘦肉率为例说明,如果某母猪的瘦肉率低,一定要选择瘦肉率高的公猪进行交配,这是不同的选择,但如果某母猪的瘦肉率中等,瘦肉率过高会对猪的其他生产性能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瘦肉率也不同一般的纯种选育,在多采用随机选择的商品猪的生产中,进行杂交的品种间的生产性能差异很大,即所谓的异种选择是一般的。
9.目前有什么主要疫病危害我国养猪生产?
我国猪病种类繁多,特征复杂,大致可分为病毒病、细菌病、寄生虫病、营养代谢病等。我国危害养猪生产的病毒病主要有猪繁殖和呼吸综合征(通称“青耳病”)、猪传染病、猪口蹄疫、猪圆环病毒病、伪狂犬病、猪流感、传染性胃肠炎和猪流行性腹泻等细菌病,主要有猪嗜血杆菌病、猪链球菌病、猪支原体肺炎(猪哮喘病)、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猪红细胞10.猪场消毒的主要措施和方法是什么?
猪场消毒是排除感染源、确保猪群健康的重要措施,可分为预防性消毒和疫源性消毒。预防性消毒是定期消毒,对畜舍、养殖场的环境、用具、饮水等进行常规消毒,以预防疫病发生为目的的疫源性消毒是指在猪场发生传染病或发生传染病后,为了抑制病原体的扩散,对污染环境、畜舍、饲料、饮水、工具、场所等物品进行全面彻底消毒
预防消毒的主要措施和方法如下:
(1)猪场入口处设置消毒池,消毒药为2%的碱性溶液,消毒对象主要为车辆轮胎喷雾消毒装置,消毒对象为车体和车辆。
(2)作业人员进入生产区前,必须在消毒期间进行喷雾消毒,用紫外线灯消毒15分钟,更换工作服的帽子。有条件的猪场最好用淋浴换衣。参观者的消毒和工作人员一样,按指定的路线参观,但必须尽量减少参观者的进入。
(3)采用全入全出饲养方式的猪场,在引进猪群之前,空猪舍要彻底消毒除去垃圾、粪尿、秸秆的天花板、墙壁、地板、扶手,用高压水彻底清洗,水洗干燥至清洗后,关闭门窗,福尔马林(每立方米30毫升)用12小时~24小时熏蒸消毒,再用2%碱或3%苏打水消毒地面,24小时后用净水冲走残留药的猪用0.1%的钕灭绝,用2%~3%的新生儿和0.5%的过氧乙酸等消毒的产房地板和设备用水洗净,干燥后,用福尔马林(每立方米30毫升)蒸2小时,再用0.1%的新洁面、3%的苏等消毒,用净水冲走残留药物,再用10%的石灰水冲洗地板和墙壁。
(4)母猪进入产房前全身清洗干净,用0.1%的螺钉全身消毒后,进入产房的母猪在产前用0.1%的高锰酸钾消毒乳房和阴部,产后用消毒液擦拭乳房和阴部和后身,立即清理胎衣和产房。
以上10个养猪基础知识是养猪知识中的一小部分,养猪知识非常多,大家在养猪的时候,可以边学边养殖,改善、改善自己的养殖技术,养猪越来越好。回到搜狐,让我们更详细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