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鸭育雏期饲养管理技术 肉鸭饲养管理
时间:2023-09-25 08:42:36 作者:一方天涯 肉鸭的饲养管理
鸭是雁形目鸭科(Anatidae)鸭亚科(Anatinae)水禽的统称,或称真鸭。那么下面一起来看看我为大家精心推荐的肉鸭的养殖技术,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肉鸭兆轮源的养殖技术
初生肉雏鸭体温低,其绒毛保温性能差,调节体温的能力弱。肉雏鸭的嗉囊和胃容积小,消化道短,每次采食和贮存的饲料有限,消化机能也尚未发育完全,消化能力弱。但是肉雏鸭生长发育快,为促进其生长发育,必须提供高营养和易消化的饲料。
肉鸭的饲养管理
初生肉雏鸭体温低,其绒毛保温性能差,调节体温的能力弱。体温常随环境温度的下降而下降,并处于“变温动物”的状态,低温(低于25摄氏度)易引起肉雏鸭感冒或因取暖挤压而造成窒息死亡。肉雏鸭15日龄以后,体温调节机能才趋于完善,体温开始恒定。所以,肉雏鸭在育雏期,第一周龄的舍温应达到30摄氏度以上,然后随日龄增加再逐日下降,至15日龄左右,温度可降至20摄氏度左右,并恒定至出栏。
肉雏鸭的嗉囊和胃容积小,消化道短,每次采食和贮存的饲料有限,消化机能也尚未发育完全,消化能力弱。但是肉雏鸭生长发育快,为促进其生长发育,必须提供高营养和易消化的饲料。由于肉雏鸭消化道小而短(长约60厘米,只有成鸭的40%),所以对饥渴比较敏感,因此饲料需少喂勤添,饮水终日不断。鸭口叉深,食道宽大,能吞食较大的食团。鸭舌边缘分布许多小乳头,这些乳头与嘴板交错,起过滤作用,所以鸭能在水中觅食。鸭肌胃发达,内压高,消化能力强,肌胃内常贮存砂砾帮助消化,饲料中应添加0.5%一1%的砂砾。
肉雏鸭调节采食的能力差,而且贪食,出壳头几天如喂得过饱易发生胀嗦,引起消化不良、拉稀等,必须注意少喂勤添。但是3周龄后进入育肥期,则又要采取自由采食、自由饮水的饲喂方式。
鸭属杂食动物,食谱比较广,很少有择食现象。鸭的味觉不发达,对饲料的适口性要求不高,对异物和食物的辨别能力差,常把异物当成饲料吞食,所以必须注意饲料和垫料的卫生,防止发霉变质和异物混人。肉鸭喜食颗粒饲料,不喜食过细和豁性饲料。鸭有先天的辨色能力,喜食黄色饲料。鸭喜欢在蓝色水槽中族态饮水,喜欢凉水,不愿饮比体温高的水。鸭有喜水性,但商品肉鸭不宜下水游泳,游泳会消耗很多能量,使日增重下降。鸭喜欢干燥的栖息环境,潮湿的环境不利于冬季保温和夏季散热,而且腹部羽毛常因受潮和粪尿污染而腐烂脱落。所以,鸭舍垫料的干燥和卫生很重要。
肉鸭采食多、饮水多,并有边食边饮的习惯,为避免弄脏饮水和浪费饲料,料盆和水盆的距离应在1米以上,中大鸭阶段距离应在5米以上,饮水区要求排水良好并远离垫料。为防止肉鸭嬉水,水盆上应加网罩。
鸭有合群性,喜欢群居且不论日龄大小。但是,为确保肉鸭生长发育的均匀,饲养密度不能过大,每群以400-1000只为宜。肉鸭3周龄后生长速度加快,所以前期必须提供高蛋白高能量全价饲料,后期粗蛋白虽可低些,但能量必须提高。3周龄以后,因增重快,腿部发育常跟不上,容易发生腿病,应每隔2-3小时把鸭群赶起来走动一下。
肉鸭笼养,是继圈养、放养之后新兴起来的一种高效养鸭法。此法将现行的樱桃谷鸭、北京鸭等优良肉鸭从雏鸭出壳到出笼上市全过程完全在房舍内笼养。
肉鸭笼养优缺点
笼养肉鸭的缺点:
笼养肉鸭由于活动范围小,肉鸭的活动受到限制,不能自由觅食,因此应注意预防以下3种疾病:
瘫痪笼养肉鸭最易缺钙磷,造成站立不稳,甚至瘫痪死亡。在饲料中加3%的钙粉或5%的石膏粉,同时添喂一些螺蛳或小沙粒,可预防该病发生。如果有肉鸭染上此病,应立即在饲料中加0.1%维生素D,连喂10天。
维生素缺乏症饲料种类单一时,可导致维生素缺乏症,应适当喂些青绿饲料和螺蛳、蚯蚓、蛙类等,同时在饲料中加0.2%-0.3%(症状明显时加1%)复合多维素。
鸭瘟雏鸭1日龄-5日龄用0.02%的高锰酸钾溶液作饮水,平时可在饲料中加入复方敌菌净、土霉素;每天早上清扫笼底塑料布接粪板1次,鸭舍外每隔7天用新鲜石灰水消毒1次。鸭子一旦发病,应立即治疗,并将病鸭隔离饲养。有人以兔血麦粒治疗鸭瘟,效果好,大家不妨一试。方法是:桐稿
取适量大麦,在铁锅内炒熟,装在瓦缸或木桶内,宰杀家兔,取血与热麦粒拌匀,让染上鸭瘟的病鸭采食,病重不能采食者可人工填喂60粒-100粒。
笼养肉鸭的优点:
鸭舍空间可以充分利用,增加饲养密度,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可采用机械化设备,减轻劳动强度。
饲粮营养完善,采食均匀,出栏时间缩短到60天左右,节省10%左右的饲料成本。笼养完全在人工控制下,受外界应激小,可有效预防一些传染病和寄生虫病。
肉鸭的抗应激饲养技术
一、应激对肉鸭生长的影响
应激是一种由环境因素引起的致使家禽机体平衡紊乱,而内部平衡取决于多种因素,如光照、温度、营养、水等。目前,樱桃谷等肉鸭品种具有生长快、适应性强、出肉率高等优点,给生产者带来很大的收益。在江苏、安徽一带,很多养殖户利用大棚(或室内)平网养鸭,但在这种高密度旱养条件下,环境因素影响很大。在夏秋之季以温度、光照、水等影响尤为突出,尤其是环境温度过高会导致肉鸭生理机能紊乱,采食量下降,轻者生长减慢,抵抗力下降,重者导致啄羽,甚至死亡,从而造成经济损失。因此在夏秋之季,怎样能饲养出健康的肉鸭,减轻热应激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应激条件下的饲养技术
1、改善营养
肉鸭采食量随气温升高而下降,所以夏秋季节要调整日粮配方,以保证肉鸭的生长需要。2000年炎夏,笔者在必须氨基酸能够满足肉鸭基本需要前提下,降低了日粮中蛋白质水平为14.5%,添加脂肪,2%菜籽油(9868,-2.00,-0.02%)来提高日粮中的能量水平,为1.31MJ/KG,提高纤维素7%含量,同时提高维生素的含量,VA、VD、VC、VE为正常添加量的2倍,肉鸭生长良好,无异常发生。
2、创造舒适的环境
夏秋季节,为了减轻应激,我们在设计房或搭建大棚时,应注意通风,供水方便;大棚养殖要防阳光照射;室内平网养殖,鸭舍四周开通风窗,保证空气对流,气温过高时要加装风扇;根据平网大小,合理放养肉鸭数量(4-6周龄在5只/m2)。
3、预防应激
目前大多数养殖户都是从市场上购买商品饲料饲喂,只能从生产标签上知道其大概的营养含量,这就要求养殖户加强对鸭群的观察,发现啄羽等异常现象要及时采取对策。
(1)对已经发现啄羽的鸭群,在饲料中可添加0.4%的蛋氨酸连喂3天即可;如果鸭把啄的羽毛吃下,可以考虑添加1%生石膏粉,但在日粮中粗纤维含量过低,也会出现啄羽现象,应具体分析。断喙是一种有效措施,但由于会对生长有影响,故一般不用,除非是大批鸭群啄羽。
(2)遇到天气骤变、高温、换料等大的变化,应在饲料中添加VC按100mg/kg和50mg/kgVE并用,是减轻应激损害的有效措施。增喂新鲜蔬菜,可以增加肉鸭维生素和纤维素的摄入量,也能有效预防肉鸭的啄羽,曾建议4家养殖户在夏秋季节,肉鸭生长到3周后增喂4%的麦芽或稻谷芽,很好地预防啄羽等应激的发生。
养殖肉鸭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初春肉鸭管理过程中,养殖户需注意以下六方面的饲养管理。
一、切忌忽冷忽热。春季气候多变,育雏期间要十分注意保温,切忌给温忽高忽低。育雏鸭的适宜温度为:1-3日龄30℃,4-7日龄25℃,3周龄后随常温饲养即可。
二、先饮水后开食。雏鸭出壳24小时后,应先给水再开食,并在第一次给水中加入适量维生素C和葡萄糖,以利于清理肠胃,促进胎粪排除。供给营养:雏鸭饮水后即有吃食的表现,开始时可先用半生半熟的大米饭;撒在清洁的垫布上,让其自由啄食,每次喂七八成饱,每昼夜喂6-8次。1周龄以后,日喂4-6次;3周龄后,日喂3-5次。同时可适当加些鱼虾、蚯蚓、泥鳅等,喂时可将此类荤腥料切碎拌入饲料中,也可先熬成汤糊混入饲料中喂给。
三、掌握适宜密度。饲养密度与育雏室内空气卫生和鸭群健康生长有关,要适时分群,严防打堆。特别在早春天气和下半夜,要注意观察雏鸭动态,及时赶堆。雏鸭适宜密度为:1周龄内每平方米养25-30只,2周龄15-20只,3周龄以上5-7只。对于饲养量大的鸭场(户),可按大小、中拿尘强弱、年龄等不同分为若干小群,每群以200-300只为宜,一周以后再进行调整一次。
!
四、合理补充光照。一般3日龄以内要全天光照,以后每周减少2-3小时,4周龄后随自然光照饲养即可。
五、调教下水放牧。对于地面平养雏鸭,5日龄开始就要调教下水。开始1-5天,可以在室外铺一张尼龙薄膜,四周垫高中间倒上清水,水深2厘米左右(水温不宜太低),再把鸭放进去。开始时每天1-2次,每次约5分钟,一周以后增加到3-4次,每次5-10分钟,以后逐渐延长时间。每次下水上来后,都要让雏鸭在无风、温暖的地方梳理羽毛,待羽毛干后再赶回舍内。5日后就可以让其自由下水活动,接着在卖禅鸭舍附近锻炼放牧。开始20-30分钟,以后慢慢延长,但不要超过2小时,放牧次数以每天上、下敏或午各一次为宜。
六、注意卫生防疫。雏鸭1周龄后可进行鸭瘟、禽出败疫苗预防接种,10-20日龄时注射鸭瘟病毒性肝炎血清1次,60日龄时再用鸭瘟疫苗免疫1次。
养鸭场中雏鸭的饲养管要点及其对饲料的要求
一般3-7周龄的肉鸭称为中雏,中雏期是雏鸭生长发育最迅速的时期,对饲料营养要求高,且食欲旺盛,采食量大。本文介绍一下养鸭场中雏鸭的饲养管要点及其对饲料的要求。
一唤悔、中雏鸭过渡期的饲养方法
从雏鸭舍转入中雏舍的前3-5天,将雏鸭料逐渐调换成中雏料,使鸭逐渐适应新的饲料。切忌突然更换饲料,以防因饲料改变而降低鸭的采食量,影响增重。
鸭群转入中雏舍前,应停料3小时转群,否则易造成鸭的损伤。逐步扩大饲养面积,若采用网上育雏,则雏鸭刚下地时,地上面积应适当小些,待雏鸭经过2-3天的锻炼,腿部肌肉逐步增强后,再逐渐增大活动面积。
因为中雏舍的地面积比网上大,雏鸭下地,活动量逐渐增大,一时不适应,容易导致气喘、拐腿,重者甚至引起瘫痪。
育雏结束后一般不再保温,但若自然温度与育雏末期的室温相差5℃以上会引起感冒或其他疾病,这时就应在开始几天适当增温。
二、中雏鸭的饲料要求
中雏期鸭的生长发育迅速,对营养要求高,要求饲料中各种营养物质不仅全面,而且配比合理。
科学实验证明,该期使用全价配合饲料能使肉鸭生长快,缩短饲养周期,提高饲料报酬,减少饲料浪费,降低饲养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这一时期要逐步加大粗饲料和青饲料的用量,适当加入动物性饲料,并且满足其对无机盐饲料和维生素的需求。
三、中雏鸭的饲喂技术要点
根据中雏的消化情况,一昼夜饲喂4次,定时定量。若投喂全价配合饲料,可制成直团链散径4--6毫米、长8-10毫米的颗粒状。或者用混合均匀的粉料,用水拌湿,然后将饲料分堆撤在料盆塌氏内或塑料布上,分批将鸭赶入进食。
鸭在吃食时有饮水洗嘴的习惯,鸭舍中可设长形的水槽或在适当位置放置水盆,及时添换清洁饮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