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鳅养殖品种有哪些图片 泥鳅养殖品种有哪些种类
时间:2023-09-25 09:25:26 作者:同道人 被称为水中之参的泥鳅主要有哪些品种?
泥鳅也叫鱼鳅、泥鳅鱼,南方分布较多,北方不常见。它们生活在湖池之中,营养价值很高,因而也被称为"水中之参"。泥鳅基本上是全年均可采收的,而产量最大的时候又要数夏季。人们捕捉泥鳅之后,可以鲜用,也可以烘干后食用,其食用方法多种多样。那么大家知道
泥鳅主要有哪些品种吗?
1、真泥鳅真泥鳅是最为常见的一种泥鳅品种,在我国的分布范围很广,不管是湖泊、沟渠、稻田、池塘还是水库等淡水水域都可发现它们的身影。真泥鳅的体形呈圆筒状,看起来比较肥满,所以人们也把它们叫做"肉泥鳅"。
2、大鳞副泥鳅大鳞副泥鳅主要分布于四川、浙江、台湾、辽宁、黑龙江等地区。其生活的水温一般是在10-30℃,最适宜它们生活的水温则是25-27℃。它们是一种杂食性的动物,处在幼鱼阶段时,它们主要以浮游动物、摇蚊幼虫、丝蚯蚓等为食。而长大之后的大鳞副泥鳅除了可以食用多种昆渣敬虫外,还会摄食丝状藻类、植物根、茎、叶及腐殖质等。
3、中华沙鳅中华沙鳅有一个颇为可爱的俗称--"穿金妹",它是我国特有的一种物种。它们外型酷似泥鳅,又常与泥沙为伴,所以人们也把它们称为沙泥鳅。中华沙鳅的肉质细嫩、味道鲜美,因而具有很高的食用价值。除此之外,它们还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它们体态纤细,体色较为艳丽,体表还有美丽的斑纹,所以中华沙鳅也被人们饲养为一种观赏鱼。
4、台湾泥鳅台湾泥鳅是一个较为特殊的泥鳅品种,也是当下颇为流行的一个养李梁枯殖品种,它们主要分布于四川、浙江、台湾,辽宁、黑龙江等地区。这种泥鳅有着非常大的不同点,它的个头很大,而且生长速度很快,饵料系数也比较低,抗病能力又很强。所以台湾泥鳅就吸引了很多养殖户的关注。它们的养殖周期较短,所以对于大多数地区而言,如果能够把握好时间的话,一年是可以出两季成品的。
5、北方须鳅北方须鳅也叫狗鱼、泥勒勾子、花泥鳅,主要分布在新疆北部的哪洞额尔齐斯河等地区。它们通常生活在清冷水体中,主要以甲壳动物、昆虫等为食物。北方须鳅的产卵期一般在5月初至6月中旬,数量较多,肉质细嫩味美,也常常被人们晒成鱼干后食用。
泥鳅价格要多少钱一斤?泥鳅的养殖技术有哪些?
泥鳅属于鳅科动物,形体小,细长,全身比较滑腻,可以鲜用或烘干用,被人们称之为辩基陪“水中之参”,其中含有天冬氨酸转氨酶、蛋白质、脂肪等营养物质,味道鲜美,有着很锋掘高的营养价值,颇受人们的喜爱,那么泥鳅价格要多少泥鳅属于鳅科动物,形体小,细长,全身比较滑腻,可以鲜用或烘干用,被人们称之为“水中之参”,其中含有天冬氨酸转氨酶、蛋白质、脂肪等营养物质,味道鲜美,有着很高的营养价值,颇受人们的喜爱,那么泥鳅价格要多少钱一斤?泥鳅的养殖技术有哪些呢?接下来一起去看看吧!
一、泥鳅价格多少钱一斤?
泥鳅的品种不同价格也不一样,河北省邯郸市丛台区台湾泥鳅价格10元每斤,广东省云浮市罗定市泥鳅价格12元每斤,江西省赣州市南康区泥鳅价格8元每斤,四川省达州市开江县台湾泥鳅价格11元每斤,四川省宜宾市叙州区泥鳅价格25元每斤。
二、泥鳅的养殖技术
1、池塘条件
池塘要靠近水源,以便定期加水,面积一般以200-400_为宜,不要过大,最大面积不得超过1亩。
水深在40-50厘米即可,水质要求中性略偏酸。
池底要平坦淤泥少,池埂要夯实坚硬,以防泥鳅钻洞外逃。
为方便捕捉,可在排水口附近挖一携蠢个6-8_的集鱼坑。
池塘最好用生石灰和漂白粉混合清塘消毒,一般水深在10厘米左右,每亩用生石灰50公斤加漂白粉15公斤溶水全池泼洒。
2、苗种放养
池塘养殖成鳅,一般每平方米水面需要投放鳅种40-50尾,需要养殖户注意的是,鳅种应该要规格整齐,大小差距不能太大,以免出现大鳅吃小鳅的现象。
苗种规格以3-4厘米为宜。
3、饲养管理
(1)施足基肥
泥鳅的食性较杂,一般在水体中的植物、小动物、微生物及有机碎屑都是它的食物。
苗种下塘前要施足基肥(畜、禽粪均可),以繁殖饵料生物。
一般每平方米施有机肥10-15公斤。
(2)日常管理
当水温超过30℃时,泥鳅大部分钻入泥中避暑,易造成缺氧窒息死亡,此时要经常加注新水,以增加水体溶解氧和调节水温,同时还要采取遮阳措施,可用水葫芦和浮萍等水生植物遮阳。
此外,要经常巡塘,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3)饲养方法
人工养殖泥鳅,也要投喂一定的商品饲料,如豆渣、豆饼、麦麸、米糠、酒槽等。
投饵量一般为鳅体重的4%-5%,当气温在25-28℃时,正是泥鳅摄食比较旺盛的时候,养殖户们可适当加大投饵量,促进其生长。
投喂方法应定点设置食台投喂,投喂时间以傍晚投饵为宜。
综上所述,如果农民朋友想养殖出高产的泥鳅,就要掌握好正确的养殖技术和科学的养殖管理,如果大家有什么疑问欢迎留言点评。
泥鳅的品种主要有哪些
1、真泥鳅,体型为长圆形,尾部较扁,鳞片较小,颜色多为灰黑色。2、中华沙鳅,吻长且尖,脸颊处无鳞片,多栖息在长江中、上游河段。3、大鳞副泥鳅,形状和泥鳅相似,在鳞片较大,多分布在长江中、下游河段。
泥鳅有哪些品种
1、真泥鳅
真泥鳅体型为长圆形,尾部较扁,口部呈马铅猜蹄形,上颌长有3对胡须,下颌有2对胡须,而且真泥鳅的鳞片细小,分布在皮肤下方,体色为灰黑色,带有黑斑,腹部为白色或浅黄色,头部较尖。
2、中华沙鳅
中华沙鳅又叫钢鳅,吻长且尖,长有3对胡须,脸颊处无鳞片,眼睛下方有刺分叉,末端位于亏纳眼后缘,而且中华沙鳅多栖息在长江中、上游的砂石底河段,经常在水底活动。
3、大鳞副泥鳅
大鳞副泥鳅的形状和泥鳅近似,呈现长圆形,体色为灰黑色,下体为浅黄色或白色,上下颌分别有3对、2对胡须,鳞片较大,眼睛被皮膜覆盖,尾部褶皱和尾鳍相连,而且大鳞副泥鳅多分布在长江中下游流域。销激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