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石花哪个品种值得养殖 生石花哪个品种值得养护
时间:2023-09-26 17:28:11 作者:狐嫁 生石花怎么养,生石花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图)
生石花,又被誉为“有生命的石头”,属于番杏科生石花属多肉植物,原产自非洲地区。它的外型小巧可爱,形态奇特,花色艳丽,具有较高的欣赏价值,因此深得人们的喜爱。那么,你知道怎么养殖生石花能让它更加充满生机吗?下面跟随花渗轮匠大叔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1、土壤
生石花对土壤的要求并不严格,适宜将其种植在疏松透气的中性土壤中。通常选用腐叶土4份、石灰质材料3份、河沙3份混匀配制,并经常对土壤进行松土,保持根部的透丛蠢信气性。
2、换盆
我们一般选择在秋季对生石花进行换盆,在换盆时需要将植株从土壤中取出,注意要轻拿轻放,尽量不要伤及毛细根。然后我们需要将已经腐烂干枯的老根进行剪除,选用新的培养土栽种。
3、施肥
施肥时一般选择在生石花脱皮的季节,我们对其进行追施复合肥,促进幼苗健壮成长。
4、浇水
生石花的耐旱性较强,浇水时遵循“不干不浇,浇就浇透”的原则,但我们要注意不要在夏季温度过高时进行浇水,避免昼夜温差过大对植株根部造成伤害。在春季时,生石花正值档裤蜕皮期,这段时期我们需要对其停止施肥,适当的控制浇水。平时的养护过程中也要注意避免盆土长期处于潮湿的环境,因为盆内很容易长出青苔。
5、温度
生石花生长的适宜温度为15到32度,夏季如果温度过高,生石花会进入休眠期,冬季不耐寒,因此我们在冬季养殖时需要保证温度在10度以上。
【小贴士】我们在对生石花进行换盆时,需要抖落掉原本根部的泥土,注意在抖落时不要伤及毛细根。生石花在进入蜕皮期时不建议大家将生石花的皮剥掉,可能会对生石花造成伤害,让其自由脱落即可。养殖生石花的土壤一定要保证透气性,同时要保持养护的环境是通风的状态,在炎热的夏季,也不可将生石花随意搬动位置,以免造成环境的改变!
生石花最贵品种图片大全(生石花种类及图谱)
生石花是多肉植物里的贵族,个头最小的多肉,价格贵的要命,最普通的生石花价格就在三五块钱,生石花价格虽然贵,也是多肉中最保值的品种,养的时间越久,生石花也就越值钱,买的人越多。
生石花价格虽然贵,但是喜欢养它的人依然不在少数,有很多花友专门养生石花,收集生石花的各个品种,甚至不惜花大价钱购买,也许这就是生石花的迷人之处吧,养生石花需要有耐心,一棵幼苗,需要等上三五年的时间才能长大。
生石花外表看似简单,没有多余的叶子,它黑腐化水的几率也是很高,没有养护经验的花友,第一次养,肯定是养不好的,养死了是在所难免的,新手朋友在初次养生石花的时候,建议不要选太贵的,先练习,熟悉了再多养。
夏季的生石花是最容易黑腐的,气温升高,有时候不拿携弊注意,一不小心浇了水,生石花就容易挂掉,夏天的生石花完全停水最好,实在是想浇水了,可以采用“浸盆”的方式,把花盆的底部放在水里泡一泡。
生石花是“深根消族”型多肉,根系长的比较长,隐粗栽种的花盆不能太矮小,适当的高一点,浸盆浇水也方便,稍微把花盆底部的土壤浸湿,生石花的根系就能自动寻找水源,养起来更安全,不容易黑腐。
夏季是一年里最危险的季节,只要夏天安全度过,其它3个季节也就很安全了。
生石花的种植方式有很多,有很多养生石花的博主都会分享自己的种植经验,有些建议用颗粒土的,有些建议用泥炭土,生石花的抗旱性不比仙人球差到哪里,分阶段用土,直径在1.8cm以下的,可以用泥炭土栽种。
当生石花长到2.0cm以上,可以换成,小颗粒土了,颗粒土控型效果更好,基本上生石花能长到2厘米接下来保证它不徒长就好了,循序渐进,慢慢养,具体的种植还要看你个人,根据实际情况适当改变。
最后说一点关于生石花徒长的问题,生石花能在太阳直射光下养护最好,它是很容易出现徒长的多肉,原本1cm的高度,徒长以后能长成3厘米,原因就是浇水多,光照不足,生石花切记,一定要晒足太阳,一天至少要6个小时的直射光,光照不足,就要采用补光灯进行补光了。
生石花品种
生石花的品种有福来玉、花纹玉、日轮玉、朱弦玉、李夫人、荒玉、双眸玉、菊纹章、红大内玉、微纹玉、芦颤谨美梨玉等品种。生石花形态奇特,花色艳丽,使得许多爱好者专门收集栽培,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在养殖期间要注意阳洞模光,它的侧面容易晒伤,每天补充完光照,可以给它挪到散光处。
生石花的繁殖方法
播种,为生石花属通用繁殖方法。生石花通常春季4-5月播种,因陪基种子细小,一般采用室内盆播,播种后不必覆盖泥土,否则不能发芽,盆土干时应采取浸盆法浇水,切勿直接浇水,以免冲失种子。播种温度15-25℃。播后约半个月发芽,出苗后让小苗逐渐见光,幼苗仅黄豆大小,生长极其迟缓,管理必须谨慎。一般长出后及3-5天浇一次水,实生苗需2-3年才能开花。
分株,生石花每年春季从中间的缝隙中长出新的肉质叶,将老叶胀破裂开,老叶也随着皱缩而死亡。
新叶生长迅速,到夏季又皱缩而裂开,并从缝隙中长出2-3株幼小新株,从基部切开分栽幼株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