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文化>农业资讯>致富项目

广东文化与自然遗产有哪些地方 广东文化与自然遗产有哪些关系

分类:致富项目发布者:索科兔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广东文化与自然遗产有哪些地方 广东文化与自然遗产有哪些关系的文章,本文对文章广东文化与自然遗产有哪些地方 广东文化与自然遗产有哪些关系好好的分析和解答,希望你能喜欢,只有你喜欢的内容存在,只有你来光临,我们才能继续前行。

翁源:探秘广东江南的自然风光和人文遗产

翁源:探秘广东江南的自然风光和人文遗产

1、自然风光

翁源是广东省的一个县级市,被称为“广东江南明珠”。它地处南粤之南,濒临珠江,素有“江南水乡、翁江绿境”之誉。翁源的自然风光非常优美,以山、水、林、花为主。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景点有:

(1)潭江风光带。潭江风光带被誉为“天然画廊”,全长32公里,由美丽的茶山、田园,以及蜿蜒曲折的潭江组成,让人们感受到七彩斑斓的南国风情。

(2)一线天。位于翁源西北部的一线天属于南岭山脉的支脉,是广东省内著名的天然峡谷。这里有壮观的大峡谷、清澈见底的小溪流、婀娜多姿的植被,非常适合徒步旅行和探险。

(3)官山森林公园。官山位于翁源县城东北部,属于南岭山脉,是一个优美的森林自然保护区。这里山势陡峭,雨量充沛,植被茂密,野生动物丰富,给人们提供了一个亲近自然的好去处。

2、人文遗产

除了自然风光外,翁源也有丰富的人文遗产,具有浓郁的文化氛围。以下是其中几个具有代表性的景点:

(1)翁源古城。翁源古城位于县城中心,是一个有着1300多年历史的古城遗址。这里有完整的城门墙、古街巷和古屋宇,充分反映了古时候“山明水秀,风景优美”的翁源城市风貌。

(2)岩坑村。岩坑村位于翁源县境内,是一个有着1000多年历史的古村落。这里有清代古建筑、瑰丽的山水风光、传统的制陶技艺等,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古村落。

(3)铁花山文化遗址。铁花山文化遗址位于翁源县城东南部,是古代岭南文化的重要遗址之一。这里有多处出土文物,拥有丰富的历史遗存,对于了解古代岭南文化有着重要的价值。

3、美食文化

翁源的美食文化也是丰富多彩的,具有地方特色和历史渊源。

(1)翁源鱼翅。翁源鱼翅是当地一道著名的海鲜美食,是用当地特产的新鲜鱼肚制作而成的。这道美食尤其在春节、七月半等节日和庆典上备受青睐。

(2)翁源芋儿糕。翁源芋儿糕是当地一道传统的甜品美食,以糯米和鲜芋头为原料,制作工艺讲究,口感丰富,深受游客喜爱。

(3)翁源韭菜饺子。翁源韭菜饺子是当地最具特色的小吃之一,口感鲜美,形状独特。这里的韭菜饺子品种丰富,可以选择草鱼韭菜饺子、猪肉韭菜饺子、蟹黄韭菜饺子等等。

4、民俗文化

翁源的民俗文化非常丰富,有着自己独特的节庆风情。

(1)翁源大庙会。每年春节期间,翁源会举办盛大的大庙会活动,这是翁源乃至南粤地区的传统习俗之一。在这里,人们可以欣赏各种文艺节目、品尝美食、购买展销产品,领略到南方地区传统的年味和风情。

(2)翁源龙舟节。端午节期间,翁源会举办盛大的龙舟比赛活动。这个节日已经成为翁源的特色文化品牌之一,吸引了众多国内外游客前来观看和参与。

(3)踩街习俗。每年节日庆典,翁源各个乡镇都会组织踩街活动,这里的踩街习俗又以舞龙、舞狮、饰花车、唢呐队等形式表现,在欢乐愉悦的氛围中感受到翁源的民俗文化。

总结

翁源是一个自然风光优美、人文底蕴深厚的地方。在这里,人们可以领略到南国的风情和特色文化。翁源的自然风光包括潭江风光带、一线天、官山森林公园,人文遗产有翁源古城、岩坑村、铁花山文化遗址,当地的美食文化和民俗文化也非常有特色。翁源值得我们去探寻和发现,欣赏这个美丽的南方江南明珠。

广东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什么

在中国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有无数极具文化内涵的事物消失在了人们的视线之中。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国文化艺术的瑰宝,研究价值以及历史意义都是十分重大的。那么你知道在广东有哪些具有广东文化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盘点一下吧。

广东醒狮

醒狮属于中国狮舞中的南狮,是一种地道的广东省汉族民间舞蹈,是广东舞苑中的一宝。历史上由唐代宫廷狮子舞脱胎而来,五代十国之后,随着中原移民的南迁,舞狮文化传入岭南地区。明代时,醒狮在广东出现,起源于南海县。现流传于广东、广西及东南亚各国华侨中间;在广东境内主要分布在佛山、遂溪、广州等县市。广东醒狮被认为是驱邪避害的吉祥瑞物,每逢节庆,或有重大活动,必有醒狮助兴,长盛不衰,历代相传。

广东剪纸

广东剪纸是一门古老的汉族民间艺术,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佛山剪纸和潮阳剪纸,佛山剪纸手法上以凿、衬、印、手绘等技法为主,用料上大量应用铜箔、锡箔和银箔。潮阳剪纸最大的特点是阴阳剪,“阳剪”纹线工整细致,“阴剪”线条粗犷有力,交替使用,粗细相破相助,极富特色。

广东凉茶

凉茶是汉族中草药植物性饮料的通称。广东凉茶是汉族传统凉茶文化的代表。凉茶是将药性寒凉和能消解人体内热的中草药煎水做饮料喝,以消除夏季人体内的暑气,或治疗冬日干燥引起的喉咙疼痛等疾患。历史最早的广东凉茶是由广东鹤山人王泽邦于1828年(清道光八年)始创的王老吉凉茶。后来,王老吉凉茶漂洋过海,在世界各地的华人中流行170多年,可算是清热、解毒、美颜饮品的先驱。

广东粤绣

粤绣,又称广绣,是流传于广州及其古属地南海、番禺、顺德等地的民间刺绣工艺,专指广州府地区(南海番禺顺德香山东莞四邑宝安等)的“广绣”。粤绣是与苏绣、湘绣、蜀绣齐名的中国四大名绣之一。先前绣工大多是广州、潮州男子,为世所罕见。明朝中后期形成特色。

其特色有:一是用线多样,除丝线、绒线外,也用孔雀羽捻缕作线,或用马尾缠绒作线。二是用色明快,对比强烈,讲求华丽效果。三是多用金线作刺绣花纹的轮廓线。四是装饰花纹繁缛丰满,热闹欢快。五是绣工多为男工所任。绣品品种丰富,有被面、枕套、床楣、披巾、头巾、绣服、鞋帽、戏衣等,也有镜屏,挂幛、条幅等。

广东粤剧

粤剧又称大戏或者广东大戏,源自南戏,自嘉明朝嘉靖年间开始在广东、广西出现,是揉合唱做念打、乐师配乐、戏台服饰、抽象形体等等的表演艺术。粤剧每一个行当都有各自独特的服饰打扮。最初演出的语言是中原音韵,又称为戏棚官话。到了清朝末期,文化人为了方便宣扬革命而把演唱语言改为粤语,使广州人更容易明白。粤剧名列于2023年5月20日公布的第一批518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内。

九江双蒸

1、广东醒狮

广东醒狮属于中国狮舞中的南狮,是一种地道的广东省传统民间舞蹈,是广东舞苑中的一宝。历史上由唐代宫廷狮子舞脱胎而来,五代十国之后,随着中原移民的南迁,舞狮文化传入岭南地区。

2、广东粤剧

粤剧又称大戏或者广东大戏,源自南戏,自嘉明朝嘉靖年间开始在广东、广西出现,是揉合唱做念打、乐师配乐、戏台服饰、抽象形体等等的表演艺术。粤剧每一个行当都有各自独特的服饰打扮。最初演出的语言是中原音韵,又称为戏棚官话。

到了清朝末期,文化人为了方便宣扬革命而把演唱语言改为粤语,使广州人更容易明白。粤剧名列于2023年5月20日公布的第一批518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内。

3、开平碉楼

开平碉楼,位于广东省江门市下辖的开平市境内,是中国乡土建筑的一个特殊类型,是集防卫、居住和中西建筑艺术于一体的多层塔楼式建筑,其特色是中西合璧的民居,有古希腊、古罗马及伊斯兰等风格多种。

2023年6月28日,“开平碉楼与古村落”申请世界文化遗产项目在新西兰第31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获得通过,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35处世界遗产,中国由此诞生了首个华侨文化的世界遗产项目。

4、洪拳

洪拳属于中国传统拳术中的南拳之一。关于其起源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洪拳是清代南方民间秘密结社三合会(洪门)假托少林所传习的一种拳术;另一种说法由元、明间陕西地方拳术红拳加上其他拳术演变而来,已有300多年的历史。

洪拳流传区域甚广,如两广、两湖及四川陕西等地,在香港、澳门、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及东南亚一些国家和地区也颇有影响。在台湾洪门由郑成功在台湾创立的“金台山”开始流传,在南中国发展组织,练习武术,宣传反清复明思想。2023年,洪拳列入广州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5、佛山狮头

佛山狮头是广东省古老的传统手工艺品。始创于清代乾隆年间,距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它的最大特色是造型生动传神,设色鲜艳美观,制作精巧坚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广东醒狮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广东粤剧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开平碉楼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洪拳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佛山狮头

以上内容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关于广东文化与自然遗产有哪些地方 广东文化与自然遗产有哪些关系的精彩内容,好的文章需要你的分享,喜欢广东文化与自然遗产有哪些地方 广东文化与自然遗产有哪些关系这篇精彩文章的,请您经常光顾吧!

上一篇:广东黑珍珠设备品牌有哪些厂家 广东黑珍珠设备品牌有哪些牌子

下一篇:更多致富项目

致富项目相关文章
更多致富项目文章

精选致富项目

致富项目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