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文化>农业资讯>致富项目

2024逻辑精点强化篇视频百度网盘 2024逻辑精点强化篇视频

分类:致富项目发布者:目一个睨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2024逻辑精点强化篇视频百度网盘 2024逻辑精点强化篇视频的文章,本文对文章2024逻辑精点强化篇视频百度网盘 2024逻辑精点强化篇视频好好的分析和解答,希望你能喜欢,只有你喜欢的内容存在,只有你来光临,我们才能继续前行。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工程考研经验分享?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工程考研经验分享

关于自己及成绩

去年这个时候我还在看经验贴,今年轮到我来写啦。

政治(68分)

用书与课程

· 肖秀荣全套;徐涛《冲刺背诵笔记》;徐涛强化班(50h);徐涛冲刺班

时间规划

· 8月中旬开始-9月底(每天1h-2h左右):对照肖秀荣《精讲精练》看徐涛强化班,我没有开倍速,一边看一边记笔记,对于记忆力不好+理科生,笔记是一个好的选择,无论你最后看不看它都很有用;同时穿插着做肖秀荣《1000题》并统计错误率,找出自己薄弱和易错的地方重点注意

· 10月(每天2h左右):前面的任务可以拖到10月完成也没问题,但是10月要完成一遍回顾,这个可以对照着肖秀荣《命题人讲真题》前面的知识梳理,再回顾主要的知识点。同时开始做《命题人讲真题》中的真题

· 11月(每天2h以上):这一阶段把命题人讲真题做完掉,肖八来了之后做肖八,同时可以选择徐涛腿姐的选择题做一做(后悔自己没有做),并开始对着徐涛《冲刺背诵笔记》(和徐涛冲刺班搭配)背诵重要大题考点,熟悉选择题易考点难点;也可以选择背肖秀荣《考点预测》,《冲刺背诵笔记》更多是考点的精简版梳理;《考点预测》更适合背大题专题。

· 12月(每天2h以上):做肖四肖八,同时背熟肖四,做到能在试卷上拆开组合来写(因为即使考试时肖老没压中,肖四里很多东西都可以摘出来写上去,配合从题干里抄一点来答题),肖八大题觉得没必要背,多看几遍看熟就可(其实我看都没看,中间偷过懒没时间了,很建议看),时间充足的同学可以买答题纸把肖四大题抄上去背(一般难以充足)

英语一(82分)

用书及课程

· 单词:《红宝书》,未使用课程,红宝书app(与书搭配使用效果好)

· 阅读理解&完型&新题型:张剑《黄皮书(2005-2019)》,张剑黄皮《阅读80篇》,张剑《模拟5套卷》;唐迟逻汉班阅读理解6节课;唐迟新题型课;宋逸轩完型课;何凯文部分课程

· 翻译:这个我没买书,也没怎么看课

· 写作:王江涛《高分写作》;何凯文写作强化班(强推)

时间规划

· 7-8月(每天3h):第一遍单词,主要时间分配给背单词,对照红宝书,不会词和易混词整理笔记,主要是笔记会比较花时间,但我觉得很值得,因为后面回顾用得上;基础很差的同学可以背完一遍第二遍的时候整理,工作量小一点(我是建议整理笔记的,觉得麻烦或时间不够可以不整理)。每天适量做点真题体验一下,我在这个阶段做完了05-09年的真题,主要是体会一下。

· 9-10月(每天3h):第二遍单词,对照笔记和红宝书app来再背一遍,必要时回扣红宝书,这阶段背单词分配时间缩短。主要时间用来做题和看视频课。9月看下何凯文kk三步法(看点课掌握核心就好,何凯文真题课我觉得没必要看),唐迟逻汉班看完掌握其几个主要做题原则。10月训练阅读理解,做一些张剑《80篇》,比真题稍难,但思路大体类似,甚至可能会在你考试的时候给你惊喜;做几年的真题阅读理解,回顾7-8月的做过的题,总结错因和题目套路。10月中旬开始看作文,抽点时间看何凯文强化班,掌握他的写作套路(强烈推荐,我考试就用的这个)

· 11月(每天3h):阅读定时训练,每天可以花三十五分钟做两篇阅读;开始倍速看完型和新题型课,并且把之前攒的题做一做(注意前几个月做真题的时候留着完型和新题型,只做阅读就好),每周训练两三篇作文并对照范文修改;翻译这个东西我基本没怎么练。。就不知道有啥建议,大家觉得要看书看课的唐静的书和课应该还可以,稍微参考下。

· 12月(每天3h):阅读训练与真题模拟,抽出几个下午训练一套真题或者张剑模拟五套卷,继续训练作文,大体背诵小作文主要类型模板,掌握大作文不同主题的写作思路。

复习体会

· 单词要从考研开始背到结束,背下个单元同时花点时间回顾上个单元,不然很容易忘。我注明每天3h包括一些利用买饭排队等闲散时间背红宝书app的时间(红宝书搭配app真的很好用),你每天坐在桌前学英语的时间不一定要这么长,尤其是后两个月。

· 我觉得单词要背三遍以上,考试时才可以基本扫清阅读上的“硬性约束”,当然这有点不现实,如果时间不足,核心词一定要背三遍以上,基础词可以看熟即可(其实基础词我也没怎么背好);超纲词我就没看。

· 真题我只做了一遍,甚至有些年份的翻译都没做,做要做精,把自己为什么错的原因找出来,我做题会喜欢用排除法,直接找出三个错误项,会帮助我更好地明白出题人常用的挖坑方式,80篇我只做了60篇,模拟五套卷只做了三套(9、10月份偷了好多懒),篇不在多,做精做出效果就好,还有就是保持题感。

396经济学联考(130分)

用书

· 数学:《核心笔记》&配套《800题》

· 逻辑:赵鑫全《逻辑精点基础&强化》、周建武《逻辑历年真题分类精解》

· 写作:赵鑫全《写作分册》、王诚3本紫皮写作书

· 冲刺阶段:赵鑫全《396历年真题详解》、王诚《4套卷》

课程

· 数学:刘玮宇男神爆推奥,b站就有课,16年的基础班+强化班就够了,建议把他的讲义都打印了配合课程使用

· 逻辑:赵鑫全《逻辑精点》书中自带视频课

· 写作:赵鑫全《写作分册》书中自带视频课,王诚写作强化班

时间规划

· 7-8月(每天3h):这两个月我把396分配在上午,学习数学和逻辑,两个月把刘玮宇基础班看完,同时把核心笔记做完,意味着数学基本面已经铺完(其实相比本科学的很浅很简单了,我本科数学不好也学会了),边听课边整理笔记,笔记本同时也整理重要题型和错题,这对后期回顾很有帮助;逻辑做完鑫全《逻辑精点基础》,同时开始做强化,其实逻辑看课的时候我也整理了笔记,主要记一些重要的套路方法,有的研友觉得做笔记没用,但我自己觉得还是有点用的,主要是有哪些点忘了可以快速回顾并且标示重点

· 9-10月(每天3h):刘玮宇强化班及讲义看完,《核心笔记800题》做完,查漏补缺,建议专门找出一些a4纸做,方便之后回顾自己的错误;鑫全《逻辑精点强化》做完,并且开始做周建武《历年真题分类详解》;在10月中旬开始看《写作分册》&对应视频,初步了解396写作

· 11月(每天2-3h):这一阶段数学就是做做真题+回顾笔记之前做过的题,用不了多长时间;逻辑就是每天做几道,保持题感;主要时间用在写作上,看王诚写作强化班,并且在王诚书里挑几篇练一练,每次挑不同类型的练两篇就完事(其实王诚那三本书我觉得很鸡肋,买了也没怎么看,不买吧鑫全那本还觉得不太够,也推荐大家试一下《写作精点》都是不错的);写完一定要反思和对照范文修改,论证有效性分析要形成自己的写作格式,论说文要形成自己的写作框架。

· 12月(每天2h):做模拟题+每周来两三次作文练手;最后两个月大小作文各练十几篇就够了,重点在于反思和框架的形成。回顾之前的所有笔记。

431金融学综合(125分(第2名))

用书

· 货币金融学(货银):蒋先玲《货币金融学第二版&习题册》、米什金《货币金融学第11版》、圣才《米什金货币金融学第11版笔记》

· 公司理财:罗斯《公司理财第11版》、圣才《罗斯公司理财第十一版笔记》

· 国际金融:蒋先玲等《国际金融教程》(我还是在图书馆借的,快考试了才发现这本好书,自认为是绝对好书,好在条理清晰,本身就像一本笔记一样)

· 投资学:兹维博迪的太厚,我只看了肖欣荣投资学课件

· 其他习题&辅导资料:诰哥《黄金笔记》&《黄金习题》,科兴教育《431练习题(蓝的那个)》;贸大真题&在淘宝上花几十块随便买的答案(其实并没啥太大的参考性说实话)

课程

· 都是中国大学mooc:蒋先玲《货币金融学》慕课、肖欣荣《投资学》慕课(因为本科上过这个所以没看),这两个慕课都有配套ppt,都是绝对精品,投资学看肖欣荣老师的ppt就够了;贸大自己的《公司理财》课程也很好,课本有看不懂的可以去学习(这个慕课救了我长期不会的公司理财后几章);国际金融我看的是央财的慕课(哈哈惭愧,不过他们对蒙代尔弗莱明模型讲的非常透彻,比较推荐的,直接给我整明白了)

时间规划(这部分是我自己的学习流程,有很多不足,但整体我觉得是没问题的,供大家参考并吸取我的教训)

· 7-8月(3-4h):对照慕课看蒋先玲《货币金融学第二版》第一遍,我还顺便整理了前几章的笔记(就相当于把知识点抄一遍),大体看明白了(其实并没有,过一个多月就都忘了),米书草草过了一遍;就在八月看公司理财了,对照着罗斯课本和圣才笔记看更易懂一点,我也顺便整理了前几章的笔记。这两个月我由于晚上吃太多,吃完就困了要不就是和同学吃完麻辣烫懒得学直接回宿舍了,因此晚上学习效率不佳,所以到了两门课的后半部分都学得比较草(赶我自己定的计划嘛),其实这样效果是不好的,同时建议大家考研晚上要少吃,同时把专业课安排到精力旺盛的时候。总结下,这俩月就是把两门专业课过一遍基础,不要偷懒。

· 9月(4-6h):9月主要就看了货银,为了弥补两个月的懒惰,我给专业课分配了大量时间并且把专业课时间打散到每天的不同时段(防止一直学学吐),在这个期间看第二遍货银,并且在这个时候买了诰哥的书,有了第一遍的基础,这一遍学起来就更好理解了,并且理解的更加深入,开始对照蒋先玲课件和课本以及各教辅资料深入全面的学习每一章,并且补充之前笔记没记到的,同时根据蒋书的逻辑把笔记全部整理完,并把米书货币理论那一部分整理到笔记上(蒋书中没有),整理完笔记后我还会花时间来初步背一下;同时做了蒋的习题册,都是基础知识,作为对课本的回顾

· 10月(4-6h):10月参照圣才笔记和诰哥笔记很快的把公司理财看完并整理完笔记,后面资本结构几章我看书看不太懂就去看慕课,很受用。这个月没有放松对货银的学习,每天依旧抽出时间背诵;同时把肖欣荣老师的课件复习了一遍(因为我本科投资学学的还可以)并整理到了笔记上

· 11月(4-6h):11月开始做题,科兴的题和诰哥黄金习题以及圣才笔记的课后题都在做,一边做题一边回顾和背之前做的笔记,主要重点做的还是诰哥的黄金习题,科兴的题很杂,建议做扩展补充用。这个月我又系统的学了下国金,同时参照之前本科学的做了笔记,不会的内容参考了央财慕课和蒋先玲《国际金融教程》,同时梳理专业课知识框架,专业课笔记完成

· 12月(4h左右):还是做题,之前的习题书没做完的接着做,科兴的题有选择的做,重要的是真题加进来,真题我把选择判断计算都做了,这个还可以参考买的答案;真题大题我都是看一下题目(这个答案没啥好参考的,都得自己悟的),不会的就去查,并发现真题最后一道题有固定套路,就做了专题整理(比如如何确定公司资本结构或股利政策这种15分题);这个月到考研前一天我都在整理笔记,前面的一些没见过的名词解释或者没搞懂的知识点;最后二十天每天都要出去背专业课,基本是每天至少2h。

后期整理的公司理财大题专题

写在最后

文章很长,能看到这里的小伙伴都辛苦,对于复习全程我还有一些小建议:

规划:要常审视自己的效率和进度,我每个月都会做规划,制定该月任务和每天时间表,尽量按照这个执行,有这个东西指导,思路会比较明晰,如图

我用excel做的九月日常壁纸(虽然很丑,但很有用)

冲刺30天ipad壁纸

笔记:我每一科都整理了笔记,作用在于让好长时间没学习的我立刻进入状态;并且后期可以复习使用,非常方便;记得同时还可以加深记忆,适合记忆力不好感觉学了跟没学一样的人。笔记要注意效率,不要走形式而浪费时间。让我最得意的就是我的专业课笔记,四门专业课我都整理在了一个本子上,后期只看这一个本子就够了,我都想打印出版了。因为疫情原因,我滴笔记都在学校,在此就无法贴图啦

设备:电脑或者平板+键盘是很好用的,不仅用来看课,后期用电脑练习作文和整理一些专题笔记也非常好用

韧性:考研过程要有韧性,我在暑假的晚上经常旷工,九月十月学了一天之后经常熬夜看b站看到很晚,导致第二天没状态或者干脆感冒了,中间两个月经常就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这样非常低效,主要是心态容易崩,因此韧性非常重要,关键在于克制自己的任性;当然适当的休息和breakday是可以的

对于基础薄弱或跨考研友来讲,考研的战线肯定拉的更长,难度也越大,因此我此贴只做一个参考,希望里面的一些方法论可以帮到你

写了几个小时,觉得没写多少,但字数也不少了,一些关于学科、过程、学习方法的细节难以细表,如果有研友还想了解什么可以评论嗷,我可以再写一写细节,有关于考研的问题也可以问我哒~

大连海事大学

物流工程与管理专业考试科目:

一、199管理类联考简介

1.199管理类综合联考

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是中国大陆(部分)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为招收管理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而设定的全国性联考科目,其科目编号为199,下文统一将其简称为“管综”。

包括七个具体专业,分别为:工商管理硕士(MBA)、公共管理硕士(MPA)、旅游管理硕士(MTA)、会计硕士(MPAcc)、图书情报硕士(MLIS)、审计硕士(MAud)、工程管理硕士(MEM),其中工程管理硕士下分四个招生领域:工程管理、项目管理、工业工程与管理、物流工程与管理。

2.考试形式

1)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试卷满分为2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2)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不允许使用计算器。

3.试卷结构

1)数学

25题,每小题3分,共75分,单选,五选一。

i.问题求解 15小题,共45分

ii.条件充分性判断 10小题,共30分

2)逻辑

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单选,五选一。

3)写作

2小题,其中论证有效性分析30分,论说文35分,共65分。

二、备考概述

1.时长

基于笔者经验,建议备考总时长在1000h-2000h的区间范围内,针对个人的具体情况调整。最好不要短于4个月,也不要长于8个月。

笔者之所以这样建议的原因有两个:其一是备考战线不需要太长,由于管综的独特性,过长的战线反而会令人感到疲惫而迷茫,这并不是一个单纯堆积时间就能拔尖的考试,反而更注重领悟能力和心态、策略等综合能力,毕竟管综比起其他专硕学硕而言知识点的深度和广度都低得多;其二是备考战线不能过短,因为若非天赋异禀或基础扎实,逻辑瓶颈的突破是需要一个累积的过程的,写作中论说文的提升更是如此,此外,英语的提升也是同样的道理。

2.复习顺序

7月初开始逻辑与数学,9月初开始写作。

第一个月进行基础知识点地毯式学习→中间三个月刷题→最后两个月模考加复盘

基础知识轮→模块刷题轮→套卷刷题轮→真题研究轮→复盘优化轮→模考提速轮

3.备考内容

少量网课+少量笔记+大量习题+定时复盘+适量模考

原则是: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1)少量网课

在笔者看来,大多数人听网课的效率远比自己想象的低,填鸭式教育模式并不适合人才选拔性的硕士入学考试,更重要的是自己的消化理解与反思。但是由于管综并没有官方指定教材,同时市面上的教辅资料也良莠不齐,因此选择合适的网课老师也是必要的,但是量多并无裨益,贪多嚼不烂。

基于此,笔者的建议是:基础轮跟紧一个老师基础阶段课;刷题轮并不需要听课,专注于题型的掌握和熟悉即可;在真题轮选择一到两个技巧性强的老师所教授的真题课;在模考轮可以选择性的听一到两个老师的冲刺/救命班。

2)少量笔记

笔者在关于这点上,与大多数人的看法相左。

首先,笔者并不觉得大量记笔记完全无用,但是管综的知识点较为简单,数学知识点用市面上的公式大全即可,尤其是逻辑重在理解不重记忆,至于写作更是没什么需要记忆的。

其次,有效的记笔记过程最重要的是作者在整理笔记的过程中伴随着信息的加工再处理,而这很难单纯凭借浏览他人的笔记的过程中就可以领悟到,至于那种低效无用的知识点誊抄更是不如一本成体系的教辅资料了。

再者,随着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程度的提升,前期的笔记可能在后期看来繁琐且低级。

综上,笔者认为针对于管综而言大量的笔记属实收效甚微,而购买他人笔记在笔者看来更是在花冤枉钱。

3)大量习题

总所周知,管综的难度并不体现在知识点的深度上,而是由于其题量巨大而产生的答题速度问题。在180分钟里,要完成55道选择题以及两篇共计1100字的作文,其中数学的10道充分性判断实际上相当于15-20道普通单选的计算量。因此,每年因为应试心态和答题策略不当导致答不完卷子的情况比比皆是。

正是因为这样大的题量,对于答题速度的要求无疑是很高的,高速的同时容错率很低。这就要求考生对各题型具备较高熟练程度和适宜的答题策略。除了扎实的知识基础,通过大量刷题形成的肌肉记忆也成为了考生脱颖而出的关键。

4)定时复盘

管综向来只有考试大纲,并没有官方指定教材,这导致了考生通常在最开始会感到无处下手,市面上教辅资料资料数量众多且质量参差不齐,就算是对同一本书的评价也不尽相同,而是考生的时间与精力有限,试错成本相对较高。

不过,好在管综所涉及的知识点少而成体系,因此笔者认为不能过于依赖于某机构所处的教辅资料,原因有三:1.机构的资料具有普适性但并不一定适用于所有人;2.大多网课机构的重点在于历年真题的研究,而2022年的数学给所有人上了一课,应该认识到历年真题的局限性;3.关于逻辑和写作部分,具有一定的主观性,某个老师的教辅资料往往具有很鲜明的个人风格。存在跟A老师的课同时写A老师的资料很顺手,后期写B老师的资料时错误率很高的情况。

综上所述,若想获得高分,自主梳理的知识体系很重要,并非要求开荒式平地起高楼,参考某个老师的体系是可行的。

5)适量模考

管综的真题卷是有三部分组成,这意味着你要在短时间内切换数学、逻辑、写作做题思路。即使平时做题正确率很高,但这并不意味着在正式考试的有限时间和心理压力下能够发挥出自己的正常水平。基于此,在备考后期进行全真模拟是必要的。

但令人遗憾的是,市面上的模拟卷实在是良莠不齐,难度或是与真题的贴合程度都有不小的差距,从而导致不同卷子的得分和用时都差距较大,这对于考前普遍心理状态较为焦虑的考生并不是一件好事。笔者的亲身经历是写过市面上多数有名的模考卷,极端情况下,有的一个小时写完客观题并且全对,有的两个多小时写完客观题并扣分在20-30分。所以需要大家小马过河,自行判断。

4.学习方法

分科思维导图+滚动式计划法+横纵向知识点梳理

1)分科思维导图

以上内容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关于2024逻辑精点强化篇视频百度网盘 2024逻辑精点强化篇视频的精彩内容,好的文章需要你的分享,喜欢2024逻辑精点强化篇视频百度网盘 2024逻辑精点强化篇视频这篇精彩文章的,请您经常光顾吧!

上一篇:2024年的暑假 202年暑假

下一篇:更多致富项目

致富项目相关文章
更多致富项目文章

精选致富项目

致富项目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