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二胡名曲 二胡最好听十首曲子的文章,本文对文章二胡名曲 二胡最好听十首曲子好好的分析和解答,希望你能喜欢,只有你喜欢的内容存在,只有你来光临,我们才能继续前行。
1
《二泉映月》
《二泉映月》,二胡名曲,是中国民间音乐家华彦钧(阿炳)的代表作。作品于20世纪50年代初由音乐家杨荫浏先生根据阿炳的演奏,录音记谱整理,灌制成唱片后很快风靡全国。这首乐曲自始至终流露的是一位饱尝人间辛酸和痛苦的盲艺人的思绪情感,作品展示了独特的民间演奏技巧与风格,以及无与伦比的深邃意境,显示了中国二胡艺术的独特魅力,它拓宽了二胡艺术的表现力,曾获“20世纪华人音乐经典作品奖”。
2
《赛马》
《赛马》是黄海怀创作的一首二胡独奏曲,系1964年第四届“上海之春”二胡独奏比赛中的新作品。乐曲以其磅礴的气势、热烈的气息、奔放的旋律而深受人们喜爱。无论是气宇轩昂的赛手,还是奔腾嘶鸣的骏马,都被二胡的旋律表现得惟妙惟肖。音乐在群马的嘶鸣声中展开,旋律粗犷奔放。由远到近清脆而富有弹性的跳弓,强弱分明的颤音,描绘了蒙古族牧民欢庆赛马盛况的情形。二胡快弓、跳弓技巧的运用,拨弦、颤音技巧的运用,在我们面前展现了一幅生动热烈的赛马场面。
3
《葬花吟》
《葬花吟》原是清代文学家曹雪芹的小说《红楼梦》第二十七回中女主角林黛玉所吟诵的一首古体诗。
4
《光明行》
器乐曲《光明行》是刘天华于1931年春创作的一首二胡独奏曲,是一首振奋人心的进行曲。乐曲气势恢宏,旋律明快坚定,节奏富于弹性。刘天华创作此曲时曾说:“因外国人都谓我国音乐萎靡不振,故作此曲以证其误”用主和弦的分解进行构成的号角式音调,在乐曲中占主导的地位。作者在这首乐曲中首次用了功能性很强的五度关系的转调,调性明亮,音区的递换也极富色彩,全曲讴歌了追求光明的勇士和他们所追求的光明。
5
《空山鸟语》
《空山鸟语》是二胡独奏曲,刘天华作曲,初稿写于1918年,十年后才定稿。标题采自于唐王维诗:“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在此曲中,刘天华创造性地运用三弦拉戏式的模进手法,描绘了深山幽谷,百鸟嘤啼的优美意境,是一首极富形象性的作品。1993年获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华人20世纪音乐经典作品奖”。
6
《草原之夜》
7
《良宵》
《良宵》,原名《除夜小唱》,是刘天华于1928年除夕即兴创作的一首二胡曲,是刘天华音乐生涯中写作时间最短的一首乐曲。全曲形象单一、抒情、清新、明快,给人以怡然自得之感,生动描绘了作者与友人欢叙守岁、共度良宵的愉悦心情。
8
《江南春色》
江南春色,由朱昌耀本人作曲。乐曲主要将苏州民谣“大九连环”的曲子展开而构成。
9
《听松》
《听松》,又名《听宋》,是中国民间音乐家阿炳创作的二胡独奏曲。其内容似乎是描写宋代伟大的爱国将领岳飞。乐曲通过松涛借物咏怀,在赞颂民族英雄岳飞军威的同时,倾注了他刚直不阿的性格和坚定自信的意志,歌颂了中国人民青松般高洁的民族气节,钢铁般坚强的斗争意志和战胜敌人的英雄气概。全曲气魄豪迈,刚劲有力,堪称音乐珍品。
10
《蜀乡小曲二胡》
二胡是一种中国传统拉弦乐器,始于唐朝,称“奚琴”,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那么二胡十大名曲分别是什么呢?
1、 分别是:二泉映月、良宵、听松、空山鸟语、寒春风曲、月夜、流波曲、病中吟、三宝佛、光明行。这十首曲子都是中国传统音乐的瑰宝。
2、 《良宵》:原名《除夜小唱》,民族音乐家刘天华创作于1928年。《良宵》是作者除夕与学生、友人欢聚时的即兴之作。在除夕之夜欢乐情绪感染下,作者兴致颇高,边拉边记谱,顷刻而成。此曲音乐形象单一、抒情、清新、明快,给人以怡然自得之感。乐曲充分发挥二胡各把位演奏的性能特点。
3、 《听松》:华彦钧(阿炳)曲。相传宋朝时候,兀术被岳飞打败、狼狈逃窜至无锡惠泉山下,躺在听松石上,心惊肉跳地倾听宋朝兵马喊声震天的声音。《听松》便是描写这个故事,所以又名《听宋》。
4、 《寒春风曲》:华彦钧(阿炳)作曲。乐曲的一部分曲调、演奏手法与《二泉映月》相近,但曲调较多地在明亮音区进行,更为活泼流畅,舒展宽广,使听者感觉到明媚的春天正在走近。
5、 《空山鸟语》:是中国近代音乐家刘天华创作的二胡独奏曲。其初稿写于1918年,十年后才定稿。标题采自于唐王维诗“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鹿寨》)。在此曲中,刘天华创造性地运用三弦拉戏式的模进手法,描绘了深山幽谷,百鸟嘤啼的优美意境,是一首极富形象性的作品。
6、 《月夜》:是刘天华创作于1918年的一首二胡曲,是刘天华一生中创作的第二首二胡独奏曲。1918年完成初稿,1924年定稿,通过对皓月当空的描写表达了一种淡淡的惆怅。
7、 《流波曲》:乐曲中的《三汲浪》曾被扬琴家严老烈改编为广东音乐《旱天雷》,表现了人们在久旱逢甘霖时欢欣的情绪。乐曲的其他部分婉转悠扬,节奏流畅,二胡及配器的演奏都作了细致处理,使音乐更为动听。
8、 《病中吟》:是二胡演奏家、教育家刘天华(1895-1932)的代表作之一。作者于1915年开始构思旋律,1918年完成,1930年发表。《病中吟》原名《胡适》,因与教育家、文学家胡适同名,遂改为《安适》。
9、 《三宝佛》:是1952年冬天由盲人音乐家孙文明创作的二胡独奏,音乐的主题是作曲家孙文明远离家乡的艰苦生活。音乐有着深沉的情感,通过稳定的节奏和轻微的速度变化,听起来好像作曲家在讲述一个悲伤的故事。
10、 《光明行》:是刘天华于1931年春创作的一首二胡独奏曲,是一首振奋人心的进行曲。乐曲气势恢宏,旋律明快坚定,节奏富于弹性。刘天华创作此曲时曾说:“因外国人都谓我国音乐萎靡不振,故作此曲以证其误”用主和弦的分解进行构成的号角式音调,在乐曲中占主导的地位。
1. 《二泉映月》: 这是二胡独奏的代表性曲目之一,也是中国古典音乐的名作。这首曲子以无锡惠泉湖的景色为背景,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感悟和内心的情感。
2. 《赛马》: 这首曲子以蒙古族民间乐曲《奔马》为蓝本,通过二胡的演奏,展现了赛马场上的激烈竞争和马蹄声声的场景。
3. 《江河水》: 这首曲子以江河之水为背景,表达了人们对家乡的思念和对生活的感慨。通过二胡的演奏,这首曲子展现出了深沉而悲伤的情感。
4. 《月夜》: 这首曲子以夜晚的景色为背景,通过二胡的演奏,展现出了宁静而优美的氛围。这首曲子表达了人们对生活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待。
5. 《良宵》: 这是刘天华的作品,通过二胡的演奏,描绘了一个宁静的夜晚,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青春岁月的怀念。
6. 《长城随想》: 这是一首大型二胡协奏曲,通过对长城历史的描绘,表达了对历史的反思和对未来的期盼。这首曲子气势磅礴,是二胡独奏曲中的经典之作。
7. 《悲歌》: 这是表达悲伤和怀念之情的二胡独奏曲,通过优美的旋律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作者内心的情感世界。
8. 《河南小曲》: 这首曲子以河南地方音乐为蓝本,通过二胡的演奏,展现了河南地方音乐的风味和情感。
9. 《兰花花叙事曲》: 这是一首以陕北民歌《兰花花》为主题的二胡独奏曲,通过丰富的旋律和情感表达,展现了陕北人民的生活和情感。
10. 《三门峡畅想曲》: 这首曲子以三门峡美丽的自然景色为背景,通过二胡的演奏,展现了人们对美好未来的畅想和对生活的热爱。
以上内容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关于二胡名曲 二胡最好听十首曲子的精彩内容,好的文章需要你的分享,喜欢二胡名曲 二胡最好听十首曲子这篇精彩文章的,请您经常光顾吧!
下一篇:更多致富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