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文化>茶轩文>文化

中茶与大益的关系 中茶和大益茶的区别

分类:文化发布者:爱是一根针

好的文章需要慢慢品鉴,但是我们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中茶和大益茶的区别的精彩内容等你来阅览,里面有中茶与大益的关系和中茶和大益茶的区别都是给您精心准备的哦!

中茶与大益的关系 中茶和大益茶的区别

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我国的茶叶品种有很多,而这些茶叶除了部分满足内需之外,大部分的茶叶也用于出口。

在那个时代,普洱茶便脱颖而出。

彼时,生产普洱茶的茶厂有四大家,即昆明茶厂、勐海茶厂、下关茶厂、普洱茶厂。

1975年,为了规范市场,这几家大厂都有了自己的编号:

1、昆明茶厂(云南中茶茶业)

2、勐海茶厂(大益茶业集团)

3、下关茶厂(下关沱茶集团)

4、普洱茶厂(云南普洱茶集团)

那么,我们今天主要来说说大益和中茶。

先来说说大益

1938年,中茶总公司派员到云南调查茶叶产销情况

1940年,佛海茶厂建成 ,后数次更名,定名勐海茶厂

1950年,勐海茶厂被政府接管

1976年,诞生了7542等经典产品

1989年,正式注册“大益”商标

2004年,勐海茶厂完成全面改制

2023年,云南大益茶业集团注册成立。

再说云南中茶:

1939年,昆明茶厂前身复兴实验茶厂成立

1950年,复兴茶厂被政府接管,改为昆明茶叶加工厂

1951年,“中茶”牌商标注册

1960年,定名:云南省昆明茶厂

1973年,研制成功人工渥堆发酵工艺

2023年,“中茶”牌商标成为第一批中华老字号商标

2023年,云南中茶茶业有限公司成立。

说到这里,大家都会说,是中茶好,还是大益好。

两者都有自己的经典与代表作品,各自的市场方向也不一样,都具有各自的优点、特色,因此都值得充分信赖。

三分钟秒懂茶叶的 “最佳赏味期”

我国地大物博,人杰地灵,物产丰富。

就拿茶叶来说,我国的茶叶就分为六大类,红茶、黄茶、白茶、黑茶、乌龙茶、绿茶,而这只是类别,细分的茶叶品种,则高达上百种。

茶叶如此众多,因此属性也有所差异,而每一种茶都有最佳的一个赏味期,在此期限内,茶叶的滋味纯正无杂,能得到真实的风味体验,而过了这个期限,茶叶的品质是呈现下降状态的。

那么,六大茶类的最佳赏味期是怎样的?

一、红茶

茶性:全发酵茶

赏味期

新茶香高,但火气重,可存放1~2个月再饮用;

1年内的红茶滋味、香气最佳;

也可存2年以上,但陈化后香气会趋于寡淡,滋味则趋于醇和,耐泡度亦增加。

存茶方式

红茶容易受潮、失散香气,适合在密闭、干燥环境中存放,同时要避光避高温、避免与不同种类茶叶接触。

二、绿茶

茶性:不发酵茶

最佳赏味期

3~5个月左右,宜尝鲜,不宜长期存放。

存茶方式

置于阴凉、避光处,也可置于冰箱冷藏储存,尤其是香气好的龙井茶,最好有专门存放的小冰箱,家用冰箱的异味是茶叶存储的大忌。

若购买茶量较多,可将茶叶分成小包装封存在冷冻室,随用随取,不宜将同一包茶反复冷冻、解冻,容易影响茶味。

小提示:

饮用冷冻收藏的绿茶时,需要等到包装袋内的茶叶恢复到室温时再打开饮用,否则会因温差大导致茶叶失去鲜度,引起变质。

三、青茶

茶性:半发酵茶

赏味期

未经烘焙或轻焙火乌龙最佳赏味期1年,而焙火程度较高或陈年老茶为2~3年左右,但一定要注意密封好。

焙火的新茶,不宜马上喝,一则易上火,二则火气会遮盖茶气。

存茶方式

清香型可适度放入冰箱存放;防潮、避光、密封,阴凉处常温保存即可。

小提示:

乌龙茶的焙火程度可分低火、中火、足火三档,饮用和存放的时间也各有不同。

低火——新茶放置1~2个月即可饮用;未经烘焙或轻焙火乌龙最佳赏味期1年,宜尝鲜,日常可放冰箱保存。

中火——新茶放置3~5月即可饮用;常温保存。

足火——新茶放置6个月~1年即可饮用;常温保存。

四、黄茶

茶性:轻发酵茶

最佳赏味期

3~5个月,宜尝鲜(紧压黄茶除外)。

存茶方式

因黄茶制作工艺和绿茶相近,所以存茶方式上也可通用。

小提示:

紧压黄茶因融合了黑茶的紧压工艺,有耐储优势,在口感上存放个几年仍可保留黄茶的甘醇可口。

五、黑茶

茶性:全发酵茶

赏味期

虽然诸如普洱茶、黑砖茶、六堡茶都可以长期陈放,但终究也有一个最佳的赏味期限。

一般认为黑茶在5~10年的这个时间段是最佳的品饮期,但根据原料、工艺以及存放的情况,也会有变数,没有绝对;但超过时间较长,也会导致品质的衰减。

存茶方式

日常可用牛皮纸袋、纸箱,封口,做好防潮工作,注意过度高温或低温,保持无异味环境即可;

也可置于通风透气的木架陈放,注意避强光即可。此种存茶方式同样适用于普洱茶。

六、白茶

茶性:轻微发酵茶

赏味期

白茶的赏味期为7年左右,其中1年、3年、7年是三个不同的阶段,风味各有特色;

白茶新茶清爽更为明显,茶性寒凉,可早期尝鲜;

陈化后的白茶,茶性趋于温润;

十年以上的老白茶,适合煮饮。

存茶方式

日常存茶环境洁净、通风、避光、无异味即可。

若想存放成老白茶,可以考虑置于高处,常温密封存放,存放时间越久,干茶和茶汤颜色越深,滋味越柔和醇绵。

小提示:

存老白茶一般以白牡丹、寿眉为主;银针鲜爽,宜饮当季新茶。

总结

不管哪一种茶,都有自己的合理保质期限,但关键的还是最佳赏味期,因此,这个阶段,茶味才是适合饮用,汤色、香气、滋味各方面均佳,风味独赏。

而在茶叶的储存上,也要格外注意,不然,一旦储存不好,吸收异味或者受潮,那么茶叶就会提前变质,导致茶叶无法继续饮用,得不偿失,就更别谈什么保质期、最佳赏味期了。

一分钟秒懂中茶与大益的发展

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我国的茶叶品种有很多,而这些茶叶除了部分满足内需之外,大部分的茶叶也用于出口。

在那个时代,普洱茶便脱颖而出。

彼时,生产普洱茶的茶厂有四大家,即昆明茶厂、勐海茶厂、下关茶厂、普洱茶厂。

1975年,为了规范市场,这几家大厂都有了自己的编号:

1、昆明茶厂(云南中茶茶业)

2、勐海茶厂(大益茶业集团)

3、下关茶厂(下关沱茶集团)

4、普洱茶厂(云南普洱茶集团)

那么,我们今天主要来说说大益和中茶。

先来说说大益

1938年,中茶总公司派员到云南调查茶叶产销情况

1940年,佛海茶厂建成 ,后数次更名,定名勐海茶厂

1950年,勐海茶厂被政府接管

1976年,诞生了7542等经典产品

1989年,正式注册“大益”商标

2004年,勐海茶厂完成全面改制

2023年,云南大益茶业集团注册成立。

再说云南中茶:

1939年,昆明茶厂前身复兴实验茶厂成立

1950年,复兴茶厂被政府接管,改为昆明茶叶加工厂

1951年,“中茶”牌商标注册

1960年,定名:云南省昆明茶厂

1973年,研制成功人工渥堆发酵工艺

2023年,“中茶”牌商标成为第一批中华老字号商标

2023年,云南中茶茶业有限公司成立。

说到这里,大家都会说,是中茶好,还是大益好。

两者都有自己的经典与代表作品,各自的市场方向也不一样,都具有各自的优点、特色,因此都值得充分信赖。

一分钟秒懂,茶叶闻香的正确方法

香,是很多人爱上喝茶的原因之一,在喝茶的色香味里,香的稍纵即逝与捉摸不定令它更加迷人。

闻香不仅仅是辨别茶叶品质的重要途径,也是欣赏茶魅力的重要因素之一。

综合来说,茶叶香气的组成比较复杂,会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比如品种、地域、季节、栽培条件、储存方式、鲜叶质量和加工方法等。

其中,不同种类的茶叶本身也具有自己特有的香气和滋味,而香气和滋味恰恰是品茶最重要的两个因素,所以学会闻茶香能帮助人们更好地品茶。

一、“闻茶香”闻的是什么

人们在品闻香气的时候,主要关注有没有异味、是什么类型的香、香气是否丰富、以及茶香的高低浓淡等等。

二、“闻茶香”应该怎么闻

1、干闻

干闻,即抓一把干茶闻一闻。

2、湿闻

湿闻就是把盖碗内外都用热水烫一遍,将水倒出后放入茶叶,加盖约5秒后,趁热闻香。

3、热闻异味

刚冲完茶出汤之后,趁着热气挥发,可以闻一闻有没有异味,比如霉味、陈味、焦味等等。

4、温闻香型

等茶汤稍凉下来,这时候闻香可以辨识茶香是什么类型的,比如毫香、豆香、花香、蜜香、坚果香等等。

5、冷闻持久

等茶汤完全冷却下来再闻茶香,如果香气依旧明显,说明香气物质丰富,香气持久。如果此时香气已经很淡了,说明香气短暂且单一。

三、“闻茶香”的正确姿势

以“热闻”为例,出汤之后,一手拿着盖碗或茶壶,一手将盖子打开一半,半掩着壶盖,将鼻子凑近品闻。需注意的是不能一下靠得太近,小心烫伤,先远一点感受热度再慢慢由远及近,最佳的闻香温度是55℃。

有的人泡完茶,习惯马上把壶盖拿起来闻香,殊不知这拿起盖子的过程,茶香已经散了一大半。

建议在热闻之前最好先别开盖。热闻结束后就可以将盖子打开,避免热气将茶叶闷坏,等温度稍微降下来之后,再分别温闻和冷闻。

在品茶中也可以结合干茶、壶盖香、杯底香、叶底香等综合感受,去品闻茶香,感受香气的美好。一旦掌握了闻香的方法,品茶会变得越来越有趣。

以上内容是小编整理的关于中茶与大益的关系和中茶和大益茶的区别的文章,喜欢小编的给小编点赞收藏把。

上一篇:茶最早叫什么名字来着 茶最早叫什么名字呢

下一篇:更多文化

文化相关文章
更多文化文章

精选文化

文化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