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文化>茶轩文>文化

茶席的九大构成元素是什么 茶席的九大构成元素有哪些

分类:文化发布者:邬靖靖

好的文章需要慢慢品鉴,但是我们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茶席的九大构成元素有哪些的精彩内容等你来阅览,里面有茶席的九大构成元素是什么和茶席的九大构成元素有哪些都是给您精心准备的哦!

茶席的九大构成元素是什么 茶席的九大构成元素有哪些

茶席之美,是视觉和心灵的碰撞;是用心的“布”,而不是刻意的“摆”;是表现茶道精神而规划的一个场所。

想要设计一方赏心悦目的茶席,必须先知道它的构成元素。事物的构成有其基本元素,茶席的设计也一样,少不了以下九大元素。

01.茶

茶,是茶席的根本,是茶席设计的灵魂,是茶席设计的物质和思想基础。

茶,在一切茶文化以及相关的艺术表现形式中,是源头,也是目标。

茶,是茶席设计的首要源头。因茶而产生的设计理念,是构成茶席设计的主要线索。

02.茶具

茶具,是茶席设计的基础,也是茶席构成因素的主体,更是茶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茶具的组合要考虑其实用性和艺术性的相融合。

茶具的组合既可按传统样式配置,也可进行创意配置。

03.铺垫

铺垫,是指茶席整体或局部物件摆放下的铺垫物,也是铺垫茶席之下布艺类和其他物质的统称。

铺垫的作用表现为:

1、使茶席中的器物不直接触及桌面或地面,以保持器物的清洁;

2、以自身的特征和特性,辅助器物共同完成茶席设计的主题。

铺垫的色彩和花式是表达感情的重要手段,它通过茶席的铺垫,会不知不觉地影响着人们的精神,情绪和行为。

04.插花

插花,以自然的鲜花、叶草为材料,通过艺术加工,在不同的线条和造型变化中,融入一定的思想和情感而完成的花卉的再造形象。

茶席中的插花,重在体现茶的精神,要追求崇尚自然、朴实秀雅的风格。

其基本特征是:简洁、淡雅、小巧、精致。

茶席插花的形式,一般可分为直立式、倾斜式、悬挂式和平卧式四种。

05.焚香

在茶席环境中进行焚香,可以让席中的人们获得嗅觉上的美好享受。

焚香,在茶席中一直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它美好的气味弥漫于茶席四周,使品茶的内涵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香料的种类繁多,在茶席中使用的香料,一般以自然香料为主。而香炉在茶席中的摆置,应把握不夺香、不抢风、不挡眼这三个原则。

06.挂画

挂画,又称挂轴。茶席中的挂画,是指以挂轴的形式,悬挂在茶席背景中的书与画的统称。

茶席挂画中的挂画内容,可以是字,也可以是画。

一般以字为多,也可字、画结合,我国历来就有字、画合一的传统。

07.茶食

茶食,即是佐茶的食物。

在茶席中,茶食的主要特征是:份量少,体积小,制作精细,样式清雅。要遵循“甜配红,酸配绿,瓜子配乌龙”的规则。

在茶食盛器的选择上,它的形状、色彩要与茶席的主器物相吻合,要摆置在茶席的前中位或前边位。

08.相关工艺品

工艺品是人们某个阶段生活经历的物象标志。当人们想起某段生活,脑海里就会浮现那段生活的人和物。

同样,当人们看见某种物品,也会想起以往的那段生活。

因此,茶席中不同的相关工艺品与主器具的巧妙配合,往往会唤起人们的某种记忆,使茶席获得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

相关工艺品,不仅能有效地陪衬、烘托茶席的主题,还能在一定条件下,对茶席的主题起到更加深化的作用。

09.背景

背景在茶席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假设没有一个背景,茶席的角度、比例、位置、方向等设计就失去了意义。

背景的设立,在某种程度上起着视觉阻隔作用,使人在心理上获得某种程度的安全感觉。

背景的形式丰富多样:竹子、假山、窗、廊口都可以是茶席的背景。

茶艺的6个基本要素

茶艺的6个基本要素:人、茶、水、器、境、艺。茶艺的标准,必须人、茶、水、器、境、艺俱美,做好每一个要素才能使茶艺达到尽善尽美的境界。

茶艺的6个基本要素:

1.人

人是茶艺最根本的要素,同时也是景美的要素。在茶艺诸要素中茶由人制、境由人创、水由人鉴、茶具器皿由人选择组合、茶艺程序由人编排演示。

2.茶

唐代诗人杜牧在《题茶山》一诗中赞道:“山实东南秀,茶称瑞草魁。”在茶艺中赏析茶之美,不仅是欣赏茶的色、香、味、形之美,还要欣赏茶的名字,譬如庐山云雾、恩施玉露、南京雨花、顾渚紫笋、碧螺春、大红袍等。

对于茶叶的外形美,审评师的专业术语有“显毫”“匀齐”“细嫩”“紧秀”“紧结”“浑圆”“圆结”“挺秀”等。

茶叶的色泽,给人一种质量的美感。茶色之美包括干茶的茶色、叶底的颜色以及茶汤的汤色三个方面。在茶艺中主要是鉴赏茶的汤色之美。不同的茶类应具有不同的标准汤色。在茶叶审评中常用的术语有:“清澈”表示茶汤清净透明而有光泽;“鲜艳”表示汤色鲜明而有活力;“鲜明”表示汤色明亮略有光泽;“明亮”表示茶汤清净透明;“乳凝”表示茶汤冷却后出现的乳状浑浊现象;“浑浊”表示茶汤中有大量悬浮物,透明度差,是劣质茶的表现。

对于茶叶汤色具体色泽按审评专业术语有嫩绿、黄绿、浅黄、深黄、橙黄、黄亮、金黄、红艳、红亮、红明、浅红、深红、棕红、暗红、黑褐、棕褐、红褐、姜黄等等。

3.水

郑板桥写有一副茶联:“从来名士能评水,自古高僧爱斗茶。”这副茶联生动地说明了“评水”是茶艺的一项基本功。早在唐代,陆羽在《茶经》中对宜茶用水就做了明确的规定。他说:“其水用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明代的茶人张源在《茶录》中写道:“茶者,水之神也;水者,茶之体也。非真水莫显其神,非精茶曷窥其体。”以上论述均说明了在茶艺中精茶必须配美水,才能给人至高的享受。水以“清、轻、甘、冽、活”五项指标俱全才称得上宜茶美水。

4.器

视觉效果好的茶具,其工艺美术效果令人叹为观止。在茶艺中,要以道驭艺,用无形的茶道去指导茶艺。受“美食不如美器”思想的影响,我国自古以来无论是饮、还是食,都极看重“器”之美。到了近代,茶的品种已发展到六大类,上千种,而茶具更是琳琅满目,美不胜数。

5.境

唐代诗人王昌龄的《诗格》中说:“处身于境,视境于心。莹然掌中,然后用思,了然境象,故得形似。”其后中国诗学一贯主张:“一切景语皆情语,融情于景,寓景于情,情景交融,自有境界。”中国茶艺要求在品茶时要做到环境、艺境、人境、心境四境俱美。

6.艺

茶艺的“艺”之美,主要包括茶艺程序编排的内涵美和茶艺表演的动作美、神韵美以及服装道具美等。茶艺表演的动作美和神韵美强调茶艺首先是一门生活艺术而不是舞台艺术,其目的之一是使茶艺的爱好者们对茶艺艺术有正确的认识,这样在表演时才能准确地把握个性,掌握尺度。

六大茶类基本知识

①绿茶:性偏寒、制作时不经发酵,干茶、汤色、叶底均为绿色的茶为绿茶,是中国历史上最早出现的茶类。由于不发酵,鲜叶的颜色少有改变,保持了天然的绿色。

②红茶:性温、也叫全发酵茶,特点为红汤、红叶底。

③青茶:又叫乌龙茶,性平、半发酵茶,青茶发酵程度深浅不同,发酵轻的如台湾省的包种茶,发酵重的如闽北的岩茶和台湾省的白毫乌龙茶。因干茶色泽青褐,故称“青茶”,汤色黄亮到橙黄,叶底通常为绿叶红镶边,有浓郁的花香。

④白茶:性凉、轻微发酵茶,茶叶呈银白色,因此叫白茶。白茶未经揉捻,因此汤色为浅杏黄色。

⑤黄茶:性寒、轻微发酵茶,特点为茶汤杏黄,叶底黄,故名黄茶。

⑥黑茶:性温、后发酵茶,原料粗老,发酵时间较长,干茶颜色为油黑或黑褐色,汤色橙黄至红浓,叶底黄褐至红褐色,所以称黑茶。

基本茶类分为哪六大类

基本茶类分为绿茶、红茶、白茶、乌龙茶、黑茶、黄茶六大类,分类依据为制作工艺、品质系统性以及茶多酚的氧化程度,由此诞生的六大茶类各具特色,其中绿茶为不发酵茶,红茶为全发酵茶,白茶为轻微发酵茶,乌龙茶为半发酵茶,黑茶为后发酵茶,黄茶为微发酵茶。

一、六大茶类

中国茶叶大体上可以分为白、绿、青、黄、红、黑这六大体系。

1、白茶

六大茶类中制作工艺最简单的一类。鲜叶经采摘之后,不经杀青或揉捻,只经晾晒或文火干燥制成。白毫银针、寿眉等属于此类。

2、绿茶

六大茶类中知名度最高的一类。自古为世人所知的名茶,多数都是绿茶,比如龙井、毛峰、瓜片、碧螺春等。

3、青茶

青茶即乌龙茶。著名的安溪铁观音即是属乌龙茶类。由于其工艺特点,乌龙茶叶底经常会出现“绿叶红镶边”的情况。

4、黄茶

可能是六大茶类里存在感最低的一类。其加工工艺类似于绿茶,只是多了一道“闷黄”的工艺。

5、红茶

我国第二大茶类,声名远播海外。著名的正山小种、祁红即是属于此类,加工过程中需要发酵。

6、黑茶

近几年异军突起的茶叶新贵,以六堡茶和安化黑茶为代表。属后发酵茶,通常以紧压茶的形态出现,比如砖茶、饼茶、金瓜等。

二、六大茶类的关键工艺

1、白茶

白茶工艺不多,只有萎凋和烘干,其关键工艺是萎凋。萎凋是指在采摘后均匀摊放,使其萎蔫、散发水分的过程。实际上白茶的萎凋和烘干通常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即鲜叶采回后均匀摊放直至其变干为止。

2、绿茶

绿茶的关键工序在于杀青。按照茶叶分类国标的解释:杀青是指用一定温度使鲜叶中的酶失去活性,或称将酶钝化的过程。

杀青可以使茶叶迅速进入稳定状态,保留茶叶的鲜爽度,同时可以去除鲜叶中的青气。在最新的相关文献中,绿茶杀青主要有四种方法,即炒青、烘青、蒸青和晒青。

3、青茶

青茶又名乌龙茶,乌龙茶的核心工艺为做青,做青,是指在外部机械力作用下,使鲜叶叶缘部分受损,促使其内含的多酚类物质部分氧化、聚合,使其呈现出“绿叶红边”的过程。

一般来说,使用的比较广泛的做青手法是摇青,但闽北、闽南、广东、台湾等其他各地也有筛青、做手、碰青等不同手法。

4、黄茶

黄茶的关键工艺是闷黄。所谓闷黄是指鲜叶在经杀青或揉捻或初烘后,趁热堆积,使其在湿热作用下黄化。

闷黄可以降低茶叶的刺激性,同时还可以使味道更醇和。

不同种类的黄茶,在具体进行闷黄时的时机也不同,如温州黄芽是在揉捻后闷黄,属于湿胚闷黄,水分含量多切变黄快;霍山黄芽是炒干和摊放相结合的闷黄,称为干胚闷黄,含水量少,变化时间长。

5、红茶

对于红茶来说,其关键工序是发酵。发酵,在一定温度、湿度条件下鲜叶内含物质发生以多酚类物质酶促氧化为主体的,形成叶红变的过程。简单来说,发酵可以使口感更加甜醇,同时大大降低茶叶的刺激性。

6、黑茶

黑茶的关键,在于渥堆。渥堆指的是在一定的温、湿度条件下,通过茶叶堆积使其内含物质缓慢变化的过程。

看上去似乎和黄茶的闷黄有些相似,但其实二者的差别在于时间。黄茶的闷黄一般只进行几个小时,但黑茶的渥堆却要进行一周。

结语(关于茶叶的发酵):

发酵其实主要有两个作用,一是使口感变得柔和;二是减缓茶叶对人的刺激性。同时发酵过程中,茶叶内的原有物质发生变化,会使茶叶产生新的风味。

一般来说,发酵程度低的茶品茶性偏寒,一般适合上午饮用,而茶叶发酵程度越高,其茶性越温和,比较适合下午和晚上饮用。

以上内容是小编整理的关于茶席的九大构成元素是什么和茶席的九大构成元素有哪些的文章,喜欢小编的给小编点赞收藏把。

上一篇:红尘禅心 禅心诗语悟红尘

下一篇:更多文化

文化相关文章
更多文化文章

精选文化

文化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