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文章需要慢慢品鉴,但是我们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茶之古诗词的精彩内容等你来阅览,里面有茶之诗词寓言诗句有哪些和茶之古诗词都是给您精心准备的哦!
采用寓言形式写诗,读来引人联想,发人深思。这首茶寓言诗,记载在一本清代的笔记小说上,写的是茶、酒、水的“对阵”,诗一开头,由茶对酒发话: “战退睡魔功不少,助战吟兴更堪夸。亡国败家皆因酒,待客如何只饮茶?”
酒针锋相对答曰: “摇台紫府荐琼浆,息讼和亲意味长。祭礼筵席先用我,可曾说着谈黄汤。”这里说的黄汤,实则是贬指茶水。水听了茶与酒的对话,就插嘴道:“汲井烹茶归石鼎,引泉酿酒注银瓶。两家且莫争闲气,无我调和总不成!”
戏作小诗君勿笑,从来佳茗似佳人;无由持一碗,寄与爱茶人;昨日东风吹枳花,酒醒春晚一瓯茶;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茶有浓淡,有冷暖,亦有悲欢;白茶清欢无别事,我在等风也等你;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茶如人生,不会苦一辈子,但会先苦一阵子。
狐狸缘全传
[清] 醉月山人
茶亦醉人何须酒,书自香我何须花。
酒不醉人人自醉,花不迷人人自迷。
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七碗茶歌)
[唐]卢仝(节选)
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惟有文字五千卷。
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
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
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
这是茶仙卢仝在喝完朋友寄来的阳羡贡茶之后所写的作品,一连七碗,而且将每一碗的感受都这样形象的写了下来,笔走龙蛇,一气呵成,读来犹如啜饮了一壶好茶,茶仙的称号,果然当之无愧。以一篇茶诗而被后人封神,估计也就卢仝一人而已。白居易有茶诗六十多首,却没有像卢仝这样酣畅淋漓的作品。
一字至七字诗·茶
[唐]元稹
茶。
香叶,嫩芽。
慕诗客,爱僧家。
碾雕白玉,罗织红纱。
铫煎黄蕊色,碗转麹尘花。
夜后邀陪明月,晨前命对朝霞。
洗尽古今人不倦,将知醉后岂堪夸。
无论是诗的形式还是内容,都生动有趣,写出这样的宝塔诗,令人称赞。这首诗用语简单,读完便能明白,似乎稍微难解的是四字句“碾雕白玉,罗织红纱”,其实,这是因为我们和唐人饮茶习惯的不同导致的。唐代茶多为茶饼,在煎茶之前,需要先将其研磨碎了,再用茶罗筛处理,这八个字,便是写这个过程的。
山泉煎茶有怀
[唐]白居易
坐酌泠泠水,看煎瑟瑟尘。
无由持一碗,寄与爱茶人。
茶诗
[唐]郑遨
嫩芽香且灵,吾谓草中英。夜臼和烟捣,寒炉对雪烹。
惟忧碧粉散,常见绿花生。最是堪珍重,能令睡思清。
茶叶是天地之灵气,是百草中的精英。诗人对于茶这样赞美,可见也是爱茶之人,而且诗人深刻意识到,茶能够散闷提神,可以让睡意顿消,或许诗人想要多读点书,可是又实在困得不行,只能借助于茶的功效,所以才这样赞美它吧!
汲江煎茶
[宋]苏轼
活水还须活火烹,自临钓石取深清。
大瓢贮月归春瓮,小杓分江入夜瓶。
雪乳已翻煎处脚,松风忽作泻时声。
枯肠未晚禁三碗,生听荒城长短更。
苏轼也是一位极爱茶的人,而且不仅喜欢饮茶,还是一位煎茶高手,苏轼煎茶,对水十分重视,他钟爱活水,更钟爱山水泉,据说当年苏轼还曾特意叮嘱朋友,让他来看自己的时候,将无锡惠山泉的泉水带一点过来,只因为茶圣陆羽将此泉评为“天下第二泉”。
寒夜
[宋]杜耒
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
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
茶与朋友配,能增香三分。试想一个寒冷的冬天,一位知心好友意外到访,于是两人围着炉火,上面煮着清茶,一边谈笑风生,一边喝茶烤火,这样惬意和温暖的场景,茶,何止能香三分!
九日与陆处士羽饮茶
[唐]皎然
九日山僧院,东篱菊也黄。
俗人多泛酒,谁解助茶香。
僧人爱茶,正如俗人爱酒。但其实,我辈俗人,不仅爱酒也是爱茶的,茶之香味,不比酒差,品一壶好茶,犹如饮一杯好酒,同样能够给人带来极大的满足。皎然和尚深知茶香,可见是爱茶之人。
形容茶叶的诗句有:白茶记异品,天曹玉玲珑;松花飘鼎泛,兰气入瓯轻;斗茶味兮轻醍醐,斗茶香兮薄兰芷;茶烟一缕轻轻扬,搅动兰膏四座香;茗津七碗腋生风,自在逍遥驾日虹;疏香皓齿有馀味,更觉鹤心通杳冥;半壁山房待明月,一盏清茗酬知音;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水汲龙脑液,茶烹雀舌春。
春日山中对雪有作
【唐】杜荀鹤
竹树无声或有声,霏霏漠漠散还凝。
岭梅谢后重妆蕊,岩水铺来却结冰。
牢系鹿儿防猎客,满添茶鼎候吟僧。
好将膏雨同功力,松径莓苔又一层。
汲江煎茶
【宋】苏轼
活水还须活火烹,自临钓石取深清。
大瓢贮月归春瓮,小杓分江入夜瓶。
雪乳已翻煎处脚,松风忽作泻时声。
枯肠未易禁三碗,坐听荒城长短更。
春日访山人
【唐】戴叔伦
远访山中客,分泉谩煮茶。
相携林下坐,共惜鬓边华。
归路逢残雨,沿溪见落花。
候门童子问,游乐到谁家。
听雪为客置茶果
【宋】陆游
病齿已两旬,日夜事医药,
对食不能举,况复议杯酌。
平生外形骸,常恐堕贪著。
时时邻曲来,尚不废笑谑。
青灯耿窗户,设茗听雪落。
不飣栗与梨,犹能烹鸭脚。
过山农家
【唐】顾况
板桥人渡泉声,茅檐日午鸡鸣。
莫嗔焙茶烟暗,却喜晒谷天晴。
寒 夜
【宋】杜耒
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
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
琴 茶
【唐】白居易
兀兀寄形群动内,陶陶任性一生间。
自抛官后春多醉,不读书来老更闲。
琴里知闻唯渌水,茶中故旧是蒙山。
穷通行止长相伴,谁道吾今无往还。
山泉煎茶有怀
【唐】白居易
坐酌泠泠水,看煎瑟瑟尘。
无由持一碗,寄与爱茶人。
采桑子·桐庐舟中
【清】陶元藻
浮家不畏风兼浪,才罢炊烟,又袅茶烟,闲对沙鸥枕手眠。
晚来人静禽鱼聚,月上江边,缆系岩边,山影松声共一船。
一字至七字诗·茶
唐·元 稹
茶
香叶,嫩芽,
慕诗客,爱僧家。
碾雕白玉,罗织红纱。
铫煎黄蕊色,碗转曲尘花。
夜后邀陪明月,晨前命对朝霞。
洗尽古今人不倦,将至醉后岂堪夸。
一七令·茶(唐·元稹)
茶。
香叶,嫩芽。
慕诗客,爱僧家。
碾雕白玉,罗织红纱。
铫[diào]煎黄蕊色,碗转曲尘花。
夜后邀陪明月,晨前独对朝霞。
洗尽古今人不倦,将知醉后岂堪夸。
诗从自然可见的茶叶外形描写起,直白言物,生发到茶道的意境和诗人的心态。最后一句点出了茶的最高理想境界,“洗尽”二字最能体现,茶能抹掉过去的不称心事,又使人在忘却中不疲倦。
七碗茶歌(节选)唐·卢仝
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
三碗搜枯肠,惟有文字五千卷。
四碗发轻汗,
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
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
七碗吃不得也,
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
蓬莱山,在何处?
玉川子乘此清风欲归去。
《七碗茶歌》是《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中的第三部分,也是最精彩的部分。它写出了品饮新茶给人的美妙意境:一杯清茶,让诗人润喉、除烦、泼墨挥毫,并生出羽化成仙的美境。
山泉煎茶有怀(唐·白居易)
坐酌泠[líng,清凉]泠水,看煎瑟瑟尘。
无由持一碗,寄与爱茶人。
诗人似乎处在一种无所事事之状态,惟有以煎水煮茶为乐,还要把这种特殊饮茶享受传递给爱茶友人。
尝茶(唐·刘禹锡)
生拍芳丛鹰觜[zuǐ,同“嘴”]芽,老郎封寄谪仙家。
今宵更有湘江月,照出菲菲满碗花。
“芳丛”二字言鹰嘴芽为上乘之品,老友将新摘鹰嘴芽封存并远寄谪居湘江的诗人,可见此茶之于诗人的珍贵。诗表面写茶,实则是将采茶、寄茶、饮茶三个情景连接在一起,从生活细节来道出潦倒穷困时友情的弥足珍贵。
汲江煎茶(宋·苏轼)
活水还须活火烹,自临钓石取深清。
大瓢贮月归春瓮,小杓[sháo,同“勺”]分江入夜瓶。
雪乳已翻煎处脚,松风忽作泻时声。
枯肠未易禁三碗,坐听荒城长短更。
这首诗的描写细腻生动,从汲水、舀水、煮茶、斟茶、喝茶到听更,全部过程仔仔细细、绘影绘声。该诗表现了诗人通达从容的人生态度。
品令·茶词(宋·黄庭坚)
凤舞团团饼。恨分破、教孤令。
金渠体净,只轮慢碾,玉尘光莹。
汤响松风,早减了、二分酒病。
味浓香永。醉乡路、成佳境。
恰如灯下,故人万里,归来对影。
口不能言,心下快活自省。
这首词的佳处,就是把人们当时日常生活中“心里虽有,而言下所无”的感受情趣,表达得十分新鲜具体,巧妙贴切,耐人品味。“恰如灯下,故人万里,归来对影。口不能言,心下快活自省”是这首词的出奇制胜之妙笔,尤耐人寻味。
以上内容是小编整理的关于茶之诗词寓言诗句有哪些和茶之古诗词的文章,喜欢小编的给小编点赞收藏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