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文化>养花知识>养花技巧

多肉度夏注意事项 多肉夏天如何度夏

分类:养花技巧发布者:蚯蚓反攻战

好的文章需要慢慢品鉴,但是我们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多肉夏天如何度夏的精彩内容等你来阅览,里面有多肉度夏注意事项和多肉夏天如何度夏都是给您精心准备的哦!

多肉度夏注意事项 多肉夏天如何度夏

虽说是度夏前的准备,其实也早就夏天了,厦门今年经常下雨的关系,现在还不算太热。不过,今年的夏天有些地区可能会比较变态,因为所谓的厄尔尼诺现象已经从2023年说到2023年了,所以多肉植物度夏这事还是上点心。

首先,度夏最重要是给多肉准备一个避暑胜地,又通风又凉爽还能沐浴一点点清晨阳光落日余晖,那度夏都不算事了,可惜想要这种环境,可能得生对地方。虽然上述的条件很难实现,但最基本的一些条件还是得想办法满足,不淋雨(雨后暴晒很要命),不暴晒(你觉得被晒得很不爽的时候,多肉多半也是不爱晒的),通风。想让多肉植物安全度夏,得先整出这么个地方,也许你需要用到遮雨板,遮阳网,甚至电风扇这些东西。

接着,你应该对你的多肉植物进行下分类,根据皮实还是脆皮,像小红衣、静夜、瑞典魔南、小蓝衣、五十铃玉、春之奇迹为代表的度夏困难户就尽量给头等舱的位置。一些皮厚(很多普货都能算是),给的位置就能随便点,譬如给困难户遮点阴,日常的养护过程中其实就可以感觉到那些肉皮实好养,而那些肉要多上点心。另外还应当根据多肉本身的状态来区分,一些刚买过来不久的多肉植物、徒长的、长蚧壳虫的、有病害特征的,要相当注意遮阴通风,必要情况下只放于明亮无直射光处就好,而一些已经养护一两年,平时也露养的多肉,还是可以适当接受一些光照保持它们的美丽形态。

然后,优化下多肉自身情况,把拖后腿的东西清理下,一些枯叶(一旦闷潮,病菌,小虫的绝佳滋生地),花箭(消耗营养不说,还容易招虫),如果整个杆子爆满了小崽,譬如玉蝶为代表的,可以以造型为目的,剪掉一些小崽(天气过热,光照过强的情况下,有些黑腐往往就是从被小崽包围的杆子开始,小环境造成了闷湿)。没铺面的可以考虑铺面,简单的小黑方盆应当注意不要长期阳光斜射导致盆壁温度过高,根系受损,根系的耐热性远不如叶片!

另外,记得准备点杀虫药,杀菌药,以防万一悲剧发生却手头无药干等,夏天是虫害爆发的高峰期,介壳虫蚜虫都有可能(护花神是比较通用的杀虫剂),甚至可能那天蝴蝶只是在你多肉停留了一下,然后就有了毛毛虫...也可以考虑挂点黄板,黏蝴蝶大概没什么效果,蚜虫、螨类、蚊蝇类还是有效,能起到点控制作用。虽然治疗黑腐没什么特效药,但是抹那么一下(多菌灵,甲基托布津和代森锰锌之类的),也可以有点心理安慰...喷药应注意控制浓度,夏天温度过高,光照过强往往会使得药效放大导致产生药害。强烈推荐75%的酒精虽然不能起到根治的作用,但对控制蚧壳虫还是有点帮助,关键是无毒!使用酒精的方式是想办法让蚧壳虫接触到酒精,蚧壳虫就会死翘翘的,但千万不要异想天开把酒精淋到土里..可能造成多肉死亡。

最后,注意修改下平常的习惯,譬如买买买的该节制了、浇水的时间最好选择傍晚或者晚上进行,浇水的时候可以掺和点高锰酸钾,起到杀菌消毒的作用,浇水频率可以适当减少,如果要保险,甚至可以等多肉叶子微软的时候再浇水,不要浇透,盆沿少量浇水就好。

ps:一些皮实得出名的多肉植物,夏天不管也没事,譬如以不死鸟、照波等为首的多肉。

美兜的育成

兜 Astrophytum,又名星球、星冠,仙人掌科星球属,是仙人掌科植物最著名的种类之一,原产墨西哥东部和美国得克萨斯州。兜端庄的姿态,浓绿的肌肤上镶嵌着的白点,飘逸着高雅气息的疣毛,这种绝妙的平衡和庄重,让人百看不厌,给人一种安定感。兜经过许多狂热爱好者的不断园艺改良,成为如此美丽的品种,是仙人掌类植物中绝无仅有的。兜受到那么多人的追捧,在享受它的魅力的同时,兜也有些它独特的栽培方法。这是一篇相对全面关于兜的种植指南。

在种植兜之前,应该先了解兜的生长环境,兜的原生地在墨西哥东部,雨季多雨非常闷热。兜多生长在光线较弱的低矮的灌木丛下,泥土的保水性较好,球体2/3埋于土中,根系直长。

(1) 兜选用的配土

将原来生长在野外的植物种植于花盆中,最难的就要算是配土了。选用保水又不过湿及排水的土就显得非常重要了。从保水来说,以赤玉土为主的配土非常好,能种植出垂直向下生长的粗根。而以砂为主的土种植出的兜的根偏细。其次为了排水用土要筛去微粒,这样一来因灌水过多而引起的烂根问题是解决了,但也有用土易干的问题发生,这只能靠各位自己调整灌水的节奏来解决了。

配土原料 配合比例

赤玉土 4

轻石 2

日向土 2

蛭石 1

炭or稻谷炭 1

腐叶土 2

====================

用途 粒径

实生用 1.0~1.5mm

中球用 1.5~3.0mm

大球用 3.0~5.0mm

赤玉土选用硬质的为好,日向土用小粒,蛭石有保水和轻量化的作用。炭吸收微生物,可促进发根。

以上是基本配土,赤玉土/腐叶土/炭以外少个一二种也没关系,还有加上桐生砂/鹿沼土也可以。总之没有必要拘泥于某种特定的配方,重要的是不要象砂那样的颗粒会在颗粒间隙间储水,多余的水份让它自然流掉。

(2) 关于种植兜的花盆

从美观上讲,选用烧陶等盆无话可说。但从栽培的角度来说,推荐大家用黑色的塑料兰花盆,虽然通气不好,但如果采用上面的配土完全没有问题。从盆的升温来说再也没有比塑料盆更好的东西了。并不限于兜,所有的仙人掌类植物的根系生长都离不开地温的上升。暖和花盆是件重要的事情,从这点来说,黑色塑料盆是非常理想的。还有花盆和花盆之间要保持间隔,时刻不要忘记给与花盆充分的阳光。

(3) 关于兜的修根换盆

中型以下的盆,每年都要换土,大型的盆每2年换1次也没有关系。

方法是在盆底的大粒土上放发酵的鸡粪做底肥,盆的表面铺大粒的土防止浇水时下面的配土流失。稍微种的深一点以增加重量感。从经验上来说,在4月中旬到7月之间换盆不会发生失败。兜的根开始活动需要40℃左右的高温(夜间15℃左右),3月份还达不到这样的温度。兜在2月下旬就有开花的,如果在早春就和其他掌类植物一同换盆的话,由于低温和多湿的原因会使根部发生赤腐,以前经常发生这种失败。为什么说要到7月为止,是为了到冬天时让根系完全长好,预防兜的致命伤--腰部折痕的发生。一旦折痕发生的话,虽然春天会回复,但会年复一年的发生不能完治。

修根的方法为抖掉根上的土,用手摘除细根,在球体下部粗根留2~3cm之处用剃须刀片切断。放一周凉干后种入。修根时要确认根的断面是否有赤腐,有的话要全部切除。

修根的方法除上面说的以外,还有一种从兜的根际开始完全切除的方法。2月中旬将兜从土中拔出,将根完全切除后放室内干燥,到3月中旬种下,这种方法可减少兜的腐烂,但是是以拥有温室和能控制温度为前提的。

另外不切除粗根,抖掉根上的土,凉1天就种上也可。

各种方法有长有短,没有统一的标准,参考实行即可。

(4) 关于兜的浇水

兜非常喜水,时常保持土壤湿润为好。4~10月的生长期3天左右(注:这里说的是全日照的棚养环境,不要照搬)一次从头上给水,冬天的休眠期也2周(注:这里说的也是棚养环境)给一次水。完全断水从生理上来说对兜不好,是造成兜发生腰部折痕的原因。充沛的阳光和强壮的根系使兜渡过寒冬。

(5) 关于遮光

给予兜最好的阳光,虽然它是能忍受相当强的光线的,但原本它是喜爱柔和的阳光的。夏天用50%遮光,观察兜的颜色,根据自己的环境来做调整为好。

(6) 关于兜的病害

兜容易发生赤腐病,这不是由于细菌引起的,应该从生理上考虑这个问题。低温+日照不足+多湿必然会发生赤腐。兜的根有其微妙的地方,它对于一般的细菌所引起的病抵御力都比较强,没有使用杀菌剂的必要。

关于兜的实生

为了得到理想的兜,兜的狂热爱好者们不断反复地进行着实生。但是这种可能性非常的低,一个果夹(200粒左右)中一棵,也有人说1000棵之中才会有一棵的几率。要称得上是銘品的话要万分之一。兜的实生非常容易,交配到结果只要3周,採后播种100%发芽,顺利的话3年长到5cm,就可开花进行选拔了。採种在5~6月的生长期,以1年1花1株为好。兜较多继承父系的遗传基因。

兜有它引以为豪的地方,就是兜是纯系种。没有以兜为母本的杂交种,它不接受其他种的花粉。有大凤兜(前为母本,后为父本),而没有兜大凤。这也正是它的魅力之处。

白兜的育成

这是个令大家烦恼的问题。买回纯白的兜但不久就脏了。在有持续闷热夏夜的地方,不太容易保持兜毛的洁白,夏季需要有一个干燥凉爽的环境。虽然不能说地域因素是决定一切的,但也不得不承认是有地域差的。高温多湿+强光是不能育成洁白兜毛的要因。

那么怎样才能保持兜毛的洁白呢?

(1)不要将兜放在高湿度的花棚的上方

(2)放在有水泥地的地方,防止地面水气的上升

(3)浇水选在晴天的早上

(4)遮光以给予柔软的光线

(5)夏季努力通风

若能做到以上5点,相信可达到相当大的成果。关于浇水,有从头上浇的,也有浸盆的,各地的名家都是从头上浇的,完全没有深究的必要。

关于兜的名品

在商家的贩卖目录上,兜都被冠上了名家的名字,这些兜虽然可能是名家实生的,但并不等同于名家所拥有的名品。没有名家的名字就不好卖,这也是商家的痛处。在选购时最明智的还是用自己的眼睛。

每种植物都有它深奥的地方,从实生到育成标本球,不能有丝毫的失败。什么都比不上花费了心血后,养育的植物给自己带来的喜悦了。不限于兜,要养好植物,首先要了解原生地的环境,抓住生长期,脱却书本,在养殖条件和配土上下工夫的话,一定会取得好成绩的。

多肉植物夏天怎么浇水

俗话说“热在三伏”,最炎热的天气往往在七月中旬到八月中旬,小暑已经过了,大暑马上来了,可以说这段日子是多肉植物度夏的关键。遮阴,通风,浇水是影响多肉植物夏天过得好不好的三大因素,越通风肯定是越好,但遮阴不代表完全不给多肉直射光,适量的光照,保证植株不徒长还是挺有必要的,譬如说清晨或者傍晚太阳还不是很毒的时候,2-3小时的光照还是可以接受的(但如果现在已经徒长了,不要贸然的增加光照强度)。有阳光照射、通风的环境、多肉也有生长趋势(不是徒长),水分的消耗也会比较快,相对的浇水频率也会比较快,不通风的环境,盆土干起来自然就慢,浇水也应参考到自己的养护环境。

这是大叔之前前写的这篇文章,提供点参考价值。这几年最大的感受是...浇多少水,少量还是浇透,其实没那么讲究...最关键的是要形成浇水的规律,习惯控水的就一直少量浇水就好,习惯给水的大可以浇透(但适当遮阴通风,浇水时机还是应当把握的),多肉都是可以存活的,最忌讳的是浇水没有规律,一会控水,一会浇透,已经干透很长时间了又一下子给透,这种情况就算多肉不死,到了秋天,可能底部根系也已经烂死一大部分了。

多肉植物夏天的浇水时机

浇水的时间选择傍晚、晚上,是最好的选择,当下温度不会太高,经过一晚上的通风,不仅可以把不小心残留在叶面的一些水珠吹干,同时盆土里的水分可以扩散得更均匀,也会挥发一部分,多肉植物相对更安全点。另外,由于多肉的景天酸代谢的特点(白天关闭气孔,晚上打开),植株晚上更为活跃,可以应对突然增加的水份。白天浇水不好的地方在于,造成八九点的阳光已经很大了,在阳光的直射下,一些花盆壁较薄的,容易引起盆土过热,在水分的加持下,起到蒸桑拿的效果,产生灾难性的后果。

浇水的时机可参照平时的浇水周期,略微延长一点,干透,接近干透的时候再浇水(不清楚盆土什么时候干透的,如颗粒土占比高,一周是个保险的时间,或可以抠掉铺面土,再扣扣盆土一两厘米,如果没干透还有点潮气就再等等)。夏天虽然温度很高,但是相对的湿度也很高,对于一些透气性不是很强的土壤(譬如园土,沙子比重大的土),看似土壤表面已经干燥,但有可能里面还是潮湿,尤其是南方,浇水频率过高,容易导致根部长期潮湿,最后回天无力,所以配土的透气性至关重要,这也是为什么现在颗粒土占比高越来越成为主流。如果不确定什么时候浇水,等植株包拢起、叶片微微皱缩再浇水也是一个保险选择,但注意,这种情况下,除非特别皮实的多肉,否则不要一下子浇透水,可以沿着盆沿隔三四天少量浇水,直到植株恢复。

当浇水过少,光照强度还很高的时候,还会出现一种情况就是加速消耗植株下方的叶片,像底下的黄丽和白凤菊,比较好的做法是增加浇水频率的同时也应适当减少点光照。如果给水后,叶面消耗依然很快,则要考虑是不是受到病菌害后者已经烂根,判断病菌害的标准可以在叶片看有无一些斑点,痕迹,有的话可以考虑喷点杀菌药。

植株的状态很影响多肉植物度夏,刚从大棚拿出来和已经种植过一段时间的度夏压力完全不一样,这也是为什么临近夏季不建议购买多肉的原因之一,前者经得起折腾,后者只是环境的变化,都可能造成折损,叶片的保水能力往往也差很多。

植株的长势也会受你的浇水策略引起的,像下面这个若绿,长期的露养忘记浇水,导致底部下面枝干叶片都枯了,茎干也近乎木质化了,基本怎么不搭理它也死不了,但也没什么生长活力了,重新枝插都比这样放着长得快。

多肉植物度夏浇水怎么浇,浇多少

沿盆沿少量给水,不用浇透,让水分自行在介质中扩散,如果夏季的温度就30℃上下,环境通风良好、植料透气、花盆透气,那么直接浇透也问题不大。

也可以选择快速浸盆法,那个塑料盆或者泡沫箱装水,水高度大概花盆高度一般即可,将花盆放进盆里放个几秒十几秒就够,可以保证给予多肉必需的水分,而不用担心浇水过多,缺点就是太花时间,并且万一有盆多肉有根粉介,和病菌,相当于手动帮助传染。

偶尔,也可以在晚上的时候对种植环境进行喷雾,可以为多肉起到一点补充水分以及降温的作用。但要避免叶面集聚成水珠,如果水珠渗到叶间,后期叶片容易化水。

浇水的时候,还是要尽量避免叶心、叶腋积水,虽然经过一晚上的吹风,多半是会吹干,但是如果有残留,又刚好经过烈日的照射,残留的水分就成了多肉掉叶的罪魁祸首,如果你发现你的多肉中层叶片化水掉落或者有一半的叶子化水掉落,很可能就是积水的关系。

因为积水关系掉叶子的白牡丹和蒂亚。

多肉植物浇水怕浇少了是个伪命题(浇水只浇表面的另说),只有烂死的肉,少有干死的肉,多肉植物保水的能力比你想象中的强(徒长了另说),等到多肉植物缺水征兆出来再浇,往往也来得及,有时候,少浇点水是为健康,延长浇水的周期,也可以间接迫使多肉加强叶片的保水能力。

有些叶片肥厚的多肉,譬如芙蓉雪莲,前期已经养得够肥实了,哪怕一两个月不浇水,植株状态也会保持得很好,但势必也会导致根系的干枯,影响后期的长势。

一些颜色很好的多肉,但长势太差的多肉,给水的同时也应注意降低光照强度,扛不住暴晒。

以上内容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多肉度夏注意事项和多肉夏天如何度夏的文章,喜欢小编的给小编点赞收藏把。

上一篇:夏天养文竹需要注意事项有哪些 夏天养文竹需要注意事项吗

下一篇:更多养花技巧

养花技巧相关文章
更多养花技巧文章

精选养花技巧

养花技巧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