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文章需要慢慢品鉴,但是我们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鲁冰花的养护的精彩内容等你来阅览,里面有鲁冰花病虫害防治和鲁冰花的养护都是给您精心准备的哦!
发病初期植株上会出现很多的白色小粉点,温度较高,湿度较大的时候,病斑会逐渐扩大,甚至扩散到全株的叶片上。发病严重时,叶片会出现很多的白色菌丝,慢慢的会办成黑色或褐色的菌落。受害的植株叶片明显增厚,花朵畸形。
在养护汇总及时修剪,将过密、枯黄的枝条剪掉,增强其透光性;合理施肥,促进植株的生长,增强抗病性;冬季室内温度不要过低。
病害发生时,及时清除病叶,并经常检查是否扩散到其他植株上。
发病初期,及时喷洒药剂,按照说明书使用就好。
发病时叶片的下面会有很多锈褐色的粉末状物质,逐渐向上蔓延,叶片上会出现褐色的,排成线状的孢子。随后叶片会逐渐萎蔫发黄,若没有及时治疗,整个植株会逐渐萎蔫甚至死亡。
做好预防,每月喷洒一次杀菌药剂,尤其是叶片背面。
发病时,将受害的叶片摘除,及时喷洒杀菌药剂,5~7天一次,连续3~5次即可。
病菌胡政尧侵入幼苗的根茎,导致其发黑腐烂,环境过于潮湿时,茎上会出现白色的霉状物。植株染病之后,在几天之内根茎就会腐烂、变软,数天之后,叶片萎蔫,全株倒伏,植株死亡。
植株一旦发病,没有治疗的方法,所以要求要做药预防。
在种植之前对种子、土壤进行消毒,平时养护注意通风透光,每月用消毒药剂灌根。
发病时,及时将植株拔除,并用杀菌剂灌根,避免感染其他植株。
病原为子囊菌亚门真菌,包括煤炱菌、新煤炱菌等多种。其无性阶段多为散播烟霉,。病菌以表生菌丝体在病部或病残体上越冬,并以介壳虫分泌的蜜露为养料而繁殖,借风雨及介壳虫活动而扩散。
初期被害植株枝干部分或者大部分呈黑色,患病处被黑色霉菌覆盖,手摸上去有粘滞感。
患病后期叶面黑霉可部分剥落,叶片黑白斑驳,染病严重的植株光合作用受阻,长势不良,叶子提前掉落,观赏价值大大降低。
植物要处于通风的环境中,保持空气的流通。
一旦患病,可以喷施40%速扑杀乳油1000-3000倍液,或40%乐斯本乳油1000倍液,或25%优得乐(扑虱灵)乳油2000倍液(对介壳虫,若虫期喷稀液),或喷50%抗蚜威乳油2000-3000倍液。
黄蝉红蜡蚧属同翅目、蚧科(或称蜡蚧科)害虫,寄主范围十分广泛,是危害黄蝉主要害虫之一。以雌成虫和若虫刺吸黄蝉枝、叶的汁液,致黄蝉营养不良,长势衰弱,开花结果受阻,甚者可致黄蝉枝条枯死。
黄蝉红蜡蚧1年发生1代,以受精卵雌成虫在枝干上越冬。翌年5月、6月间为越冬雌虫产卵盛期,卵产于体下,产卵于体下,产卵期长达月余。
初孵若虫经一定时间爬行后固定于寄主上取食,一般固定6小时开始泌蜡,经15天能形成星芒蜡被,一旦形成蜡质层后再去进行防治,防治效果就不太理想。
人工防治,在红蜡蚧发生的初期,及时去除虫体,或者剪去多虫的枝叶,集中销毁。
园艺防治,加强对黄蝉的修剪,改善空气流通和光照条件,会减轻黄蝉红蜡蚧的侵害。
灰霉病主要为害叶片。斑常沿叶缘发生,半圆形或圆形至不规则形,水溃状,暗绿色至褐色。湿度大时,病部迅速扩展严重时整个叶片变黑褐色且腐烂,病部生出灰色霉层。
一旦发现病斑,要及时剪除病叶。加强通风处理,保持土壤和生长空间的湿度适宜。
药剂防治可选用28%灰霉克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喷打药剂的时候要注意不要洒到叶心,避免引起植株叶心发黑。
白粉病发生在叶、嫩茎、花柄及花蕾、花瓣等部位,初期为黄绿色不规则小斑,边缘不明显。随后病斑不断扩大,表面生出白粉斑,最后该处长出无数黑点。
染病部位变成灰色,连片覆盖其表面,边缘不清晰,呈污白色或淡灰白色。受害严重时叶片皱缩变小,嫩梢扭曲畸形,花芽不开。
生长期可以喷百菌清预防,刷在植株茎杆上。
病害盛发时,可喷15%粉锈宁1000倍液、2%抗霉菌素水剂200倍液、10%多抗霉素1000至1500倍液。
传统药物因反复使用产生使病菌产生抗体,效果锐减,故提倡交替使用。
另外也可用白酒(酒精含量35%)1000倍液,每3至6天喷一次,连续喷3至6次,冲洗叶片到无白粉为止。
以上内容是小编整理的关于鲁冰花病虫害防治和鲁冰花的养护的文章,喜欢小编的给小编点赞收藏把。
下一篇:更多病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