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文章需要慢慢品鉴,但是我们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鸢尾的病害防治方法的精彩内容等你来阅览,里面有鸢尾的病害防治措施和鸢尾的病害防治方法都是给您精心准备的哦!
主要危害种球,造成种球发黑甚至是蓝褐色,表面包裹孢子团。通常地上部分看不出一样或者很晚显示出来,严重影响地下根茎的生长。
空气湿度小于70%,贮藏时保持空气流通。
染病的植株一般来说早期发育正常,随后,会出现枯萎、倒伏,球根完全变软,植株披满白色织物。
种植前对土壤及球根进行消毒,彻底消灭感染源。
发现病株后及时将病株移除,病清理干净周围土壤,避免二次感染。
感染此病植株生长受阻,鞘叶受湿腐影响,从地面部分起向上被覆着灰色的孢子网。叶尖虽不黄,但植株仍倒伏。
种植时球根不应过密,保证生长期内土壤无杂草。
保持土壤的湿度在80%左右,保持植株干燥。浇水尽量早晨或上午,浇水后及时晒太阳。
植株出现斑点时,及时喷洒杀菌剂。
植株生长受阻或是根系短或是带有不易看清的黑头。根上存着黑点,看起来象根系被灼烧过的样子,但新生的根系表现良好。
种植前进行种球处理,选择合适的土壤。
采用正确的浇水方法,防止土壤积水。
花色与正常植株的不同,着色浅,花不干枯但品质明显下降。
若在整个生长期内温室内相对湿度较高,维持室温高于外界温度2~3℃。如外界温度较高(15~16℃),而不能采用此方法时,应在早晨向温室加热,并打开通风扇。
这种病在整个生长期内均可发病,但花茎生长初期,几乎看不出什么变化。但后期花芽发育不良,花朵难以着色,应该就是染上了芽裂病。
种植前挑选球茎,在种植期内对土壤进行处理。
加强养护管理保证充足的光照,足够的水分,阴雨天适当降低室温,闷热天气注意通风降温,保证植株充满活力。养护中避免气温骤降,植株生长不平衡,易得芽裂病。
主要为害叶片。病斑从下部叶片逐渐扩展至上部叶片。叶片表面有部分黄变,其背面出现灰白色轮廓不分明的病斑,密生灰白色霉层。不久之后,叶表面也生成霉层,最后,叶片卷曲干枯,导致坐果不良,果实生长不良,早期着色。
花菱草的根是肉质的,黑腐病发生之后,也可能从根部腐烂,茎杆也会有黑腐的迹象。主要原因是花菱草怕水涝。阴雨连绵的天气,花菱草就要遭殃了。南方的春天和珠三角的6-7月是花菱草黑腐病的高发期。
及时对整株萎蔫、根系病变较重的植株应剪断其根茎,并对病穴进行重点杀菌处理。要及时控水,保持盆土干燥。可用多菌灵500至600倍液灌盆。灌药时要将植株根系全部灌透。
白粉虱食性很杂,可危害多种蔬菜多种多肉多种草本植物。主要以若虫为害,集中在花菱草叶背面吸取汁液,造成叶片褪色、变黄、萎蔫,严重时植株枯死。
为害时还分泌密露,污染叶片,引起霉菌感染,影响植株光合作用,严重影响开花和坐果
老龄若虫多分布于下部叶片,摘除老叶并烧毁。
可用25%噻嗪酮(扑虱灵)可湿性粉剂或用2.5%溴氰菊酯或20%氰戊菊酯(速灭杀丁)乳油2000倍液喷雾隔6~7天1次,连续防治3次。
还可用烟雾剂进行熏蒸,连续2-3次。
病菌先从花瓣的尖端侵入,发病后,病都呈水渍状,发软,褪色,失去光泽,最后花瓣变褐腐烂,花朵脱落。在潮湿的条件下,病部表面产生灰色的霉层。
病菌以菌核或菌丝体在病株残体上越冬。翌春产生拖子,借风雨传播,侵染危害、低温高湿,通风不良,利于病害的发展。此病在温室发生较多。但养在阳台养在花坛的花友也不要掉以轻心。
注意通风,降低湿度,可减轻病害的发生。及时摘除搞花,集中烧毁或深埋于土中,以减少病源。
五色梅灰霉病病害发生初期,可喷卫:1:200波尔多液,或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或50%朴海因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每两周1次,喷药次数因发病情况而定。
叶片受线虫侵入后,叶色变淡,并有淡褐色斑点,以后逐渐加深到几乎黑色。随着病斑扩大,因受主、侧脉限制而成为角状斑。严重时整个叶片枯死、卷编,并沿茎杆下垂。大部分线虫在轻微变色区,已变成深褐色或黑色的叶片上只有少量线虫。
叶枯线虫在报部及周围土壤,病株残体和野生寄主上越冬。就是在极小的残叶上,也可在土壤中存活6~7个月。叶枯线虫全部发育过程都在受侵组织内完成,条件适宜时(22~25℃,湿度足够),从卵发育到雌成虫产卵仅14天。一般通过水滴、灌溉水和病健叶接触传染,远距离靠人为传带病叶、花、茎、扦插条以及土壤等。从叶上气孔侵入。
园艺防治盆栽用土要禁用病土和草多的土;改进浇水方法,最好不要淋浇,并尽可能保持叶面干燥,盆花安放要有适当空隙,不使叶子相互接触。
药剂防治可用15%涕灭威颗粒剂,每平方米盆土5~6克,或直径为25厘米左右的盆用药2~3克深入土中。或使用3%的呋喃丹,每盆3~5克深入土中。也可在危害期用50%杀螟松乳剂、50%永线酯和50%西维因可湿性粉1000倍液叶面喷洒。
以上内容是小编整理的关于鸢尾的病害防治措施和鸢尾的病害防治方法的文章,喜欢小编的给小编点赞收藏把。
上一篇:硕苞蔷薇作用 硕苞蔷薇的别名
下一篇:更多病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