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养殖家鱼视频 怎样养殖家鱼视频教程
如何养好四大家鱼怎样养好四大家鱼
1、鲢鱼:鲢鱼喜欢在上层游动,以绿藻等浮游植物为食,养殖密度控制在每亩300尾左右。
2、鳙鱼:人们把这种鱼叫做胖头鱼,生活在水域的中上层,主要吃浮游动物,养殖密度为每亩50尾左袜含右。
3、草鱼:主要生活在水域中下层,以水中的植被后排出,然后等排出的粪便产生微生物之后再吃掉,吃的时候会过滤掉里面的微生物,养殖密度为每亩1200尾左右。
4、青鱼:生活在水域的低层,主要吃螺蛳、蚌等软体动物,养殖密度为每亩300尾左右。
5、控制出鱼时机四大家鱼的养殖模式一般是通过放养大规格鱼种,并适当的缩短养殖周期,这样待鱼肉的消费旺季上市,就可以获得不错的效益,如果市场行情不好,盈利的空间也会大大缩减。
6、套养模式套养鱼要考虑当地的市场需求,一般前期养殖草鱼时,可以选择鲫鱼进行套养,一年可出2个不同品种的鱼,既加快了资金的周转,也平衡了行情波动的风险。
7、鱼到了上市规格就必须上市鱼养殖到一定的规格,就要及时上市,在实际的养殖过程中,规格够了压在池御好枯塘内不上市,会影响规格小鱼的生长。因此,在养殖的时候,只要行情不太差,该出鱼的时候就要上市。
8、调水改底在养殖四大家鱼的时候,夏季投料高峰期改底,每个星期一次,调水一般使用氮肥,还可以使用微生物制剂。
9、鱼病防控草鱼病害预防可以镇洞使用益生菌拌料内服,早期用黄芪多糖,肝胆利康散能够防控病害发生,投喂饲料中添加益生菌,可以促进消化吸收。怎样科学养殖草鱼,养殖草鱼要注意哪些问题呢?
草鱼是中国淡水养殖的四大家鱼之一,其肉性味悄销甘、温,有暖胃之功效,其胆性味苦、寒,有降压、祛痰及轻度镇咳作用。草鱼为典型的草食性鱼类,栖息于平原地区的江河湖泊,生殖季节亲鱼有溯游习性。草鱼生长迅速,饲料来源广,养殖效益较好。那么,怎样科学养殖草鱼,养殖草鱼要注意哪些问题呢?本期推出一组养草鱼技术,供养殖户参考。
1池塘水质啥要求
春季常出现阴天霉雨天气,气压较低,水体易缺氧,池塘应严格清野消毒,草鱼自身病害较多,精养池塘更易爆发流行病,同时消除杂鱼避免饲料损耗。
要求池塘远离污染源,面积5~10亩,池底平坦,底质最好为壤土,稍有渗漏为佳,底泥10~20厘米,水深2米左右。在干塘情况下(积水5~10厘米)每亩用生石灰100公斤化浆全池泼洒,或亩用漂白粉10公斤,温水溶解后全池泼洒,做到不留死角死面,彻底杀灭致病细菌。定期泼洒生石灰,一般每半月按每亩水面每米水深20公斤施用,或用漂白粉1毫升全池泼洒。
每口池塘应配备3千瓦叶轮机式增氧机一台,4寸水泵一台,以备及时换水与增氧。水质的酸碱值应保持在7.5~8.5之间,6~9月份池水透明度保持在30厘米左右,有机物耗氧量为每升18~20毫克。有计划地加水换水,每10天注入新水一次,每次注启前游入20~30厘米,到7月中旬,视实际情况换水一次,换水量为1/2。6月~8月中旬。草鱼容易缺氧浮头,晴天中午开增氧机2~3小时,凌晨开机3~4小时,阴天半夜开机一次,以预防鱼类浮头。
2干塘鱼种咋放养
越冬后的鱼塘,水质一般呈老化状态及出现弱酸性,因此当鱼塘水温逐渐回升并稳定在13℃~15℃以上时,应对鱼塘水质进行处理:将全塘换1/3新鲜水,适当降低池塘水位,以利池塘水温快速升高;在天气晴朗时,中午开1~2小时增氧机换气,同时可视情况使用生石灰或微生物制剂等改善鱼塘水质。
草鱼种应选择体色金黄,外表无伤,活泼健壮,体重在100克左右的个体。由于草鱼出血、肠炎两大病均易感染当年鱼种,应选择2龄苗种为佳。鱼种入池前,应注意体表消毒。放养时用3%的盐水浸泡鱼体,对草鱼进行免疫。
鱼种投放时一是每亩投放尾重150~200克的草鱼250尾。这种投放方式与高密度、大规格放养相比,一方面可大幅度降低鱼种成本,节省费用50%~73%;另一方面避开了高温期水体载鱼量过高容易出现泛池死鱼现象。
另一种为每亩放养800~1000尾,搭配个体规格为250~500克鲢鱼种100尾,青鱼种15尾,不搭配或少搭配鲤鱼,以避免与草鱼抢食。
3亲鱼培育注意啥
开春后鱼塘水温渐升,鱼类开始摄食,此时应及早开食,投喂新鲜质优的饲料,保障鱼类能提早开食,促进体质恢复,提高抗病能力,及时促进鱼类生长,加速亲鱼的性腺发育,提高养殖产量与效益。
应勤巡塘,避免鱼塘出现浮头现象。已怀卵的亲鱼,耗氧量相对偏高,要保持鱼塘水质有较高的溶氧量,一旦池水缺氧,亲鱼出现浮头,则会影响亲鱼的成熟与产卵,甚至导致亲鱼不产,严重影响全年的生产。
加强冲水,促进亲鱼发育成熟。当水温稳定在15℃以上时,对亲鱼加强水流刺激,有助于亲鱼发育成熟,使成熟亲鱼顺利产卵。
有效控制鱼病发生,施药过多、施药量过大,会影响亲鱼的成熟产卵,甚至影响产卵孵化悔伏出的鱼苗质量,应严格控制亲鱼塘的施药量。越冬后的亲鱼,有部分亲鱼可能出现冻伤患水霉病,要及时将死、病鱼捞走,避免污染水质。
4怎样饲喂才科学
饲料蛋白质含量是影响草鱼养殖经济效益的一个重要因素,实践证明,饲料蛋白质含量在30%左右时,既能保证草鱼快速生长,又可降低饲料成本,养殖效益最佳。
池塘精养草鱼所用饲料采用以配合鱼饲料为主,青饲料为辅的方式。配合饲料以鱼粉、豆粕、麦麸、次粉、玉米、精草等原料为主,配以矿物盐、多维及氨基酸的复合添加剂,要求饲料营养全面,其中粗蛋白20%、粗脂肪4%、碳水化合物40%、纤维素8%~10%,青饲料投喂紫花苜蓿、黑麦草、苏丹草、旱草、水草等,要求饲草鲜嫩,以便于草鱼消化。
投喂优质饲料可使草鱼的病害少,生长快,精养池塘要严格坚持“定质、定量、定时、定点”投喂。常规饲料投喂为3月中旬至5月份每日2~4次,6~8月中旬每日3次,8月中旬至10月每日4次。从6月份开始,每天投喂青饲料1次,投喂量不宜过大,以七八成为宜,严防过饱或过饥。
草鱼抢食凶且贪食,一次性投喂过多易出现饲料在肠道中膨胀将鱼撑死的情况。一般日投喂量为草鱼体重的1.5%~1.8%,分3次投喂。为防止摄食不均出现个体生长的两极分化,颗粒饲料直径4毫米,每次撒喂时间不应少于45分钟,尽可能使所有草鱼都能获得饲料。
5流行疫病咋防治
认真巡塘,及时掌握池鱼活动与吃食状况,掌握水质变化情况,做到“无病早防,有病早治”。草鱼常见病有赤皮病、烂鳃病、肠炎病等,一般采取内服外泼相结合的治疗方法,外泼主要以漂白粉、二氧化氯等消毒剂为主,连用3天;内服以“三黄粉”药饵效果较好,每50公斤鱼体重用“三黄粉”(大黄50%、黄柏30%、黄芩20%,碾成碎粉后搅匀)0.3公斤与面粉糊混匀后拌入饲料中投喂,连用3~5天。
也可用磺胺胍做成浮性饲料,即每5克磺胺胍拌麸皮1斤,再加榆树皮粉或红薯粉3两,用热水调和,压成小块,晒干待用。将药饵掺于颗粒中,第一天按池鱼体重每10公斤用药1克,第2~6天每天药量减半投喂。每天1次,6天为一周期,每1个月到1个半月投喂一周期。
越冬后有部分鱼可能冻伤患水霉病等,可用水霉净每亩100克全塘泼洒,用五倍子药汁全塘泼洒;可采用前述药饵投喂方法防治肠炎病;用禽用红霉素每克含1百万单位第一天全池泼洒0.07万国际单位,第二天药粉拌饵内服,每100公斤鱼用药1克,2~6天减半,可治烂鲤病;用五倍子、呋喃唑酮治疗肠炎、烂鳃并发症。具体方法为用五倍子煮成药液连渣全池泼洒,同时连喂6天呋喃唑酮,每天每100公斤1毫克。
怎么养鱼苗?
1.投喂饵料刚孵出的鱼苗,体长0.2~0.3厘米,靠吸收体内卵黄囊中的营养生活。孵出后2~3天,卵黄囊中的营养物质被吸收胡运殆尽,鱼的消化系统已初步发育完全,鱼鳔中充满气体,鱼苗开始向各方向返芦游动、觅食。对这些刚开食的鱼苗,应酌量投喂轮虫、纤毛虫类的浮游动物,即“洄水”。若无“洄水”,可投喂熟蛋黄,方法是用1~2层纱布将蛋黄包住,挤碎,然后将纱包置于水面上轻拍,边拍边移动,使蛋黄均匀悬浮于水中,供鱼食用。每天投喂2次,投喂量以1小时内吃完为宜。这样喂养7~10天后,鱼苗渐大,可停止喂蛋黄,改喂活水蚤。鱼苗长到1厘米以上时,可投喂各类轮虫。
2.换水鱼苗孵化后,每日吃剩的食料积存水中,日久腐败则会影响鱼苗生活,因此需要换水。换水要采用脱水的方法,即换水时,将鱼和比较清的老水一起倒入新水中。第1次脱水约在孵化后10天至半个月后进行,以后每隔半月进行1次。经过3次脱水的鱼苗,全长已达2厘米左右,应进行换水。由于鱼的抵抗力较弱,换水温差以保持在4℃内为宜。
3.选鱼与分池在鱼苗的生长过程中,应根据各种养殖鱼的特点,不断地择优去劣,以保证培育出优良裤世梁品种。一般1尾留种亲鱼,大约要经过4~5次选择,才可达到要求。选择的标准与方式如下:第1次选鱼,孵化10天至半个月,鱼苗体长1.5厘米左右,即可开始选择,主要淘汰单尾、畸形尾及尾柄不正者。选鱼后,留下的好鱼按每平方米约150尾的密度,进行分池放养。第2次选鱼,当鱼苗长至2厘米以上时,尾鳍已形成。凡不具3尾、4尾的鱼一律淘汰。第3次选鱼,淘汰背鳍发育不全的鱼。留下的好鱼按每平方米约120尾的密度,分池放养。第4、5次选鱼,鱼苗已长成幼鱼,可结合品种特征,以形态为主,进行选择。如龙睛,左右眼球应大小一致;水泡眼的泡宜大,左右对称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