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文化>农业资讯>农业科技

水葫芦的养殖方法 水葫芦图片及养殖方法

分类:农业科技发布者:中央民族乐团

水葫芦怎么养

水葫芦从水培养殖、光温条件、修根整形等方面着手去养。

1、水培养殖

养殖水葫芦可以采取水培的方法,选择长势良好、无病虫害的株苗,将根部受损、腐烂、老化的部位剪除,然后用多菌灵药剂浸泡6小时,再将水葫芦放在水培容器中,加入静置24小时的自来水即可。

2、光温条件

水葫芦喜光照温暖的环境,养殖的过程中,要将水葫芦放在向阳的场地,让植株每天接受6小时以上的光照进行光合作用,而且水葫芦喜温暖,养殖温度不宜低于25度,以免植株清前生长不良。

3、修根整形

水葫芦的长势较快、繁殖性强,养殖期间要不断修剪根部老化、感染病害的森正羡部位,减少养分的消耗,提高植株的观赏价值,而且要每隔一年为水葫芦分株一次,以免栽种密度过高,容易滋生病害。

水葫芦发黄枯萎的处理方法

1、更换土壤

水葫芦适宜此拍在疏松透气的土壤中生长,养殖水葫芦时,如果土壤变得板结黏重,就会导致植株的根系呼吸不畅,从而使得水葫芦的叶片发黄枯萎,需要为水葫芦更换土壤,可以使用排水性和透气性较为良好且疏松肥沃的砂质壤土。

2、及时遮阴

养殖水葫芦时,如果光照过于强烈,就会导致植株被晒伤,从而使得水葫芦的叶片发黄干枯,需要为水葫芦做好遮阴措施,可以使用遮阳网覆盖在植株上方,也可以将水葫芦移到通风透气的半阴环境中进行养护,使水葫芦健康生长。

3、控制施肥

养殖水葫芦时,如果施肥过于频繁,就会导致植株根系腐烂,从而使得水葫芦的叶片腐烂发黄,需要根据水葫芦的生长状态进行施肥,在水葫芦旺盛生长期需要每隔一个月施加一次肥料,而在水葫芦休眠期,需要停止施肥,避免植株被烧根。

水葫芦如何养

1、水质:养殖水葫芦要使用池塘、河流中带有淤泥的水质。2、光照:室内养护时放在采光好的环境中,让水葫芦接受充足光照。3、温度:养殖温度保持在18-23度之间。4、预防病虫害:及时修剪受损枝叶、清除杂草,避免滋生细菌。

水葫芦怎么养殖

1、营养水质

室内种植水葫芦多是水养,其中这个水尤其重要,不能是太干净的清水,在清水中水葫芦一般活不长,最好册纤用池塘、河流里的带淤泥的水,另外换水可以不用太勤,觉得影响观赏的时候可以重新换水。

2、充足光照

水葫芦的生长离不开光照,对光照的要求极高,平时室内养护的时候一定要把它放在光线很好的位置,经常让它在太阳底下晒一晒,我们要记得这是个十分喜光的植物。

3、合适温度

说到水葫芦的养植,温度也是十分关键,它适合生长在温度18度-23度的环境下,是一种喜温暖环境困明的植物,气温过低会停止生长,甚至受冻受害,所以冬天要做好温度保护,及时搬到温暖环境中。

4、预防病虫害

水葫芦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还是很强的,一般也不会发生病虫害,但是平时养护也要注意观察,及时修剪老化受伤的枝叶,创造健康的生长环境,清除水中过多的杂草、青苔等。提前做好病虫州尺仿防护工作。

水葫芦的养殖方法

水葫芦别名又叫水浮莲,由于它的根系部分极为发达,因此它的繁殖速度快得惊人。作为外来引入的植物之一,谈滑它的作用其实是在治理污水与用作牲畜的饲料,但是由于它的过于繁殖导致河道、湖泊等受到严重的影响,已经被作为外来的入侵物种。那今天就为大家介绍盆栽水葫芦的栽培,绝对是让你意想不到的好看!
一、播种栽培
先根据个人的喜好,选择大小适宜的容器,普通的中小型花盆即可,高度在30-40厘米左右较适合;其次就是准备好适用的种子,在播种前可以对种子进行温水的浸泡,旦局时间在24-48小时内即可。然后就是准备盆土了,由于水葫芦是水生植物,所以我们在盆栽时选用的泥土最好是一些河塘中捞出的松软泥土,最后进入适量的清水,这样做的原因时可以更好的模拟到水葫芦在水里生长时的环境,并且泥土的良好保水性也会使得它更容易生长。
二、日常管理模侍让
1.光照条件
水葫芦在生长期间对光照的要求是比较高的,因为长时间的光照可以促进体内的光合作用与营养物质的形成,因此盆栽的水葫芦可以摆放在阳光充足的窗前或者阳台上。若是水葫芦在比较长的时间内得不到光照,比如2-3天,这时候它对泥土的水分就不能很好的吸收,容易造成烂根的现象,严重时会导致植株的死亡。
2.适宜环境
在盆栽水葫芦的周围环境中,必须要有良好的通风能力且较为凉爽,因为空气的流通就使得水葫芦能吸收更多新鲜的空气。若是盆栽摆放在窗前,则需要注意打开门窗,待到傍晚的时候,再考虑窗户的关闭。除此之外,空气湿度也要保证在比较高的水平,在70-80%左右为宜,由于水葫芦在水里能够保持一定的湿度,而在盆栽培养时的夏季时,干燥的空气的湿度并不能满足水葫芦,因此需要想周围的空气进行一定喷洒水雾。
通过我们的介绍,相信大家对水葫芦的养殖方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上一篇:板栗种子种植方法视频介绍 板栗种子种植方法视频

下一篇:更多农业科技

农业科技相关文章
更多农业科技文章

精选农业科技

农业科技热点